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冬伊春的天兒真是出格的冷。一波又一波的寒流沒有一次放過這個小城,把氣溫逼到零下四十度還不肯罷休:今冬小興安嶺的雪真是大,往年難得一見的暴雪竟成了家常便飯,一場接一場,把整個世界裹的嚴嚴實實。平川溝嶺全被沃雪雕塑失態(tài),忘卻了本尊。雪淺的地方?jīng)]過膝蓋,雪深的地方觸及腰眼。加之冷氣欺凌,柔軟的雪片凍成了硬砂。狍鹿野豬等體型較大的動物,在雪中行走如同在平靜的水面游泳,只有頭部在雪浪中時隱時現(xiàn)。林中死一般的寂靜,仿佛一切生命都歸宿于長眠,一切活動都被這極度的嚴寒凝固,只有樹干被凍裂的哀鳴不時在林中炸響。</p> <p class="ql-block"> 晨曦微露,也是這里一天中最冷的時節(jié)。少有車輪的滾動,少有人影的挪移,整個城市似乎還蜷縮在寒冷的夢境中尚未醒來。而每每這個時候,就見一個步履蹣跚的身影準時出現(xiàn)在通往南山的小路上。山路陡峭,雪徑光滑,她走一步退半步,吃力地向前移動。雪徑兩側(cè)是半米多高的雪墻,中間是踩踏出來的狹窄通道,比雙腿寬點有限,一個趔趄,就會栽進雪窩里。坡陡難行的地方,她就得手腳并用,亦走亦爬。呼出的熱氣瞬間化成冰霜,凝結(jié)在眉眼,垂掛在帽沿圍巾上。幾番跌倒爬起,整個人就同這蒼茫的雪野融為一體,儼然就是一尊雪塑冰雕。</p> <p class="ql-block"> 待她停下腳步喘歇的時候,我們看清那是一位年愈花甲的老人,慈祥的臉上印證著歲月的滄桑,眼里眉梢卻洋溢樂觀和堅毅。她走到半山腰一塊開闊平坦的地方,拿出攜帶的工具,吃力地清除已經(jīng)凍得有些堅硬的積雪,整理出一塊較為寬敞的平地,從背包里掏出饅頭、窩頭的碎渣,拿出玉米粒、谷粒,均勻地撒在地上。這時,<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已饑腸轆轆</span>守候在枝頭的松鴉、藍背以及叫不出姓名的鳥,急不可待地飛撲下來,搶啄地上的美味。一些吃慣了免費早餐的常客,門路嫻熟,更是不拿自己當外人,死皮賴臉地飛到老人手上,挑三揀四,占盡了便宜。有的搶到可口吃食,竟偷奸取巧,抄近路叼到老人的頭頂上愜意地享用,儼然就是孫子在奶奶身上耍賴皮。一時間,老人身邊眾鳥翻飛,群羽亂舞,宛若一幅百鳥朝鳳圖畫。</p> <p class="ql-block"> 老人退休十年,冬天上山喂了十年的鳥。喂鳥的起因始于一個不經(jīng)意。家里吃剩的米飯饅頭她覺得扔了可惜,上山鍛煉時順便一丟,至于什么動物享受了她并不在意。這大冬天的,枝瘦雪肥,能找到一口吃的太不容易了。時間長了她發(fā)現(xiàn),每當她來時,早已經(jīng)有好多的鳥蹲在樹枝上等待。她這才知道,鳥兒們對她有了認可,有了期待,把她當作了生命的保護神。她這才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如果不伸一把手,或許就有些體質(zhì)弱、能力差的小東西就殞命在這天寒地凍里。喂它們一頓飽飯,就可幫助它們抵御幾天的嚴寒,多吃幾頓飽飯,它們就能看到春天。她似乎能想象到寒冬過去春天到來,鳥兒們恩愛纏綿,哺育出一窩窩的后代,這大森林鳥鳴幽谷,護理一一山山的參天大樹蓊蓊郁郁,無災(zāi)無病,該是一幅多么繁茂的景象。想到這些,她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了,有生之年能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能夠為無數(shù)生靈的繁衍保駕護航,護佑它們活的神氣,家族興旺,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件事做成了,自己這輩子活的也就值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喂鳥辛苦,可也樂在其中。鳥們的思想是單純的,吃飽了,高興了,就不加掩飾地表達。