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3日我們自駕三百多公里,從井岡山來到南昌。</p><p class="ql-block">南昌因南方繁榮昌盛而得名,自古就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被譽為英雄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參觀南昌起義紀(jì)念館是我們紅色之旅計劃的主要行程。沒想到參觀的游人大排長龍,據(jù)說要排兩個小時才能進(jìn)去,幸運的是出示了軍官退休證后,得到了優(yōu)先進(jìn)入的照顧。</p> <p class="ql-block">紀(jì)念館由一幢舊址和一座新館組成,我們首先來到新館序廳,大廳正中是一座名為《石破天驚》的圓雕,一只有力的大手,從崩裂的石塊中伸出,緊扣著步槍的扳機,槍上方是藍(lán)天白云。石塊上刻著起義的時刻: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凌晨兩點。</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一面鮮紅的八一軍旗,軍旗兩側(cè)墻上各有一組反映南昌起義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chǎn)黨直接領(lǐng)導(dǎo)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把中國革命進(jìn)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biāo)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創(chuàng)造革命軍隊和領(lǐng)導(dǎo)革命戰(zhàn)爭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走進(jìn)陳列廳,展覽內(nèi)容分為兩大部分:南昌起義和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p> <p class="ql-block">1927年春夏之交,國民黨蔣介石、汪精衛(wèi)集團(tuán)先后背叛革命,殘酷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大屠殺導(dǎo)致共產(chǎn)黨員從六萬多銳減為一萬。</p> <p class="ql-block">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7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務(wù)委員會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p> <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領(lǐng)導(dǎo)下,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lǐng)起義部隊,以“河山統(tǒng)一”為口令,領(lǐng)系紅領(lǐng)帶,膀扎白毛巾,在馬燈和手電筒上貼紅十字,向敵軍發(fā)起猛烈進(jìn)攻。戰(zhàn)斗打響后,賀龍、劉伯承、等站在指揮部小樓門前的臺階上親自指揮戰(zhàn)斗,起義軍官兵奮勇從正面沖上鼓樓,壓制住敵人的火力,戰(zhàn)斗持續(xù)三個多小時,終于全殲敵軍。</p> <p class="ql-block">展廳里實景模擬了起義的全過程,槍炮聲、爆炸聲、沖鋒聲、吶喊聲和火光讓人身臨其境。</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義戰(zhàn)果統(tǒng)計表。</p> <p class="ql-block">起義繳獲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南昌起義參加者名錄。</p> <p class="ql-block">他們從南昌起義走來。</p> <p class="ql-block">歷經(jīng)硝煙炮火的槍彈武器、信函刊物、生活器具等珍貴文物,訴說著崢嶸歲月里的紅色故事,見證著軍旗升起與人民軍隊的誕生和發(fā)展壯大。</p> <p class="ql-block">雖然是疫情期間,<span style="font-size:18px;">參觀者仍然絡(luò)繹不絕。</span></p> <p class="ql-block">特別令人欣慰的是在觀眾中有許多中小學(xué)生。</p> <p class="ql-block">他們認(rèn)真學(xué)習(xí)紅色歷史。</p> <p class="ql-block">瞧這個小紅軍敬禮多正規(guī)。</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聚精會神觀看革命文物。</p> <p class="ql-block">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將這些紅色故事、紅色記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讓子孫后代牢記革命歷史,永遠(yuǎn)跟著共產(chǎn)黨走!</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新館來到八一南昌起義舊址,這里以前是江西大旅社,建造于1924年,整棟樓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建筑,灰色的五層大樓,共有96個房間,當(dāng)年是南昌市內(nèi)最高檔的旅館之一。</p> <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務(wù)委員會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由于江西大旅社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便于隱蔽軍事行動,所以將整座大旅社包租下來,作為起義總指揮部。</p> <p class="ql-block">南昌城頭凌晨的一聲槍響,打響了武裝奪取革命政權(quán)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lǐng)導(dǎo)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序幕。起義軍兩萬余人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率領(lǐng)下,激戰(zhàn)3個多小時,取得了起義勝利。