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西樓往事(縮寫版)

陳慧

<p class="ql-block">  1965年8月我家入住永安里西樓,是新樓的第五家住戶。西樓是蘇聯(lián)專家設計,煤炭工業(yè)部出資建設的東、中、西三幢黃樓中的一幢。當時有人反映,煤炭部的司局長宿舍建的太奢侈了,周恩來總理親臨現(xiàn)場,指示將西樓收歸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所有。九層樓、兩個單元、一梯三戶,是上個世紀60年代北京市最高的宿舍樓。24小時供應熱水的設備因為不符合國情,從未啟用過,兩個電梯也只開一個,單元之間由公用的北陽臺連通。1969年2月離開家時我15歲半,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里,無論走到哪,總會與西樓的故事不期而遇。70年代《人民日報》批評過西樓北門前小樹林被砍伐的事。80年代《光明日報》專訪俞平伯,他照片的背景是西樓106的陽臺。90年代《人物》雜志同一期介紹的人物中有三位是西樓的鄰居:施今墨、陳銘德、鄧季惺。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在《紅色家族檔案》中寫了1970年她來劉少奇兒女家玩的情景,他們家在北京站附近一個新建的高層建筑的十幾層樓上,當時算是很漂亮的了。(蘇式建筑舉架高,九層的高度看上去像十幾層)吳曉蓮在《我和爸爸吳敬漣》里,描述了西樓的電梯、管道煤氣、暖氣、浴缸、停車場,用了近三頁的篇幅介紹了爺爺奶奶的鄰居們。郭秀儀的《流金歲月》,黎澍的《黎澍自選集》,李覺的《李覺回憶錄》,章怡和的《往事并不如煙》等都出自西樓?!堕L沙的歷史建筑》中有三幢故居的主人住過西樓?!蹲骷椅恼防锍R姷疥P于西樓鄰居們的報道:1976年粉碎四人幫的消息第一個傳到紅墻外,是葉劍英的兒子葉選寧傳到永安里西樓。1945年9月葉季壯授中將軍銜,比我軍1955年9月授銜整整早了十年。我軍技偵情報創(chuàng)始人,原總參三部部長戴鏡元,1939年他破譯的電文讓楊成武不惜一切代價圍殲擊斃了日軍中將阿布規(guī)秀。1941年他破譯了日本密謀偷襲珍珠港的電文,美國人沒信,遭到重創(chuàng)。1943年他破譯了日本聯(lián)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巡視所羅門群島的電文,美國出動戰(zhàn)機將其擊落。季中權曾任林彪的秘書,他走后林彪用了三個秘書不如他一人。文革開始的1966年8月,由周恩來總理擬定,毛主席批準的宋慶齡、郭沫若等13人《應予保護的干部名單》中,程潛、蔣光鼐、蔡廷鍇的家眷住進西樓。程潛是起義的最高將領,毛主席要授他元帥軍銜,他說我對人民軍隊寸功未立怎能接受?1924年孫中山成立黃埔軍校,最初是任命軍政部長程潛兼校長,蔣介石是副校長。毛主席親自到車站迎接的民主人士只有宋慶齡和程潛。民國第一清官張難先,是開國大典中登上天安門城樓的63位領導人之一。西康王劉文輝,1949年率部起義,1959年任林業(yè)部部長。原住史家胡同的四合院,1966年有人貼大字報,劉文彩的弟弟還住這種房子?引來抄家,周總理出面保護住進西樓。中西醫(yī)結合第一人、京城四大名醫(yī)之一的施今墨,1917年出任湖南省教育廳長,1929年國民政府通過了取消中醫(yī)的決議案,他奔走疾呼,迫使政府收回決定。中國熱帶病學奠基人鐘惠瀾,1957年蘇聯(lián)將紅十字會醫(yī)院移交中國,改名友誼醫(yī)院,周總理點名讓他出任院長。曾任中顧委常委、北京市委書記、河南省委書記、鐵道部部長的段君毅,他的長子段存讓副科級離休,一直生活在老家的縣城里。