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1月18日至21日,我與夫人開啟了“濃濃鄉(xiāng)愁滿滿感恩之旅”。第一站,去楠溪江畔海拔4OO多米的東爐村欣賞柿子樹。</p> <p class="ql-block"> 杜甫詩曰:“青松寒不落,碧海闊愈澄”。傅寵如《詠竹》一詩云:“破土凌云節(jié)節(jié)高,寒驅三九領風騷”。王冕在《白梅》中寫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不過,在馬上進入冬月的季節(jié),我更喜歡那一棵棵其貌不揚、歷經滄桑的柿子樹。</p> <p class="ql-block"> 在同學們的陪伴下,我們開始欣賞東爐村那山野梯田上的上千棵柿子樹。</p> <p class="ql-block"> 駐足觀賞了一番,盡管這些樹樹齡已在三、四百年以上了,但不知什么原因,我找不著北,一點感覺都沒有。</p> <p class="ql-block"> 后來,在華勛的點拔下,恍然大悟。發(fā)現(xiàn)東爐的柿子樹更顯時代的滄桑感,樹枝線條更有藝術元素,一棵棵柿子樹簡直就是畫家筆下的天堂,就是見證時代變遷的智者。</p> <p class="ql-block"> 國畫創(chuàng)作中,線條是一個重要元素,它往往決定這幅畫的質量??梢赃@么說,這里每棵蒼老的柿子樹,都是一幅幅國畫中的上乘作品。</p> <p class="ql-block"> 你看,這些柿子樹樹枝線條的粗細、繁簡和力度,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枝條的疏密濃淡、動勢等等都十分入畫?!罢諛赢嫼J”,就是一幅幅神氣十足的國畫,且意境悠悠。</p> <p class="ql-block"> 此時,柿子樹只剩下枝丫,每個軀干,每個彎曲,甚至樹干身上的每一個像魚鱗般的樹皮,都呈現(xiàn)出一種自然之美。感恩天公作美,在陰灰天氣的映襯下,我這個十二分的“國畫盲”也不得不如癡似醉。</p> <p class="ql-block"> 走近柿子樹,我用臉龐貼近樹干。它盡管皸裂粗糙,卻一下倒回到了孩童時代,像正在享受媽媽那滿是老繭大手的撫摸,很溫暖,很親切。正是媽媽那雙粗糙的大手,牽扶我們風里雨里走過一程又一程,一年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 這棵特別高大的柿子樹,在初冬的季節(jié)里,殘葉橫飛,柿子遍野,粗壯的老柿樹像虛脫了精氣,抽空了水份,疲憊的如同年高蒼老的父親。但,它仍是那么慈祥,可親,更可敬。</p> <p class="ql-block"> 老屋,老人,老柿樹。老人鬢發(fā)霜白,每一根白發(fā)都染著老柿樹的記憶。他,常常獨自坐在這棵老柿子樹旁,像與它拉拉家長里短,又像久久凝視著遠方……</p> <p class="ql-block"> “千里松,萬年柏,看見柿樹喊大伯”。柿子樹比不上那些名貴樹木,也很難堂而皇之進入城市公園。</p> <p class="ql-block"> 但,你觸摸那柿子樹,或許能感覺到歷史的滄桑,悟出無數(shù)人間的悲歡離合,又更像一位胸裝百萬詩書的老者。</p> <p class="ql-block"> 你注視那柿子樹,既沒有絢麗多彩的外表,也沒有流芳千古的名氣。但柿活一世,風骨永存;柿樹之美,更像人生。</p> <p class="ql-block"> 據(jù)天氣預報,強冷空氣正在急速南下。但,這一棵棵蒼老的柿子樹,卻依依不舍地守護著大地,陪伴在人間,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陣風吹來,氣溫下降了。我的心里,卻是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后記:18日上午九時半,我在朋友圈推出了《鄉(xiāng)愁,是一輪太陽》的美篇,許多粉絲紛紛打出問號:從來不寫也不會寫詩的你,乍弄出“章氏詩”來了?鄉(xiāng)愁,還“我登上列車,朝太陽升起的地方飛馳”???呵呵,今天迷底揭曉。感謝大家的關心關注!</p> <p class="ql-block">(文中第二張、第十一張照片分別由華勛、愛蓮提供,一并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濃濃鄉(xiāng)愁滿滿感恩之旅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