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打得知中國銀行博物館天津分館開館的消息,因家族與中國銀行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對此館一直很心儀。唯從上海回津后身體欠佳,未敢擅行。這幾天天氣漸暖,遂約了時間,來到解放北路營口道路口的中國銀行天津分館探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時間才剛九點一刻,正好利用開館前的十五分鐘拍一下外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座建筑的前身是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建于1926年,由英商同合工程司工程師愛迪克生(ATKINSON)和道拉斯(DALLAS)聯(lián)合設(shè)計,具有古典主義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七”事變后,該行為適應(yīng)戰(zhàn)爭需要,業(yè)務(wù)迅速擴(kuò)展,在津開設(shè)多家分支機構(gòu),并改變了其國際匯兌銀行性質(zhì),功能類似國家銀行,同時受日本政府指令,扶持成立偽中國聯(lián)合準(zhǔn)備銀行。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該行被國民政府接收改為中國銀行天津分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該建筑為兩層混合結(jié)構(gòu)樓房,擁有石材墻面,其建筑造型穩(wěn)重而華麗,外檐建有八棵科林斯柱構(gòu)成的開敞柱廊。此為開設(shè)博物館之前所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今天所攝,大門上已掛上“博物館”三個字的銅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座博物館自2018年開始籌建,2022年2月5日正式開館。共有實物展品307件,其中85%為原件,甚為珍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點半大門徐徐打開,我第一個進(jìn)入。得以毫無障礙的拍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原來為營業(yè)大廳,面積有213平方米,地面鋪有彩色水磨石和黑白相間的馬賽克,墻壁砌有仿石。柜臺內(nèi)側(cè)設(shè)有六根羅馬陶立克圓柱和兩根方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大廳的兩層柱廊對比分明,使建筑立面豐富多樣,屬于典型的羅馬古典復(fù)興式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廳的頂部設(shè)有彩色玻璃的采光窗以及白色半球形吊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些原汁原味的彩色玻璃天窗很漂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廳兩邊的拱門上部也都鑲有彩玻,顯得富麗堂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展廳講述了中國銀行誕生的經(jīng)過。我謝絕了講解員為我的講解,所以“大部隊”都跟著講解員遠(yuǎn)去了。我得以安靜的觀賞展品并對相應(yīng)的展品進(jìn)行了拍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銀行的前身大清銀行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原為清政府的戶部銀行。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的戶部改名為度支部,戶部銀行因而改名為大清銀行。</p><p class="ql-block">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隨之由吳鼎昌、葉揆初、宋漢章等發(fā)起成立大清銀行商股聯(lián)合會,請求將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span></p><p class="ql-block">孫中山見到報告后,立即面示陳錦濤:“新政府既已成立,凡商民已得舊政府正當(dāng)之權(quán)利,自宜分別準(zhǔn)予繼續(xù)。所請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添招商股500萬兩,認(rèn)為新政府之中央銀行,由部籌款,以雄財力,并請派正副監(jiān)督,先行開辦,克期成立。凡新舊營業(yè)賬款,請分電各省都督力加保護(hù),并將該行原有房屋、器具、簿據(jù)等項先行發(fā)還各節(jié),大致尚屬妥協(xié),著即準(zhǔn)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清銀行副監(jiān)督陳錦濤經(jīng)時任政府司法總長的伍廷芳提名,出任臨時政府財政總長。</p><p class="ql-block">1912年2月2日,大清銀行上海分行停業(yè)清理。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3號大清銀行舊址慶祝成立并開始營業(y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銀行總行1912年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孫多森于當(dāng)年12月至1913年6月,出任第一任總裁。</p><p class="ql-block">孫多森曾創(chuàng)辦中國首家華商面粉廠——阜新面粉廠,并先后擔(dān)任啟新洋灰公司和灤州礦務(wù)公司協(xié)理,北京自來水公司協(xié)理及直隸工藝總局總辦兼直隸出品協(xié)會協(xié)理。1912年任中國銀行首任總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發(fā)行于民國四年的中國銀行股票。1915年正是我大爺爺諱李士偉擔(dān)任中國銀行總裁的年代,所以上面有他的簽名。</p><p class="ql-block">大爺爺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回國后曾任北洋師范學(xué)堂監(jiān)督、山西井陘礦務(wù)局總辦。民國成立后,歷任財政部顧問、農(nóng)商部礦政顧問、中國銀行總裁、中日實業(yè)公司總裁、靳云鵬內(nèi)閣財政總長等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幫我留了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大清銀行失物清單。