1956年出任臺灣駐法國大使館參贊的郭有守,1966年4月回到北京,登報與臺灣當局脫離一切關系,他巴黎寓所百余幅名畫因此被沒收,現(xiàn)收藏在臺灣博物館。安排第一次黨代會從上海轉(zhuǎn)移到嘉興南湖船上的王會悟住在西樓…。無論在北京的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還是鹽城的新四軍紀念館,甚至市、縣的博物館,都會看到與西樓有關的人和事。滇西抗戰(zhàn)紀念館,有龍云1937年在云南省抗戰(zhàn)動員大會上的演講錄像。南昌八一紀念館,起義領導者中有蔡廷鍇、章伯鈞。杭州嚴子陵釣臺的碑廊里有沈圖的墨跡,荻浦村申屠祠堂的解說員說,沈圖的名字是復姓申屠的譯音。在浙江經(jīng)常看到早期共產(chǎn)黨人施存統(tǒng)的足跡。黨的一大本該是旅日中共小組負責人的他回國參會,他主動讓給了久未回國的周佛海。1922年5月,陳獨秀派他從日本回國召開共青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是團中央的第一任書記。他的夫人鐘復光,1926年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時,是趙一曼的教官。他們的兒子施光南創(chuàng)作的上千首歌曲,更是影響了幾代人。隨著時間的久遠,網(wǎng)絡的發(fā)達,更多與西樓有關的人和事得以解密問世。</p><p class="ql-block"> 2015年我在301肖九家遇到從廣州回來的701劉小華,三人說起應該寫寫西樓。查閱資料,回憶鄰里之間的往事,越親近越感到力不從心,西樓的故事太厚重了!這些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或者家眷,在西樓度過了非常時期,甚至是生命的最后時刻。各黨派人士和睦相處,鄰里之間互相幫助相互陪伴。經(jīng)歷過時代大潮風云變幻的西樓人通透豁達,遇事有自己的獨立視角和分析判斷能力,內(nèi)心更加平和,處事榮辱不驚,從容淡定,這些構成了西樓特有的文化屬性,也承載著民族的家國情懷。如今西樓的孩子們已年愈古稀,再不講西樓的故事,就永遠的隨風而去了。我把百度上能找到的,曾經(jīng)在西樓居住過的鄰居名字列出來,希望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和不多的鄰里相處經(jīng)歷,引出發(fā)小們更多的故事。他們是: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和王光美的孩子劉萍萍、劉源、劉婷婷、劉瀟瀟。葉劍英元帥的妻子馮華和她的孩子們?nèi)~選平、吳小蘭,葉楚梅、鄒家華。葉季壯的夫人馬祿禎。王會悟、張鼎丞、段君毅、魏鏡元、季中權、侯桐、肖甲和夫人曹菲亞,張牧、沈圖、黎澍、袁子揚、齊永勝、郭有守和夫人楊云慧,章伯鈞的夫人李健生和女兒章詒學、章詒和。施存統(tǒng)的夫人鐘復光和兒子施光南、兒媳洪如丁。張難先的夫人陳蘘勤,程潛的夫人郭翼青,龍云的夫人顧映秋,蔣光鼐的夫人黃晚霞,蔡廷鍇的夫人羅西歐,黃琪翔和夫人郭秀儀。施今墨、鐘惠瀾、陳乃昌。陳銘德和夫人鄧季惺,李覺和夫人何玫,劉文輝和夫人楊蘊光、兒子劉元彥。另外,何長工和夫人尹清平,謝覺哉和夫人王定國,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杰和夫人嵯峨浩,在西樓有過短暫居住。暫時查不到資料的曹勝功和吳強,康曉和白黎是駐外大使和夫人。有些記得房號和孩子的名字甚至只是小名、外號,或者相貌有印象,名字不記得,無從查起。</p><p class="ql-block"> 顧映秋是龍云的第四任妻子,她和孫子龍寶福搬進二樓的204、205、206三套房子。