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前言:</b>這篇美文已經(jīng)有超過一萬的網(wǎng)友圍觀,建議你動動手指,點開看看……</p><p class="ql-block">如果耐著性子慢慢看下去,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p> <h3>從第一臺蒸汽機的誕生,到內(nèi)燃機、電力機車的穿行,再到動車組、高鐵列車的肆虐。</h3><h3>火車票一直伴隨者旅客出行方式的變化而變化。</h3><h3>在這里,我們記錄下了一個大時代……</h3> <p class="ql-block">北京站是全國唯一一座由毛澤東主席題寫站名的車站。</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4日,毛主席親筆題寫北京站站名,并“買”走第一張火車票的精彩瞬間。</p> <p class="ql-block"><b>題記:</b></p><p class="ql-block"><b>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游子,都有一段《鄉(xiāng)愁》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無論你走到哪里,無論命運將讓你去向何方?請一定要記住回家的路……??</b></p> <p class="ql-block">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fēng)多大雨,我要去接你?!簩嵡?lt;/p> <p class="ql-block">時過境遷,我終要離去,請把我留在記憶里。</p> <h3>小小的車票</h3><h3>是鐵路人給旅客的一張張請柬</h3><h3>從紙質(zhì)票到電子票</h3><h3>從人工售票到網(wǎng)絡(luò)售票</h3><h3>從“有”到“無”的變遷所見證的</h3><h3>是鐵路科技的進步</h3><h3>客運服務(wù)品質(zhì)的提升</h3><h3>更是鐵路人</h3><h3>為旅客創(chuàng)造快捷便利旅行的追求</h3> <p class="ql-block">如果說計劃經(jīng)濟年代,是一個全面使用票證的年代,那么,改革開放以后的年代,就是在不斷取消票證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時至今日,我們可以只需攜帶一部手機,就可以橫行天下東西南北中,現(xiàn)實中的鈔票對我們來說也已經(jīng)進化成為一個數(shù)字概念了。</p><p class="ql-block">在這個全面取消票證的年代,以前年代關(guān)乎國計民生的所有票證,徹底的或者羞澀半羞澀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他們卻留下了文化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卡片式火車票退出歷史舞臺,卻留下了文化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上世紀90年代中葉以后,原鐵道部確定了電子火車票的統(tǒng)一式樣,電子票開始在各火車站大量使用。</p><p class="ql-block">原來作為常備客票的卡片式火車票(也叫硬板票),成了售票過程的一種補充形式,只在一些客流量小的,尚有辦理客運業(yè)務(wù)的四、五等營業(yè)站使用。</p><p class="ql-block">這些四、五等營業(yè)站,一般每天只辦理一至二趟低等級列車(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慢車”)的客運業(yè)務(wù)。</p> <h3>從2007年7月份起,卡片式火車票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實際上1998年以后已陸續(xù)退出),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h3><div>由于其曾經(jīng)承載的厚重的歷史底蘊,卡片式火車票成了收藏界的搶手貨。</div><div>從網(wǎng)上新聞中看到,香港的一位老板,將一張上世紀80年代的火車票開價18萬元收購。而票面價格僅為15元。</div><div>當(dāng)然這只是個例,也許收購者有其特殊的情感因素才出這么高的價格。不過,這也從側(cè)面說明了卡片式火車票的收藏價值。</div><h3>人們收藏一張票,可以記住一段歷史,記住我們曾經(jīng)有過的文明與輝煌。</h3><div>一張小小的火車票,記錄著中國鐵路的快速蛻變,也承載著我們每一次回家路上的情感記憶。</div> <p class="ql-block">收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xué)習(xí)研究歷史,了解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收藏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歷史文化價值和稀罕程度上,中外許多收藏家,都喜歡收藏偏門。</p><p class="ql-block">有一位大收藏家就曾經(jīng)說過:“真正的收藏,往往都是收藏偏門?!?lt;/p><p class="ql-block">目前的收藏市場上,火車票的收藏已經(jīng)與錢幣、郵票的收藏同等重要了。