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做一個懂畫的人。</p><p class="ql-block">我們必須去研究學習,挖掘在歷史長河中時代背景,給自己補補腦增長關于國畫中的豐富知識。不學無術,即使你畫一輩子也白搭,為什么這么說?中國畫是講傳承的,上傳下承,追根溯源,它有系統(tǒng)脈絡,你畫披麻皴那就得研究五代時期的的董源水墨礬頭,疏林野樹,平遠幽深。你才有可能看懂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更深入的了解,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你畫斧劈皴你就得研究唐代李思訓所創(chuàng)之勾斫方法,筆線遒勁,運筆多頓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質地堅硬、棱角分明的巖石。</p><p class="ql-block">我在恩師春秋先生的課堂上他時常提醒我們這些學生,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的道理,要深度了解學習優(yōu)秀前人的作品,學習到再消化掉。中國畫之所以美有著它特定的因數(shù),它承載了兩千多年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詩,詞、歌、賦,諸子百家博學精神,儒,釋、道國學包羅萬象的理論,時代與政治,政治與藝術,無論是山水,花鳥、人物都有它的特定時代特征。我們從一個小白到能畫出一幅不錯的作品這個都是歷經漫長的歲月,只能算是基本功,離真正畫家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我們除了要了解學習我上面說的中國畫歷史,還是遠遠不夠。成為畫家歷程是千辛萬苦,我們需要找到好的老師去系統(tǒng)學習專業(yè)知識,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龐大的知識體系中我們可以通過老師們一生總結的精華中汲取更有效的營養(yǎng),少走彎路。老師們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我們選擇好的老師也就是站在老師的肩膀上,這就是國畫學習者最有效的捷徑。否則閉門造車,東畫畫,西畫畫,不成體統(tǒng)何談專業(yè)?畫的再好頂多是個愛好者!</p><p class="ql-block">畫家,這個詞注定是寂寞的,孤獨的,很多人不太理解這群人的艱辛,他們承受了當今時代中各種物質誘惑,當你推杯換盞時他一個人貓在工作室搞創(chuàng)作,當你夢中酣睡他正在方寸之間不知疲倦的通宵達旦,廢寢忘食間你們或許正在收獲喜悅,他們還在工作室,所以說別動不動隨口就要畫!即使答應你,你也不能隨便拿了就走,因為這都是他用心血和艱苦換來的,每幅作品就如他的孩子,這群人還不是所有人辛苦付出后都能走到心中所夢想的終點。</p><p class="ql-block">我們在平時會看到很多畫作,有的人說我雖然不會畫但是我知道好壞畫,基本能看懂這是一幅好畫。我說你純粹胡扯!你不懂畫,你不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你是怎么看出好壞的?中國畫只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分支,一小塊而已,但是就這一小塊分支它有承載著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把文化很多精髓濃縮到畫里,它有包含了畫家專業(yè)水平,以及個性思想。我們從一個專業(yè)畫家的筆下點,線、面,可以看出藝術流派,無論是哪一個藝術流派都是承載著千百年來個性特征,你是怎么看懂的?你是一個不懂畫的人,那么你看的只是一幅畫,你依舊是看不懂畫。</p><p class="ql-block">今天與一位資深裝裱師聊了幾句關于老一代的老師一生沒有銷售過多少作品,我實感憂傷!不是說為這些老師的作品沒有走向市場傷感,是為這種思想認知而悲觀。首先說,我們都是熱愛傳統(tǒng)藝術的,無論專業(yè)不專業(yè)都是愛好者,也不用為是不是職業(yè)畫家或愛好者這兩個名詞去糾結,愉悅心情最重要,畫的好,與能不能把作品推向市場,被藏家認可接受不可同日而語,這些年我通過簽約的線上線下藝術平臺,不可否認藝術市場無論是線下畫廊,藝術館,還是線上藝術品銷售平臺肯定不會選擇普通愛好者作品作為投資對象,這點毋庸置疑。想把作品銷售出去這是很多職業(yè)藝術人夢寐以求的事,藝術就是藝術它有特定的市場游戲規(guī)律。作為投資者掏出白花花的銀子為你買單一定不是一般作品,一定是極具專業(yè)水準的畫家,系統(tǒng)學習過的畫家,作品除了有體系,還要有個性。更多專業(yè)藏家更青睞當代藝術,最前沿的,風格獨特的等等……。</p><p class="ql-block">畫的好只能算基礎,怎么畫,畫什么重要!