龍云(1884—1962年),六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回娘家與舅舅家一起生活,和表弟盧漢同時考入軍校。1914年任云南都督唐繼堯的副官,1922年任第五軍軍長,1928年至1945年主政云南18年。被蔣介石解除職務后盧漢任省主席。1949年8月龍云宣布起義,同年12月盧漢宣布起義,云南和平解放。解放后龍云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顧映秋(1902—1966),她與龍云的第三任妻子李培蓮在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外語系就讀時是閨密。李15歲嫁給龍云,生有四男一女,33歲去世。顧出嫁時龍云50歲,兩人無子嗣,她對龍家的孩子視如己出。她捐資助學修建兒童福利院,她推薦熊慶來出任云南大學校長。1962年龍云去世,她昆明、北京兩地住。??吹剿驮桥慵扪诀叩谋D芬黄鸪鰜砩⒉?。這位綰著發(fā)髻的當年云南第一美女有著不怒自威的氣勢,不大與人打招呼。1966年春天,她倆從云南飛回北京不久文革爆發(fā),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抄家是在夜里悄悄進行的。西樓墻厚隔音好,聽到點動靜也沒想到是出事了。第二天紅衛(wèi)兵允許革命群眾參觀,我進去看到的是一片狼藉,水晶貝殼的打火機、精美的陽傘和首飾隨處亂扔,陽臺上是砸爛的花盆。聽說夜里拉走了三卡車東西,有黃金、古董、紅酒、名表、白色三角鋼琴和60個白色皮箱。家里的門敞開著沒有人,聽說龍夫人住院了。事情就出在她家的廚師兼花匠身上,他主動去找紅衛(wèi)兵,帶著北航紅旗的人來抄的家。失去了龍家的工作,這個中年男人在區(qū)政府食堂當了炊事員。他?;匚鳂寝D(zhuǎn),見人就問誰家要廚師?抱怨大食堂上班早,工作累,工資才30多元不夠養(yǎng)家。誰家敢用白眼狼???腦滿腸肥一臉紅潤的他后來面黃肌瘦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龍夫人去世后,龍寶福住205。1972年寶福的父母龍繩之夫婦隨尼克松訪華回到北京,他家落實了政策,還回鋼琴,但其它東西找不到了。寶福彈琴曲子憂傷,有天他問我媽媽,阿姨,我彈琴是不是影響您休息了?媽媽說不會,阿姨喜歡聽。當時媽媽因為嚴重貧血沒去干校,工資停發(fā)并視為自動退黨,寶福的鋼琴曲陪伴她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寶福中等個,小麥膚色,溫文爾雅,有點貴族氣質(zhì)。出身不好對象難找的他后來遇到了一位幼兒園老師,那天寶福和小老師滿面笑容的回家,上樓梯都是跳躍的。小老師長得文靜秀氣,再后來寶福帶著媳婦去美國定居了。 </p><p class="ql-block"> 204李覺、何玫夫婦。李覺(1900—1987年),1924年畢業(yè)于保定軍校,1926年參加北伐,曾任25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黨候補中央執(zhí)行委員。夫人何玫是何健的長女,1928年何健任湖南省主席,湘贛剿匪總指揮。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僅湘江戰(zhàn)役,何健的西路軍讓紅軍從十萬銳減到四萬。李覺率湘軍十個團與林彪和聶榮臻的紅一兵團的五個主力團相遇,李覺指揮部隊從兩翼穿插突破了紅軍的防線,打到指揮部附近,兩位首長險些被俘。1931年鄧小平、張云逸指揮的梅花戰(zhàn)役也敗于李覺之手,1935年賀龍、肖克也一再受挫于李覺, 紅二、六兵團無法西進,只得北上。