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家里到學校,是200米;從學校到家里,也是200米。</p> <p class="ql-block"> 這期間要經(jīng)過三個雜貨店,兩個飲食店,一個理發(fā)店,一個修理店,一個黃田村委會。</p> <p class="ql-block"> 這一切,王文老師很熟悉。</p> <p class="ql-block"> 用了一生中的最美時光來丈量教育生命的長度和寬度,來來回回,匆匆忙忙,相當于繞著地球跑了大半圈,腳步依然沒有停歇下來。</p> <p class="ql-block"> 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到三都中學任教。四十一年的時間,一萬五千多個日夜,在教書育人這條路上,勇往直前,篳路藍縷。</p><p class="ql-block"> 工作了三五年的老師調(diào)走了,新分配的老師又來了,只有他堅守一份初心;畢業(yè)的孩子走了,入學的孩子又來了;只有他留在自己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 青春在這里出彩,青絲在這里斑白,英氣在這里遲暮。如今,滿頭銀發(fā)的他,在即將離開教師舞臺的時候。在全?!皫煹聨燂L大講堂”上,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 “歲月如歌飄然過,光陰似水不再來。人生幾十年,彈指一揮間。今天坐在這里,面對即將離開我為之奮斗、為之感動、為之自豪的三尺講臺,思緒萬千,心潮澎湃。說實在話,舍不得那群可愛的孩子,舍不得可愛的校園,舍不得我們的同事,更舍不得學校的一草一木、如歌一般的教學生活……”</p> <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師一連串的“舍不得”,道出了他幾十年教學生涯的深切體會。在場聆聽的老師們,都用熱烈的掌聲來回報他聲情并茂的臨別贈言。</p> <p class="ql-block">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這一路走來,雖然不能說桃李滿天下,但是弟子滿三千卻是不爭的事實。一批一批的莘莘學子,有的是建設(shè)祖國的風流人物,有的是保家衛(wèi)國的棟梁之材。</p> <p class="ql-block"> 從一個普通教師,到一名優(yōu)秀班主任;從一名學校中層干部崗位,到一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從艱辛刻苦鉆研教學,到在省市報刊發(fā)表教學心得體會、獲得各種級別的榮譽,王文憑著自己杰出的工作能力、卓越的業(yè)務(wù)素質(zhì)、良好的師德師風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家長們的信任、社會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一個人做一年兩年教育并不難,一輩子的時光都拿來投身教育事業(yè),難能可貴。</p><p class="ql-block"> 一 同師范畢業(yè)的同學,有的已經(jīng)改行從政,有的已經(jīng)下海經(jīng)商;有的在海外忙鍍金,有的在特區(qū)拿高薪。</p><p class="ql-block"> 只有他,不為所動,依然故我。用一只粉筆,站三尺講臺,不遺余力地為他的學生們傳道、授業(yè)、解惑。</p><p class="ql-block"> 衣袂飄飄,昂首闊步。那份灑脫,那份率真,只有真正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分子瀟灑自如。 王文,用他一如既往的決心和勇氣,在家鄉(xiāng)學校的講臺上,左右馳騁。</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歷史剛剛經(jīng)歷了撥亂反正的春天,教育事業(yè)方興未艾。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場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文化革命運動。剛從師范學校畢業(yè)的王文,懷揣滿滿的希望回到家鄉(xiāng),準備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文化知識投入到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中去。</p> <p class="ql-block"> 在他的想象中,回到家鄉(xiāng),一定有有美麗的校園、干凈的教室、聽話的學生……</p> <p class="ql-block"> 可是,當他走進學校報到上班的那一刻,眼前的不堪景象,就好像有人在他頭頂潑了一盆冷水,從頭上涼到了腳心。</p> <p class="ql-block"> 破敗不堪的教學樓,塵土飛揚的操場,陳舊斷腿的課桌凳,蓬頭垢臉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他的心里有說不出的難受。</p> <p class="ql-block"> 一同前來報到上班的另一名同學看了一眼,悻悻地對他說:</p><p class="ql-block"> “我們走吧,去廣州找工作,那里正改革開放,環(huán)境好,工資高,正需要人才,更需要老師,保準能立足?!?lt;/p> <p class="ql-block"> 他搖搖頭,堅定地留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同學見他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一個人收拾好行囊,不辭而別。</p><p class="ql-block"> 他固執(zhí)地回到他的母校——三都中學,開啟了他教育生涯義無反顧的人生之旅。</p> <p class="ql-block"> 冬天的早上,他帶著那群衣衫襤褸的孩子們,在滿是寒霜的操場上跑步。</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傍晚,背著一個個回家的孩子,在洶涌的洪水中,護送他們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 給貧困的孩子買好紙筆,鼓勵他們勤奮學習。</p><p class="ql-block"> 為生病的學生送藥端水,煮好一碗碗面條送到床邊。</p><p class="ql-block"> 周末,帶著一群孩子們野外研學、踏青賞花、探求自然……</p><p class="ql-block"> 夜晚,一堆一堆的作業(yè),在他的筆尖流過,那大大小的“優(yōu)”、“良”、“訂正”,就像一艘艘航行在知識海洋里的帆船,載著一屆一屆的學生,駛向人生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日光加燈光,時間加汗水,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p> <p class="ql-block"> 他用他無悔青春書寫一曲動人的教育者之歌,他用他三尺講臺演繹一場刻骨的為師之道。</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0日,是王文老師教學生涯度過的最后一個教師節(jié),一(3)班的孩子們特意用畫筆給他做了一張卡片,并在上面寫道:</p><p class="ql-block"> “祝王老師第38個教師節(jié)健康長壽,幸??