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磊</p> <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一九八八年萍師畢業(yè),三十余年了。初入萍師,看到校門坐向左邊,陳云書寫的八個鎏金大字:為人師表,無尚光榮。當時覺得一陣熱浪涌上心頭,我要當教師了。</p> <p class="ql-block"> 當年,師范屬于小中專,讀小中專不要學費,還有伙食費補貼,三年后,還包分配能吃上“國家糧”(萍鄉(xiāng)土話,意思就是拿國家工資)。我選擇讀師范,就是因為家里窮。初中班主任對我說,你年齡小,談理想要結(jié)合實際,你家里比苦瓜還要苦(窮),繳你讀高中,讀大學,會拿得錢出?講點實惠,如能讀上師范還是你的造化,很多貧困家庭都羨慕能吃上“國家糧”。就這樣,我來到了師范。的確,讀師范解決了我家里經(jīng)濟上的困難。當時,為了不給家里添麻煩,月供飯菜票是十八元,我基本上是掂量著吃,不要家里接濟。我看到有的男同學食量大就不夠吃,不過,有的男同學人緣好,經(jīng)常會得到女同學的親睞。我在這方面慚愧得很,三年里,沒有得到哪位女同學的關(guān)注。</p><p class="ql-block"> 當年,師范生都是以比較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師范學校的。記得,我們當時都是初中畢業(yè)文化成績最前面的先報萍師,我的文化成績好像在全鄉(xiāng)三四名之列。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同樣滿懷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一直保留著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早讀時,同學們很早來教室參加早讀,教室里秩序井然,書聲瑯瑯;課堂上,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參加教學活動;晚自習,同學們也會認真遵守學校晚自習紀律,教室里總是靜悄悄的,偶爾有部分同學問下班老師問題,也是壓低了聲音,生怕打擾其他同學學習。在萍師,刻苦學習的同學大有人在。如晚就寢后,還有同學偷偷摸摸的在走廊燈下借光學習,甚至有同學還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看書學習,這種勤奮好學的景象,是萍師一道靚麗的風景。</p><p class="ql-block"> 勤奮好學應該是萍師良好的學風。踏進萍師,都知道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僅有扎實的文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基本功,要有特長?!叭忠划嫛笔亲罨镜囊螅矗轰摴P字、毛筆字、粉筆字以及簡筆畫。在萍師,還要會唱歌,會器樂,會舞蹈。所以,萍師的課程比較豐富,而這些課程都要考試達標,包括普通話。我的普通話不標準,特別是前鼻音與后鼻音搞不清,當時楊軍老師耐心幫我糾正,可能是看到我太笨了,最后送一句話給我:“慢慢體會,你去多練練”。</p><p class="ql-block"> 在基本功訓練方面,我看到同學們確實吃得苦,都能擠出課余時間練習“三字一畫”。最能看出同學們勤奮好學的一件事,當屬練琴。好多同學從來沒有摸過琴,彈過琴。都知道只有苦練才能過得考試這一關(guān)。當時音樂大樓設計了好多琴房,每班都安排了一個練琴時間表。一到琴房開放時間,同學們就一窩蜂的去搶占琴房。當時,練習的琴主要是腳踏風琴,基礎好的同學還會去彈彈鋼琴。我很少占到琴房,曾經(jīng)也哀求過同學讓我練一練。</p><p class="ql-block"> 學校紀律嚴明,管理規(guī)范,生活節(jié)奏快,有點像軍營。如,寢室里的擺設也要規(guī)范統(tǒng)一,什么要成線,什么要成行,什么要有角。也就是,被子折疊要顯棱角,像軍隊里的戰(zhàn)士折被子那樣,折成豆腐塊;水桶、洗臉盆擺設要成行;洗臉手巾要成線。也就是寢室要做到整潔規(guī)范。還經(jīng)常會有學生會干部來寢室檢查。門上貼一張“清潔”皆大歡喜,如果貼上“不清潔”,可能值日的學生干部一下子會走不出寢室門。打架的沒有,理論的人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 學校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用,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既體現(xiàn)了學校民主管理的理念,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積極性和管理能力。學校有兩大學生組織機構(gòu):團委與學生會。每年都會召開團員代表大會與學生代表大會。我是第十二屆團員代表并當選為團委委員,任團委宣傳部部長。團委工作比較雜,除團員發(fā)展工作與幾個重大節(jié)日文藝活動外,其余主要是服務性工作。學生會工作具體得多,主要是學校安全保衛(wèi)、紀律衛(wèi)生以及后勤服務等工作。學生會隊伍龐大,各班班干部都屬學生會調(diào)配參與學校管理。如檢查衛(wèi)生、檢查課堂紀律、維持秩序、校園巡防以及門口守衛(wèi)學生不準帶飯菜進教室寢室等。