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六七十年代下鄉(xiāng)知青中說的“截車”與現(xiàn)在截車的概念截然不同?,F(xiàn)在我們常說的截車是搭乘出租車,而六七十年代下鄉(xiāng)知青中說的“截車”是在郊外的公路上硬性攔截過路的貨車。雖然說起來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有點“強盜”劫路的味道,但確實大大方便了身無分文知青的回家和外出。</p><p class="ql-block"> 我是七幾年下鄉(xiāng)的,當時農(nóng)村的交通工具很少,我們所在的村不要說汽車了,一輛拖拉機也沒有,就連自行車也是鳳毛麟角,一個村也找不到幾輛。農(nóng)閑時,村里又沒有什么文化娛樂,生活非??菰?,活潑愛動精力旺盛的知青根本就待不住。知青回家、出去游玩時,又沒有錢買票坐車,就三五成群的結(jié)伴經(jīng)常到公路上去攔截過路的貨車,免費乘車。很多囊中羞澀的知青正是采用這種“截車”的辦法解決外出回家問題的。這在當時知青中是一種非常普遍,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截車,站在路邊一招手,空出租車就停了。那時如果是站在路邊招手截車,司機怕麻煩、怕出事,根本就不理彩你,一加油門就沖過去了。要想截住車,必須發(fā)揚不怕死的精神,硬截。就是幾個人站在路中間,把路擋嚴了,司機想沖也沖不過去,無可奈何只好減速或停下來。一般都是男生在路中間截車,女生在路兩邊,貨車一減速一男生先上到司機樓旁的踏板上給司機說好話。雖然司機怕丟東西和出事不樂意讓坐,但面對著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知青,也沒有什么辦法,只好做個順水人情。征得司機的“同意”后,男生先爬上車廂,然后再協(xié)助女生上車。</p><p class="ql-block"> 因為是截車,也沒有什么可選擇的,截到什么車就坐什么車。截到空車站在車廂里還好一些;截到裝滿貨的車,人坐在上邊就比較危險,要特別小心;有時截到拉煤的車,坐下來渾身上下都是煤灰,像剛出礦井的挖煤工人,回去后用肥皂洗幾遍都洗不凈。</p><p class="ql-block"> 截車大大方便了我們的出游,豐富了我們的業(yè)余生活。有時下午截車到距我們村20多公里的縣城去看電影,晚上看過電影以后再截車回到村里。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知青上午截車坐到商丘,下午又截車跑到開封,晚上又截車回到村里,一天行程幾百公里,玩的非常開心。雖然這樣坐車又臟又危險,但在知青中還是樂此不彼。</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截車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出事。我們知青新建隊就有一個男生,個頭接近一米八,大眼睛雙眼皮,白白凈凈,長的很標致,人也聰明,在學校時不僅學習好,還是文娛活動積極分子,按現(xiàn)在的話說是一個標準的靚仔。可是不幸就偏偏落到了他的頭上。在一次截車中,他從司機樓旁的踏板上被甩了下來,重重地摔在了公路上,頭部受傷,當時人就昏迷過去了。到縣醫(yī)院一檢查是腦出血,需要動手術(shù),幸虧當時縣醫(yī)院的腦科手術(shù)還可以,該男生終于被搶救過來了。該男生由于腦部受到傷害,智力下降,從此也就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