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天的雨是一種希望,它催醒了每個生命,滋潤著世間萬物。記得泰戈爾曾經(jīng)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彪m<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我們再一次線上教學,但是絲毫沒有阻止我們教研的熱情,今天由教師進修學校的劉主任組織所有主題學習的老師在云端教研。</span></p> <p class="ql-block"> 新形勢,新思想,這次主題學習集體教研活動,劉主任以在釘釘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劉主任為了能夠讓我們語文主題學習的實驗老師在云端教研有更多收獲,她多次調(diào)試視頻,做各種準備,有一種感動叫做潤物無聲,有一種精神叫做兢兢業(yè)業(y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次會議特邀北京華樾教育研究院張貴栓主任參加,張主任對于教育的熱愛,可以從他的讀書報中,從他由南方到北方的足跡中深切地感受到,我們何其榮幸能遇到有這樣一位熱愛語文事業(yè)的資深專家。</p> <p class="ql-block"> 沒有挑戰(zhàn),就沒有成長。云端教研這天,劉主任安排我講一節(jié)課,我像個初生的牛犢,相對“從容淡定”地完成了一堂課。我執(zhí)教的是一年級下冊的精讀引領(lǐng)課《小公雞和小鴨子》,鏈接的課文是語文主題叢書中《小鴨子回家》。開始錄的視頻,共享后聲音比較小,最后劉主任讓我們直接用課件現(xiàn)場上課。這節(jié)課我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重點學習了識字的方法,抓住語文要素,指導孩子們讀好對話,用動畫的形式引導孩子體會加上描述動作情狀的詞語使句子更生動形象。為了更好的鞏固對話,又鏈接了一篇文章《小鴨子回家》。通過上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自己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詞語積累方面做的不夠充分,不能用巧妙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積累詞語。</p> <p class="ql-block"> 想象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第五小學的美女老師——張敏指導孩子們邊讀邊想象,通過想象感受愛。她選取了主題叢書的三篇有共性的文章《最后一片銀杏樹葉》、《兩只棉手套》、《不一樣的冬天》,這三篇文章都是充滿溫情,讓人感動。張老師用甜美的聲音循循善誘,讓孩子學會了想象,感受到了愛與被愛,張老師能夠與時俱進,針對當前的疫情,從大愛出發(fā),讓孩子知道了醫(yī)護工作者無私奉獻的情懷!</p> <p class="ql-block"> 先人云: “三分詩,七分讀。 ”于主任善于引導學生朗讀,還教孩子學著吟誦古詩,掌握好詩的節(jié)奏韻調(diào)。于主任通過適合、精要的點評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誦讀習慣,感覺古詩的節(jié)奏韻律,激起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這節(jié)課于主任采用各種形式鞏固古詩,實實在在的讓學生一課一得!</p> <p class="ql-block"> 語文主題學習,馨香滿懷 ,浸潤心田。最初備課的時候,我就很困惑:一年級的精讀引領(lǐng)課到底需要幾課時呢?我能夠抓住一課的語文要素,那么怎樣巧妙的引導學生呢?我們?nèi)焕蠋熤v完課以后,張主任針對這三節(jié)課提出了可行性的學習策略。參加會議的其他老師也提出了自己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張主任認真聆聽并且不厭其煩的進行了解答。張主任結(jié)合著統(tǒng)編教材,傳播新理念,指引新方向,指導新方法,為我們語文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并從專業(yè)的視角講了語文主題學習和統(tǒng)編教材的有機結(jié)合,引導我們掌握語文主題學習的精髓,<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不同角度講解了,應(yīng)該如何使用主題叢書,如何更好的利用主題叢書,瞬間解決了大家都困惑的問題。</span>“向著明亮那方,哪怕一片葉子,也要向著日光灑落的方向;向著明亮那方,哪怕燒焦翅膀,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毕嘈庞辛藢<蚁冗M教學理念的引領(lǐng),語文主題教育探究之路一定會燃起美麗的智慧火花,點亮我們的每一節(jié)課堂。</p> <p class="ql-block"> 三月鮮花吐馨香,習作教研共成長。提起習作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覺得是一個難點,似乎習作難亙古不變。今天張主任很系統(tǒng)的講了習作,而且詳細的講解了每個年級段習作都有什么要求,還分年級把習作策略單元的體系架構(gòu)分類整理,用不同顏色的字,清晰的呈現(xiàn)在我們年前。不同體裁的習作,張主任也不遺余力的進行清晰明了的講解。在這場習作研討的盛宴中,大家的思維碰撞如夏花般燦爛絢麗,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定會收獲成長,收獲碩果。</p> <p class="ql-block">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窗外春雨滋潤著大地,云端教研如火如荼。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個行者,走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苯逃牡缆凡⒉皇且宦诽雇?,但是這次云端的語文主題學習教研,讓我們這些行者,少走了很多的彎路,這樣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潛行研究教學。語文主題學習的教學,永遠在路上。一路上,也許灑過汗水,留下過足跡,但那更令人回味和感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反思中……</p><p class="ql-block"> 昨天聽完點評和兩位主任的講座以后,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終于明確了接下來努力的方向。不敢大膽取舍,是因為對教材不熟悉,對教學目標、對單元目標,把握不到位,以至于抓不住重點,不會取舍;難以做到一課一得,是因為對每個單元、每篇課文所承擔的教學任務(wù)不明確,所以在教學時就容易通過“撒網(wǎng)”的方式面面俱到地講,以求學生能習得重點。所以,深入鉆研教材、研究教學目標和從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是首要任務(wù),當我們敢于大膽取舍、真正能把握每課的“一得”,才敢真正地把時間留給學生去大量閱讀,才能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記得汪國真在《山高路遠》中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疫情一定會過去,語文主題學習也會一路鮮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