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閃耀暖暖</p><p class="ql-block">圖片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 那條回家的路來來回回走了無數(shù)遍,熟悉的塵土,親切的鄉(xiāng)音,淳樸的氣息,像一根絲線牽引著我前行,路的那端是魂牽夢繞的家,娘在,家就在!</p><p class="ql-block"> 回家看娘,坐在熱炕頭上,常聽她叨叨過去的生活瑣事,娘的那些光陰故事使我泛著淡淡的心酸,淚眼婆娑。深感娘一路走來的辛酸和生活的不容易。也許我唯有聆聽能使娘的內(nèi)心感到絲絲慰籍。</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點滴碎片,在娘的回憶里裂開、散開,一點一滴的流淌在歲月里,滑過粗燥的雙手,在期待與希冀里閃耀著細碎的亮光。而我又把這些深淺的碎片拾起,縫縫補補在時光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娘,1950年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娘姊妹六個,排行老二。娘沒有上過一天學 ,12歲就開始在生產(chǎn)隊白天掙工分了,晚上學著拉網(wǎng)子。以前的女人都挽簪,頭發(fā)用黑色的網(wǎng)子套起來。娘就用蠟線、梭子縫織發(fā)簪網(wǎng),織好的網(wǎng)子,娘要步行走20多里路,輪著去趕柴溝集、拒城河集、梁肽集、康莊集……一張網(wǎng)賣1毛5分錢,大點的網(wǎng)賣2毛錢,趕一次大集能掙4到5元錢。娘用自己掙來的錢補貼家用,偶爾也會扯塊喜歡的布料做衣服。再加上姥爺忙完地里的活后,冬閑日,就在地窖里忙著編席養(yǎng)家糊口。日子過的還算殷實。娘說至少沒餓著。17歲那年經(jīng)娘的堂姐介紹與爹相親,一眼定終身。娘說,爹的家境太窮了,姥姥怕娘嫁過去吃苦頭,姥姥萬分的不樂意這門親事。但娘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在22歲那年春天嫁入了李家。</p><p class="ql-block"> 娘,嫁給一無所有的爹,也是嘗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因為爹是家中的長子,還有兩個小叔子和一個小姑子尚未成人,很快就被分家了。分家就是為了減少人多的口糧,其實,娘什么也沒分到。而爹又在外當兵,是娘一個人拉扯著哥哥,借住在沒出五福的嬸子家的老屋。聽娘說,那老屋破舊的一晃就倒的感覺,木門被風吹的吱吱響,窗戶上連糊窗的東西都找不出來,就那么敞亮著。夏天熱還好過,蚊子多點,娘就用破布條搓起一根繩子,點燃煙熏蚊子。冬天無論多冷,都要熬著,沒有一條厚被子蓋。娘說,總比沒地方睡強一點,好歹也算住在屋里面。白天的日子好熬,深更半夜村里居心叵測的人往院子里投石頭,身材矮小的娘就抄起二抓鉤子跑到院子里破口大罵一通。三番五次的被娘臭罵以后,再也沒有人敢在深夜扔石頭了。娘說,那時一個女人不知哪來的膽子,顧不得害怕,竟敢跑到院里兇吼,大概是孩子在身邊也壯膽吧! </p><p class="ql-block">是啊,娘是我們幼弱生命中的依靠,而我們又是娘精神寄托的力量!是骨子里面泛濫的母愛,使娘為母則剛,學會了坦然面對困境勇敢生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娘吃的喝的更是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白天,娘就在炕上看孩子插空糊藥盒:晚上,哄哥哥睡著了再繼續(xù)糊藥盒,熬了夜深時,那煤油燈芯呲呲的灰煙熏的兩個鼻孔黑乎乎的像兩根黑煙筒,熗得娘灰頭土面。