</p><p class="ql-block">卡片式火車票,有專家說:這是一份份量很重的收藏。</p><p class="ql-block">閑暇時間,人們可以在茶余飯后安安靜靜地欣賞自己的收藏。</p><p class="ql-block">你面對的是幾十年,上百年的叫做“歷史”的東西,它完全不同于你在書本上看到的歷史。</p><p class="ql-block">它就在你的面前。通過排列組合后,你可以細細地欣賞它、品味它……</p> <h3>延用了100多年的卡片式火車票,一路上載著艱辛、載著滄桑、更承載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毫無遺憾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卻留下了一段文化。</h3><div>一張小小的火車票,在給無數(shù)人留下歷史記憶的同時,也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記錄下了幾乎整個中國鐵路發(fā)展的歷史,——載著某種文化碎片的歷史。 </div><h3>100多年來,卡片式火車票陪伴著中國人走過了一段段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在光怪陸離的歷史隧道中,什么都在變,只有它不變。</h3><div>漫長歲月里,依然是那張瘦瘦的、窄窄的、有點兒硬的紙卡片,它記下了文明,記下了蠻荒,記下了悲歌,也記下了神曲。 </div> <h3>我們無意讓一張小小的火車票承載著這么多的所謂歷史的、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重擔(dān)。</h3><h3>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人們通過卡片式火車票見證了一段文明史,茫茫史海也通過卡片式火車票保留下一個時代。</h3><h3><b>留下一張曾經(jīng)的卡片式火車票,是對文化和歷史的一種尊重,對后來人的一種負責(zé)任的行為。</b></h3> <h3>未來始終是朝著高度文明的方向前進。</h3><h3>中國鐵路經(jīng)歷百年滄桑,躋身世界先進鐵路的行列,中國的高鐵已經(jīng)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偉大祖國的變化日新月異。</h3><h3>當(dāng)今世界,火車票越來越高科技化,繼電子票之后,相繼又出現(xiàn)了數(shù)位火車票、指紋火車票等,甚至開始了使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h3><h3>這些都是文明演進過程中的一個個特定階段的符號,它們的存在與日漸豐富,并不影響躺在你的收藏冊中的卡片式火車票散發(fā)的文化“味道”的魅力。</h3> <h3>文化的“味道”能不能久遠,關(guān)鍵看我們的心靈是不是安靜,我們的大腦是不是健忘。<br></h3><h3>歷史,無論多么久遠,也無論多么短暫,越具體就越具有文化的含金量,越具體就會越貼近我們的現(xiàn)實。</h3><h3>可往往我們很容易犯的一個過錯就是,由于太具體,由于正在經(jīng)歷著的或者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東西太零碎,就會對它不在意、不珍惜,導(dǎo)致一種遺忘,一種斷層,一種失卻。</h3><h3>當(dāng)最后一張卡片式火車票走進歷史時,一個時代終結(jié)了,另一個時代開啟了。</h3> <h3>一些老火車票這些年逐漸在收藏市場上走俏。上世紀80年代的火車票價格每張已經(jīng)上萬元了,上世紀90年代的火車票也基本穩(wěn)定在每張上千元左右了。</h3><h3>前些年(上世紀未),就有很多鐵路愛好者,很多普普通通的旅客,不遠千里,陸續(xù)來到一些小站(四、五等營業(yè)站),為的就是收藏一張卡片式火車票。</h3><div>留下一段記憶中特別的“味道”,以便將來告訴自己的子女,告訴那些不太知道自己歷史的人們,這就是我們在文明進程中曾經(jīng)的滄海中的一粟。</div><div>有了這一粟,或許我們就不會再隨隨便便遺忘、失卻。</div> <p class="ql-block">當(dāng)詹天佑銅像面對著蒼山、面對著長城、面對著人字形鐵路時,他老人家的深思和感喟,似乎在發(fā)出一種響亮的聲音:忘了我吧,但別忘了那些文化的碎片……</p><p class="ql-block">所有這些不都是文化的“味道”嗎?</p> <h3>想起卡片式火車票,能夠想起詹天佑,想起大串連,或者想起當(dāng)年的民工潮等等,這就夠了。</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火車票的變奏歷程</b></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早的火車票是什麼樣子的,卡片式火車票從何時開始風(fēng)靡世界,火車票變奏歷程是怎樣的,讓我們來了解一下:</p> <h3>1、最早的手寫式火車票</h3><div>1830年9月17日,英國定期開行旅客列車的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正式營業(yè),開始運送旅客。就在這一天,世界上第一張火車票誕生了。</div><div>這張火車票長88毫米、寬60毫米,車票上只印有站名,而發(fā)車時刻、乘車日期等均由售票者手寫。與此同時,這一天還發(fā)行了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開業(yè)紀念的特別站臺票。