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的母親

姜衡舒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親李松香,農(nóng)歷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出生,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日去世,享年92歲。母親離開我們8年了,農(nóng)歷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是母親誕辰100周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的母親</span></p> <p class="ql-block">  母親雖然離開我們8年了,但對母親的那份思念卻依然強烈,夢里也常見到母親和我們在一起,醒來后卻是“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在母親誕辰100周年之際,往事如潮水般在腦海里涌起,對母親的思念在筆頭汨汨流出。</p> <p class="ql-block">  母親的娘家俗名叫壩上,人民公社時期屬冷水江市中連公社白楊大隊一生產(chǎn)隊,后改為冷水江市同心鄉(xiāng)白楊村一組,幾年前撤鄉(xiāng)并村又改為冷水江市冷水江街道同心村十二組,距我家冷水江市中連鄉(xiāng)金灣村齋家沖不到一公里。村里在母親生長年代有幾十戶人家,都姓李,大多靠種點不十分肥的田地生活,但因為田土少,也有外出做點小生意的,據(jù)說我外祖父就在冷水江大灣里做過小生意。我外祖父李敘才是獨生子,字子福,清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八月十六日生,外祖母王九連,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四月二十七日生,外祖父外祖母什么時候去世的不清楚,族譜上沒有記載,反正去世得很早。母親娘家很早就沒有了至親,父方很早連三代以內(nèi)的旁系血親都沒有,較少親戚往來。從我記事起,只有唯一的一個與母親同曾祖父的遠堂弟李傳泰和我們有些來往,但他也從小離開了壩上。此外就是與母親同高祖的一些遠堂兄弟了,其中的李傳四、李傳伍兄弟與母親走得較近,因為他們與母親多了一層關(guān)系,他們又是我母親姨媽的外孫。母親娘家與母親血緣關(guān)系最親的一直有些來往的也只有這個唯一的姨媽姨父(我外祖母的姐姐姐夫)及子女楊篤福等,他們與母親是三代以內(nèi)的旁系血親,且與我們同屬一個村。</p> <p class="ql-block">  對于母親的娘家,我只知道上述這些。外公外婆是什么樣子,我也不知道,因為他們?nèi)ナ赖迷?,沒見過。聽母親講,她曾有一個比他大三歲的親哥哥,叫李宋吾(多年后我在連溪李氏族譜上查到舅舅的名字是李傳發(fā),母親不記得這個名字),1935年底紅軍長征經(jīng)過新化時,跟隨紅軍走了,后來杳無音信。上世紀70年代初聽人講,有一個老紅軍回冷水江我外祖父母居住過的大灣里找親人,似乎有些像我舅舅,一兩年后我才聽到這個消息,找冷水江有關(guān)部門和外祖父家鄉(xiāng)的人打聽,他們已不清楚找親人的來自何處。我很想為母親找到她的親哥哥,以母親的名義于1976年3月1日寫信到國防部查找李宋吾,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干部部于1976年3月27日通過冷水江市革委會回信告知“李松香來信所要尋找的人,經(jīng)查,在我部所管干部中沒有查到”,此信我至今還保留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以母親名義寫給國防部尋找舅舅的信和國防部回信</span></p> <p class="ql-block">  母親生在貧苦人家,孤苦伶仃,因此母親出嫁得早,十四五歲就嫁給了父親,進入姜家。父親有九個兄弟姊妹,成年并生育有后代的有八個,大的比母親大十來歲,小的比母親小十多歲。