印象特深就是每餐吃飯時教學樓、寢室門口齊刷刷地站滿了學生會值日干部,不允許同學們帶飯菜進教學樓、寢室吃,以免同學們將剩菜剩飯亂倒,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每餐吃飯時,大禮堂每個打飯窗口旁也有學生會干部維持秩序。偶爾也會有一些不自覺排隊亂插隊的同學與學生會值日干部吵吵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團委、學生會集體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我設計并刻印的紀念冊頁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b></p><p class="ql-block"> 我分在普師三班,與其他班沒什么不同之處。我們這一屆除一個幼師班外,其余五個班都是普師班。</p><p class="ql-block"> 但說起我們這個班還真有點特別:有兩個班主任。兩位班主任都是文學才子:普師一年級班主任顏家明老師文質(zhì)彬彬,對古詩詞研究博深,跟他讀古詩詞就是一種享受;普師二三年級班主任劉建明老師豪爽開朗,對現(xiàn)代文學情有獨鐘,聽他講現(xiàn)代文別有一番偃意。看上去,兩位班主任文縐縐的,但他們帶領(lǐng)我們八五級三班可謂風生水起,團結(jié)友愛,個個生龍活虎,人人勤奮好學。他們一直告誡我們,人不可能成完人,但可學做“真人”“真君子”。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碑斀處熅捅仨氁辛己玫钠犯瘛?lt;/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b></p><p class="ql-block"> 我們班還有一群有學問,有能力,有特長,有特點的科任教師。他們?yōu)槿藥煴恚滤囯p馨,令人欽佩。</p><p class="ql-block"> 數(shù)學學科教師李昂群老師,高大胖碩的身材。我總覺得他像北方人,據(jù)說是蘆溪縣宣風人。同學們都說他喜歡女同學,說什么“女生問問題,李老師笑瞇瞇,男生問問題笑容就冒一滴”(萍鄉(xiāng)土話)。其實,我不這樣認為,參加工作后,我更能理解。李老師覺得自己年齡較大,面對十七八歲的我們,對女孩子就應該像女兒一樣對待,有道是“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如果過分嚴厲,女孩子的脾氣就不好掌握了,有可能會打消女生問問題的積極性。男生不一樣,十七八的男生正值轉(zhuǎn)型期,老師過分隨便,喜皮笑臉,男生就有可能會調(diào)皮搗蛋,得意忘形,得寸進尺。李老師是掌握了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性,注重因材施教。記得,我問他數(shù)學方面的問題,他雖很嚴肅,開始沒什么笑容,但他會耐心指導,當看到我領(lǐng)會了,他也很高興,從他的臉上就能看出一絲笑意。他喜歡拉二胡,我班文藝活動中,他的二胡拉得出神入化,令人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 地理學科教師湯鐘瓚老師有一種紳士風度。每次上課總是一身西裝革履,皮鞋擦得锃亮,二分頭發(fā)型的頭發(fā)梳得油光發(fā)亮,同學們說“蚊子都落不得腳”(萍鄉(xiāng)土話)。他教學嚴謹,語言簡練,講課非常清晰。有時也會來點幽默風趣的話語,給課堂帶來輕松的氣氛。</p><p class="ql-block"> 心理學科教師劉水蘭老師穿著樸素,說話隨和。心理學知識理論性強,理解難,但劉老師一直要我們不要死記硬背。她的課結(jié)合社會生活實際,將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象、例子與心理學知識有機結(jié)合起來進行分析理解,也就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解讀心理學知識,形象而生動。記得她給我們講一種比較普通的現(xiàn)象“發(fā)懵”時,她說可以從心理學方面分析,如果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發(fā)懵”,容易出現(xiàn)抑郁癥。參加工作后,我發(fā)現(xiàn)心理學知識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特別是做學生工作,有些看上去好像不是心理方面的問題,認真分析后就會發(fā)現(xiàn)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果沒有找到學生問題的源,就很難做通學生工作,做好學生工作。</p><p class="ql-block"> 三年里,很多學科換了老師,政治老師好像也換了幾個。但對黃仂老師的印象比較深,不僅僅是因為我在團委宣傳部任學生干部,他是我的領(lǐng)導團委書記,主要的是他的政治課如同演講。他講課很少看書,娓娓道來,史實清楚,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時而幽默風趣,令人捧腹;時而嚴肅認真,讓人沉思;時而激情四射,深受鼓舞;時而溫情似水,使人感動。講到激動處時,瀟灑地揮動著他那粗壯而有力的手臂,令人感到振奮,聽他的課就是一種享受。</p><p class="ql-block"> 生理衛(wèi)生教師好像姓陳,據(jù)說他是萍鄉(xiāng)衛(wèi)校教師,與我們見面不多。