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文:小源飛俠 </p><p class="ql-block">出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溫州歌舞團演員 溫</span>州蛟哥 曉潔 丫丫 陽兒 靜子 佳佳等</p><p class="ql-block">拍攝地:楠溪江畔</p><p class="ql-block">組織:小源飛俠 途影故事 </p><p class="ql-block">同行:胡朝陽 周樂見 陳光馳 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圖片背景語錄是60年代書寫的真跡)</p><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25日,300多位溫州知青北上支邊黑龍江省梧桐河農(nóng)場。</p> <p class="ql-block">(中央戲劇學院學生佳佳助力拍攝)</p><p class="ql-block">在那 廣闊天地 里,他們與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做斗爭,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揮灑青春和汗水,為建設農(nóng)場、屯墾戍邊作出貢獻。</p> <p class="ql-block">(拍攝于70年代文化禮堂舞臺)</p> <p class="ql-block">(拍攝于80年代的溫州文化館排舞廳)</p> <p class="ql-block">(出鏡模特全部為溫州歌舞團原演員)</p><p class="ql-block">時光在歲月的長河里匆匆流去,溫州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快半個世紀過去,也許人們已經(jīng)忘記了他們“知青”當年書寫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然而,這些親歷者,對于改變自己命運的那個“曾經(jīng)”歲月是刻骨銘心無法忘懷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知青情結”吧。</p> <p class="ql-block"> 人生只有一個五十年,五十年光陰滄桑了當年“知青”的容顏。</p> <p class="ql-block">(網(wǎng)紅溫州蛟哥加入拍攝)</p><p class="ql-block">但那難忘的往日時光和艱苦環(huán)境中結下的知青情誼,總是令人無法忘卻……</p> <p class="ql-block">本次拍攝只是模擬五十年前的故事,由于攝影師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艱苦奮斗歲月,無法很好的還原,但對溫州知青的付出非常敬佩,在此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很有幸,本次拍攝中來了七八位真正的溫州知青,并和模特合影留念。最后祝愿他們身體健康,笑口常開。</p> <p class="ql-block">小源飛俠感言:溫州芳華主要拍攝目地是通過照片回憶過去曾經(jīng)的奮斗歲月,表達一個山里娃對家鄉(xiāng)楠溪江古村、田園眷戀之情;追憶溫州知青和溫州歌舞團那段塵封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因為疫情拍攝多次中斷,斷斷續(xù)續(xù)利用五年的節(jié)假日休息時間,拍攝了總共幾十個楠溪江場景,歷經(jīng)春夏秋冬,模特更換多批,總算基本完成,本片只是選擇了部分場景照片。在此非常感謝所有給予我支持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像攝影網(wǎng)紅陽兒加入拍攝)</p> <p class="ql-block">(國旅攝影圖影故事群友助力拍攝,讓芳華創(chuàng)作進入快車道)</p> <p class="ql-block">(圖為部分真正溫州知青與部分出鏡模特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他們曾經(jīng)像一樣青春像花兒一樣在祖國邊疆美麗綻放,默默為祖國做奉獻,是無私奉獻的一代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