母親嫁給父親時,除比母親大的我的3個姑姑已出嫁外,其余都是比母親小的叔叔姑姑,大家生活在一起。后來還包括姑姑的一些小孩也就是我的表哥表姐也常生活在祖父母身邊,因此經(jīng)常是十來口人甚至十多口人吃飯。父親是長子,協(xié)助祖父主外;母親是長媳,協(xié)助祖母主內(nèi)。比母親小十來歲十多歲的我的五姑六姑,包括叔叔,還有我的一些表哥表姐,都是母親陪伴著長大的。</p> <p class="ql-block">  娘家沒有了至親,母親將全部心思放在婆家的經(jīng)營上。母親34歲才生我,從進入姜家到我懂事這20余年是怎么過來的我沒親眼所見,母親也很少給我們講自己年輕時的經(jīng)歷。但我懂事后常聽母親陪伴長大的五姑六姑等長輩們講,母親個子雖然瘦小,但勤快能干,做事能粗能細,干凈利索,里里外外的事情,母親都不遺余力地做。盡管主內(nèi)是祖母為主,但祖母是三寸金蓮,而母親是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后出生的,沒有裹腳的痛苦,行動比祖母方便,也年輕,因而也就承擔起家務方面較多的體力活。在外的打豬草、殺青、種菜等活大多是母親帶著姑姑們做。舊社會沒有農(nóng)藥化肥,全靠有機肥,當時種田用的有機肥除牛欄的牛糞外,主要是耕田季節(jié)割山上剛長出來的嫩樹枝葉埋到田里的泥巴里腐爛當有機肥,俗稱“殺青”,這種農(nóng)活我年輕時在農(nóng)村生產(chǎn)隊還做過,現(xiàn)在見不到了。母親在耕田季節(jié)帶著五姑六姑上山殺青,收割季節(jié)帶著姑姑們下田割禾,天晴時用竹曬墊曬稻谷歸倉,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做事的好手。當時每天做三餐十多個人的飯萊,就是一件很重的家務活,而且當時家里大多是成長中的能吃的小孩和年輕人,不像現(xiàn)在有水果零食吃,全靠吃飯飽肚子,也不像現(xiàn)在有輕便的鋁鍋等現(xiàn)代化飲具,煮飯炒菜都是生鐵鑄造的鐵鍋,一日三頓要用一口很大的鐵鍋煮幾鍋滿滿的飯,每天將鐵鍋從灶臺上提上提下及洗刷干凈都是很費勁的。將棉花紡成線,請人織成布,染了顏色,縫成衣服,變成鞋,是當時農(nóng)村婦女的基本技能,這些母親都會,老家把這種布叫“粗布”,我小時候就是穿粗布衣服長大的。我曾多次聽我四姑的大女兒益香表姐給我講:她母親去世早,她出嫁時的嫁妝還是我母親給她做的幾雙布鞋。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后期來到父親身邊,到五十年代未人民公社成立這二十余年的時間里,母親從陪伴叔叔姑姑們長大到后來到帶領(lǐng)姑姑們做事,到后來哺育我們兄弟姐妹成長,為協(xié)助祖父母和父親撐起這個大家庭,費了不少心血。那段時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大家庭談不上紅紅火火,但還是井井有條,生活也還算過得去。</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我的姐姐妹妹相繼因病夭折,對母親的打擊特大。我的一個比我大十來歲的姐姐,聰明懂事,善解母意,當時隔壁鄰居有一個與我姐姐同年并一起上學的女孩,其祖父告訴她打算盤,該女孩沒學會,站在旁邊看的我姐姐學會了。我的這個姐姐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十多歲了因腦膜炎病夭亡,對母親打擊太大,傷心過度,母親因此身體長期不好。倒是到了晚年,特別是父親去世后,母親又特別堅強起來,身體也好一些了,年輕時那種做事風格和精神又體現(xiàn)出來。已經(jīng)七十八十歲了,堅持一個人單獨生活,種菜種紅薯小麥雜糧,喂豬喂雞,煮飯炒菜,無所不做。</p> <p class="ql-block">  母親生性淳樸善良,待人誠懇,不花言巧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時期,我家住的房子位于金灣、民主、白楊3個生產(chǎn)大隊的交界處,是兩戶人家共一個堂屋的獨棟,方圓幾百米沒有人家,而周圍有3個大隊的耕地,每到農(nóng)忙季節(jié),生產(chǎn)隊社員集體出工干活時,經(jīng)常幾十人到我們家及周圍樹蔭下休息乘涼,免不了要茶喝,母親默默拿出杯子、碗讓社員們盛茶喝,樂此不疲,因此我家成了“茶亭”,常年是一個很大的茶缸盛茶,旁邊放一個從茶缸里舀茶的竹勺。