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高氣爽,瓜果飄香,正是外出活動的最佳時節(jié)。11月6日,我全副武裝,與悅星戶外52名隊友一起穿越南山嶺、羊蹄嶺古道。</p> <p class="ql-block"> 上午9點,我們準時從文天祥公園出發(fā),一部大巴車滿載著愉悅的心情,迎著充滿希望的旭日,朝著目的地快樂啟程。在車上,先來一張美美自拍照,記錄一下今天美好的活動,可惜美顏效果有點失真,大叔變成了小伙子,大媽也秒變成18歲小姑娘。</p> <p class="ql-block"> 9:30,我們到達梅隴南山馮村路口,大巴車停在324國道旁,我們徒步穿過田間村道,走向南山嶺古道入口。沿途兩邊,黃澄澄的稻谷鋪滿田野,猶如畫家筆下那幅充滿希望、充滿喜悅的金色油畫,令農(nóng)家出身的我,倍感親切。</p> <p class="ql-block"> 在南山嶺古道入口牌坊前,我們拍下了今天第一張集體照,儀式感滿滿。女隊友們意猶未盡,還要求單獨再拍一張集體照,真服了你們了。</p> <p class="ql-block"> 隨后,隊友們分散自由拍照,個人照、雙人照、小團體照也隨著“新鮮出爐”。千萬別小看這些照片,當你回首往事,翻開一張張熟悉而又親切的照片,一個個靈動鮮活的場景將會浮上腦海,令你終生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拍照暫告一段落,便開啟今天穿越南山嶺古道之行。據(jù)查,南山嶺古<span style="font-size:18px;">道,屬于“古商道”,是“惠潮古道”的一部分,</span>宋代以來,從惠州而至潮州的陸路,必須穿越南山嶺古道。歲月如歌,如今藏在南山嶺中的“惠潮古道”,雖然沒有曲徑通幽的風情, 也沒有雄偉壯麗的氣勢, 但它如同一本飽經(jīng)滄桑的史書, 記錄著惠州、潮州昔日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南山嶺古道上,有座宋存庵,“宋存”兩字是指“江山永在,宋室長存”之意?!皳?jù)說,公元1279年,元軍大舉南伐,宋帝昺南逃,來到南山嶺。當時,天色已晚,風云突變,只好在山腳巖石下暫住一宿。半夜時分,地動山搖,宋帝昺嚇得失聲痛哭,右丞相陸秀夫知道地震了,便奉旨在巖壁上書寫“壯帝居”,有趣的是,字剛寫完,地震就過去了。明代官員路過此地,得知這一往事后,就在巖壁題刻了“壯帝居”三字。公元 1762年,鲘門鎮(zhèn)、梅隴鎮(zhèn)百姓集資,以此石刻為中心,修建了一座寺院,并起名為“宋存庵”。</p> <p class="ql-block"> 越過南山嶺,已是中午11點,隊友們重新乘車來到鲘門泗馬嶺水庫,集中在水庫旁邊的林蔭下休息。隊友們拿出各自帶來的食物,大家一起開心地分享起來。領(lǐng)隊旺旺、家全等人忙著燒水,讓大家喝上熱乎乎的海豐特色咸茶。這一簡單便捷的午餐,品嘗起來也不亞于美味佳肴,令隊友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休息期間,后門徒友輝哥專程前來看望,在攀談中得悉我們飲用水不足,他便立馬前往小賣部,為我們送來兩大箱礦泉水,物輕情意重,在此深表謝意!</p> <p class="ql-block"> 吃飽喝足,那個越來越想出風頭的老鐘,高聲唱起了自己編詞的悅星戶外隊歌,頓時,原本午飯后昏昏欲睡的隊友又興奮起來了?;顚毎⒋鹊男β暎由侠乡姷母杪?,悅星戶外不活躍是不行滴!老鐘是哪位?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看吧,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下午1:40,隊伍重新出發(fā),準備從君子嶺入口穿越羊蹄嶺古道。君子嶺古道又稱陳三嶺,長約1.6公里,系羊蹄嶺古道的接入路道,當時梅隴、鲘門及附近的群眾要前往羊蹄嶺必須通過君子嶺古道。