但,他給我印象特深,他言語不多,教學嚴謹,教法靈活。每當講到那些無法在課堂上講清楚的知識,他就帶我們?nèi)バl(wèi)校參觀、看記錄片、看樣本以及做實驗,如講細胞組織、人體構(gòu)造、生理知識等都是在衛(wèi)校學習的。豐富的教學方法使我深受啟發(fā)。參加工作后,在教學中,我也很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將知識講活,將課堂變活。</p><p class="ql-block"> 物理學科教師朱業(yè)輝老師總是一臉笑容,和藹可親。說話鏗鏘有力,講課嚴謹簡練。我記得,他也很會吹笛子。</p><p class="ql-block"> 還有體育學科教師羅琳老師高大英俊。他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他說體育課中動作要科學規(guī)范,不能亂來,只要科學規(guī)范,膽大點訓練都不會出問題,否則,體育活動時容易出事,學生容易負傷。</p><p class="ql-block"> 舞蹈學科教師付紅玲老師是剛留校任教,與我們年齡相差不大。美麗漂亮苗條的身材,是同學們眼中的風景。男同學總喜歡跟她開玩笑,都想要她手把手的教一下“蘭花指”,逗得老師滿臉通紅。記得,學舞蹈,練得最多的是集體舞。我們班的集體舞在學校還獲過獎。</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美術(shù),喜歡上美術(shù)課。我還跟美術(shù)學科教師李為國老師課余學書法與繪畫。李老師耐心輔導,不圖報酬,無私奉獻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p><p class="ql-block"> 兩位班主任及美術(shù)老師、物理老師都擅長笛子,我很羨慕,心血來潮,我也買過一支笛子吹一吹,也許我沒有音樂細胞,笛子也不見了。</p><p class="ql-block"> 我無法全面介紹我們班的科任老師,但,我一直覺得老師們個個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為人師表,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b></p><p class="ql-block"> 我們班雖是普普通通,但同學中藏龍臥虎,同學中很多人都有特長,有的同學還有很高的水平。柳和萍是學校體育訓練隊的成員;何枧中、李朝輝都參加了學校武術(shù)隊;郭正才、黃安遠、彭海林、鄧青、糜建純、劉建圓等同學的小提琴登上了學校文藝匯演;普通話非常標準的張世春、黃衛(wèi)華主持了學校文娛活動;張世春、敖有邦還是文學社成員;肖杏清、何枧中、劉慶明、賴建華等同學在學校籃球賽中都有他們的身影;易小芬的毛筆小楷、周文華的鋼筆書法都在學?;竟Ρ荣愔蝎@過獎;楊傳明、張世春等同學還是學生會干部,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沒有什么特別,但在一次學校運動會上,我長跑一千五百米得了個全年級第六,當時獎前八名,我也得了個獎,全班震驚。同學們都笑我:“不可思議,你這個矮子乃也跑得個快”。我說,我是山里人,經(jīng)常走山路,有耐力,腳不長,但腳有力。同學們也并不認同我體育特長,都認為我美術(shù)很好。其實,我在美術(shù)方面也只是一般水平,也許是老師與同學們對我的鼓勵與鞭策,我厚著臉皮向美術(shù)教育進軍,竟然略有成效,目前,混到了一個美術(shù)“特級教師”稱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b></p><p class="ql-block"> 晨練是學校必修課。晨練主要是晨跑。除非是惡劣天氣不能晨跑,基本上沒有間斷。</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五點左右就有同學穿上運動服陸陸續(xù)續(xù)跑出寢室,當然,這些同學是自覺主動的,還有個別懶惰的同學,還是要等值日教師或班主任來督促。有同學對我講,最怕的就是團委書記黃仂老師,他每次晨跑值日來查寢室,如果發(fā)現(xiàn)有男生睡懶覺遲遲不去晨跑,就會掀開被子往屁股上一巴掌,打得同學哇哇大叫。都知道,他是學武術(shù)的,都怕他這一巴掌,但大家沒有記恨,很開心。晨跑終點是硤石鐵橋處,當然,好多同學還會跑遠一點再返回。記得,我們搞軍訓時,還用書包裝著好幾塊磚頭晨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腳還抽筋。累是累了點,但大家都很開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b></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學生很享福,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學生寢室都是公寓式的帶有熱水的洗漱間,隨時可以用到熱水,可以洗澡。</p><p class="ql-block"> 當年,我們寢室洗漱的地方,就是寢室門口一個小洗漱臺,沒有熱水。熱水要到學校供熱水的水房打,一般大澡堂有熱水,也有時間安排供應。記得當時,每當下午放學后,為求得一桶熱水來洗澡,很多同學拿著水桶以最快的速度沖向水房排隊打水,或到澡堂占位子洗澡,男生也只有一個大澡堂。冬天,熱水不多,就會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如果沒有熱水了,只能掃興而歸,或?qū)⒕陀美渌疀_洗一下。