李覺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但帶兵有方深得蔣的器重,打日本、打內(nèi)戰(zhàn)他都是悍將。淞滬會戰(zhàn)19師擴編為70軍,李覺任軍長,全軍抱著必死的決心,打得英勇頑強。1949年李覺與程潛、陳明仁起義,湖南和平解放。建國后他曾任21兵團副司令,中南軍區(qū)高參等職。我見到的李覺文質(zhì)彬彬待人謙和,清瘦挺拔的身形能看出是軍人的姿態(tài)。那天我迎面遇到何玫,她中等個偏廋,衣著得體,眉目清秀,似有還無的淡妝驚到了我。進門我就朝媽媽嚷,你也打扮一下唄,樓上的阿姨多好看??!媽媽樂了,人家是國民黨,我是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就只能艱苦樸素啊,我和媽媽貧著嘴。知道何玫是殺害楊開慧的大軍閥何健的女兒時,我小腦袋瓜里在轉(zhuǎn),西樓離中南海不遠,毛主席知道仇人的女兒住這嗎?爸爸常和李覺聊天,那天興奮得臉都是紅的,說終于搞清楚這個會戰(zhàn)國民黨是怎么打的了。李覺參加過武漢會戰(zhàn)、長沙會戰(zhàn)、上高會戰(zhàn)、還有淞滬會戰(zhàn),但我怎么也想不起爸爸當時講的是哪個會戰(zhàn)?李覺在長沙的故居是他29歲任長沙警備司令時建的,現(xiàn)在是省級保護文物。</p><p class="ql-block"> 206陳銘德、鄧季惺夫婦。他們家的私房是一幢三層小樓,在中山公園的隔壁,文革中受到?jīng)_擊,好朋友龍夫人邀請他們住過來。陳銘德(1897—1989年),1920年就讀于北京政法大學,1926年任《大中華時報》主筆,1928年在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當編輯時反對言論專制,1929年與吳竹似、劉正華在南京創(chuàng)辦了《新民報》他任社長。報紙的宗旨是為民立言,伸張正義。1941年他們夫婦在家里宴請周恩來,老鄉(xiāng)郭沫若作陪。1945年他在《新民報》上發(fā)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讓國人對共產(chǎn)黨人有了更深的了解。1948年,蔣介石下手令讓南京《新民報》永久???,陳銘德夫婦受到通緝逃往香港。建國后他任北京市社會福利局副局長、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上?!缎旅裢韴蟆奉檰?、民革中央常委,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鄧季惺(1907—1995年),1930年入北平朝陽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法律系學習。1933年在南京國民政府司法部工作,因不滿國民黨的作法辭職做了律師。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的丈夫吳竹似1931年病逝時她24歲,有兩女一兒。1933年她與陳銘德結婚。1934年她發(fā)起成立南京婦女文化促進會,與馮玉祥夫人李德全等成立了婦女救國會。1937年她出任報社副總,同時擔任成都、重慶、南京、北平《新民報》經(jīng)理。當時《新民報》擁有五地八刊,是中國報業(yè)史上第一個現(xiàn)代化的報業(yè)集團。1947年她當選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建國后《新民報》北平版交北京市,改為《北京日報》,上海版改為《新民晚報》。