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巖鷹文藝》即將復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作為曾經生活在巖鷹屙蛋里面的鄉(xiāng)民,作為《巖鷹文藝》創(chuàng)刊的見證者,作為《巖鷹文藝》的讀者和作者,還作為《巖鷹文藝》復刊的參與者,我有太多的感動和感激,同時也有太多的感悟。在《巖鷹文藝》的創(chuàng)刊、休刊和復刊過程中,我仰望了巖鷹屙蛋景觀,了解了巖鷹屙蛋情懷,認識了巖鷹屙蛋精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 《巖鷹文藝》誕生于風光秀麗的兩丫坪。兩丫坪有三種不同的意思。一是指原兩丫坪辦事處所轄的片區(qū)(包含兩丫坪鎮(zhèn)、北斗溪鎮(zhèn)、中都鄉(xiāng)和沿溪鄉(xiāng))。二是指現(xiàn)在的兩丫坪鎮(zhèn)。三是指兩丫坪鎮(zhèn)政府的所在地大坡頭與荷花村村。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含義,只能自己體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兩丫坪是典型的峽谷盆地。四周是高聳的群山,中間斜躺著狹長的坪地。一條長著兩個支“丫”的河流,自東向西流去……</span></p><p class="ql-block"> 記得統(tǒng)溪河詩溪江沒有修通公路和北斗溪尚<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末通高鐵</span>之前,兩丫坪人往返縣城,必從“巖觀音”和“巖鷹屙蛋”通過。</p><p class="ql-block"> 老天在兩丫坪的西北角,把“盆壁”撕破了一道裂口。裂口狹小細長,曲曲折折的。湍急的河流從蜿蜒曲折的裂縫里流出峽谷,匯入溆水河里。就在這裂口的萬丈石崖上,矗立著一柱近似于人形的巖石,仿如一尊觀世音菩薩,觀看著人世百態(tài)。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巖觀音。</p><p class="ql-block"> 離巖觀音一公里左右的公路對岸, 矗立著一座氣勢雄偉的石山,仿佛一只巖鷹,匍匐在河谷之間。石山呈三棱形,兩面環(huán)水,一面跟大山主脈相連。臨水的兩面刀削斧劈,仿佛兩面銅鏡,懸掛于石山之巔。有人說,它們好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展開雙翅的巖鷹,停留在河邊屙蛋。又有人說,</span>石峰之巔有一怪石,貌似一只巖鷹,匍匐在山頂?shù)乃上?,似乎正在下蛋。還有人說,它緣于一個祌秘的傳說:明朝末年,石峰背后的一個古村天子堂里,來了一位落難的“天子”。對內自詡為“草寇王”,對外號稱為“龍二王”。他從天庭帶來了一只雄鷹,放在這里飼養(yǎng)屙蛋,用以滋補身體。哪知官兵追來,一箭射去,老鷹死了,化成了一座石山……大家莫衷一是,眾說紛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筆者色盲,視力欠佳,看不清其真實面目;又因山阻水隔,無法攀登接近,故而心頭一團迷霧。我不清楚,這地方到底為何叫巖鷹屙蛋?也不知道,巖鷹屙蛋到底有多祌秘。但我知道,兩丫坪有許多生動的故事,兩丫坪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兩丫坪隱匿著更美妙的傳奇!</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正是因為巖鷹屙蛋的壯麗和神秘,引發(fā)了世人的普遍關注,故而闖蕩在外的游子,總愛自稱是“巖鷹屙蛋里面的人</span><b style="font-size: 18px;">”。</b><u style="font-size: 18px;">在</u><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兩丫坪人的心里,</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巖鷹屙蛋已經成為兩丫坪地理標志,成了兩丫坪兩鄉(xiāng)兩鎮(zhèn)的代名詞,成了兩丫坪人情感的歸宿。兩丫坪人的身上,深深地打上了巖鷹屙蛋的烙印。兩丫坪人的脈管里,流淌著巖鷹的血液。巖鷹屙蛋文化,成了兩丫坪區(qū)域文化的縮影;巖鷹屙蛋精神,成為了兩丫坪精神的化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 說到巖鷹精神,還得從發(fā)生在巖觀音的故事開始——</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常聽到隔壁的爺爺對我這么講: 很久很久以前,兩丫坪生活著一對恩恩愛愛的巖鷹。