冷水沖過后,澡堂里會傳來陣陣豪叫聲,隨即也會伴著一陣陣笑聲,冷也快樂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b></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一直貼著一幅“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為內(nèi)容的對聯(lián)。要我們時刻銘記,做培育人的人,做教師,就應該有知識,有能力,有本事。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要飽讀詩書,開拓視野,心有大志。</p><p class="ql-block"> 為讓我們走出教室,了解自然,了解社會,兩位班主任都提倡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告誡我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我們不要做知識的奴隸,要做實踐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我們登武功山看日出,領(lǐng)略山川的秀美;游青溪孽龍洞,探究地宮的神奇;到山口巖盧德銘紀念碑前,進行紅色教育;在蘆溪宣風實習,幫農(nóng)民栽秧施肥。記得在太屏山舉行野餐活動,有的同學是第一次做飯。有的小組,飯煮成了粥;有的小組,飯燒成了燒飯;有的小組,飯還是生飯。炒菜先放油還是先放水,一直爭論不休,直到下山回校,還在爭論,一陣陣笑聲傳遍整個山谷。我們還到了楊歧山普通寺,看唐碑、觀唐塔、賞古柏。我第一次了解到大自然中竟然還有方竹,為此,還折了一段回家留作紀念。</p><p class="ql-block"> 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讓我們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也培養(yǎng)了我們的能力。我們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p><p class="ql-block"> 為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我們對教育的熱愛之情。一九八七年,我班與新余師范八五級三班結(jié)緣,開展了互訪聯(lián)誼活動。記得,我們都找了一些與自己有共同愛好的同學結(jié)為好友。我的好友胡振生也喜好畫畫,我到新余,他來萍師,都是以交流美術(shù)作品為主。我們也對教育、教師一些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暢所欲言,無所不談。現(xiàn)仍有些聯(lián)系,他現(xiàn)在課余帶了幾個學生畫畫,其樂融融,是我所羨慕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湘東太屏山野餐活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參觀上栗楊岐寺唐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b></p><p class="ql-block"> 令人難以忘記的是一九八七年暑期建校義務勞動。在音樂樓坐向左側(cè),我們稱之為“黃土高坡”的地方開山挖土建體育館。</p><p class="ql-block"> 學校對參加建校義務勞動的班級劃塊分了任務。我們班為了早點完成任務,義務勞動時間安排得相當緊張,上午七點多就開工,中午吃飯休息也只有一個鐘頭,下午接近六點多鐘才收工。為趕進度,學校工具有限,有的同學們就自帶工具;扁擔不夠用,有的同學就用手提;為做到張弛有度,有的同學挖了擔,擔了挖,輪番上陣,齊心協(xié)力。頂烈日,迎酷暑。手磨出泡,肩磨破皮,也有叫苦叫累的,但大家都沒有放棄,同樣干勁十足,你追我趕,熱火朝天。</p><p class="ql-block"> 我班好像只用四天半就完成了任務,還受到學校表揚。記得,電視臺來現(xiàn)場采訪,團委書記黃琳老師要我安排幾個班級接受采訪。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就要電視臺拍了我們義務勞動的場景,還要他們采訪了班上張世春同學??吹焦さ厣嫌L飄揚的彩旗,看到插在高處的班旗,看到同學們滿臉的笑容,好像打了一場勝利仗,勞累與疲憊早已拋出九霄云外了。</p><p class="ql-block"> 萍師雖已成為歷史,在萍鄉(xiāng)的版圖上抹去,但萍師永遠在我心中,在人們的記憶里。</p><p class="ql-block"> 萍師生活歷歷在目,難以忘懷。我認為,在萍師三年的學習生活過得很充實,自己也變得更加成熟,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練就了一些特長。使我懂得什么叫吃苦,怎樣才創(chuàng)新,如何去發(fā)展。以至于,參加工作后,都不覺得生疏,工作起來還比較輕松,這與萍師三年息息相關(guān)。得益于我班有優(yōu)秀的班主任和一批無私敬業(yè)的教師,得益于有一群團結(jié)友愛的同學,得益于良好的校風。萍師培養(yǎng)了我,我愛萍師,愛八五級三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