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一個曾經(jīng)紅極一時享譽中外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是十六個兄弟姐妹中年齡最小也是最受寵的一個,以至于我總以為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和快樂,家中的油鹽醬醋和酸甜苦辣全然沒有體會,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對于家庭的變遷遠沒有我的哥哥姐姐們記憶深刻。</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用的水塔。</p> <p class="ql-block">這幅圖片中一樓左下的房間是我小學時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這里面有豆腐坊和飼料倉庫。</p> <p class="ql-block">頂上是我們夏日乘涼的露臺。</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已是滿目瘡痍,長滿了青苔。</p> <p class="ql-block">這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擴建的欄舍,如今也只剩下斷壁殘垣。</p> <p class="ql-block">從以上幾張老照片可以看到我們家昔日的繁榮今天的沉寂,但我們家的故事絕對沒有結束,而且有理由相信,我們家以后的故事會更加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感謝黨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把我們家所在村作為美麗宜居鄉(xiāng)村建設重點,讓我們重溫起家庭溫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們家的故事要從這個人——我的伯伯張仕斌說起。</p><p class="ql-block">以下我分七個部分給大家慢慢道來。</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前 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麓山楓紅,湘江水碧; 靖港稻香,洞庭波蕩;</p><p class="ql-block">民風淳樸,魚米之鄉(xiāng);英模弦歌,薪繼火傳。</p><p class="ql-block">溈水從大沙坪發(fā)源,緩緩向東流淌經(jīng)望城注入湘江。在溈水與湘江的交匯處,有一個小小村莊名叫伍家塘,在伍家塘這塊土地上,屹立著一塊不老的豐碑——梅樹豬場。沐浴鄉(xiāng)村振興的春風,美麗屋場伍家塘在雷鋒精神的熏陶中成長,在湖湘文化的滌蕩中升華。雷鋒同志“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豪言壯語響徹三湘大地,梅樹豬場的“一家班勞模精神”綿遠流長。</p><p class="ql-block">幾十年篳路藍縷,滄海桑田; 幾十年風雨兼程,步步登攀;幾十年,我們觸摸到時代的脈搏;幾十年,我們散發(fā)著青春的氣息。</p><p class="ql-block">幾十年,一草一木,見證了豬場步履維艱、奮然前行的歷史變遷;</p><p class="ql-block">幾十年,一磚一瓦,銘刻著豬場百折不撓、無私奉獻的動人事跡。</p><p class="ql-block">歷史變遷中,我們看到了萋萋荒草、斷壁頹垣變成了飄香稻穗、紅磚樓舍;</p><p class="ql-block">動人事跡里,我們看到了烏篷船上運輸飼料時演繹的激情,稻田里辛苦勞作時煥發(fā)的昂揚的斗志,豬舍中拼搏奮進中露出的歡欣暢快的笑臉!</p><p class="ql-block">整理著豬場的歷史資料,仿佛讓我們摸到了當年的青磚,觸到了當年的草木,見到了長輩的面容,抵達了歷史的幽微之處。梅樹豬場,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獻出了對集體事業(yè)的忠誠;沒有載入史冊的偉業(yè),卻傾注了對黨的關懷的一片赤誠;沒有名垂千古的功德,卻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進歷史,我們走進青春,走進如歌的歲月,走進科學發(fā)展的未來;</p><p class="ql-block">銘記歷史,我們銘記精神,銘記深情的期盼,銘記奮發(fā)向上的腳印……</p><p class="ql-block">讓我們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余,用精神和文化來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塑造一個家庭的基因,也逐步地影響這個美麗鄉(xiāng)村的形象。</p><p class="ql-block">讓我們用精神和文化為美麗鄉(xiāng)村提升一份品味,增添一份魅力。</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