1950年毛主席任命她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并擔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全國政協(xié)二、五、六、七屆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名譽會長。與爺爺奶奶同住西樓的還有兩個孫女和保姆李媽。</p> <p class="ql-block">  鄧季惺的兒子吳敬璉是著名經(jīng)濟學家,連續(xù)五次獲中國孫冶方經(jīng)濟學獎,獲首屆中國經(jīng)濟學獎杰出貢獻獎,是中國市場經(jīng)濟第一人。當時見到的吳敬鏈和周南年輕帥氣,兩個洋娃娃般的女兒聰明伶俐。有一次陳伯伯找我?guī)退麥y血壓,我把水銀柱打到200多,不行。重新打到頂再慢慢地放氣,270啊!我陪您看病去吧,他說不用,我心里有數(shù),吃點藥就行。文革期間各單位都要不到車,老人們看病成了大問題。我的同學萍是獨女不用下鄉(xiāng),在首汽公司當出租車司機。她說全市的300輛轎車主要接待外賓用,她開的是三個輪子的蹦蹦車,后來換了日產(chǎn)地平線。樓里有人用車,我媽去她家約。那幾年萍說的最多的是西樓的老人們,她說陳伯伯是她見過的最客氣的人。伯母鄧季惺身材嬌小玲瓏,性格大氣爽朗。那天她一路喊著我媽的名字進了門,手里還舉了瓶果醬。春華啊,好幾天沒見你了,沒事兒吧?沒事兒,女兒回來了。真正了解他們是看了《人物》雜志,為人謙恭和氣的陳銘德竟是當年赫赫有名的中國報業(yè)巨子,而鄧季惺則是1948年因反對國民黨在內(nèi)戰(zhàn)中轟炸平民而大鬧立法院的風云人物。</p><p class="ql-block"> 106葉季壯的夫人馬祿禎和兒子葉佩恭、兒媳黃丁丁,后來有了孫女延延和安安。葉季壯(1893—1967)新中國第一任外貿(mào)部長,1956當選中央委員。1945年9月去蘇聯(lián)談軍援,對方要求軍銜對等,伍修權授少將,他授中將軍銜。1931年他任紅七軍政治部主任,建議由薪餉制改為官兵一致的供給制,為我軍建立起一整套的財務制度。1936年中央軍委成立后勤部,他任部長兼供給部長。同年與馬阿姨結婚,兒子佩恭、佩榮娶了教育家黃炎培的女兒丁丁和當當。馬阿姨家搬來的那天,門廳公共區(qū)域里多了個大衣柜,媽媽說從四合院搬來單元房,東西怎么放得下???馬阿姨個子小小,笑起來爽朗的像個孩子,喜歡喝個小酒,常和我媽去前門的豐澤園點個海鮮全家福,喝上一瓶蓮花白酒。1971年出差,我請同事來家里吃飯,當時大連是“陳三兩魏四蛋”每人每月供應三兩油四個雞蛋,沒有肉。媽媽買了兩只活雞,燉的香氣四溢,馬阿姨循著味兒過來,看到有客人,說春華啊,來了客人你也不叫我來陪酒?隔壁馬阿姨是老紅軍,都是當兵的,咱們就甭客氣啦!媽媽招呼著大家入座,三位男同事本來還有點拘謹,被馬阿姨逗得直樂,不過喝酒他們還真不是馬阿姨的對手。當時合同醫(yī)院派性嚴重,媽媽做手術,馬阿姨安排住進北京醫(yī)院,這是中央首長的保健醫(yī)院,馬阿姨的好朋友婦科主任親自為媽媽主刀。探視病人周二、五下午排隊領牌,限兩人。馬阿姨隨時進出,她人熟地形也熟。她家掛著“部分參加長征的在京女同志留念”的照片,有李貞將軍,每次走過我都要站一會兒,看著照片,想想雪山草地的事。劉少奇的孩子常來她家,聽說兩家關系一直很好,孩子們有事就找馬阿姨商量。</p><p class="ql-block"> 104胡光,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據(jù)說在死刑犯的布告上有胡光的簽名,我特意湊近了看過,這是文革前的事。文革抄家,造反派翻出他著國民黨軍裝的照片,興奮的說又挖出了一個大叛徒。我媽聞聲過去,說你們年輕不懂歷史,國共合作時期黨派到國民黨軍隊任職是工作需要,派出去的都是優(yōu)秀的堅定的共產(chǎn)黨員!媽媽的義正詞嚴還真把造反派給鎮(zhèn)住了。 