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宋?蘇軾在《琴詩》中問:</p><p class="ql-block"> “若言琴上有琴聲,</p><p class="ql-block"> 放在匣中何不鳴?</p><p class="ql-block"> 若言聲在指頭上,</p><p class="ql-block"> 何不于君指上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識古琴,源于偶然。</p><p class="ql-block"> 有次去朋友琴行,看到一床古琴,遂借來玩玩,后來他不開琴行了,打電話給我說把琴桌琴凳也一起給我,我不好意思白拿,就請他開了價一起拿過來了。</p><p class="ql-block"> 琴放在家里幾年沒有彈,孩子初中住校,老婆說她也想學(xué)習(xí)一門樂器,2018年底她報名學(xué)習(xí)古琴,那床古琴也就有了用處。</p><p class="ql-block"> 2020年底,她買了一床李一凡老師制作的小蕉葉古琴。后來認識了斫琴師李加強師傅,就產(chǎn)生了自己動手斫一床古琴的想法,有同樣想法的人也有十幾個,遂就促成了這個斫琴班的成立。</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3日,我們參觀李老師位于水口鹿崗村的古琴制作室<span style="font-size:18px;">鳳羲坊。</span></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6日晚,李老師給我們講解斫琴方面的知識。</p><p class="ql-block"> 不同種類、產(chǎn)地木料(面板和地板)的差異性、不同產(chǎn)地的大漆的優(yōu)劣、鹿角粉等等。</p><p class="ql-block"> 李老師講,整個制作過程是體驗式的,大概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要我們用手工工具自己親自動手完成。這對于喜歡動手制作的我來說非常好玩。??</p> <p class="ql-block"> 2021年 3月20日下午,我們?nèi)ミx木板,在幾百塊木板里挑中一塊來自于湖北的拆房料,是圓柱料老杉木面板,靠近中間的一塊,和一塊老梓木底板。</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8日,第一次制作,畫圖。</p><p class="ql-block"> 第一床古琴是仲尼式,第二床是蕉葉式,這床我們就挑選了伏羲式,而且是大伏羲式的。</p> <p class="ql-block"> 先用手鋸鋸底板大樣。</p> <p class="ql-block"> 再用線鋸鋸出彎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用斧頭、砍刀砍面板。</p> <p class="ql-block"> 用刨子刨平面板底部。</p>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7日,第二次制作。</p><p class="ql-block"> 我繼續(xù)砍面板兩邊,老婆線鋸鋸底板形狀并用銼子銼光滑底板的邊緣。</p> <p class="ql-block"> 用銼子銼光滑底板的邊緣。</p> <p class="ql-block"> 刀砍斧劈面板。我請打鐵師傅打造的斧頭終于派上用場了。??</p> <p class="ql-block"> 用鋼銼磨鋸出雛形的底板</p> <p class="ql-block"> 用刨子刨光滑面板的上面,并刨成一個光滑的圓弧形面板。</p> <p class="ql-block"> 也試試推刨子,力氣不太夠。</p> <p class="ql-block"> 刨底板和面板的邊線時,需要兩個人合作。</p> <p class="ql-block"> 底板梓木硬度大,不好刨。</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是推刨子,還是拉鋸子,都是挺累人的活。</p> <p class="ql-block"> 面板和底板形狀基本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 4月中旬第三次制作,是我一個人來斫的,任務(wù)就是打磨邊線,用鋼銼磨面板和地板的邊線,確實辛苦。</p> <p class="ql-block"> 五一節(jié)前或因工作、或因李老師時間調(diào)整,沒法湊在一起斫琴,直到5月11日下午才約到時間去斫琴。</p><p class="ql-block"> 這是第四次斫琴。這次主要是精修面板外部。</p><p class="ql-block"> 先是把兩邊輪廓修的對稱、平整、光滑,兩邊邊線對稱說起來容易,做到難,需要反復(fù)觀察、比對、調(diào)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確定好邊線后,再把琴面板用刨子修整的邊緣、中間、兩頭的薄厚適度,面板修整的圓潤,符合高低要求。</span></p> <p class="ql-block"> 修邊后,再用粗砂紙粗磨和用細砂紙打磨光滑。</p> <p class="ql-block"> 這是精修琴好的面板。 </p><p class="ql-block"> 面板選的木頭好,打磨后的紋路特別漂亮。</p> <p class="ql-block"> 5月23日,第五次制作。</p><p class="ql-block"> 開始給面板開槽底。</p><p class="ql-block"> 小李老師先生用模板在面板底部畫出槽底的邊線,以及不能取的地方,然后用鑿子把邊緣線鑿出來,再用掏槽刀挖里面的木頭。</p> <p class="ql-block"> 這是細心活,稍有不慎就會傷了邊線,雖然可以填補,但還是有缺憾的。</p><p class="ql-block"> 掏好邊線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師給了個這次掏內(nèi)部木頭的深度界限,大概有一厘米的深度。</span>兩個人爭著要掏槽底,有些拐彎抹角的地方,需要慢點兒掏,急不來。</p> <p class="ql-block"> 面板底部掏出來大致一公分的深度,小李老師畫出面板上部岳山插入的線條,我用線鋸鋸出凹槽,再用銼子銼平整,插進岳山。