<p class="ql-block"> 《看合陽線戲》</p><p class="ql-block"> 作者:村上人</p><p class="ql-block"> 四十五年前,我有幸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了合陽線戲。那大約是1978年8月中下旬,我還在縣吉安城農場當臨時工。</p><p class="ql-block"> 七月流火,醋暑難耐,正是春玉米開始灌漿前后,場部派我們八個新青工,去過家洼村東的分部去打圍墻。當地人稱農場分部為馬場。這里是縣農牧局下設的牛馬驢騾繁育基地。馬場里還有幾百畝平地,就由安里義合村的小郭場長分管。農場總部按農時節(jié)令,派農工去收種耕作。多年來,因當地村民常偷即將成熟的莊稼,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派人晝夜看護也無用。麥收后,農場總部決定由我們去筑墻圈地。</p><p class="ql-block"> 我們七八個小伙拉著架子車,從吉安城出發(fā),經迪家河村下坡過長寧河,翻溝到過家洼村東的馬場。開始為場屬農田打圍墻。每天十個人,八小時,要筑好四堵墻。每堵墻高兩米五,長三米,椽筑連墻。工作臟累,好在大家都是農家子弟,毫不在意。那時剛恢復高考,五六個高中畢業(yè)生,都在利用工余時間,自學復習功課,準備參加高考。生活單調而緊張,農場里的老工人還常嘲諷這幾個落榜,而不甘心的"老范進",譏笑我們是瞎子點燈一一白費蠟。</p><p class="ql-block"> 忽然有一天,從距馬場三公里的劉家洼公社傳來消息,合陽縣線戲劇團要在公社大操場演岀。大家勞動效率立馬提高,吃過晚飯,就高興地結伴看戲去了。</p><p class="ql-block"> 合陽線戲,又稱線胡戲,線猴戲。它屬于少見的提線木偶戲,是我國極具地方恃色的小劇種。合陽線戲起源于西漢初年,定形于唐宋,興盛于明請。唐人段安節(jié)在《樂府雜錄,傀儡子》中記載,漢高祖劉邦建國后,曾率大軍到代國北征匈奴,不幸被圍困于平城,缺糧無援,無法脫身。謀士陳平聽說單于冒頓的王妃閼氏領兵圍攻西門,這也是四門里最強的一彪人馬。而閼氏嫉妒心極強,聽代王劉仲說西河(合陽古稱)有傀儡娛神的傳統(tǒng),陳平受到啟發(fā),使出奇謀,便令木匠,用木頭制作成大木偶,扮作美女,著艷麗服飾,在城墻上歌舞,婀娜多姿。閼氏看后,懼單于破城掠漢美女,喜新厭舊,危及自身,遂立馬撤圍,漢高祖方才得以突圍成功。到唐玄宗時,已將木偶用于戲劇場景。《合陽縣全志》也記載有,漢初高祖兄代王劉仲棄國,被剝奪王爵,貶為合陽侯。今合陽縣坊鎮(zhèn)東北五里,就有個村子名叫和陽村。</p><p class="ql-block"> 合陽線腔,在清光緒朝,全縣戲班達七十多個,幾乎村村有戲。這些戲班以村為陣地,農忙務稼穡,農閑唱線戲,鄉(xiāng)下的四時八節(jié),各家的紅白喪慶,家族里若添丁中舉,喬遷新居,無不請線戲班社熱鬧一番。流傳劇目達五百多個。"三箱二樓雙釵"(西廂記,百寶箱,囊哉裝箱,謫仙樓,鴛鴦樓,金碗釵,雙風釵)影響最為深遠。合陽線戲的名班社,在乾隆朝曾隨商遠赴蘇州,楊州,北京巡演。民國初年也有一些班社曾去甘肅,山西,河南等省演出。</p><p class="ql-block"> 建國后,為整理保護傳統(tǒng)文化藝術,合陽縣從民間藝人中選拔人才,培訓學員,成立了正規(guī)的縣級線腔劇團。1957年后,提線木偶的懸線從1米的低線改進為3米長的高線。戲偶高為80一一90厘米,偶身扁平無手足,以袖袍褲靴代替。提線5至7根,特珠需要達到13根。合陽線戲的表演技巧有8法:提,撥,勾,挑,扭,搶,閃,搖。演出時文武場面僅需伴奏六人,操偶五人,布慢相圍,兩側上下場。十幾個人連同戲箱樂器,一輛馬車就可拉走,真可謂精干的戲曲輕騎兵。</p><p class="ql-block"> 粉碎"四人幫"后,合陽線腔劇團迅速發(fā)展。除樣板戲外,還排練岀《竇娥冤》《鍘美案》等古裝戲。那天晚上演的就是《竇娥冤》。</p><p class="ql-block"> 《竇娥冤》的戲劇情節(jié)觀眾都了如指掌。但線戲的表演形式太吸引人了。木偶人被少則四五根,多則十幾根白色線繩懸吊空中,在亮子前(即舞臺前地面上拉的橫幕),熟練地奔走翻騰,尤其是主要角色還能甩水袖,踢紗帽,閃動單雙官帽翅,女的還能扭動楊柳腰,俯仰步步俏。舞臺頂上用木板搭有平臺,操偶人即演員,如履平地,手腳系線,伸張收放,滿場游走。舞臺上的木偶,身著戲裝,舉手投足,一招一式,極為靈活。自唱或配唱的男女演員,抑揚頓挫,與線胡木偶配合的嚴絲合縫,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線戲的唱腔是碗碗腔。柔美婉轉,余音裊裊。但在表現竇娥蒙冤,悲憤欲絕的情景時,同樣凄瀝激昂,聲遏云天。上千觀眾隨著劇情推進,時喜時怒,喝彩鼓掌。同時, 現代化的 燈光布景及音響,有效地烘托了戲劇表演氛圍,增強了戲曲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由于當時工作勞累,加之還要擠時間高考復習,我只看了一場合陽線戲,誰知竟是這輩子唯一的一次!但合陽線戲留在心中的美好印象,至今仍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 何吋能再美美的看一次合陽線戲呢?</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4日晚于長安</p><p class="ql-block">說明:圖片源自網絡,特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