起初只在兩丫坪小圈子里飛翔,在群山溪溝之間來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知道山外是哪里,也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更精彩、更寬廣。</p><p class="ql-block"> 雄鷹感覺天地太窄,孤陋寡聞,想飛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試著飛騰起來。大鳥飛得快,需要直線飛行。而巖觀音峽谷太窄、又太曲折,不能直飛。它們飛到仙人橋的前面,望見兩座險峻的石山擋住了去路;石山犬牙交錯,看不清前進路,也掌控不了前去的向。要是盲目瞎撞,勢必頭破血流,免不了生命危險。它們犯難了,不知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 這時,正在萬丈懸崖之上觀花賞景的<b>觀世音說話了: “不想辦法高飛,就只能永遠困在狹隘的小圈子里。只有奮力向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高度,才能搏擊長空,直奔目標,才能看到更美的前景,博覽多姿多彩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 巖鷹一聽,覺得頗具哲理,就奮力向上飛去,沖向了浩瀚的藍天。</p><p class="ql-block"> 這故事不知究竟什么時候開始流傳的,可兩丫坪人民已把它深深地銘刻在自己的心里了!</p><p class="ql-block"> 早在一百二十多年以前,九溪江烏樓沖有“藍溪仙人”之稱的舒盛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想讓當?shù)匕傩盏淖訉O后代沖出巖鷹屙蛋,尋找美好前程。同時 他很明白,提升能力高度的有效途徑是讀書學習。于是他</span>把自家的廂房改成了教室,聘請學識淵博的先生來教書,<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創(chuàng)辦了兩丫坪第一所私塾學校。</span>為后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p><p class="ql-block"> 后來中都上尚的覃達庭先生也賣掉了自家的田產,在上尚辦起了一所私塾,為上尚培養(yǎng)了許多人才,在他的精神的醺陶下,很多上尚的志士都跳出了巖鷹屙蛋,成了聲名遠揚的精英。</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兩丫坪土生土長的知識分子翟賢生、羅澍、王立民等,辦起了全縣第一所農村附屬初中班,培養(yǎng)出了一批如賀方貢、黃伯達、王炯華、周如堅、賀祥鳳、王福山、夏松庭、彭志強等一代雄鷹。</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兩丫坪克服師資困難,辦起了自己的高中。王修耀老師當選為首任校長,培養(yǎng)出如張祖安等一批又一批的山鷹。</p><p class="ql-block"> 恢復高考制度以后,兩丫坪人不服輸,以巖鷹精神激勵自己,于一九七九年,從巖鷹屙蛋里面的水簾溪,飛出了一名全縣理科狀元,給兩丫坪山區(qū)爭了氣。</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零年,從兩丫坪的荷花村,又飛出了一名全縣理科狀元周永旭,給兩丫坪人爭了光。</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王旭同志擔任了兩丫坪文化站站長。在鄉(xiāng)黨委文教宣傳委員翟德任和兩丫坪中學王福山老師的支持下,和彭慶琪、姜耀文、周曉勇等一幫文學青年一道,以巖鷹屙蛋中的的“巖鷹”為刊名,創(chuàng)辦了油印版的地方文藝雜志《巖鷹文藝》,開創(chuàng)了溆浦山區(qū)農村中學獨立辦刊的先河。讓兩丫坪名聲大振,享譽八方。姜耀文這名從巖鷹屙蛋飛出的巖鷹,后來當上了中方縣委書記。</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九年,王身友同志接任兩丫坪文化站站長,在劉向陽、熊水平等領導同志和彭慶琪、馬吉團等教育辦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恢復了《巖鷹文藝》紙刊。翟光爛、梁長俊、肖少波、舒均楚、向軍文、袁甫健等幾位同志共同努力,連辦了一十七期刊物,將其辦成了當時縣內比較有影響的校園雜志。值得贊美!</p><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七年,一部飽含對家鄉(xiāng)愛戀之情的綜合性地方志《風光秀麗兩丫坪》一書出版了!