</p> <p class="ql-block"> 上琴架,面板合上底板,掛上絲弦,這是我們斫的古琴第一次發(fā)音,低音區(qū)渾厚,中音區(qū)質(zhì)樸,高音區(qū)透亮。</p><p class="ql-block"> 小李老師說這床古琴第一次試音,各個部分還是不錯的。</p> <p class="ql-block"> 端午節(jié)后,小李老師去外地看木頭,耽擱了一段時間,回來惠州后,因疫情防控需要,又做核酸檢測,直到6月27日,才進行了第六次制作。</p><p class="ql-block"> 這次主要是掏槽底邊線的音槽。</p> <p class="ql-block"> 中間部分先不掏,把沿邊線以內(nèi)的部分挖出一個凹槽,需要光滑、順暢。</p> <p class="ql-block"> 小李老師說,掏槽底是個慢活,急不來的。掏了槽底邊線后,試了試音,比上次又好了一點,音量也大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 7月4日,第七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天氣悶熱。這次主要是修底板邊線內(nèi)的音槽,把邊線壁修薄,大概1.1cm的厚度,讓整個音槽的U型凹槽保持平整、光滑。</p> <p class="ql-block"> 音槽掏出來后試音,再根據(jù)音色來確定再掏哪一部分,避免音色沉悶、灰暗。</p> <p class="ql-block"> 7月11日,第八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繼續(xù)掏槽底,試音。</p>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第九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掏槽底,試音,再確定要掏的部位,再試音。</p> <p class="ql-block"> 7月25日、8月1日,第十次、第十一次斫琴,繼續(xù)掏槽腹,聽音,琴聲越來越好了。</p> <p class="ql-block"> 8月8日、8月15日,第十二次、第十三次斫琴,掏槽腹,試音,槽腹越來越薄,再配上劉育誠老師挑選的底板,感覺音色音質(zhì)越來越好,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8月22日,第十四次斫琴,這次來斫琴的人比較多,請劉育誠老師再來聽音,為我們的古琴挑選和確定一塊合適的底板。底板占了古琴的三成,因此,挑選一塊合適的底板也是很關(guān)鍵的。</p><p class="ql-block"> 因我們的面板是比較硬的木料,之前挑選的底板也是比較硬的,那么包容性就差一些。需要挑選一塊合適的底板,需要反復(fù)地試音、挑選。</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第十五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在劉育誠老師的幫助下,挑選和確定了兩塊底板,之后還要根據(jù)面板的情況最后確定一塊底板。</p><p class="ql-block"> 對槽腹進行再掏,反復(fù)試音。</p> <p class="ql-block"> 10月4日上午第十六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國慶節(jié)前赴襄陽開庭,10月3日晚返回家,和老師商量來斫琴。</p><p class="ql-block"> 修面板外面,確保所有琴弦與面板之間的高度相統(tǒng)一。根據(jù)聽音來細修槽腹,并將底板的內(nèi)面掏一個深約4~5毫米的凹槽。這樣面板和底板之間都有一面是穹窿狀的,合在一起發(fā)音更好。</p><p class="ql-block"> 另外,底板內(nèi)面的凹槽不需要打磨平整,也不用燒,自然的波浪刀痕,也會增加聲音傳遞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 10月5日上午,第十七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繼續(xù)聽音和細修面板槽腹。期間,李律師和夫人、兒子來參觀。</p> <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第十八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用紙膠帶纏繞琴身,留出底板孔位,模仿合琴裹布后的樣子,這樣來聽音相對會接近于將來做好的琴聲。</p> <p class="ql-block"> 根據(jù)聽音的結(jié)果,再對面板槽腹進行修理。</p> <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下午,第十九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上次李老師說槽腹基本上弄好了,這次燒面板。在燒面板之前,又試了幾遍音,對槽腹進行了幾次修改,直到滿意,才讓我用噴火槍燒面板槽腹,燒毛刺,燒到發(fā)紅起木炭為止。</p> <p class="ql-block"> 燒好后等了大概二十分鐘,用鋼刷刷燒黑的槽腹,把碳化的木刷掉,再用粗砂紙反復(fù)打磨,中間寫字部分磨的干凈一點兒。</p><p class="ql-block"> 寫上“馮喜見李小云合斫 辛丑仲秋于惠州”,木頭比宣紙更吸墨水,字寫得效果一般。</p> <p class="ql-block"> 過了大概十五分鐘,給槽腹里面擦熟桐油,桐油粘性比較大,每次不能蘸的多,來回地擦,擦均勻,確保槽腹里面的每個地方都擦到位。擦過桐油后就不擦臘或者擦漆,這樣也能起防護作用。</p> <p class="ql-block"> 11月6日,第二十次斫琴,今天合琴。</p><p class="ql-block"> 大漆、鹿角粉、面糊合在一起,調(diào)和成的粘合劑。</p> <p class="ql-block"> 將粘合劑均勻地刮抹在琴板邊沿,由于大漆容易讓人過敏,一不小心碰到,皮膚瘙癢難耐,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好。