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帥家下屋新修建豪華帥氏祠堂《福德堂》</b></p> <h5><br></h5> <b><font color="#b06fbb"> 早聽說祠堂是大地上鮮活的遺存,是正宗的中國“國粹”,是一方方最獨特的“中國印”。祠堂是存放我們鄉(xiāng)愁的陳列館。在這里,有先前的風氣,有我們的老規(guī)矩,有供奉著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這里,血脈綿延,傳承賡續(xù),生生不息。</font></b> <b><font color="#b06fbb"> 帥家下屋地處鴉灘鎮(zhèn)望馬樓村部邊,原系老鳳山大隊村部所在地。全是帥氏人家。早十三年前我就發(fā)現(xiàn)這里有座帥氏祖堂。最難得這座老祠堂門頭上鑲嵌著清朝年代《貢元》、《兄弟同科》及《登科》三塊石匾額。</font></b> <font color="#ed2308"><b>拍攝于2009年12月</b></font> <b style=""><font color="#b06fbb">據(jù)《望江縣志》記載,嘉慶五年(1800),武闈開考,鴉灘鳳山(即帥家下屋)有帥令、帥政兄弟倆并肩赴試。兄帥令揮刀如閃電,刀欲墜地,瞬踢騰空,中第二十五名舉人,候補衛(wèi)千總;弟帥政猱身跨馬射箭,屢發(fā)屢中,中第三十五名舉人。兄弟登科,由郡學生選副貢,聲騰鄉(xiāng)里。</font></b> <font color="#b06fbb"><b> 由于帥家下屋是望江挑花重要發(fā)源地之一,故為拍攝國家非遺望江挑花,十多年來我們先后來四次來到帥氏祠堂,見證了老祠堂的變遷和一班村姑挑花女的“成長”。見證老祠堂從簡陋古樸到“豪華氣派”,祠堂門前雜草叢生到寬大水泥廣場。這群挑花女也從青壯年漸漸變成了戴上老花眼鏡的老嫗了。不得不讓感嘆時光如梭,歲月如刀。</b></font>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11年12月 老祠堂門前</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11年12月 老房土路雜草地</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12年6月 老祠堂乃是老挑花工藝活動場所。</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12年6月</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12年6月</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17年10月 老祠堂門前</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17年10月</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21年11月 正在動工修建新祠堂</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22年5月 最值得關注是修復一新的《福德堂》將老祠堂門樓上的〈貢元〉、〈兄弟同科〉及《登科》三塊原始石匾額依然按位置鑲嵌其上。祠堂門前全部鋪上水泥,最前面還開辟了寬大廣場。</font></b> <b><font color="#ed2308">拍攝于2022年5月 新祠堂依然是村姑喜歡扎堆挑花場所。</font></b>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拍攝于2022年5月 細心的觀眾不難發(fā)現(xiàn)如今新祠堂內(nèi)扎堆當挑花當年村姑們竟然都悄悄地戴上了老花眼鏡了。歲月不居催人老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