兩家的關系應了《紅燈記》的那句臺詞,不拆墻也是一家人。1988年我公公婆婆和我女兒從杭州來北京小住,在中央辦公廳工作的嚴生阿姨去開了信,安排我們進中南海參觀,還去了毛主席的菊香書屋。</p><p class="ql-block"> 301肖甲(1920—2012)1938年赴延安,任平劇團舞美隊長,建國后任鐵路文工團副團長,1962年任北京京劇團副團長,1964年導演《蘆蕩火種》后改名《沙家浜》。1977年任職中國劇協(xié)。夫人曹菲亞是抗戰(zhàn)老兵,作家。195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任北京市文聯(lián)副秘書長,《北京文藝》副主編,中國作協(xié)北京分會理事。我和肖垠同校不同班,1965年國慶節(jié),每班選一名優(yōu)秀學生參加天安門廣場的組字,晚上我去她家看電視,她說你怎么才來?剛才新聞里有你的特寫鏡頭,時間不短呢,我站你前頭,只看到后背。當時我家沒電視,吃完晚飯哥哥去406,我去301,媽媽怕打攪人家,很快就買了電視機。最近和從英國回到北京的肖垠微信聊天,說起1976年地震,樓上的人搬到樓下來,劉少奇家的萍萍、婷婷和瀟瀟從九樓搬到三樓,她媽媽請孩子們住進來,她們不肯,說阿姨我們就住在門口。曹阿姨常給孩子們送蘋果什么的。后來王光美專門到家里感謝,和曹阿姨擁抱,說女兒都告訴我了,你特別照顧她們。我知道那段時間806施今墨的夫人張培英阿姨和施如瑜姐姐全家住進了我家,后來我媽去施小墨診所看病,他交代前臺,這是我阿姨,不排隊、不收費、直接領進來。弄的我媽都不好意思去了。</p><p class="ql-block"> 302李權中,國家旅游局副局長。離休后連任四屆國家旅游飯店協(xié)會會長。1983年鄧小平視察大連,市領導陪同走依山傍海的濱海路,一路風光突然斷了,說前面是海軍艦艇學院?;鼐┖笮∑街甘拒娢蛧衣糜尉殖闪⒙?lián)合調(diào)查組協(xié)調(diào)此事,李叔叔在艦院外賓樓住了一個多月。多年后說起這事,李叔叔住在我們院,我竟然不知道。用李叔叔的話說,我和你爸聊天毫無保留,觀點始終一致。1983年我爸爸參加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也去了外地。我知道即使在家,他們聊天也不說家常事兒。90年代我在上海旅專學習酒店管理,李叔叔介紹我認識酒店管理專家、國內(nèi)第一個合資飯店,建國飯店首任老總候錫九,安排我參觀北京國際飯店、友誼飯店等。告訴我王府飯店你要從部隊口聯(lián)系,協(xié)會聯(lián)系參觀的時間短,果然一位副總接待我參觀了半天,總統(tǒng)套房都看了。再見到小八一,我完全不認識,李叔叔的兩個孩子都是入住西樓后出生的,小八一滿月那天下樓,我跑回家拿了剛摘的絲瓜放在他身邊,樓里的小伙伴們圍著嬰兒車,看著和絲瓜一樣長的小八一,快樂極了,看著一米八幾的他,我想起了那些往事。</p><p class="ql-block"> 304張牧,新安旅行團團長。這個宣傳抗日救國主張的文藝團體成立于1935年,足跡遍及全國18個省五萬多公里。皖南事變后轉(zhuǎn)到蘇北根據(jù)地,之后隨華野北上山東??箲?zhàn)時期我媽媽所在的部隊護送過這個團,在管理員老劉叔叔拿的一沓信里看到了張牧的名字,就有了老戰(zhàn)友西樓相逢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306候桐(1909—1983)畢業(yè)于北平中國大學政治系,英國倫敦大學經(jīng)濟學碩士,1933年入黨,1937年回國,1938年任國民革命軍196師政治部主任,中央訓練團少將教官。