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著7000年歷史的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是唐堯故地,晉國源頭。堯帝在此燒陶,號稱陶唐氏。周成王的胞弟叔虞被一句戲言封到唐地,他就姓唐,史稱唐叔虞。別小看了這個唐字,之后世界公認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唐帝國”,什么夢回大唐,大唐東土,唐僧,一直到現(xiàn)在的唐山以至于滿世界的“唐人街”。為啥不說自己是“漢人街”?還是覺得唐朝的偉大,值得驕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翼城縣的內(nèi)城村作為翼城縣治有千年的歷史。來之前以為木四牌坊和石四牌坊在不同的地方,進了內(nèi)城村才發(fā)現(xiàn),它倆竟然只隔著150米遠。兩座牌坊所在的位置位于城內(nèi)街村南、北兩個十字路口,屬于縣城的市中心的交通要道。就像一根扁擔,挑起了內(nèi)城村古建筑群。木四牌坊旁邊的關(guān)帝廟現(xiàn)在是翼城縣博物館,同時它也是個省保單位。只是由于疫情防控沒有開門。這條街上,還有御史第,后土圣母廟,石四牌坊,金代大鐘,翼城中學邊上的文峰塔以及五魁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木、石四牌坊都是第七批國保單位。木、石四牌坊分別是科舉牌坊和功德牌坊。四牌坊顧名思義就是四座相連的牌坊,下面可以行人走車。木牌坊看上去更新一些,但都是重修于明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木牌坊高20多米,八根紅漆大柱子托起精美的牌坊,很是壯觀!雖然在南方也看過一些四牌坊,但是木四牌坊像這樣保存完好的不多見。從牌坊上的題字看,建造木四牌坊與科舉制度密切有關(guān),通過旌表“封翁”、“甲科”、“鄉(xiāng)科”、“明經(jīng)”,以激勵學子們發(fā)憤學習,成名成家,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所以附近就有翼城中學和翼城四中兩所中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石四牌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已經(jīng)有410年的歷史了。由于年代遠久,我們看到石刻有不少裂紋,或者說當時使用的石料質(zhì)地欠佳。到了清朝為了保護石四牌坊,給石四牌坊加蓋了木頭的頂子。效果還行,沒有特別的別扭的感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關(guān)帝廟沒有開門,封閉的大門前有自發(fā)的香客擺放貢品和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在古城的街道,行人來回穿梭。讓我感受到翼城人民對英雄的敬仰的心和像老酒一樣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