從此,南昌成為彪炳史冊的英雄城,江西大旅社作為起義的總指揮部,見證了人民軍隊誕生,被譽為“軍旗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56年12月,經(jīng)原文化部批準(zhǔn),南昌八一起義紀(jì)念館籌備處成立,館址設(shè)在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江西大旅社。1959年10月1日,南昌八一起義紀(jì)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獻(xiàn)禮,并于196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1997年,南昌八一起義紀(jì)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時任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江澤民親筆為該館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以前江西大旅社的前臺。</p> <p class="ql-block">一樓按原貌恢復(fù)了當(dāng)年曾舉行領(lǐng)導(dǎo)會議的喜慶禮堂,二樓、三樓開辟了四個陳列室。按原貌恢復(fù)了周恩來,林伯渠等起義領(lǐng)導(dǎo)人的居室,以及軍事參謀團(tuán)、警衛(wèi)連、衛(wèi)生處的部分住房,此外,還展出了當(dāng)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系統(tǒng)地介紹了南昌起義爆發(fā)的歷史背景,詳細(xì)經(jīng)過和重大意義,供旅游者參觀。</p> <p class="ql-block">25號房間是周恩來辦公和休息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舊址東邊是一座大型銅雕《南昌起義》,充分展示了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戰(zhàn)士高舉駁殼槍昭示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手舉馬燈象征起義點燃了武裝革命的星星之火;高揚的軍號,表明起義吹響了人民軍隊誕生和勇敢戰(zhàn)斗的號角。</p> <p class="ql-block">站在南昌起義這座群雕塑像前,為當(dāng)年先輩們敢于造反、英勇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p> <p class="ql-block">接著來到八一廣場,它位于南昌市的心臟地帶,占地八萬平方米,是南昌市民舉行盛大慶?;顒雍椭卮蠹o(jì)念活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心的八一起義紀(jì)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成為南昌英雄城的標(biāo)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神圣的八一起義紀(jì)念塔不僅見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長壯大的歷程,也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城市的巨變。</p> <p class="ql-block">塔頂是一把“漢陽造”步槍和用紅色花崗巖拼出的八一軍旗。</p><p class="ql-block">塔身正北面鑲有“八一南昌起義紀(jì)念塔”九個銅胎鎏金大字,是開國元帥葉劍英提寫的。</p> <p class="ql-block">塔座的另外三面,由“宣布起義”、“起義沖鋒”、“歡呼勝利”三幅花崗巖浮雕組成。</p> <p class="ql-block">廣場四周有江西省美術(shù)館、百貨大樓、萬達(dá)廣場等建筑。整個廣場顯得壯嚴(yán)氣派。</p> <p class="ql-block">南昌不僅是紅色英雄之城,而且是名揚天下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參觀了紅色景點之后,借此機會,還要游覽南昌聞名全國的滕王閣,感受它千年文化的獨特魅力。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末期,我曾帶兒子陪老爸來過這里,那時候滕王閣正好是重建工程的收尾階段,只能在遠(yuǎn)處照張相,現(xiàn)在滕王閣已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一進(jìn)門就被做工精制的滕王閣網(wǎng)紅雪糕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天氣太熱,來一個奶油味的嘗一嘗,味道不錯真過癮。</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為南昌市地標(biāo)性建筑、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時所修,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聞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自古就與黃鶴樓、岳陽樓和蓬萊閣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世稱“西江第一樓”。歷史上屢毀屢建,目前已重建29次。如今的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與古貌相比更為氣派,更加巍峨壯觀。</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滕王閣,外看有三層,內(nèi)觀卻達(dá)七層,采取了“明三暗七”的建筑技法,連地下室共九層,高57.5米,占地達(dá)47000平方米,琉璃綠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古樸高雅,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登樓眺望贛江蒼茫的江水,雖然對岸早已是高樓林立,不復(fù)當(dāng)年的景致,但遙想當(dāng)年文人雅士在此吟詩作對的場景,心中仍會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曾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p> <p class="ql-block">如今現(xiàn)代化大都市南昌的景致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中廳墻上銅板雕刻的千古絕唱《滕王閣序》是蘇軾的手筆,旁邊是王勃拿著酒杯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內(nèi)有多間仿古建筑的廳堂,用作古樂、歌舞、戲曲的表演廳或展覽館等。