</div><div>從此以后,陸續(xù)開業(yè)的鐵路線紛紛效法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發(fā)行了大小各異的種種車票。雖然有的車票上除印有站名外還印上了公司的名稱或乘車等級,但發(fā)車時刻、乘車日期及其他必要事項仍由售票者填寫。</div><div>此外,各鐵路公司對自己的董事則發(fā)行了用象牙或金銀製作的終身免票,以顯示他們的特權(quán)。</div> <h3>“埃多蒙?!笔交疖嚻逼鸪醪⑽瓷婕暗筋伾?,后來英國四大私有鐵路公司達成協(xié)議,規(guī)定一等車廂的車票為黃色或白色、二等車廂的車票為綠色或藍色、三等車廂的車票為褐色或赤褐色、犬用車票為紅色,其他車票則使用橙色。這項協(xié)定后來又納入了歐洲國際鐵路聯(lián)盟有關(guān)國際車票的規(guī)程。</h3> <h3>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國鐵路的標準火車票也是卡片式,只不過尺寸為57毫米×25毫米,可以更加節(jié)約用紙。</h3><div>票面網(wǎng)底的顏色分別規(guī)定為:軟座車票為淺藍色,硬座車票為淺紅色,市郊車票為淺紫色,簡易車車票為淺綠色,篷車車票為橙黃色等等。</div> <h3>2、卡片式火車票應(yīng)運而生 </h3><div> 隨著鐵路的優(yōu)越性日益顯著,乘坐火車的旅客越來越多,靠售票者逐張?zhí)顚懟疖嚻钡霓k法顯然落后了。</div><div>于是,世界著名的“埃多蒙?!笔交疖嚻薄纯ㄆ交疖嚻北銘?yīng)運而生。這種用厚紙印製的火車票,尺寸為57毫米×30毫米,被稱之為“埃多蒙?!笔交疖嚻?。</div> <h3>由于“埃多蒙桑”式火車票簡便易行,很快被各國各鐵路公司所採用。1841年,法國巴黎———里昂鐵路開業(yè)亦採用了“埃多蒙桑”式火車票。以后,這種卡片式車票風(fēng)靡世界,并逐漸演變?yōu)榻袢盏臉藴市突疖嚻薄?lt;/h3> <h3>3、應(yīng)用電腦技術(shù)的軟紙式車票</h3><div>從世界上第一張火車票的誕生到今天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埃多蒙桑”式火車票一直佔據(jù)統(tǒng)治地位,經(jīng)久不衰。</div><div>20世紀80年代,中國深圳火車站在國內(nèi)率先使用電腦售票,車票也改為軟紙式。</div><div>1997年,鐵道部確定了電腦車票的統(tǒng)一式樣,這種電子火車票不是事先印製好的,而是在售票時使用非擊打式列印技術(shù)現(xiàn)場列印的。</div><div>目前,凡是實行電腦聯(lián)網(wǎng)售票的車站,都使用這種車票。</div> <h3>當(dāng)然,以上“三部曲”,只是火車票歷史變奏的一部分,目前,代表現(xiàn)代高科技的磁卡式火車票已經(jīng)開始起用。</h3><div>火車票的變奏摺射出了世界鐵路的發(fā)展史。</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三、各種火車票的收藏</b></p><p class="ql-block"> 在國外,幾十年前就出現(xiàn)了眾多的火車票收藏者。例如日本,在1980年前后就掀起了收藏火車票的熱潮,不少地方成立了“車票票友會”等民間組織。大家經(jīng)常聚集在一起,欣賞、研究、交換火車票,有的收藏者收藏的火車票多達一二十萬張。</p><p class="ql-block">火車票使用量大,更換速度快,從火車票收藏可以看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交通發(fā)展的縮影。</p><p class="ql-block">在我國,收藏火車票活動也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少數(shù)地區(qū)已形成熱潮。多數(shù)火車迷認為:火車票作為一個新興的收藏品種,從不被社會廣泛認識到引起社會廣泛關(guān)注,需要一段時間。</p><p class="ql-block">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有些火車票就會“身價倍增”了。</p> <h3>收藏火車票,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投資的方式,爭取獲得一定的經(jīng)濟回報,還可以研究鐵路的發(fā)展,增長知識,培養(yǎng)愛好,豐富自己的業(yè)馀文化生活。</h3><div>火車票上都標有站名、里程、價格,從中可瞭解各地的行政區(qū)劃分及歷史變遷,凸顯其人文價值。</div> <h3>要想科學(xué)地收藏火車票,必須弄清火車票的特點。</h3><div>火車票的主要特點是:種類繁多,變化無窮;制作材料多樣,除紙板、紙張、磁卡外,還有金質(zhì)、銀質(zhì)等等;時間跨度較大,從手寫車票到鐵路磁卡經(jīng)歷了至今近二百年的歷史。</div><div>有些鐵路磁卡、紀念車票有精彩的畫面,具有藝術(shù)研究和欣賞價值。</div> <h3>目前,火車票的收藏有以下趨勢:</h3><div>第一,重點收藏鐵路磁卡和紀念車票</div><div>因為,火車票的種類很多,很難收集全,而鐵路磁卡和紀念車票在我國剛剛興起不久,大都具有精彩的畫面,富有時代感,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限額發(fā)行,珍貴稀少,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較易引起收藏者的興趣。