鞓?!希望王老師退休以后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 那天,當他雙手捧著課本、教案走進教室的時候,孩子們?nèi)w起立,異口同聲,并且由班長恭恭敬敬地把卡片送到王老師手里。祝福的聲音透過窗戶,穿過墻壁,飛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 他厚厚的鏡片后,眼睛里淚花不停的閃爍;心,已經(jīng)被孩子們真誠的祝福,深深地感動了。</p> <p class="ql-block"> 鶴發(fā)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每一年的這一天,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守候。</p> <p class="ql-block"> 用畢生時光去成就的事業(yè),不僅有胸襟有溫度,還有矢志不移的情懷、初心不改的氣魄、始終如一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師說,因為工作需要,他做了25年班主任工作。</p><p class="ql-block"> 凡是他教過的學生都說,王老師是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有事業(yè)心的好老師!</p> <p class="ql-block"> 冰心老人說:“有了愛就有一切?!边@正是王老師師德師風修養(yǎng)的核心部分。</p><p class="ql-block"> 給沒錢吃飯了的孩子做飯,為生病的孩子送醫(yī)院,替困難孩子補交學費,讓失愛孩子重獲尊重……他說:“身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愛心,最主要的是要用自己的愛去感染孩子,熏陶孩子,并教會孩子去愛別人。”</p><p class="ql-block"> 從開始執(zhí)教到將近退休,有多少孩子被他的愛所感動,無法計算。</p> <p class="ql-block"> 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心里缺愛的學生,是他工作的特點,也是亮點。</p> <p class="ql-block"> 一次家長會上,一名家長的發(fā)言,道出了所有家長的心聲:“我的孩子在王老師班上學習,我很放心,也很開心,特別舒心。遇到王老師,是我孩子一生的幸福?!?lt;/p> <p class="ql-block"> 只有愛孩子,孩子才會愛你;只有愛孩子的老師,他才能教育出有愛心的孩子來。</p>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他曾經(jīng)所帶的畢業(yè)班舉行25周年同學聚會,期間一個在外地做企業(yè)家的學生來到他家里,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王老師,您還記得我嗎?我是xx呀。”</p><p class="ql-block"> 王老師仔細地瞧了瞧,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搖了搖頭,說:真忘了,年紀大了,記憶力差,真抱歉!</p><p class="ql-block"> 那學生又說:“打架大王,還記得么?差點被開除的那個,是您一次次批評我、勸解我、安撫我、引導我,我才能夠一次次留在學校,完成學業(yè)?!?lt;/p><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師恍然記起了這個叫“xx”的學生,心中立刻浮現(xiàn)那個調(diào)皮搗蛋,桀驁不馴的孩子來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您,如果沒有您的諄諄教誨,我就不會有今天的出人頭地,謝謝您,老師!”</p><p class="ql-block"> 說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p> <p class="ql-block"> 如何把一個打架斗毆的問題學生,教育轉(zhuǎn)變成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良學生,這中間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自己知道、學生知道。</p> <p class="ql-block"> 辛勤工作,得到了上級領(lǐng)導和社會各界的無數(shù)好評;無私奉獻,贏得了莘莘學子和同行好友的廣泛愛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作為三都中學骨干老師,獲得了無數(shù)榮譽稱號,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p><p class="ql-block"> “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骨干教師”等稱號,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征文比賽,獲得過省市縣各種等級獎勵。</p><p class="ql-block"> “優(yōu)秀黨務(wù)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榮譽證書,塞滿了抽屜。</p> <p class="ql-block"> 用愛播撒生命的種子,不僅在校內(nèi)傳揚,更在學校外傳遞。</p> <p class="ql-block"> 銅鼓微愛志愿者,是王文老師的另一個頭銜。不僅他是這個協(xié)會的成員之一。他還把自己妻子拉進了這個圈子。</p> <p class="ql-block"> 每逢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總能看到王文夫婦倆在微愛志愿者隊伍中,從慰問五保戶老人到看望貧困家庭,從關(guān)心失學兒童到鼓勵殘疾人生活勇氣,王老師用他不甚高大的身軀,給弱小者以光明,以希望,以追求。</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間,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主動放棄休息時間,申請參與疫情防控,成功地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為群眾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監(jiān)測體溫、免費發(fā)放口罩、參與卡點值班……一個快60歲的老師,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在場的工作人員,無不為之感動。從防控卡點值班的政府工作人員說到王老師,紛紛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p> <p class="ql-block"> 吐盡心中萬縷絲,奉獻人生無限愛。</p> <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師,一個用語言播種春天,用彩筆耕耘理想,用汗水澆灌力量,用心血滋潤情懷的共產(chǎn)黨人,用他的美麗人生,譜寫了一曲令無數(shù)人為之動容的愛的贊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