該書從發(fā)起到編輯成功,歷時四年之久,凝聚了以米智華、奉錫聯(lián),翟光爛等為代表的兩丫坪籍的知識分子的大量心血,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全書涵蓋了兩丫坪政治、經濟、歷史,地理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共一千多面,重達四公斤之多!</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七年深秋,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一名少數(shù)民族的女雄鷹,從沿溪爛泥灣騰空而起,飛出了巖鷹屙蛋,飛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黨的十九大會議。爾后又從北斗溪飛進了縣政府,再飛到了中方。</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八年,一只名叫陳鵬的巖鷹又從兩丫坪鎮(zhèn)的黃金村起飛,飛出了巖鷹屙蛋,成為了溆浦高考文科狀元。</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九年,又一只巖鷹從兩丫坪鎮(zhèn)的坪莊垅起飛,以全縣理科第一的成績,飛進了中國科技大學。印證了筆者三十多年前利用地名所作的一幅楹聯(lián):“坪莊垅,樁龍的樁,樁得了懶動的龍:巖觀音,關鷹的關,關不住奮飛的鷹?!?lt;/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九年,在兩丫坪鎮(zhèn)黨委書記賀達昊同志正確領導和文朋詩友們的熱情烈持支持下,兩丫坪成立了全縣第三個文聯(lián)。王旭同志擔任首屆文聯(lián)主席,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創(chuàng)辦了《巖鷹文藝》公眾號,發(fā)掘并論證了巖鷹屙蛋紅軍烈士墓群,創(chuàng)建了我縣唯一被巿局上報省廳的最美瀟湘綜合文化陣地,出版了個人專集《喚醒陶令賦新辭》,<span style="font-size: 18px;">為兩丫坪人爭了光。然</span>后帶著滿腹的遺憾去世了!兩丫坪殞落了一顆耀眼的文曲星。</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以彭慶琪、舒至誠、羅錦清、舒均楚、肖少波、袁甫健先生為代表的兩丫坪文人們,希望兩丫坪的文化事業(yè)繼續(xù)得到發(fā)展,希望巖鷹精神得到很好傳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兩丫坪鎮(zhèn)黨委政府領導肖斌書記和向貴陽鎮(zhèn)長的大力支持下,二零二一年十月十五日,在兩丫坪鎮(zhèn)政府會議大廳主持</span>召開了兩丫坪文聯(lián)第一屆三次會議。會議通過無計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了新的文聯(lián)主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承蒙大家的信任,本人榮幸當選。大會還</span>增選了舒圴楚老師為文聯(lián)第一副主席。向軍文為文聯(lián)副秘書長,向登華為文聯(lián)副秘書長兼美協(xié)會長。<span style="font-size: 18px;">肖少波為新任作協(xié)會長,</span>翟夢圓為文聯(lián)辦公室主任。決定增聘肖斌、向貴陽、周洪劍、張昌竹四位領導為兩丫坪文聯(lián)顧問。爾后又補選了督學辦主任朱美成為文聯(lián)副主席兼《巖鷹文藝》社長,各中小學校長為《巖鷹文藝》社副社長。從此,兩丫坪文藝事業(yè)繼往開來,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文聯(lián)準備搞一次兩鄉(xiāng)兩鎮(zhèn)的書法、繪畫和寫作大賽,并把評選出來的優(yōu)秀作品匯集成冊,印刷出來,以鼓勵兩丫坪片區(qū)的文學藝術愛好者,激發(fā)中小學師生的文學藝術興趣,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兩丫坪文學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當時,督學辦朱美成主任還沒加入文聯(lián),筆者想爭取他的支持,就去拜訪他。</p><p class="ql-block"> 頭一次認識,也是頭一次跟他打交道??吹剿┲簧磉\動服,留著時髦的短發(fā),顯得那么年輕和富有朝氣。