</div><div>第二,重點收藏已經(jīng)退出營運的卡片式火車票</div><div>隨著電腦售票機和自動售票機的發(fā)展,卡片式車票退出了歷史舞臺,至于手寫火車票就更稀少了,如不及時收集,以后將難收全。</div><div>第三,收藏各種鐵路乘車證</div><div>主要指鐵路內(nèi)部免票,其印製獨特,形式多樣,自成系列。這些乘車證相對稀少,增值潛力大,頗有收藏價值。</div><div>一張小小的火車票,它不僅見證了中國鐵路的歷史變遷和長足發(fā)展,而且還會為你贏得預(yù)期的回報。</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我的火車票收藏</b></p><p class="ql-block">從小在鐵路邊生活,對兩條鐵軌有著深刻的記憶。對于火車票的收藏,我已堅持了許多年。</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火車票收藏中,有許多票種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p><p class="ql-block">在社會經(jīng)濟、科學(xué)技術(shù)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有些火車票,可以作為我們對當(dāng)時社會經(jīng)濟狀況研究的一個極有價值的實物見證,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p><p class="ql-block">在我收藏的各類火車票中,對卡片式火車票更是情有獨鐘。</p> <p class="ql-block">介紹二種收集方法,我收藏的卡片式火車票,大至有這麼2類:</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按列車的到、發(fā)站逐站收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種收集方法特牛,是因為其難度較大,不過票友們可以通過相互之間交換來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這類車票的收集,實際上就是一幅旅客列車的運行圖,具有很強的視覺感觀效果。</p><p class="ql-block">欣賞這類車票,可以引導(dǎo)你的思緒,隨著火車票的站順,一站一站地往前行,就好象置身于奔馳的列車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按照火車票的票種收集</b></p><p class="ql-block">我所收集的票種有:硬座、硬座(半)、硬座普快、硬座普快(半)、空調(diào)硬座普快、空調(diào)硬座普快(半)、硬座普快臥、硬座特快、硬座特快(半)、空調(diào)硬座特快、空調(diào)硬座特快(半)、空調(diào)硬座特快臥、新空調(diào)硬座特快、新空調(diào)硬座特快(半)、新空調(diào)硬座特快臥、新空硬特快臥、軟座客臥、軟座普快臥、空調(diào)軟普快等票種。</p><p class="ql-block">特別是硬座票,有一種是上世紀90年代中葉以前,鐵路所開行的慢車的票種,那時我們國家交通運輸還不是很發(fā)達,老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還是火車。這種火車的運行特點是逢鎮(zhèn)逢鄉(xiāng)必停,對于這種車票的收集,具有很強的文物收藏價值。</p><p class="ql-block">已退役的卡片式火車票,已經(jīng)成為文物了噢........</p> <h1><b>附一:印有火車的鈔票</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附二:史上最美的火車票</b></p><p class="ql-block">你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p><p class="ql-block">頑強拼搏、日夜奮戰(zhàn)</p><p class="ql-block">白衣天使,感謝你們</p><p class="ql-block">回家</p><p class="ql-block">祝你們一路平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附三:火車,點滴,記憶</b></p> <h3>“雷鋒號”機車,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開的,必須要根正苗紅。</h3><h3>主旋律:這是開往共產(chǎn)主義社會的時代列車。</h3> <p class="ql-block">這趟車,當(dāng)年的俗稱“慢車”。</p> <p class="ql-block">女知青</p> <p class="ql-block">鐵道女衛(wèi)士</p> <h3>手握大哥大,在當(dāng)年一定是老總級的人物。</h3> <p class="ql-block">強哥一直有一個夢想,夢想在華夏這塊土地上的某一個角落,將來的某一天,出現(xiàn)一座建筑宏偉的票證博物館。這是一座主題鮮明的博物館,里面收藏著不同年代的各種票證。</p><p class="ql-block">人們通過對這些票證的了解,記住了一段歷史,一段民族進化過程中,經(jīng)歷過的波瀾壯闊的民族發(fā)展史……</p> <p class="ql-block"><b>讓過去告訴未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