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南》指出:“幼兒在接觸自然、生活和現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不斷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并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p> 課程緣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林老師買了一些土豆落在班級,沒過幾天居然發(fā)芽啦!孩子們對發(fā)芽的土豆特別的感興趣,相互交流著。“我在家經常吃土豆絲,你吃過嗎?”“咦,土豆上面黑黑的是什么?是?可以吃嗎?”“土豆還能做出什么好吃的呢?”孩子們在交流中獲得話題。《指南》也為我們探索土豆提供了目標方向,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教育契機,既便是小小的土豆也能蘊含著無窮的教高價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抓住這個契機,我們帶著孩子們的疑問和興趣開啟了這次的課程故事——《土豆成長記》</p> 課程實施 <p class="ql-block"> 土豆發(fā)芽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土豆發(fā)芽了能吃嗎?土豆哪里來?怎么種?種在哪里?要用什么工具?一場激烈的討論開始了,最終決定帶孩子們種發(fā)芽土豆,于是我們班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也誕生了。</p> 土豆大猜想 <p class="ql-block">金老師帶孩子們一起討論發(fā)芽的土豆怎么處理?</p> <p class="ql-block">涵語:“發(fā)芽的土豆??不能吃,還是丟掉吧!”</p><p class="ql-block">昊辰:“我看土豆可以種起來,它都發(fā)芽了呢?”</p><p class="ql-block">博涵:“那土豆要怎么種?種在哪兒”</p><p class="ql-block">依娜:“可以埋在土里,到時候又會長土豆的!”</p><p class="ql-block">家輝:“能不能種在水里?像我媽媽種的吊蘭一樣?!?lt;/p><p class="ql-block">佳欣:“我們一起試試不就知道啦!”</p> 土豆的種植 <p class="ql-block">盆栽土豆??</p> <p class="ql-block">水培土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寶貝們這幾天都種了好多土豆,有水培的,有盆栽的。另外,教室后面剛好有一塊空地,老師帶孩子們一起把剩下的土豆處理好,準備種下去!可是,老師的做法確不太一樣哦,我們來看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土豆切成3塊或者4塊,老師說這樣一顆土豆就可以分成好幾顆土豆苗,<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后在表面涂上黑黑的草木灰,土豆秧苗更容易成活。</span></p> 土豆的成長 <p class="ql-block">帶孩子們記錄土豆的成長日記</p> <p class="ql-block">每個階段,都和孩子分享和記錄。</p> 收貨土豆 <p class="ql-block">開始豐收了</p> <p class="ql-block">大豐收啦!寶貝們特別高興!</p> 土豆美食 <p class="ql-block">林老師把大土豆用空氣炸鍋做成了薯條??把小土豆拿來做蒸土豆!</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吃著自己種的土豆??樂開了花!</p> 課程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學期的班本課程雖然告已段落,但是課程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土豆整個種在泥土里會長土豆嗎?種在沙子里呢?種在水里呢?這都將是孩子們今后所要探索研究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程從孩子的生活中來,回歸到生活中去,這樣才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中班的課程故事《土豆成長日記》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們不斷捕捉幼兒的興趣,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調整,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際操作,深入探究當下季節(jié)里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的價值,使之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中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是美的,學習是快樂的,體驗是多樣的,感受是豐滿的,相信孩子們肯定有了一定的收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