羽毛艷麗的就翩然起舞,音質(zhì)清脆的就靚麗歌喉,淘氣的,就你追我趕相互打鬧。一時間,寒冷肅殺的森林仿佛蕩漾一泓春風,活力奔騰,暖流肆溢。老人陶醉了。朔風不再刺骨,疲憊不再突襲,一切辛勞和付出都化做了愛的滿足。</p> <p class="ql-block"> 老人早年因企業(yè)改制而失業(yè)下崗,靠養(yǎng)花種菜維持生計。退休了,養(yǎng)老金也低廉可數(shù),老伴身體欠安,養(yǎng)老金只能維持尚可溫飽的生活??稍谖锅B的花費上,卻從不吝惜花錢付出。為減少經(jīng)濟壓力,她每年春夏都耕種菜果薯黍,秋天去撿拾莊稼,備做冬用。還和一些糧店建立聯(lián)系,收集散撒落地的土糧,拿回家里二次加工。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她都把心思用到了那些不會和她說聲謝謝的鳥兒身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就會做精做細??此坪唵蔚奈锅B如果精心也會有很多說道。什么鳥喜歡什么口味,什么鳥有什么樣的消化功能,慢慢的她都能揣摩出個大概來。 一些體型較大的鳥食量寬大,吃細糧不夠口,她就買來玉米棒,插在樹枝上讓鳥自己啄食,免得把它們嬌慣得不勞而獲。一些小型鳥消化吸收能力差,她就把白面、玉米面發(fā)酵蒸成饅頭發(fā)糕,再搓切成顆粒狀,時而還要添加一些骨粉、貝殼粉、菜葉,盡量使食物的營養(yǎng)全面。絕不讓鳥吃一點霉變的食物。逢年過節(jié)還要加餐,粉碎一些花生給鳥兒們解饞。每天四點多起床,一陣緊忙,才能在天亮時給鳥兒們送去早餐。老伴調(diào)笑說,你對這些鳥比對我還上心。說歸說,老伴也天天跟著忙乎,因為這是他們晚年的一項事業(yè)。</p> <p class="ql-block"> 時間一年年的過去,每年冬天吃蹭飯的鳥兒越來越多,老人背包里背的吃食也就越來越重,每月花在喂鳥方面的支出也越來越大,從幾十元到幾百元,已經(jīng)影響到老倆口的生活質(zhì)量,老人依然矢志不渝。有人笑她愚,說林子里的鳥都是天生地養(yǎng),物競天擇,你不喂它們自己也能想辦法活。再說林子這么大,你喂得過來嗎?老人笑了,她覺得人和動物都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一環(huán),都是不可或缺組成部分。如果森林里沒有了鳥,這森林還能生長發(fā)育嗎?沒有了森林人類還能生存嗎?十多年前,昆明的一位老人飼喂了遭遇寒流而滯留的紅嘴鷗,結(jié)果引來百萬紅嘴鷗年年冬季翱翔于滇池,為云南帶來的何止是旅游的效益收入?,F(xiàn)在的昆明人早已把紅嘴鷗當作了城市的一員和驕傲的資本。咱們這大森林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鳥要是多起來,不但這綠色的森林多一份保障,也會成為一個景觀,我們和子孫后代都會受益。老人說不出太多的大道理,只覺得自己這么做是對的。鄰里親朋感動于老人的執(zhí)著,敬佩老人的慈心善念,紛紛伸出援手,有的送來舊米陳面,有的拿來吃剩的饅頭大餅,有些養(yǎng)殖戶還給她扛來一袋袋的雞飼料。也有人學她的樣兒,選個地方天天和鳥幽會。</p> <p class="ql-block"> 老人欣慰地笑了。她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愛鳥的好處,加入愛鳥護鳥的行列,這大森林里的無數(shù)生靈也會和人類更加和諧親融,伊春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會更加吸引世人的目光。今后大森林的冬天不再是肅穆寂靜,人們不僅到這里來欣賞冰雪,嬉鬧嚴寒,更會來一睹朔風里百鳥鳴山谷、靚翅翔千林的爭榮景象。那時北方的冬天還會冷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