糊一個藥盒2分錢,一天到晚也能掙到1元錢,娘的心里已經(jīng)樂開了花。娘說,是個添罷強是個帶累,能掙一分是一分,總比一分掙不到強! </p><p class="ql-block">娘說,能熬過那些饑荒的日子,還多虧了鄰居奶奶的救濟,知道爹不在家,又心疼娘的苦日子,常常給娘送米送面。這奶奶是論輩份喊的,沒有血緣關系!奶奶家的爺爺在政府上班,日子是村里最富裕的一家,也是全村最有威望的人。奶奶又善良熱情人緣好,不嫌貧愛富,所以村里老少都愿意到奶奶家串門。娘說,奶奶是我家的恩人,不然挨餓的日子怎么過啊,這輩子都忘不了菩薩心腸的奶奶!每年的清明節(jié),得知奶奶的兒女回老家,娘就把提前搟好的單餅,捎給城里已80多歲的奶奶。娘說,“現(xiàn)在不缺白面了,你奶奶城里呆久了,想念家鄉(xiāng)的味道!”娘懷揣著感恩的心一個人燒著熬子搟了滿滿一蓋點的單餅送給了奶奶。娘說:“這份恩德一輩子不能忘?!蹦锏脑捪褚还扇惭由斓搅宋业墓亲永镤镐噶魈剩刮叶酶卸魃罾锼龅拿篮檬挛?。</p><p class="ql-block"> 聽娘還說,在有我之前吶,娘曾生過一次大病。真是病來如山倒,剛強能干的娘一下子被撩倒了。一病就是半年的光景,去了好多中醫(yī)診所看病,也到鎮(zhèn)醫(yī)院檢查也沒查出來什么病。但娘的肚子脹的硬邦邦的,渾身無力,別說走路了,連喘口氣都要歇歇。后來,爹的一個同事告訴他,安屯村里有個中醫(yī)魏大夫治病很好。爹就帶著娘尋到了這位大夫,聽娘說了情況后,魏大夫給娘針灸、拔了罐。拔出的血塊子像一個圓餅子黑乎乎的,怪滲人。一次娘就感覺肚子脹的輕了。魏大夫讓娘每隔7天做一次,8個療程的時候,娘懷了我,病也好了。從那之后,娘沒得過病,身體一直棒棒的,就連感冒都很少見到。直到如今,娘也沒弄明白病怎么得的,也不知什么病,但她相信是魏大夫給治好了病?,F(xiàn)在,魏大夫已去世了,娘還念念不忘魏大夫的恩情。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娘最愧疚的一件事,就是我的腳差點凍廢掉。在我2歲的時候,沒有鞋子穿。那個冬天,我光著的小腳丫凍的紅腫像爛壞了的地瓜。娘又疼又急,找了一些碎布條纏在腳上暖和。誰知,潰爛的凍瘡流出的濃水粘住了布條,時間一長就僵用了。要再拆開布條,疼的我嗷嗷的哭不停。娘流著淚整宿的抱著我,心疼我受的罪。娘聽鄰居嬸子說,麻雀的腦漿糊潰爛流膿的腳好,晚上就在牛棚里蹲著等麻雀。起初,麻雀沒有警惕,娘一晚上幸運的能逮到三四只麻雀。后來,麻雀變精了,娘有時蹲到半夜好不容易才捉住一只麻雀。有時蹲的腿麻的無法站立,也沒看見一只麻雀飛來。無論有沒有麻雀,娘天天晚上在牛棚里等著。那股韌勁還是讓娘捕獲了不少的喜悅。娘就用這個偏方糊著我的小腳丫,在悉心的照料下,我的腳算是保住了,但每年的冬天都會生凍瘡。一入冬,我就早早的穿上棉鞋了,那腳真是怕冷怕凍。誰曾想我的腳還有這么一段揪心的故事,使娘心疼的愧疚于我! </p><p class="ql-block">別看娘長得精瘦,非常勤勞能干。娘有一手好針線活兒,縫補衣服那真是出名的板整,針角均勻細密,常常受到嬸子們的夸贊。說來神奇,娘給我做衣服不用尺子量,從來都是用手一扎兩扎的丈量。娘裁出的衣服大小肥瘦比例一直很合身。娘,還是一個心善的人。與左鄰右舍相處和睦。西屋的嫂子,常來我家借洗衣盆,用完送回來時盆裂了一道縫,那道縫里常滲出水。娘知道了以后,也沒聲張。找裾泥盆的師傅又修好。