母親晚年與同樣已失去丈夫的我的嬸嬸五姑六姑相互牽掛,與她陪伴長大的從年輕時候就建立了深厚感情且相距不遠的五姑六姑走得較近較勤。六姑五姑有什么好吃的,要給母親送點過來,母親有什么好吃的也惦記著五姑六姑。2003年嬸嬸辭世,母親已80多歲了,要我們帶她去幾十里外的新化再看一眼,送一程,我們沒同意,她還埋怨。六姑2006年去世,母親快90高齡了,她聽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靈堂,據(jù)說是最早到達靈堂的幾個親人之一。母親心中一直思念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兩個上世紀五十年代病逝的妯娌,每年清明節(jié),都要親自上墳掛些紙錢,默默持續(xù)幾十年,直到去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02年元旦母親與嬸嬸五姑六姑在一起,我父親八兄弟姊妹夫婦中當時健在的僅這四位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95年2月2日(正月初三)母親陪六姑父六姑過六姑父在世的最后一個生日</span></p> <p class="ql-block">  母親的偉大不僅是生下血肉的兒子,時刻惦記著兒子,還在于她并不指望兒子的回報。每次我給母親錢,她總是說不要,說我有兩個書包要錢用,意思是我有兩個小孩讀書需要花錢。母親手頭有點錢也總舍不得花,她把錢沒處放,一疊一疊塞在枕頭下,或床單下,往往不見了,又氣得不得了。我埋怨過母親舍不得花錢,母親說:我要那么多錢干啥?但母親時刻把兒子記在心里。有一年夏天,我抽空回去看母親,回到家時已很晚,母親已上床睡覺,我在房門口叫了聲母親,告訴母親我回來了,要母親好好休息。第二天早晨我起來時,母親已步行幾里路到冷水江街上買了豬肉等菜回來,說為我過生日。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那天是我的生日,而母親時刻記得我的生日。母親一向不大理會我在外面幾十年做了些什么,有沒有成就,她從不過問。想來母親相信我不會在外面干壞事。她既不曉得我工作的性質(zhì),我工作上的煩惱和苦悶或偶爾的喜悅也就很少給她說。每次回鄉(xiāng)下看母親,我也從來不談工作,無非是問問母親近來身體怎樣,陪母親坐坐,給母親添置點生活必需品,或給母親煮餐飯吃。母親80來歲以前精力好的時候,我回去看她,她一般是不讓我動手做飯的,隨著年歲的增大,后來我回去看她,只要我動手,母親也就樂享其成了。但當母親知道我身體有毛病的時候,她會傷心著急,只要見我感冒咳嗽,會拿出她從自家桑葉樹下?lián)靵硎詹氐淖约航?jīng)常用來泡茶喝治療感冒咳嗽等毛病的桑葉,為我泡桑葉茶要我一定喝下去。母親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從不與我們訴說,生怕給我們添麻煩。七八十歲了,上廁所(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建的一邊是牛欄一邊是豬圈的農(nóng)村傳統(tǒng)舊式廁所)蹲不下了,每次上廁所帶一根扁擔,一頭架在靠牛欄一邊自己在土磚墻上鑿的孔里,一頭架在靠豬圈一邊的橫木上,坐在扁擔上方便,我回老家發(fā)覺后,才給她買一條坐廁凳。八十多歲了,沒米煮飯了,還自己走幾里路到冷水江街上買米扛回來。我聽旁人講后,每次回冷水江看母親,第一件事是給母親把米備足,后來我開車回冷水江看母親了,直接在長沙買米帶給母親。</p> <p class="ql-block">  母親一生艱苦樸素,對生活要求不高,只要吃飽了就行,不會享受。親戚朋友送的保健品,沒人打開給她吃,母親就長期擺到那里,往往保質(zhì)期過了又舍不得丟。我們給她買的墨魚等干貨食品,除非我們動手煮好她跟著吃點,否則也會長期擺在那里,直到變質(zhì)。對母親來說,吃塊雞肉成了她最大的奢侈,這應該與母親自己長期喂養(yǎng),能自力更生有關(guān)。