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假期開車溜達偶遇路邊練高蹺的,幾十年沒有近距離看高蹺會了,雖然是練習沒有扮相也特別有親近感。</p><p class="ql-block">記得小時候過年,那是七十年代,農(nóng)場人少沒有什么娛樂,臨村過年過廟特別熱鬧,我們幾個小伙伴相約去看高蹺會。</p><p class="ql-block">高蹺會是這個村最拿手的。我們鉆的院里面看他們扮相,穿戲服,綁高蹺,時不時扭兩下活動活動筋骨,打頭的那個穿的黑衣服,手持兩個金箍棒(比金箍棒短些)臉畫的金色的臉譜,瘋子著頭發(fā)跟獅子似的揮舞著棍子特別嚇人,我們小孩都怕他。最喜歡的是那個穿白衣服的小媳婦,因為是男的扮的,特別新奇,追著他跑,他扭動著腰肢時不時的被調(diào)戲,引得人們哈哈大笑。還有就是那個媒婆,更是焦點,一會兒逗逗這個一會逗逗那個,氣氛相當?shù)挠淇臁?lt;/p><p class="ql-block">走街開始,那個獅子頭打頭,雙手揮舞著棍子,媒婆小媳婦還有各個角色排著隊根據(jù)自己的角色,跟著鼓點扭動著,小孩子們你追我趕穿梭在人群中,在一個寬敞的地方,人們圍上一個大圈,高蹺演員們做著高難動作,翻跟斗,彎腰,翻越障礙,在人們驚呼中完成各種動作,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當然也有失誤的時候,那時農(nóng)村路都是土路,而且坑坑洼洼,高蹺著陸點小,一不小心就摔倒,一個演員在翻跟斗時一下給摔了個平的,嚇得我們一身冷汗,領(lǐng)隊趕緊扶起他,繼續(xù)為大家演出。</p><p class="ql-block">熱熱鬧鬧的高蹺會,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帶給人們的精神食糧,是無可替代的。</p><p class="ql-block">雖然現(xiàn)在物質(zhì)精神都比以前好很多,但總有那么一縷鄉(xiāng)愁,在你心靈深處環(huán)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鄉(xiāng)親們,散了散了,今天到此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二年四月七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