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海旅游節(jié)攝影獲獎作品:夜闌書融 作者:愉 恒(大鵬扶搖文學(xué)社名譽社長)</h3> <h3>——寫在前面——自今而后,此專欄將成為常設(shè)欄目,主要刊發(fā)大鵬扶搖文學(xué)社群師友、詩友們對詩詞/詩歌的討論以及敝余讀、學(xué)、寫的體悟與詩思,以期收到不斷提高與進步之效。微信群,不管是詩書畫、文史哲還是美食、旅游等等,都是志同道合者的圈子,一如一個小小的社會,理解支持自不必說,經(jīng)常交流互動是必要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必須的,“理不辨不明”啊!樂見鵬友們從一首現(xiàn)代詩的“意境”探究開始,引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和討論;想到陶淵明詩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故設(shè)本欄目。</h3> <h3>——原創(chuàng)詩歌——</h3> <h3>愛在深秋?文/黃善邦 (上海)<br>如果沒有年輕就沒有浪漫如果沒有激情就沒有愛在深秋落葉成了信使丹楓成了留守初秋還能從月中見到你深秋森林也沒法把你挽留每一次經(jīng)過芳徑都是你可愛的笑臉每一次霜飄露重才知芳徑已走到了盡頭愛在深秋因為曾櫻花綻滿枝頭愛在深秋因為曾絮雨在這里逗留</h3> <h3>——互動交流——或曰:黃老師:是不是“因為曾經(jīng)櫻花綻滿枝頭”或者“因為櫻花曾綻滿枝頭”?</h3> <h3>詩作者黃善邦:@胡詩英(湖南永州)?老師說的真好!反證了現(xiàn)代詩的美!然而現(xiàn)代詩也有難點,當(dāng)筆峰落下,許多的詞語會像落花一樣撩動你的眼簾,往往使人亂了方寸,只有多讀多改,把詩眼擦的亮亮的,才能把詩魂展露出來。</h3> <h3>——詩不厭改——</h3> <h3>胡詩英@黃善邦?:黃老師:我寫現(xiàn)代詩也是有這種想法。詩里的故事凄美、動人、難忘又或美好,便是引讀者共鳴的佳作。附上半年寫的舊作一首發(fā)群里,請詩友們斧正為好。<br>江南煙雨/詩英<br>你撐著油紙傘,穿上一款鐘情的淺綠色旗袍,走在石板小路的江南。你一回頭的淺笑,所有的春色都裝進了你湖泊般清澈的眼眸。你站在橋頭張望,那一樹碧綠的垂柳在隨風(fēng)飄蕩,你的心弦在期待……你巴望著,這一處風(fēng)景,有佳人與你同賞。在煙雨中的花瓣上,綠草上,沾滿著一顆顆的小水珠……就像戀人思念遠方情人的眼淚。你在每個花開的季節(jié)都會守候,守候那一季的花開。你披著白披肩,泛著輕舟,撫著為他譜寫的浪漫的曲子,你的臉上洋溢著微笑……回憶與現(xiàn)實重疊,你在江南的春天,唱著一曲動人的歌。呵呵——這煙雨中的江南是如此的美!<br>2021.3.21.11:48分/草</h3> <h3>黃善邦@胡詩英(湖南永州)老師,如果:第一段改,走在江南的石板小路上第二段,頭一個 你去掉第三段,那一頭墨綠的垂發(fā)隨風(fēng)飄蕩第四段,這一處的風(fēng)景第五段,那煙雨中、花瓣上、第六段,姑娘在每個第七段,頭一個 你,去掉您可以試試!</h3> <h3>——被關(guān)注和點贊的詩——</h3> <h3>晚秋的柳樹葉<br>文/瑪依然·吾布哈生(新疆)<br>晚秋的柳樹葉是淡綠色的這棵報春樹給枯黃的晚秋渲染了色彩<br>2021年10月31(第一次寫微詩,請大家多多包涵!)</h3> <h3>文字極淡 ,卻是真正的詩歌 。為這首詩點贊, 更為詩人點贊?。?大鵬詩書畫院院長,大鵬扶搖文學(xué)社社長)</h3> <h3>——首席朗誦者的詩——?【散文詩】惟冬天,不可辜負文/加貝小小<br>還有四天立冬天還算暖和大街上人們的著裝和季節(jié)一樣錯亂裙子、衛(wèi)衣、馬甲和風(fēng)衣顏色豐富 樣式頗多藍馬甲黃頭盔一邊騎車一邊電話后備箱擠著兩大捧玫瑰花那是誰的愛情晚上六點一刻奶茶店前排起了長隊我兩手空空回家燒了一壺水翻幾頁書,等水開半杯花茶喝到微涼茉莉、金銀花、佛手柑隨意搭配 功效不明季節(jié)游走花期不再在第一場雪來臨前趕緊存點書香在肚里好捱過接下來的寒冬——小小隨筆2021.11.3<br>(標題為編者所加。作者系知名主持人、朗誦者。董正元先生云:我們大鵬的御用朗誦者、首席朗誦者)</h3> <h3>——編后語——“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這,無疑是學(xué)好詩詞的正確態(tài)度和方法。敢于亮堂自己,抖摟心路歷程,說出一首詩、一句話乃至一個字詞之所以如此的感想與體會,不光對自己是檢視、提高,也更容易與讀者(更不用說鵬友!)共情,獲得更多的關(guān)注、閱讀與贊賞。愚以為:真,是詩詞的靈魂,也是最大的技巧。遣詞造句,當(dāng)然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盲目的炫技甚至生拼亂造,終為無益,徒留笑柄而已也!</h3> <h3>附錄【百度百科】——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指的是遇到非常優(yōu)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閱讀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與含義,遇到不同的觀點大家共同討論分析。其來源于《移居兩首》,作者為陶淵明。<br>中文名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br>詞語釋義【拼音】qí wén gòng xīn shǎng,yí yì xiāng yǔ xī【出處】晉代·陶淵明,《移居兩首》(其一)【原文】《移居兩首》(其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踞屃x】早想住到南村來,并不是為了要挑什么好宅院;只是知道這里住著不少心地純樸的人,那些人們愿意同他們度過每一個早晨和夜晚。這個念頭已經(jīng)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這件大事辦完。簡樸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夠擺床鋪就能心安。鄰居老朋友經(jīng)常來我這里,談?wù)勥^去的事情,人人暢所欲言;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鉆研。[1]賞析解讀詩的末后兩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后來流傳演化而為成語“賞奇析疑”和“奇文共賞”?!百p奇析疑”和原詩意思一樣,形容欣賞好的詩文、分析疑難問題?!捌嫖墓操p”卻和原詩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譏諷的語氣,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于眾,讓大家一起來貶斥,諷刺為“奇文共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