因此我回鄉(xiāng)下看母親,偶爾給母親賣只雞帶回去,放點板栗、桂圓之類的,給母親燉好,她倒幾餐可以吃完。</p> <p class="ql-block">  母親很愛干凈,講衛(wèi)生。家里的桌椅板凳,盡管都是使用了多年,漢漆油漆都脫落了的,但母親每天都擦得干干凈凈,木紋清晰可見。自己穿的衣服,盡管常常是穿了多年的,也漿洗得干干凈凈,穿在身上樸素卻整潔。房子周圍有雜草,母親會及時鋤掉。特別讓我感動的是,有一次在長沙走迷了路,警察送回來時,還帶回了一塑料袋在路上撿的香煙包、紙屑等垃圾。</p> <p class="ql-block">  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她一生自力更生,八九十歲了還想自食其力,從不索取,從來沒指望兒子贍養(yǎng)她,從來沒有聽到她嘴里說出埋怨誰的話。父親去世后,母親也70來歲了,在鄉(xiāng)下一個人生活。開頭幾年除了種菜種紅薯喂雞買米煮飯炒菜料理自己生活外,每年還一年到頭每天割豬草煮豬食喂養(yǎng)大一條肥豬。后來我們兄弟不許附近的村民賣小豬仔給母親喂養(yǎng),母親才不情愿的停止養(yǎng)豬,但種菜種紅薯喂雞等勞動一直持續(xù)到九十歲。種的蔬菜吃不完時,母親還挑到冷水江街上去賣,不用稱,不論價,買者愿意給多少錢都行。每次我回鄉(xiāng)下看母親,母親總要采摘一些新鮮蔬菜紅薯類和拿出一些白辣椒、干豆角、干紅薯片等干貨我?guī)Щ爻抢锍裕业囊恍┍硇值苕⒚煤吞玫苋タ此?,也會時不時拿一些自己勞動所得的干紅薯片等土特產(chǎn)款待。我經(jīng)常對我小孩講,你們能吃到八、九十歲的奶奶親手種的收獲的農(nóng)產(chǎn)品是一種福氣;我也時常問我小孩,你們能吃到八、九十歲的奶奶勞動所得的農(nóng)產(chǎn)品是一種什么感受?2011年冬天來了,母親90歲生日前我回鄉(xiāng)下看母親,她還打赤腳在地里挖紅薯,母親90歲生日那天,我當眾多親戚朋友的面講母親的優(yōu)秀品格時曾講過這事。母親去世后,我撰了一幅“垅上猶存勞跡,堂前瞻仰遺容”的挽聯(lián)貼在靈堂大門上,以表達我對母親這種活到老勞動到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精神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  母親一生非常節(jié)儉,生怕浪費。熱天的剩飯剩菜,下頓甚至下下頓接著吃,往往變味了還在吃。燒火做飯用的蜂窩煤,最早是我們挑煤給她做,母親怕我們難挑難做非常節(jié)省,后來有蜂窩煤買了且家里修通了路,蜂窩煤買后有車直接送到家了,母親同樣省著燒。無論冬天夏天,爐灶里晚上不留火種,生怕多燒掉一、兩個蜂窩煤,第二天早晨起來再用火柴和干樹枝引火燒燃蜂窩煤燒水做飯。特別是夏天,母親把一天的飯菜茶水燒好后,就把煤火熄滅。我用新爐芯給母親把蜂窩煤爐弄好便于封火并省煤,勸母親晚上不要熄火,特別是冬天,母親聽不進,舍不得多燒了點煤。冬天晚上冷,母親經(jīng)常早早上床鉆進被窩,或上十來級石臺階走幾十米路到孫兒家去烤火。有一次晚上在孫兒家烤火后回屋睡覺,天黑不小心從兩米高的石坎上摔下來,在床上躺了半個月才能行動。沒法,我只好在外面收集一些木炭和碎木片帶回去給母親引火用。母親習慣了用火柴引火,不習慣用打火機,一次性打火機普及后,商店沒火柴買了,有段時間母親用過去農(nóng)村常用的引火方式,用紙卷到孫兒家去引火。我知道后,利用出差住酒店的機會,給母親收集火柴,從此我養(yǎng)成了出差住酒店收集火柴的習慣。母親去世后,出差時我仍下意識地收集火柴,但沒作用了,有一次為母親掃墓時,我把收集到的火柴在母親墓前燒給母親,希望母親在另一個世界不會用打火機時還用得著。</p><p class="ql-block">  母親一生都在鄉(xiāng)下,從來沒進過學堂,目不識丁,不懂時事政治,也不關(guān)心外面的花花世界,她生活在從小形成的她的世界里。即使有電視看了,母親也從不主動開電視機,從不選擇電視頻道,偶爾也同大家一起盯著電視機看看,但從不發(fā)表議論,我也不知母親看懂了多少。父親去世后,特別是2000年我住房條件有所改善后,母親已80來歲了,我不愿母親再在鄉(xiāng)下種菜種紅薯喂雞買米煮飯炒菜一個人生活,多次接她到長沙來與我一起過日子,見見世面,但她過不慣城里的生活。