我在心里揣摩著,他是一位情商很高的人,出于禮節(jié)上的考慮,他肯定會從道義上表示支持,并爽快地答應給我資助一兩千元的。這樣,我也會心滿意足地含笑告辭了。哪知道,朱主任的言行,顛覆了我的想象。他不急不忙,先問問我有何具體想法,然后直接了當?shù)卣f:</p><p class="ql-block"> “這樣吧!我們不干則已;要干,就要把它干好!” </p><p class="ql-block"> ”我們應當建立長效機制,讓《巖鷹文藝》長期穩(wěn)定地辦下去,使之成為中小學生和教師的舞臺,激發(fā)他們的文學藝術興趣,推進素質教育?!敝熘魅畏胚B珠炮似的說道。</p><p class="ql-block"> “辦刊的想法我非常贊同。可是辦刊經費哪來?”我提出了自己的憂慮。</p><p class="ql-block"> “經費我們共同想辦法吧!事在人為,辦法總會有的!”</p><p class="ql-block"> 在一些小人遇事往別人身上推,功勞往自己頭上攬的今天,朱主任卻把事情和責任往自已身上攬的精神和做法,讓我不得不敬佩三分!</p><p class="ql-block"> “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好專門版塊,關注中小學教師的成長,讓教師感到溫暖,充分</span>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促進鄉(xiāng)村振興?!敝熘魅卫^續(xù)說道。</p><p class="ql-block"> 他還說:“我們辦刊,<span style="font-size: 18px;">認識要有高度,理論要有深度,待人要有溫度。”</span></p><p class="ql-block"> 一席話,我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我在心底里悄悄地贊美著,我們兩丫坪片區(qū)的教育系統(tǒng),多么需要像朱美成同志這樣有頭腦,有目標,有格局,有溫情、<span style="font-size: 18px;">肯干事,會干事</span>的好領導??!兩丫坪的教育在他的領導下,一定能夠繼往開來,獲得大的飛躍!</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和朱主任去各鄉(xiāng)鎮(zhèn)拜訪黨委書記和鄉(xiāng)鎮(zhèn)長,跟他們匯報工作打算,以爭取他們對文聯(lián)工作尤其是對辦刊和開展寫作、繪畫和書法大賽活動經濟上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先去找肖斌書記和向貴陽鎮(zhèn)長。他們二話沒說,十分慷慨地答應支持,并在第二天就把錢發(fā)給了我。讓我倍受感動!</p><p class="ql-block"> 至北斗溪鎮(zhèn)政府拜訪舒均軍書記和鎮(zhèn)長以及主管教育的副書記諶春華女士。他們也都特別熱情支持。并給我們提出了如何搞好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到中都鄉(xiāng)政府拜訪了孫慶華書記和向鄉(xiāng)長。又在溆浦城里拜見了沿溪鄉(xiāng)舒易良書記。他們也都表示要熱烈支持,讓我感受到了當代年輕書記熾烈的工作熱情和高度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 四個鄉(xiāng)鎮(zhèn),四位書記,四位鄉(xiāng)鎮(zhèn)長,八顆滾燙的熱心凝在了一起。他們都是不忘初心,積極投身兩丫坪兩鄉(xiāng)兩鎮(zhèn)新農村建設的雄鷹。在此,我代表兩丫坪文聯(lián),給這些領導們鞠躬致敬啦!有他們的務實領導,兩丫坪人民有福了!</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社會的反映,文化是歷史的濃縮。文化,要有自信;文化,需要傳承。沒有文化傳承的地方是沒有靈魂活力的地方。沒有文化的健康發(fā)展,就不會有社會的全面進步。</p><p class="ql-block"> 《巖鷹文化》作為一種載體,要把巖鷹精神和巖鷹文化全面地展現(xiàn)出來,要成為兩丫坪片區(qū)的地方志,要將兩丫坪人民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到兩丫坪領導的功績記錄下來,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具有積極向上、奮力拼搏精神的兩丫坪領導和人民,是奮力高飛,搏擊長空的巖鷹,而培養(yǎng)學生、搞好文化傳承的過程,就是屙蛋的過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