筆墨當隨時代,是清初石濤的名言,猶詩文風氣時代有時代的審美,題材重要,當代畫家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你不可能僅靠簡單的手頭功夫去博得市場認可,博學多識,走出去多看看,多思考,多學習優(yōu)秀才有出路。時代不同,這是一個知識時代,綜合素質時代,你要是還沉浸在過去被高抬的美譽中沾沾自喜是不可能有更好的作品。藝術它是純粹性的,不是你官位有多高,財富多大,靠土生土長的小圈子吹捧是成救不了你的藝術人生,只會害了你,毀滅你該有的藝術前途。</p><p class="ql-block">我在過去的接觸交往中,很多老一輩會畫幾筆,寫幾筆,在當?shù)貛缀醵际菣M著走路,倚老賣老,知識不多見解不少,靠著幾筆涂鴉云云藝術家,因為參個縣展作品不能靠入口處相互詆毀,爭風吃醋,不謙虛比比皆是,什么時代了?在交往中還比較排斥新人,所不知新生代藝術人多少都是具備相當專業(yè)知識,即使作品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地步,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與這類書畫人是沒有可比性的,不服氣是不行的。</p><p class="ql-block">時代不可能一成不變,靠一幅梅花,一幅牡丹,一棵竹子,一只猴子,靠圈子吹捧沒有真才實學注定你是走不遠,再不謙虛去學習注定你畫一輩子也白畫,我老師春秋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畫個牡丹,梅花就自稱畫家了,自欺欺人。這句話我用了很多年才真正理解,作為一個普通書畫愛好者就不要去糾結是不是畫家,市場給于你定論最終是無可厚非。所以說我們不知道這些,那么即使去畫畫,不管畫上多少年,我們畫出的也依然有可能不能夠叫做畫。試想一下自己畫了一輩子卻都不是在畫畫,那么我們該怎么樣才能把自己的作品銷售出去?</p><p class="ql-block">當然你首先必須得知道什么是好畫,其實我們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無論是畫畫的,看畫,都只是憑借第一視覺和自己的審美喜好來判斷,這是不是好畫,但是實際上能夠判斷好畫的標準跟這個是沒有關系的。</p><p class="ql-block">官員書畫,軍旅書畫,帶有目的的東拼西湊的創(chuàng)作多數(shù)不是什么好畫,我說的是多數(shù),他們在利用自己特有的身份地位,沒有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沒有思想,不具備知識體系作為框架的,比如我們去參展的時候,那么就要根據(jù)評委和贊助商的意志來進行作畫了,像這種作畫就是具有目的性的,當展覽的時候都會有一個主題。我們叫命題畫,按照這個主題來創(chuàng)作作品,以展覽目的,評委可能是企業(yè)贊助商,或一幫不具備專業(yè)知識的人,當然如果你能跟評委打好關系,在展覽中獲了獎,那么回來以后你就可以到處夸耀,但是這跟你能畫出好畫有什么關系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是你懂得了如何獲獎的規(guī)律,在繪畫造詣方面卻終無所長,抱著這種心態(tài)你也不用埋怨市場不接受你和你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什么樣的畫是好畫呢?就是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那么你就要懂得繪畫的規(guī)律。首先畫作就要有自己的風格,而且這個風格必須鮮明的,符合時代審美的,前沿的藝術。</p><p class="ql-block">我們縱觀我們古代的一些畫師,都能看到他們的畫作是有自己的風格的,是前人所沒有創(chuàng)造過的畫風,這個風格實際上就是他本人精神意志的體現(xiàn)。是他在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著自己心中所想,所以能夠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是第一位的。</p><p class="ql-block">作畫講究一定的技巧,那么這個技巧必須是高超的,像齊白石,徐悲鴻等人,他們在作畫的難度方面都是有獨特性,僅僅你看到的簡單幾筆,但是后人都很難能夠做到。</p><p class="ql-block">我看到現(xiàn)在留下來的一些大師的作品,他們都不只是對自然或者是事物的簡單描繪,而是體現(xiàn)了自己的主觀情懷的,所以畫作并不是對事物描繪得越像越好,而是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感。用主觀情感的表達就決定了你的畫作與其他大師的畫作有所不同,所以這就是你能不能畫出一幅好畫的幾個關鍵要素,想要畫出一副好畫,一定要注意這幾點才行,具備專業(yè)學習心態(tài)不斷斧正自己的認知,審美,能為藝術粉身碎骨渾不怕的人,才有可能最終被市場接受。</p><p class="ql-block">——撰文,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