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研無教,則無以立足;</p><p class="ql-block"> 教無研,則無以長久!</p><p class="ql-block"> 教和研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兩條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為了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智慧,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我們瓊海市小學第二學區(qū)數(shù)學教研組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以研促教,減負提質,構建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果。</p> <p class="ql-block"> 蒞臨本次活動的領導有瓊海市小學第二學區(qū)學區(qū)長,瓊海市實驗小學譚明校長、瓊海市教育局小學教研室盧冰教研員、潭門鎮(zhèn)中心學校何山教研員、塔洋鎮(zhèn)中心學校符景超教研員、長坡鎮(zhèn)中心學校林之斯教研員。孫振華名師工作室的全體成員、瓊海市實驗小學的全體數(shù)學教師以及三個兄弟學校的骨干教師也都參與到教研活動中。大家凝心聚力,一起探討“雙減”背景下的教與學。</p> <p class="ql-block"> 在青年優(yōu)秀教師——林秀雅老師端莊大方的主持下,沐浴在冬日暖陽里的教研活動拉開了序幕。</p> 展示課《認識時間》 <p class="ql-block"> 本節(jié)教研展示課是由實驗小學的馬小云老師執(zhí)教,教學內容是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認識時間》。</p> <p class="ql-block"> 為了在課前活躍氣氛,二(2)班的孩子們展示了手勢舞。</p> <p class="ql-block"> 馬老師以“人的一生”的視頻導入新課,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明白時間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認識時間與學習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p> <p class="ql-block"> “時間”對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可能還很抽象,馬老師運用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在一個清晰、直觀的鐘面上認識時針和分針,對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p> <p class="ql-block"> 認識時間是為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學生也應該從生活中認識時間,所以馬老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了生活情景,以“小明的周末”為主線,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時針和分針轉動的視頻動畫、獨立完成學習單、動手撥一撥鐘面等活動探究出鐘表上的小秘密: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5小格是5分,也就是分針走1大格是5分,分針走一大圈就是60分。</p> <p class="ql-block"> 馬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發(fā)言,在學生撥鐘面或者完成學習單后,都會讓孩子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及時的鼓勵與表揚讓孩子們跟著老師一步一步深入學習。</p> <p class="ql-block"> 一堂好課不僅是要關注學生學了什么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體會,關注情感教育,馬老師就做到了這一點,通過播放升國旗的視頻讓學生感受一分鐘有多長,一分鐘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讓學生明白要珍惜時間。讓學生撥升旗的時間與電影長津湖的放映時間,滲透愛國教育。</p> 評課環(huán)節(jié) <p class="ql-block"> 馬小云老師對《認識時間》這節(jié)課做了深刻的教學反思,也表明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數(shù)學課堂教學需要大家一起“研”、一起“磨”、才會“精”。</p> <p class="ql-block"> 聽課的老師們也積極參與到評課中來,老師們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p> <p class="ql-block"> 實驗小學馮俊顏教研員對這節(jié)課也進行了精彩的點評,通過對教材和學情進行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馬老師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豐富的、直觀的數(shù)學活動中,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用數(shù)學的思維去分析,用數(shù)學的語言去表達,進一步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p> <p class="ql-block"> 笛卡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我們教師不是要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要交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讓學生熱愛學習,自覺地去學習,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課堂效率,才能更加有效的落實“雙減”。</p> 專題講座 <p class="ql-block"> 精彩繼續(xù),老師們非常有幸,再次聆聽盧冰教研員給我們帶來的專題講座——“雙減”背景下的深度教學課堂教學練評實施策略。</p> <p class="ql-block"> 盧冰教研員以“種豆芽”的公益廣告視頻啟發(fā)大家的思考!視頻中的“我們試試吧”好像是一劑神奇的養(yǎng)料,讓我們充滿好奇心,一步一步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教育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期待更好的教育,期待每個人都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個少年未來可期。</p><p class="ql-block"> 在追求更好教育的過程中,在“雙減”背景下,我們遇到了這樣的問題:(1)學校該怎么教與學?(2)教育質量如何提高?</p> <p class="ql-block"> 每位老師都應思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作業(yè)管理水平,提高課后服務水平。要真正做到“提質增效”,必須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必須著眼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把課堂由“教”向“學”轉變。</p> <p class="ql-block"> 盧冰教研員還分享了“新授課”應該如何把握教學設計、“復習課”應該怎么上,用典型課例給大家分析怎樣設計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學”,才能讓課堂真實發(fā)生。</p> <p class="ql-block"> 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構建“深度課堂教學”模式,我們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從讀懂兒童開始,從讀懂教材開始,從讀懂自己開始。</p> <p class="ql-block"> 為了提高作業(yè)管理水平,老師們要注重作業(yè)設計、作業(yè)的質量以及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如何進行作業(yè)設計,盧冰教研員提出以下幾點要求:</p> <p class="ql-block"> 老師們要真正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設計高質量的、適合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作業(yè)!</p>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教研活動讓在座的所有老師受益匪淺,感謝孫振華名師工作室,感謝盧冰教研員精彩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教育天地的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不學習、不研究則無以“立教”。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遠。在今后的日子里,數(shù)學教師們定會乘風破浪、勇于開拓、大膽創(chuàng)新。相信在所有數(shù)學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第二學區(qū)的數(shù)學教研之路一定會走得更穩(wěn)更遠!</p> <p class="ql-block">圖:符金梅</p><p class="ql-block">文:符金梅</p><p class="ql-block">審核:孫振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