建國后在華東軍管會和中國銀行任職,曾任倫敦中國銀行副經(jīng)理,中國國際貿(mào)易促進會副主席,聯(lián)合國行政和預算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協(xié)副會長。上世紀70年代,侯伯伯在河南出差時發(fā)生了嚴重的車禍,我媽和候姐姐深夜騎車去我媽的老戰(zhàn)友家,第二天協(xié)和派出了醫(yī)療組,候伯伯得到了及時的救治。有次侯伯伯來,我媽正試穿著外地來京的侄女新買的大花裙子,事后我媽問他老伴,老侯沒說什么?他常在國外,外國人越老越穿花的,司空見慣。候伯伯去世的訃告我是在《人民日報》上看到的。候姐姐是外媒的駐京記者,和我媽媽是忘年交,一生的知己。</p><p class="ql-block"> 506谷文波。谷叔叔是解放后太原第一任團市委書記,改革開放后太原第一任市委書記。當年進京是老領導南漢宸組建國際貿(mào)易促進會調(diào)他來的。多年后我和谷蘇燕坐在三亞大東海的珠江花園酒店,她說若不是文革,咱倆可能都是外交官了。二外附中給了咱校兩個名額,那個是你??!她說你忘了,體檢那天我爸忘帶糧票還是跟你爸借的呢。1966年4月特殊院校招生,筆試、面試、體檢我倆都通過了,“5.16”文革開始,學生時代結束,小升初的畢業(yè)、升學考都沒來得及呢。建黨100周年,谷蘇燕發(fā)來太原市四大班子領導送紀念章到家,與她爸爸、媽媽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605黃琪翔、郭秀儀夫婦。黃琪翔(1898—1990)1919年畢業(yè)于保定軍校,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第八集團軍總司令。1937年8.13抗戰(zhàn),張治中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黃琪翔是副總司令。1938年國民政府改組軍事委員會成立政治部,陳誠任部長,周恩來、黃琪翔是副部長,1947年他出任國民政府駐德國軍事代表團團長。曾經(jīng)的北伐名將、抗日將領,上將軍官的他不滿蔣介石打內(nèi)戰(zhàn),在周恩來的幫助下來到北平,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第一屆政協(xié),出席了開國大典。歷任體委副主任,全國政協(xié)常委,農(nóng)工民主黨第二屆中央委員會主席。郭秀儀(1911年—2006),1929年畢業(yè)于上海文藝女校??箲?zhàn)期間任中國戰(zhàn)時兒童保育會常務理事,募捐額僅次于宋美齡,她個人捐獻兩萬元,負擔了442名難童的生活費用。這些孩子后來有的成為國家領導人,有的在重要崗位上工作,都親切的稱她郭媽媽。她歷任農(nóng)工民主黨中央常委、中聯(lián)部副主任、中央咨監(jiān)委員會副主席、代主席、全國婦聯(lián)執(zhí)委、全國政協(xié)五、九屆委員,六、七、八屆常委,農(nóng)工民主黨名譽主席。1950年她受周總理的囑托照顧齊白石老人,成為老畫家的弟子。文革中周總理安排他們住進西樓,后來有再好的房子也不搬,還將私房捐獻給國家,政協(xié)在那建了兩棟宿舍樓。認識郭媽媽是讀了她送給我媽的自傳《流金歲月》,我說想要一本有簽字的,媽媽打了電話,我們上樓,門口擺放著大花籃,原來這天是郭媽媽的生日。她拿出相冊,講述為統(tǒng)戰(zhàn)工作,已是高齡的她一個人長途飛行,幾次出國都為國家節(jié)省了經(jīng)費的事。90歲的郭媽媽頭發(fā)灰白濃密,說話聲音洪亮,寫字蒼勁有力,特別有精氣神兒。統(tǒng)戰(zhàn)部劉延東部長來接她去參加生日宴會,我們就此告別,在這樣的日子收到郭媽媽的親筆簽字書,好幸運啊。