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原創(chuàng)之沐浴親恩】母親的縫紉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母親的縫紉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母親是日漸的蒼老了,這么多年來,一直在異鄉(xiāng)工作,與母親相見相聚的日子細數(shù)起來實在是少之又少。在每一個聚少離多的悠長的歲月里,思念里的惆悵就成了心底的傷,在相思成傷的惆悵里,最能溫暖我記憶的是母親的那臺縫紉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算到現(xiàn)在,母親的縫紉機也快有五十個年頭了。我家的縫紉機買于一九七四年,那年我有五歲。從此,母親的縫紉機就成了我一輩子溫暖的記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母親身材嬌小,是從米甸嫁入我們家的。那年頭,漢家女子嫁到我們白族鄉(xiāng)鎮(zhèn),被排擠往往是避無可避的事情,加之我家的成分并不是很好,所以母親的工分并不高。父親是個赤腳醫(yī)生,領一定的工資,大部分交給大隊和生產隊用來買工分,工分也并不高,這樣一來父親的工資節(jié)余也就很有限了。要強的母親跟大媽關系并不好,兩個兒媳在奶奶、大伯和父親不在的情況下就把家分了,那是我剛出生不久的事情。之后,我家就用五百塊錢在村里買了一方?jīng)]人住的房子。奶奶、父母和我們四兄妹,一家七口就這么在負債累累中僅靠父母微薄的工分清貧的生活著。盡管如此,因為父母,我們的日子一樣溫溫暖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母親是一個要強、能干而又有遠見的人。小小的身板里總是蘊藉著無窮的力量。為了一家的生活,她的出工幾乎都是全勤。為了多掙點工分,母親力主買一臺縫紉機,一則可以給一家子做做衣服、縫縫補補,二則可以在閑暇之余通過給村民做衣服置換點工分,就這樣,我家通過借貸就買下這臺全村唯一的上海牌縫紉機。從此,母親的縫紉機就成了我一生的溫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那年那月,諾大一個村子,每年能做新衣服、穿新衣服的人并不多。布料也有限,大約也就只有燈草絨、的確涼、黑布、白布和紅布這么幾種了。我們村算是個大村了,每年裁制衣服的算來應該還是有二三十人的吧!加上縫縫補補,出工回來的母親,每天總是有做不完的縫紉活,為此,這臺縫紉機確實也為我家掙了不少的工分。在那艱苦的歲月,這臺縫紉機可以說成了我家戰(zhàn)勝清苦的最好的幫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什么布料到了母親的手里,在替人家節(jié)約布料的原則上,母親都能把這些布料完出花樣來。母親裁衣裁褲的手總是那么的巧,穿在身上又總是那么的合身。每一個每一家請母親裁制衣服的,沒有一個不夸贊,沒有一家不滿意。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到了后來,就連鄰居的鄉(xiāng)民,很多都會把布料拿來讓母親裁制。衣服破了,母親幫大家補,衣服穿不成了,母親就幫大家裁拼,把大大小的布料用苦楝湯打成裱布,最后再做成鞋子或鞋墊。母親就這么的無所不能,母親就這么的潔身素行(真的,母親是從來不會在人家的布料上占便宜的)。“吃得了虧,籠得了堆”,“做人要干干凈凈,做人要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這就是我的母親,這就是我的母親給我們的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因為母親,因為母親的這臺縫紉機,兒時的我們雖然窮,但母親卻從來不曾讓我們穿過什么破衣臟裳。一個村子,我們兄弟姐妹的衣服永遠是村里孩子最大的羨慕。三年五年里,哪怕日子過得再緊,母親都會公公平平,輪流著給我們做上那么一套她親手縫制的衣服,這也是我們一路成長里最幸福、最難忘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忘不了母親在縫紉機前裁縫衣服的每一個身影;忘不了縫紉機的快慢聲聲里母親那每一個嫻熟的動作和專注神情;忘不了母親承諾我們給我們做新衣服和穿上新衣服的每一份喜悅和幸福的心情……母親的縫紉機,縫紉機前的母親,就這樣幸福著我一生的美好回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而今,母親老了,生活條件也好多了,母親的縫紉機已經(jīng)不再常用了,但是母親還是會用它來縫縫補補,還是會用它來做鞋墊之類的東西。母親做的衣服是不可能再穿上了,但母親做的鞋墊卻成了我們每一個兒孫的最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縫紉聲聲里,母親滿頭銀發(fā)。滿頭銀發(fā)里母親的縫紉機一樣唱著那一首首緩緩急急的愛的牧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