</p> <p class="ql-block"> 登上君子嶺頂,給人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隊友們站在觀景臺上,遠眺鲘門海上景色,感受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海豐,海豐,臨海物豐,也許縣名就是這樣來的。</p> <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息,隊伍進入羊蹄嶺古道。羊蹄嶺乃蓮花山支脈,峰似羊蹄,又似楊桃瓣,明代以前稱楊桃?guī)X,清朝時改稱“羊蹄嶺”。古代之海豐,環(huán)境閉塞,無法與外界聯(lián)系。到了西漢初年,當?shù)厝罕娨皇忠荒_,用山石堆砌成一道寬約1.7米,呈“之”字形盤繞于嶺上的磴道,這就是最初的羊蹄嶺古道。</p> <p class="ql-block"> 明朝景泰年間,政府鑒于羊蹄嶺地扼東西的交通要道,于是撥出公款,拓寬驛道,建亭沏茶,置僧施茶,方便行人,將其建成為粵東的郵傳大道。</p> <p class="ql-block"> 清代乾隆年間,兩廣官員見羊蹄嶺地勢險峻,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為兵家必爭之地,于是撥款在嶺上建立五座關(guān)隘,派兵防守。五座關(guān)隘均用重達40斤的大烏磚壘砌而成,牢靠堅固,自此聞名于閩粵兩省,真可謂是“高嶺橫天出,雄關(guān)鎖嶺巔”!只可惜,時光荏苒,風霜雨露,如今這些關(guān)隘只剩下殘垣斷壁!</p> <p class="ql-block"> 踩在鋪滿落葉的古道上,親身感受那個年代,此路肩負連通外界、兵家必爭的重要意義。如今,古道安靜的躺在這里,成為了我們一個休閑健身、修心養(yǎng)性的去處。</p> <p class="ql-block"> 隊友們走走停停,說說笑笑,讓沉寂的古道熱鬧起來,有了生機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 悅星戶外是一支快樂的隊伍,每次活動,隨時可見隊友們燦爛的笑容,我們用實際行動演繹著悅星的口號:“悅星戶外,健康與快樂同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午4點20分,隊伍順利到達終點——圣佛庵。圣佛庵原名翦翠庵,俗稱羊蹄嶺庵。明朝景泰年間砌筑驛道,為途經(jīng)羊蹄嶺的官員以駐足,遂于嶺頂創(chuàng)建翦翠庵,一進三間,旁置小亭,延僧施茶,以便行人。1740年,海豐知縣李光華奉旨選擇現(xiàn)址移建此庵。隨著時光的推移,時代的變化,如今的圣佛庵,已成為信眾禮佛、游客觀光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在“有求必應”那個大石前,隊友們紛紛擺姿抓拍。俗話說:心誠則靈,祈愿各位隊友身體健康,家興業(yè)旺!</p> <p class="ql-block"> 下午5時左右,我們點齊人數(shù),開始返程。下山途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有一部小車停放在路上,我們大巴車沒辦法通過,而小車車主又不在,怎么辦?關(guān)鍵時刻,只見悅星幾位“大佬”主動出手,合力把小車挪向了路旁,保證大巴車順利通行。真的是“人心齊,泰山移”,為悅星隊友點贊????</p> <p class="ql-block"> 今天之行,不只是一次簡單的穿越活動,而是一場真正的身心修行。累并快樂著!這就是戶外活動的魅力所在,也是很多人熱衷于其中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11月20日(星期六),悅星戶外將組織一場徒走蓮花山通平古道、湘子橋下野炊的悠閑戶外活動,期待你的熱情參與。親們,下次活動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