</p><p class="ql-block"> 901齊永勝(1922—2009)1956年任北京飯店副總,后來任總經(jīng)理兼黨委書記,擔任中國第一飯店老總長達20年之久。這位叔叔名氣很大,可一直查不到他的資料,直到在百度上看到他女婿的一篇文章。北京飯店1900年由兩個法國人創(chuàng)辦,解放后隸屬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是國務活動和外事接待的主要場所。周總理每次來理發(fā)都叫齊總過來聊天,順便了解下社情民意。1965年我陪爸爸在北京飯店住過,在餐廳看到眼熟的面孔就悄悄問爸爸是誰?說出來的名字如雷貫耳,都是報紙上、電視上常出現(xiàn)的。齊叔叔和我媽媽都是樓委會的成員,遇到花園要維修、車庫要改造成活動室等事,媽媽會打電話,讓我?guī)兔σ詷俏瘯拿x起草報告給國管局,她說辦事一定要叫上老齊,他面子大。齊叔叔和毛主席、周總理都熟,這面子該有多大呀。</p><p class="ql-block">【回憶了40多家老鄰居,這里是12家,其他留待進一步的充實和整理】</p><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60年代高層建筑很少,北京大規(guī)模建高樓從1976年開始。那時站在9樓的陽臺上,整個北京城盡收眼底,能夠與西樓隔空相望的只有景山,其實是我站在景山頂?shù)耐ぷ永?,能看到的最高建筑是西樓。?jié)日放煙花,管理員老劉叔叔就招呼著全樓的男女老少乘電梯登上樓頂,全城四個燃放點:工人體育場、天安門廣場、陶然亭、什剎海,能看到三個。開電梯的小馬、小趙阿姨只比我們大幾歲,玩起來像個孩子頭,會約著一起去工體游泳。那天小趙阿姨說王前來啦!王前是劉少奇的前妻,小丫頭們好奇,就等在電梯口,趙阿姨說人家是來做客吃飯的,你們都趕緊回家吃飯去,我們匆匆扒拉兩口飯又回來等,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大美女。施今墨的關門弟子會變戲法,摸到他上課的規(guī)律,我們就堵在電梯口纏著他玩兒,那天他來晚了怕誤課,悄悄走西門爬樓梯上八樓。西樓的孩子少,能一起玩兒的小伙伴兒更少,大孩子們都自立門戶了。與其它樓前的熱鬧喧囂相比,西樓門前顯得特別的安靜和清冷,可真的有事,西樓的孩子們也會迅速聚集。1967年的一天,造反派把“打倒譚震林的黑干將、黑爪牙…”的標語從一樓貼到四樓,墨跡和漿糊未干,造反派的背影未遠,孩子們就沖上去風卷殘云般的給撕掉了。放學后和文革停課后,樓里的男孩以初中生為主,下午在南面的空地上踢足球,晚上在東門口演奏樂器、唱《外國民歌200首》里的歌。女孩以小學生為主,下午在北面東門口跳皮筋,踢毽子,晚上的文藝活動在西門口,主要演員是上幼兒園的吳曉蓮。若干年后,東門口成了老阿姨們的聚集地,西樓電梯只開東門的,維護修理時才開西門這個。東門靠傳達室和院門近,阿姨們坐在這,曬曬太陽,聊聊天,有的阿姨已經(jīng)搬走了,還會回來看望大家,半個世紀過去,西樓人已經(jīng)融為了一個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西樓若是一本書,心存敬意的我誠惶誠恐的打開,期望以記憶沉淀的西樓往事,向在飽經(jīng)憂患、艱苦探索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為國家民族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前輩們致敬!</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2日</p><p class="ql-block"> 修改于2022年4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