娘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臨親的別翻臉。”一些清官難斷的家務事,一般都是娘勇予發(fā)言,娘那一通教唆的忍耐、將就啊,是話糙理不糙,頭頭是道!也許是受從教父親的耳染目濡的影響,聽娘說話,就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娘是明事理懂世俗的鄉(xiāng)村小女人。 </p><p class="ql-block">其實,娘,斗大的字不識一個,一輩子了只認得錢和鐘表,也只會唱一首歌《東方紅》。這首歌是童年里唯一陪我的歌謠。還記得娘深情獻唱時眸子閃過的亮光,深深印在幼小的腦海里。我曾天真的問:“娘,你怎么只會唱這首歌?”娘說:“毛主席解放了全中國,是咱老百姓的神!”我現(xiàn)在理解了娘眼里那一束是期盼新生活的光,照亮了娘內(nèi)心深處迫切美好生活的情懷和希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娘在46歲那年,奶奶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去拿草燒火做飯,突然昏倒草垛邊。娘等不來奶奶,趕緊尋找,才發(fā)現(xiàn)不省人事的奶奶。喊來父親送奶奶去醫(yī)院。經(jīng)檢查,奶奶是腦血拴,拴住右側(cè)身體。娘干著地里的活,回來洗著奶奶的尿布,還要一日三餐喂偏癱的奶奶。娘任勞任怨伺候了奶奶三年半,直到奶奶病故。那段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娘說真累糊糊了!今年又送走了高壽的爺爺,而娘的大半輩子好時光在忙碌的日子里已流逝而去!</p><p class="ql-block"> 娘在贍養(yǎng)老人的路上毫無怨言的完成了使命。也印證了爹的話:“你娘,是李家的功臣!她超乎常人另類的聰明,總是有方法度過難關!”娘用單薄瘦弱的肩膀,支撐著一家老少的吃喝拉撒。風風雨雨走過了成年、中年的坎坷之路。又在老年操勞著這個家。依然那么神情氣爽,充滿力量的忙碌著日更不變的繁瑣碎事!</p><p class="ql-block"> 73歲的娘,熬過了坎坷曲折的時代,那些歲月皺褶的痕跡無情的爬滿了風霜的臉,娘已漸老了,如今已是滿頭銀發(fā)閃閃,日積月累的勞累還落下了肩周炎頸椎病腰腿痛的毛病,常常使我掛念。每周回家給娘拔罐、貼膏藥緩解痛疼。我也多次動員娘到城里居住,離我近點萬一閃失方便照顧。無論我怎么勸說,娘絲毫不動搖留在老家的決心。娘說:“喜歡老家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自由,到城里我能干啥呢?”一輩子與黃土地打交道,娘擁有了一份遼闊無比的心情和眷戀?,F(xiàn)在娘不再為吃穿住行發(fā)愁,還是一如既往的勤儉節(jié)約憐惜著一草一木,普普通通的每一天,忙碌充實的打理好家里的每一件事情,在堅守的信念里娘用行動非凡的詮釋了生命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還能有家回,有個“老小孩”的娘在家盼著、想我,也是我的幸福。聽娘的嘮叨感受那年代的故事,真是不容易呀!我懂得娘說出來心里舒服,因為往事里深藏著娘跌跌撞撞,悲喜交加的人生。娘在蹉跎的歲月里也感受到了鄉(xiāng)鄰鄉(xiāng)親的溫暖,感動,喜悅,還有磨練意志的自豪感;那些至純至真的情素深刻絡印在娘樸實的心里,沉淀在溫暖的時光里品味曾經(jīng)的生活,那些溫情的畫面在娘的思緒里綻放,定格在生命里,一路走向美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