母親不像父親,父親識字,有點文化,興趣廣泛,外出不會迷路,一個人出去玩也會玩得津津有味。母親不喜歡旅游,更不敢一個人出去玩,我們陪她出去玩,她也沒多大興趣。母親不會長沙話,聽不懂普通話,我們上班去了,孫子孫女讀書去了,小區(qū)里的人講話母親聽不懂,母親講話鄰居聽不懂,她一個人在家里沒人說話,說一天不知有多長,日子難過。每次接母親到長沙來住,她想著鄉(xiāng)下自己喂養(yǎng)的幾只雞和種的菜,住不了幾天就急著要回鄉(xiāng)下。2003年9月初我女兒離家去上海同濟大學讀書騰出了一間臥室,有條件給母親單獨安排一間臥室后,我下決心接母親來長沙一起生活,于2003年9月將母親與五姑一起接來長沙,希望五姑陪母親多住一段時間,母親能慢慢習慣城里的生活。母親和五姑一起在我這里住了20來天后,五姑硬是要回去了,母親還是無論如何留不住,哭著喊著硬要與五姑一起回鄉(xiāng)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母親1992年春節(jié)在長沙與我們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母親1997年春節(jié)在長沙與我小孩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母親與五姑2003年9月26日攝于長沙烈士公園,這是母親在長沙呆得最久的一次,與五姑一起在長沙住了二十多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母親于2007年8月因我女兒保送讀同濟大學研究生、兒子考上清華大學最后一次到長沙</span></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夏天我接母親來長沙,當時我兒子還沒上大學,為讓母親能安心多住些時日,我或家人每天早晚陪母親在我們住的京電花園小區(qū)或旁邊的蓉園賓館內(nèi)散散步。一個周六的早晨我兒子上學去了,我們也出去有事去了,八點來鐘我回家不見了母親,在小區(qū)和蓉園賓館內(nèi)也沒有找到。我著急起來,騎著單車在小區(qū)周圍的大街小巷到處找,然后叫回愛人和兒子各自騎著單車分頭找,找到中午也沒找到。那天烈日炎炎,我既擔心80多歲的母親在外中暑,自己也在烈日下騎車幾小時后大汗淋漓精疲力盡且屁股都磨破了皮。那時我還沒買汽車,下午我在單位要了一臺車,我和愛人坐在車上各看一邊大街小巷繼續(xù)找,還是不見母親。情急之下,我一邊聯(lián)系交通頻道、政法頻道、當代商報等媒體登尋人啟事,一邊打電話要冷水江鄉(xiāng)下來人幫助找母親。那天找到深更半夜也沒有找到,那是我一生中最焦慮的一天,擔心母親中暑,擔心母親出其他問題,也是最辛苦的一天。到了次日凌晨,回家正準備休息一下再繼續(xù)找時,瀏城橋派出所的警察把母親送回來了。是母親早晨出去散步走迷了路,走到朝陽路一個小區(qū)里,母親找不到我的家,也知道不走了。有好心人送母親一條小凳坐,也有好心人送母親香蕉和零食,但母親不知道我住的小區(qū)名稱,也不知道我和家人的電話號碼,只能坐在那里等我們找。是一個好心的出租車司機從交通頻道聽到了我登的尋人啟事,看到被圍觀的母親像尋人啟事中描繪的老太婆,告訴附近的瀏城橋派出所,瀏城橋派出所的同志才把母親送回來。從此以后,母親更不愿意多來長沙住了,我只好多回鄉(xiāng)下看望母親。我小孩讀書期間的幾乎每個寒暑假,我都要安排兩個小孩去冷水江鄉(xiāng)下陪陪奶奶。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長沙到冷水江的交通遠不如現(xiàn)在方便,我工作和生活在長沙火車站附近,坐火車較方便,也比較便宜,周末或節(jié)假日回冷水江看母親我都是坐火車。但當時長沙至冷水江東的車次很少,我適宜坐的來回火車都是晚上,車速慢,路上要幾個小時。我下班后上火車,要到深更半夜才在冷水江東站下車,回到老家常常是凌晨一、二點;而冷水江東站到長沙的火車是晚上十二點多鐘上車,早晨六、七點鐘到長沙,可以趕上上班。但去看一次母親要耽誤兩個晚上的睡眠。