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著名國學大師姜亮夫,1902年生,1921年攻讀國學,研學70余年,以楚辭學,敦煌學,語言音韻學,歷史文獻學和教育學著稱。師從王國維先生,交往從密。</p> <p class="ql-block">王國維,1877年生,近代首屈一指之博學通儒。于文學,哲學,史學,美學和考古金石學多個領域卓有建樹,對近現(xiàn)代學術界影響很大。其紀念碑立于清華大學校園。</p> <p class="ql-block">一天晩上,姜亮夫拿著自己填詞的手稿,早早來到老師王國維家中,請老師修改。王國維修改了兩個多小時,時間已經(jīng)九點多了。</p> <p class="ql-block">王國維讓家人點著燈籠跟他一起送行。送出家門,家人準備返回。王國維撩起長袍,一路送出清華大學禮堂的后門的小橋上,對姜亮夫說:你眼晴太差,過了橋,路就好走了。姜亮夫望著眼前這位清華導師,頓時眼睛模糊了。</p> <p class="ql-block">魯迅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五四新文化運動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魯迅先生家里,每天晚上都會有客來訪,年輕人特別多。魯迅總是熱情接待,親自例茶,拿花生糖果給客人吃。</p> <p class="ql-block">當客人作別離去,魯迅并不馬上回屋,而是一直站在燈下,直到客人走遠看不到了,才返身關門回屋。</p> <p class="ql-block">著名文物博物館開拓者和奠基人王冶秋,曾在《懷念魯迅先生》一文中寫道:深夜,他端著燈,送出門外。我們走了老遠回頭一看,燈光下,他的身子好看得很,像是海洋中孤島上的燈塔,倔強地聳立在漆黑的天宇。</p> <p class="ql-block">人的相處最感人的是禮節(jié),送客的禮節(jié)體現(xiàn)了主人對客人的尊重。朋友那里有一幅明·周臣的《柴門送客圖》,此圖根據(jù)杜甫《南鄰》詩意創(chuàng)作的,圖中可見夜幕降臨,訪客作別,主人長行遠送,依依不舍的景象。禮節(jié)是由細節(jié)組成的,親情,友情,愛情??往往一個細節(jié),會溫潤人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