</p><p class="ql-block">民國成立之初,財政部即為清算大清銀行股款特在部內(nèi)設(shè)立大清銀行清算官產(chǎn)處,并于處內(nèi)復(fù)設(shè)大清銀行清算委員會,爺爺諱李士熙以財政部參事身份被委以官產(chǎn)處總辦、大清銀行清理委員會委員長之職。這些工作應(yīng)該是在爺爺?shù)穆殭?quán)范圍內(nèi)展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大清銀行第一次會議后的官商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展廳,在展示中國銀行天津分行百年金融史的同時,展示出天津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無可替代的北方金融之都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板塊述說著天津在1860年開埠之后金融業(yè)的大發(fā)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2年10月11日,中國銀行在津設(shè)立分行(現(xiàn)天津市和平區(qū)解放北路與赤峰道交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國銀行天津分行開業(yè)公告,一份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獻(xià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國銀行在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中關(guān)于幣制改革的舉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國銀行關(guān)于推行紙幣的通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發(fā)行兌換券的舉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天津中國銀行發(fā)行兌換券及準(zhǔn)備金數(shù)目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北洋政府首次在海外發(fā)行的公債,即俗稱的“善后大借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政府的更迭,至今還有歐美人士手中持有這種早已不能兌換的公債。但應(yīng)該還具有“收藏”價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天津中國銀行的通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財政部發(fā)行的特種國庫券。時任財政總長張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銀行的支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銀行往來的文書。當(dāng)年的毛筆字真心漂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通過幾任中國銀行總裁的努力,使這個從大清銀行轉(zhuǎn)換過來的舊式銀行不斷轉(zhuǎn)變成現(xiàn)代銀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1917年中國銀行發(fā)行的股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銀行向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的過程中,中國銀行副總裁、天津銀行經(jīng)理卞白眉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卞白眉(1884-1968)名壽蓀,字白眉,祖籍江蘇常州。其家族屬于天津八大家之一。卞白眉叔父卞綍昌是張之洞的女婿,夫人是李鴻章的侄孫女李國錦。六個兒子中有四人成為科學(xué)家,一人是銀行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天津總商會會長卞白眉與全體委員的合影。他有寫日記的習(xí)慣,后人據(jù)此編輯了《卞白眉日記》,彌足珍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上世紀(jì)三十年代中國銀行員工的合影。中間兩手相交者即為卞白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6年發(fā)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件,這就是京津地區(qū)爆發(fā)的中國、交通兩行停兌風(fēng)潮。由于軍費吃緊,銀行儲備金不足,加上謠言四起,迫使政府下發(fā)了停兌令。雖然最終得以平穩(wěn)解決,卻暴露了北京政府財政金融體系的缺陷,從而使金融市場面臨危機。前后兩次的擠兌風(fēng)波,倒逼銀行改革,修改銀行則例、變更銀行組織,從而使中央銀行能保持相對的獨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中國銀行總管理處關(guān)于在紐約、新加坡、倫敦、大阪等地設(shè)立經(jīng)理處的通函。</p><p class="ql-block">看到這個文件,我不禁感慨萬分。當(dāng)年我的六伯父李堯藩就是從美國俄亥俄大學(xué)獲經(jīng)濟(jì)學(xué)碩士回國不久,1937年7月被中國銀行外派到紐約經(jīng)理處任職。后趕上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連爺爺去世都沒能回國盡孝。二戰(zhàn)勝利后六伯父又從美國派到日本、越南等國家擔(dān)任中國銀行經(jīng)理、最后又回到美國擔(dān)任中國銀行經(jīng)理。直到退休。六伯父在104歲時仙逝,他在中國銀行干了一輩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1929年張嘉璈與中國銀行倫敦經(jīng)理處員工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要轉(zhuǎn)出這個展廳時,環(huán)顧四周,再次欣賞這座百年老銀行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側(cè)廳望向中央大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橫向看對過的側(cè)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面的大廳已經(jīng)布置成經(jīng)常開會的地方,儀式感濃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將相機正對彩色玻璃窗天窗,拍出了四方連續(xù)的唯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邊欣賞,一邊進(jìn)入了對過的展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展廳介紹了中國銀行對發(fā)展民族實業(yè)的金融支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的北洋時代,開啟了中國近代金融實業(yè)的先河。