三十多四十多歲時還受得了,上了五十歲以后,周末兩天耽誤兩個晚上睡眠看一次母親,回到長沙又要接著上班有些吃不消了,我不得不在2007年買了一臺基本上是專用來回冷水江看母親的代步的車。我從母親身上深深體會到,幸福不是有多高的地位,不是有多少財富,幸福也不是生活有多安逸,幸福是一種感受。在我看來,母親跟我到長沙一起生活,無論吃住條件,還是衛(wèi)生條件,都比母親在鄉(xiāng)下的好,也不要母親自己動手才有飯吃。但母親勞動慣了,不習慣無所事事的安逸生活,總感覺在我這里一天不知有多長,日子難過。母親覺得在鄉(xiāng)下自己動動手,自食其力,容易過日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00年元旦我?guī)畠簝鹤踊乩霞遗隳赣H</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06年全家回冷水江老家陪母親過春節(ji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1年7月我兒子清華大學本科畢業(yè)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前,回冷水江老家看望奶奶,這是祖孫倆最后一次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  母親不愿與遠在幾百公里外工作生活的我一起生活,如何讓母親安度晚年成了我的心病。盡管當時母親的身體健康狀況尚可,2005年6月我接她到長沙小住時陪她到湘雅附二醫(yī)院做了個較全面的身體檢查,除了右眼青光眼較嚴重外,其他各項指標基本正常,很多器管的功能不像八十多歲的老人,從當時體檢結(jié)果看,醫(yī)生說只要保養(yǎng)得好,不出意外,活到百來歲不成問題,但畢竟是八九十歲的老人了,讓母親一個人單獨生活實在不放心。況且?guī)状我騽谧鞯故軅?,一次去井里挑水路滑跌倒將臉摔破,一次去地里勞動摔倒在石灰?guī)r溝里肩關(guān)節(jié)脫臼爬都爬不起來。家兄1997年另擇地皮建房搬走后,我們曾經(jīng)住的破舊老房子就只剩下母親一個人居住,有個什么意外一下在床上爬不起來了,喊個人都無法聽到。幾十年前弄的農(nóng)村老房子沒有衛(wèi)生間,上廁所還要上幾級石臺階到屋后單獨建的茅屋去,母親八九十歲了,晴天白天還好,晚上或者下雨天極不方便。而且因結(jié)構(gòu)和破舊原因,住的房子下大雨時屋頂還常漏雨水下來。2005年春夏之交的雨季我回鄉(xiāng)下看母親,正好五姑來看望我母親,我就把六姑接來讓健在的三位姑嫂一起聚聚。因為先天下了一場暴雨,房子墻壁地面被屋頂漏下來的雨水?得很潮濕,五姑六姑建議我把房子改造一下讓母親住著舒服點。我征求母親的意見,母親表示同意。我想,既然母親不愿意跟我去長沙生活,改造一下舊房,找人與母親住一起照顧母親也是不錯的選擇。一是改造后設衛(wèi)生間母親上廁所方便;二是母親不想動手時有地方吃飯;三是來了看望母親的客人有人幫忙倒茶接待;四是舊房原來的共用堂屋因破舊已倒塌沒有了堂屋,改造后設一堂屋,母親百年之后有辦喪事的場所,不要再像辦父親喪事一樣破開墻壁搭棚子,對不起母親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親戚朋友。五是如果母親健康長壽,我退休后有時間回老家陪母親了也有安身之地。由此產(chǎn)生改造房子讓母親生活舒服一點的想法。特別是2006年六姑突然夜間沒病飄然而去,對我震動很大,使我更加意識到必須有人陪母親一起住才行,我在回冷水江悼念六姑期間在六姑靈前下決心為母親改造舊房,告慰建議我為母親改造住房的六姑的在天之靈。此后我找兄弟和堂弟們商量改造舊房安排母親晚年生活的事,議論來議論去同意我一個人改造。我與大侄兒商定,我出費用將舊房改建成兩層,母親住一層,大侄兒住一層,侄兒負責照顧母親起居,母親想自己開伙也可,不想開伙就與侄兒一起吃。本來兄弟說好我一個人出資建大侄兒陪母親住的,不想,建的過程中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結(jié)果沒能如我所愿。母親最后兩年生活得也不舒暢,衰老得很快,成為我永遠的心痛。