因此,李老師沒有讓我們涂抹,叮囑千萬別碰到。</p> <p class="ql-block"> 五花大綁,嚴絲合縫。</p> <p class="ql-block"> 11月6日(十月初二)<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溫度宜人,</span>巳時合琴,“醴泉長安”琴合于嶺南惠州鳳義坊。</p> <p class="ql-block"> 天地和合。</p><p class="ql-block"> 將捆綁好的琴放置陰涼的房間里面,二十天左右,面板和底板就可以牢固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日下午,第二十一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我們合的琴面板和底板已經(jīng)粘的很牢固了。李老師說這次主要工作就是把合好的琴再細修定型。</p> <p class="ql-block"> 細修。我們這床古琴的尺寸比較大,需要把面板和底板的邊棱修薄一點,這樣琴的外觀會更加立體一些,也順滑一些?!?lt;/p> <p class="ql-block"> 打磨邊楞。</p><p class="ql-block"> 伏羲式是古琴的經(jīng)典式樣,對稱性和順滑度很關(guān)鍵,要做到兩邊基本一致,用刨子刨粗的活,細活還是要用銼子銼。</p> <p class="ql-block"> 修理完整初胚。</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8日,第22次斫琴。</p><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配件的材料,不同材料價格差異很大,看過一套小葉紫檀的配件,確實漂亮,就是太貴了,要兩千多,沒有必要。</p><p class="ql-block"> 我們選了一套老撾大紅酸枝木新料,老料顏色深一些。</p><p class="ql-block"> 配件包括:冠角、岳山、承露、軫池、雁足、琴軫。</p> <p class="ql-block"> 畫好冠角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用線鋸鋸配件。</p> <p class="ql-block"> 切割好的配件粗胚,分別是:</p><p class="ql-block"> 承托,齒托,冠角,龍齦,岳山,承露,軫池板。還需要細細打磨成型。</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5日,第23斫琴。</p><p class="ql-block"> 在琴尾確定龍齦口位置,也就是琴弦歸攏處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給琴尾修龍齦。</p> <p class="ql-block"> 修護軫</p> <p class="ql-block"> 給琴頭部位修鳳舌。</p> <p class="ql-block"> 琴舌粗樣</p> <p class="ql-block"> 裹麻布,刮灰胎,打磨灰胎,貼徽位,髹漆,打磨大漆,再反復(fù)刷大漆和打磨,因灰胎里面加有大漆,不能碰,否則,過敏癢的受不了,這些工作我就沒有再參與了,都由李老師完成。</p><p class="ql-block"> 其中,髹漆的過程比較慢,底層深色大漆涂了后,要放在陰涼的房間里面慢慢陰干,然后打磨,再刷大漆、再陰干、再打磨,反復(fù)幾十遍,直到大漆琴面細膩光滑,俊秀文雅。</p> <p class="ql-block"> 順便請李老師給我的兩根紫光檀木管簫和兩個木杯子以及一個竹茶筒刷了幾遍大漆。</p> <p class="ql-block"> 由于后面的工序我們無法參加,都是由李老師親自制作的。</p><p class="ql-block"> 時間匆匆過,很快一年多就過去了。</p>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日,李老師來電說琴已做好讓我們?nèi)ト ?lt;/p><p class="ql-block"> 6月3日,我們到李老師的鳳羲坊取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試彈</p> <p class="ql-block"> 歷時兩年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只是參與做了前面的手工部分,反復(fù)聽音調(diào)整、精修、做大漆等工作都是由李老師做的。</p><p class="ql-block"> 盡管如此,能夠一起參與制作這床古琴,我們還是很開心。這床古琴木質(zhì)均勻細密,紋路順暢,各部件嚴絲合縫,工藝細膩;整體造型美觀大方,外觀精美;音色優(yōu)美,亮而不噪、柔而不虛,音質(zhì)飽滿,厚而不悶;手感好,發(fā)音渾厚而且容易掌握,我們很滿意。??????</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師用我們的醴泉長安琴彈一曲《酒狂》。</p> <p class="ql-block"> 我們親自動手參與制作,得一良琴,作為禮物,送給老婆。</p><p class="ql-block"> 或懸于墻壁,或置于案頭,得閑時撫琴,一弦一清心。</p> <p class="ql-block"> 斫這床古琴,我們用了兩年三個月,從幾塊木頭到一床良琴,經(jīng)歷“刀砍斧劈,鑿掏刨刮,火燒繩捆,髹漆上弦?!逼陂g,傾注匠人的勞動、思考、探索,我們參與其中,體驗制作樂趣,更會倍加珍惜手中樂器。</p><p class="ql-block"> 感謝李加強老師!??感謝制作中幫助我們的劉育誠老師以及其他一起參與斫琴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選良木,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yīng)。仍需篆工,擬在琴腹刻一枚“醴泉長安”篆書印章以做款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3日</p><p class="ql-block"> 記于東江畔歸真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