</p> <p class="ql-block">自唐以后,滕王閣上歌舞宴樂不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曾在閣中展演其大作《牡丹亭》。</p> <p class="ql-block">祈壽廳里有一“壽字屏”,屏上有一個碩大的“壽”字,是光緒皇帝的御筆,由狀元曹鴻勛恭立,被譽為“天下第一壽”。</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歷經(jīng)千年歲月,沉淀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落霞孤鶩今勝昔,秋水長天曠古情。</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在各種燈光的裝飾下,滕王閣似乎成了一座通體透明的樓閣,五光十色,分外妖嬈,楚楚動人。</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正門榕門路口,有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樓彩繪仿宋式大牌樓, 跨度15米,牌樓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滕閣秋風(fēng)”。</p> <p class="ql-block">夜游滕王府,別有一番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滕王府莊重、典雅,贛江夜景更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有馬踏飛燕的中國旅游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拍照夜景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爭相斗艷的飛檐斗拱。</p> <p class="ql-block">演古說今的大戲臺,吸引了不少游人。</p> <p class="ql-block">扎著紅綢花的大鐘使孩子們感到新鮮。</p> <p class="ql-block">這里掛滿寫著“尋夢滕王閣”黃燈籠,是青年男女必打卡拍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姑娘們身穿唐裝漢服,樂此不疲的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們購買了滕王閣號夜游的景觀游船票,一邊觀景一邊趕往游船碼頭。</p> <p class="ql-block">因是國慶節(jié)假期,贛江兩岸流光溢彩,滿眼盡是中國紅,一派喜慶氣氛。</p><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2日晚,江西南昌一江兩岸建筑燈光秀成功挑戰(zhàn)“最多建筑參與固定性聲光秀”吉尼斯世界紀(jì)錄。</p><p class="ql-block">如今一江兩岸景觀畫卷長度已由之前的8公里,延展至28公里,兩岸景觀燈建筑樓宇,也由最初的296棟,大幅度提升至618棟,形成了一個個流光溢彩、生動活潑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一江兩岸”燈光秀以贛江為舞臺、以城市為畫布,點亮了南昌的夜空,也展示著這個英雄城市的豪邁與激情,給游客帶來了不一樣的驚喜,也增添了南昌的動感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對面的雙子塔建于2014年,高達(dá)303米,是中部地區(qū)最高的雙子塔。</p><p class="ql-block">每到晚上當(dāng)華燈初上時滕王閣與雙子塔遙相呼應(yīng)、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晚我們乘坐“滕王閣號”游輪,領(lǐng)略南昌的“名城、名江、名樓、名景”等迷人景致。</p> <p class="ql-block">從滕王閣神風(fēng)亭碼頭登船,沿途可將南昌贛江美景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大家期待的一江兩岸燈光秀終于閃亮登場。</p> <p class="ql-block">南昌一江兩岸燈光秀,果然不同凡響,氣勢恢宏。</p> <p class="ql-block">燈光點亮夜空,一江兩岸的樓宇都化作畫卷,燈光秀以夜幕為底色,以燈光為畫筆,效果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隨著游輪的行進(jìn),八一大橋、滕王閣、秋水廣場、摩天輪等逐漸映入眼簾,絢麗的光影投在江面上,構(gòu)成一幅流動的畫卷。游客們不時拿出手機、相機拍攝,記錄下眼前美景。</p> <p class="ql-block">走上甲板,視野更加開闊,倚靠圍欄,微風(fēng)拂面而來,盡情享受夢幻般的水色流光視覺盛宴,沉醉在英雄城美妙的夜色中。</p> <p class="ql-block">八一大橋、南昌大橋、朝陽大橋在霓虹燈的變幻中,流光溢彩,百媚千嬌。紅谷灘的樓宇群也已經(jīng)是五顏六色,燈火輝煌。</p> <p class="ql-block">八一大橋原稱“中正橋”,始建于民國25年(1936年),1995年11月5日在原橋上游50米處動工興建新八一大橋,1997年10月1日正式建成通車。</p> <p class="ql-block">穿過南昌大橋,就可以看見南昌之星摩天輪了,巨大的圓圈,正在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和圖案。南昌之星摩天輪凈高160米,為亞洲第二,世界第三。六萬多個點光源,能夠滿足數(shù)字、圖案從內(nèi)到外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雙子塔上寫著"自覺遵守一米線,守好健康和文明”,反映了當(dāng)?shù)卣腿嗣穹揽匾咔榈臎Q心。</p> <p class="ql-block">南昌的一江兩岸夜景真是如詩如畫,如醉如夢,真正是“船在江上行,人在畫中游”,非常佩服燈光秀設(shè)計師的想象和氣魂!衷心祝福英雄城市南昌越來越繁榮昌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