</p> <p class="ql-block">  2013年的春節(jié)我回冷水江陪母親過春節(jié),母親精神狀態(tài)明顯差了。臨走的前兩天母親說胃有點痛,我在醫(yī)院給她開了點藥,臨走時她說緩解了,還要我自己抓緊治療濕疹。因春節(jié)前我得了濕疹,春節(jié)期間一直在服藥但越來越嚴重,遍身奇癢難忍。春節(jié)一過我在湘雅附二醫(yī)院住院半個多月,期間母親身體越來越不行,兄弟們把母親送到冷水江人民醫(yī)院住了一段時間。清明節(jié)我回冷水江看母親時,母親身體已非常虛弱,我勸母親再去住院,母親不肯。我自己的濕疹從湘雅附二出院后變本加厲,頭皮潰爛流濃水晚上睡覺枕頭濕透,遍身奇癢被手摳得像牛肉,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療。母親病危那幾天我從湘雅醫(yī)院請假回來陪母親,幾天時間里母親給我講了三句話,這三句話讓我刻骨銘心,永生難忘。一是見有客人來看她,要我去壇子里拿花生出來招待客人,這些花生是母親親手種的用來招待客人的;二是指著床邊客人送的雞蛋要我拿去炒了吃,因除我兒子在美國來不及趕回來看奶奶外,我把妻子和在上海工作的女兒都召到了母親身邊,母親怕我們沒菜吃;三是晚上我陪母親過夜,她要我自己去睡覺,怕耽誤我的睡眠。母親一生未曾享過幾天福,臨終了想的不是自己,還在操心我們。父親是在我一生中最艱難壓力最大的時候病倒去世的,去世前我剛工作,小孩剛出生,連個基本的居住條件都沒有,沒條件讓父親享受生活。母親的晚年,我條件改善了,有心想讓母親生活得好點,但由于各種原因,母親也沒能享幾天福。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母親永遠是我心中的愛和痛!</p> <p class="ql-block">  母親是我父親八兄弟姊妹那一輩最后一個走的,母親走了,代表著我祖父和光公門下我父輩一代人的落幕。母親走了,帶走了她一生承受過的所有苦難,卻在身后留下一串勤勞、節(jié)儉、質(zhì)樸、善良、寬厚的腳印,把無窮的思念留給了我?!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恩情是無法報答的。本來愿望母親長壽我退休后能好好地陪陪母親報答報答母親的,母親在我沒退休就走了,更是無法報答了。母親仙逝后,我們將母親與父親安葬在一起,并及時將墳臺修繕,愿父母一起長眠于此,給自己一點小小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  人們常說,不管你多大,在父母眼里,永遠是孩子。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母親走了,我成了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母親走了,我現(xiàn)在回老家,沒有了回家的感覺,再也吃不到母親種的蔬菜,做的干薯片了。</p> <p class="ql-block">  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父母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父母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父母傳給的。我感謝父母親,他們不但給了我一個強健的身體,同時教給了我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guī)资陙砭Τ渑妫瑥膩聿慌码y,不偷懶。我感謝父母親,他們教給我誠實正直的性格,自食其力的精神,這是我自立于社會的最寶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  以前去寺廟里,我?guī)缀鯖]有拜過佛,因為我不信。想起母親,我含淚默默祈禱,希望真的有另外一個世界,希望母親在那個世界里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文發(fā)表于2021年11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