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立國老師1964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漢市,湖北中醫(yī)學院中醫(yī)專業(yè)畢業(yè),大學本科學歷,中醫(yī)職業(yè)。國家級武術社會輔導員、國家一級武術教練員、裁判員,武術六段?,F(xiàn)為湖北省武術協(xié)會傳統(tǒng)武術養(yǎng)生研究會秘書長,漢陽區(qū)老年大學武術教師。</p><p class="ql-block">陳立國老師出生在武術世家,八歲拜舅舅為師開始習武,并師承省內(nèi)多位武術名家,學得八般武藝,練就一身好功。幾十年來,他參加過市級以上各類武術比賽數(shù)十場,獲大獎無數(shù)。近年來,他先后參加重大國際武術比賽4次,獲7項冠軍,2017年7月代表湖北省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太極拳決賽獲得第4名,三次參加全國性太極拳大賽獲5項冠軍,多次參加湖北全省太極拳大賽獲10項冠軍。多年的武壇歷練,使他一舉成為享譽湖北省和武漢市的武術名家。</p><p class="ql-block">陳立國老師在漢陽區(qū)老年大學從事武術和養(yǎng)生教學已有八年。八年來,他借助三尺講臺,以宣傳中華傳統(tǒng)武術文化為立足點,以引導學員健康養(yǎng)生為切入點,努力探索適合中老年學員學習的教學方式,在細致入微上下功夫,規(guī)范教學,循循善導,努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經(jīng)過八年的不斷總結,他所教學的武術課先后多次被評為全校教學示范課,2021年還被評為武漢市老年教育系統(tǒng)“精品課“,榮獲2021年度武漢地區(qū)老年大學(學校)協(xié)會頒發(fā)的“優(yōu)秀教師”榮譽證書。</p><p class="ql-block">通過這些年的積累和實踐,陳立國老師逐步總結出具有特色的武術教學模式。歸納起來就是:圍繞“一個中心”,立足“兩個追求”,落實“三個到位”,采取“四個結合”。</p><p class="ql-block">圍繞“一個中心”</p><p class="ql-block">就是把教學放在為學員服務的位置,以學員為中心開展教學,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開通順暢的教與學的通道,確保教學質(zhì)與量的同步完成。</p><p class="ql-block">立足“兩個追求”</p><p class="ql-block">一是追求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在精心傳授武技的同時,身體力行向?qū)W員傳授武德,加強心性的修練,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p><p class="ql-block">二是追求武術與健身養(yǎng)生的融合。引導學員從武術修身與修心的辯證關系上領悟習武健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健康養(yǎng)生理念,倡導學員樹立“健康太極,和諧太極,歡樂太極”的思想,在教學中去創(chuàng)造武術與健康養(yǎng)生的積極氛圍。</p><p class="ql-block">落實“三個到位”</p><p class="ql-block">一是理論講解到位,講解做到因人而異,由淺入深,通俗易懂。</p><p class="ql-block">二是老師示范到位,包括身型、動作轉(zhuǎn)換、動作的神韻、力的轉(zhuǎn)變、動作技擊要領等,現(xiàn)場教學做到一絲不茍。授課期間,要求課堂安靜,學員專注,老師細心,心靜氣松,方能動作平穩(wěn)。</p><p class="ql-block">三是學員領悟到位,通過對學員進行動作分段反復演練,在步法、身形、方位把控,速度、技巧的掌控,技擊應用的掌控等方面悉心指導引導,讓學員從中領悟到每個動作套路的內(nèi)涵,加深印象,盡快掌握要領。</p><p class="ql-block">采取“四個結合”</p><p class="ql-block">一是教學與訓練相結合。勤學苦練是鞏固教學的重要手段。為此,陳立國老師于2016年在漢陽琴臺大劇院前開辟了一個武術訓練基地,教學之余,每天堅持上琴臺,悉心指導學員課后訓練。他還積極支持學員將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動作要領拍攝下來,回家后對照復習和自我鞏固訓練。學訓結合讓學員受益非淺,學有所獲,也使教學質(zhì)量得到提高。</p><p class="ql-block">二是校內(nèi)與校外相結合。校外教學是校內(nèi)教學的補充形式。去年下半年,學校根據(jù)防疫的要求,提出校內(nèi)校外相結合教學的思路,陳立國老師積極響應,利用琴臺訓練基地的有利條件,率先開辦校外教學,還別出心裁地將相關班級課程整合上“大課”,為學校適當開展校內(nèi)校外結合教學積累了可操作性的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三是課堂教學與社會交流相結合。社會交流是課堂教學的對外展示,通過交流,讓學員學習和借鑒別人的訓練風格和經(jīng)驗,互動展示各自的學習成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八年來,這種交流活動每年都會組織開展幾次,武漢三鎮(zhèn)都留下學員的足跡。他還組織部分學員先后到德國、泰國進行跨國武術交流,與省內(nèi)的鐘祥、荊門、京山、丹江口等地的武術組織開展交流互動,并利用外出旅游的機會,推出“武術與旅游同行”的游學創(chuàng)意,走一路,就把武術訓練的足跡撒向一路,既增長了見識,帶來了快樂,又收獲了武術技藝,深得學員們的歡迎。</p><p class="ql-block">四是教學與比賽相結合。武術比賽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標尺,既是一種文化交流,也是對學員武術素質(zhì)的錘煉。八年來,陳立國老師借助在省內(nèi)外武術界的影響力,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員搭建參與各類武術比賽的平臺,鼓勵并帶領學員走出學校,走上比賽場,積極參加市級、省級以至國內(nèi)國際許多重大武術賽事,既鍛煉了隊伍,又促進了教學,并從中培育出一大批德才兼?zhèn)涞奈湫g精英,學員張麗華、李漢勤、李昌斌、赫洪、王茂蘭、張福英等就是這支隊伍中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這些年,陳立國老師先后組隊參加了在中國泰安、德國慕尼黑、湖北武當山等地舉行的重大國際武術比賽,共獲團體和單項24項金獎,8項銀獎,2項銅獎。參加在湖北丹江口、陜西寶雞、湖北武當山等地舉行的全國性太極拳大賽,共獲團體和單項7項金獎,3項銀獎,1項銅獎。參加在黃石、荊州、孝感、棗陽、十堰、武漢等地舉行的全省太極拳比賽,共獲團體和單項各類大獎100多項,其中金獎達50項。在武漢市歷年舉辦的各類武術比賽中,共獲團體和個人金獎100多項。通過參加各類武術比賽,陳立國老師領銜的武術團隊在武漢市打出了威風,在湖北省打出了名聲,團隊的整體競技素質(zhì)達到全市乃至全省民間武術社團一流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