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者張擇端在畫中描繪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建筑、交通、民俗等,場面浩大,長而不冗。這一風俗長卷不僅是北宋都城汴梁經(jīng)濟繁榮的見證,也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是了解宋代百姓生活的一扇窗口。</p> <p>“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人的根?!笔侨昙壪聝缘谌龁卧娜宋闹黝},本單元所有學習內(nèi)容都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guān)。</p><p>在學習《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課時,同學們被張擇端先生的《清明上河圖》所震撼。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文化自信,學完課文后,我們布置了“我是小小解說員”向同學們介紹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作業(yè)。力求讓學生們通過查找資料、對比發(fā)現(xiàn),拓展自身知識面。</p> <p>寫好解說詞</p> <p>練習講解</p> <p>拓展閱讀,再次走近《清明上河圖》</p> <p>讓我們一起穿越時光,走進清明上河圖的世界,順著汴河兩岸,來一場春天的旅行。</p> <p>一節(jié)課,</p><p>一本書,</p><p>一次活動,</p><p>傳統(tǒng)文化,由我傳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