其中尤以周學(xué)熙為代表人物。以他領(lǐng)銜的北洋財團(tuán),在中國北方開拓了大量的實業(yè)。其中像啟新洋灰公司、華新紡織公司、耀華玻璃公司、北京自來水公司等企業(yè),無不有中國銀行的金融支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百年見證”版塊,則聚焦了金融與實業(yè),展示了有識之士共聚津門熱土、謀求民族工商業(yè)崛起的豐富實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銀行對民族品牌大力扶持,有些品牌至今延續(xù)存活至今,里面有我們耳熟能詳?shù)拿褡迤放疲ㄓ览麎A廠、永明油漆廠、張裕釀酒公司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主題下,能看到天津中國銀行擬定的《挽救華北紗業(yè)計劃書》,天津中行支持寶成紗廠、華新紗廠、永利堿廠、永明油漆廠等民族工業(yè)的往來函件與合同文件,展示了金融屆與實業(yè)屆的有識之士共聚津門熱土、謀求民族工商業(yè)崛起的豐富實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天津中國銀行與他行向?qū)毘杉啅S借款與透支各100萬兩的介紹。寶成紗廠廠長即為中國著名泌尿科專家吳階平教授的父親吳鏡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在這份華新紡織公司衛(wèi)廠(即華新紡織公司河南衛(wèi)輝紗廠)與天津中國銀行簽署的一份合同上,又見到了我爺爺李士熙的名諱。</p><p class="ql-block">這是一份于1935年用華新紡織公司衛(wèi)輝紗廠的廠房設(shè)備,向天津中國銀行抵押借款四十萬大洋的收據(j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了爺爺?shù)暮灻?,另外三人中龔仙舟為前國?wù)總理;卞壽蓀即為中國銀行天津支行經(jīng)理卞白眉;而律師周衡與我爺爺既是曾經(jīng)的日本明治大學(xué)同學(xué),又是姻親。他的三女兒嫁給了我的六伯父李堯藩。光說周衡大家恐怕不熟悉,但要提起天津的“周家食堂”,可就家喻戶曉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天津壽豐面粉有限公司是民國時期天津最大的面粉廠,其桃牌面粉享譽全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顯示了中國第二家官辦的金融機構(gòu)—天津官銀號。該銀號初創(chuàng)資本為100萬元,性質(zhì)為省級官辦財政銀行,可代表國家一面發(fā)行鈔票,一面經(jīng)營本?。ㄖ彪`)金庫,融通行政經(jīng)費。</p><p class="ql-block">由于歷史原因和直隸省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所以當(dāng)年的“天津官銀號”,代表清政府行使著金融監(jiān)管、貨幣發(fā)放、調(diào)劑市場的職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百年同行”版塊中,焦點對準(zhǔn)百年來天津城市與文化發(fā)展的歷史。金融作為經(jīng)濟(jì)的血脈,成就了一方山水靈韻與人文風(fēng)華。該主題下,能看到天津中行擬定的“借撥庚款”治理天津母親河海河的意見書,南開大學(xué)校長張伯苓為代募學(xué)校講座基金致天津中行經(jīng)理卞白眉的信等文物史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講述了天津在民初時代文化教育的發(fā)展?fàn)顩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南開大學(xué)校長張伯苓與卞白眉往來的信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清華大學(xué)校長梅貽琦與卞白眉往來的信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燕京大學(xué)校長美國人司徒雷登與卞白眉往來的信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抗戰(zhàn)勝利后中國銀行接收的天津市三家敵偽銀行:日據(jù)時代的天津中國銀行、天津橫濱正金銀行及天津德華銀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出這個展廳,我看到樓梯間的大理石樓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沿著寬大的大理石樓梯拾階而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來到一個走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一個用柵欄與鋼門保護(hù)起來的保險金庫。里面存放重要票據(jù)與錢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另外一個方向的走廊帶有拱頂,并配有和諧的燈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二樓的走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二樓望向大廳,感覺更加寬敞氣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帶壁爐的房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通向會客廳的樓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樓廊兩旁的大門,鑲有精致的門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大會客廳,地面是菲律賓木人字拼花地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會客廳齊頂?shù)母呒壸o(hù)墻板,做工精細(x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從二樓的另一面望向樓門。</p><p class="ql-block">本文就到此結(jié)束了。這個中國銀行博物館天津分館的館藏重點就在敵偽時期之前。所以我參觀的重點也在此。當(dāng)然,我家族的先人也在那段時期留下了他們的印記。</p><p class="ql-block">這座精美絕倫的銀行建筑只反映出當(dāng)年日本金融資本的驕橫,卻難以體現(xiàn)中國銀行初創(chuàng)時期的艱辛與坎坷。</p><p class="ql-block">時代的潮流早已大浪淘沙,但中國銀行的先輩們是中國近代金融界不折不扣的“前浪”!</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