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江西雙飛八日游記(上篇)2021.10.23~10.30

陸立世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3日~10月30日,我和朋友參加由太原晉旅商務國旅組織的,江西精華品質純玩雙飛八日游。由于井岡山景區(qū)正在舉辦紅色旅游博覽會,要求進入景區(qū)的游客必須攜帶48小時核酸檢測報告,故旅行社于10月22日下午,組織團友們集體做核酸檢測。</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3日下午,我們乘MU6454航班 17:20分起飛,19:20分抵達南昌,入住酒店。</p><p class="ql-block">10月24日中午,乘旅游大巴抵達位于江西吉安革命圣地井岡山。全體團員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創(chuàng)建94周年,10月26日~10月29日,這里將隆重舉辦紅色旅游博覽會。</p> <p class="ql-block">游覽國家5A級景區(qū)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茨坪~革命搖籃之村。</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同志舊居及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舊址,毛主席曾在這里寫下兩篇名著。</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的斗爭》和《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p> <p class="ql-block">黨指揮槍主題雕塑。</p> <p class="ql-block">朱德同志舊居及紅四軍軍部舊址。</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紅色郵政陳列室。</p> <p class="ql-block">工農兵政府公賣處。</p> <p class="ql-block">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留影。</p> <p class="ql-block">瞻仰北山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該園建成于1987年10月,宋任窮為陵園題詞,彭真為陵園紀念館題詞“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站在陵園高處,向南遠眺全國最值錢的山峰~五指峰??,又名財神山。</p> <p class="ql-block">彭真委員長為陵園紀念館題詞~“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館內有毛澤東主席的題詞~“死難烈士萬歲”。</p> <p class="ql-block">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該館建成于1959年10月。</p> <p class="ql-block">館名是朱德委員長于1962年3月重上井岡山時題寫。</p> <p class="ql-block">石雕~《勝利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雄偉的井岡山。中宣部一號工程,采用聲、光、電的結合,把參觀者帶回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小學課本朱良才寫的《朱德同志的扁擔》。館內六個展廳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向人們詳細再現了井岡山的革命歷史。</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5日上午~游覽井岡山黃洋界景區(qū)。黃洋界位于茨坪西北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qū)。石壁上的三個大字“黃洋界”,由朱德委員長題詞。</p> <p class="ql-block">遠眺黃洋界峰巒云海之美景。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云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p> <p class="ql-block">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就發(fā)生在這里,至今保留著當年的哨口工事、紅軍營房以及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zhàn)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及路邊的荷樹。1965年5月,毛澤東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主席書寫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八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紀念碑對面的石壁,正面是毛澤東主席的詩詞《西江月.井岡山》。</p><p class="ql-block">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p><p class="ql-block">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p> <p class="ql-block">中國紅軍第四軍~哨口工事舊址。</p> <p class="ql-block">當年紅四軍戰(zhàn)士修筑的戰(zhàn)壕工事。</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的炮臺處。1928年8月下旬,國民黨湘軍和贛軍共五個團,趁紅四軍主力在湘南未歸之際,對井岡山根據地發(fā)起第二次“會剿”。8月30日晨,敵軍向黃洋界哨口發(fā)起攻擊,留守的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一部和第三十二團,在赤衛(wèi)隊和人民群眾的支援下,憑險據守,連續(xù)打退敵人的多次猛攻。紅軍以僅有的一門剛修復的迫擊炮開始轟擊。湘軍誤以為紅四軍主力回山,當夜撤退。黃洋界戰(zhàn)斗的勝利,為紅四軍主力回師井岡山,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二次“會剿”創(chuàng)造了條件。毛主席為此寫下“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p> <p class="ql-block">參觀中國紅軍第四軍醫(yī)院舊址,這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該院是解放軍301醫(yī)院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小井紅四軍醫(yī)院舊址位于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北小井村,醫(yī)院設有可容納二百多名傷病員的病房,是中國紅軍的第一所正規(guī)醫(yī)院。1929年1月下旬,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根據地發(fā)動了第三次“圍剿”,住在紅軍醫(yī)院和老鄉(xiāng)家中的130多名重傷員來不及轉移,全部遇難!</p> <p class="ql-block">曾志(1911年4月4日 — 1998年6月21日),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任中國紅軍第四軍醫(yī)院院長。</p> <p class="ql-block">院內雕塑~《師長獻鹽》。</p> <p class="ql-block">園內雕塑~《戰(zhàn)地救護》。</p> <p class="ql-block">園內雕塑~《艱苦創(chuàng)業(yè)》。</p> <p class="ql-block">在此打卡留念,向紅四軍醫(yī)護人員致敬。</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5日下午,游覽井岡山最美自然景觀~龍?zhí)镀俨既骸?lt;/p> <p class="ql-block">龍?zhí)镀俨?,在陡然跌落絕壁之下,連續(xù)飛下四級斷崖,形成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和深潭。1965年,郭沫若游覽此地后留下著名詩句:“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p> <p class="ql-block">與我合影是初中同班同學,在旅游團中不期而遇,真是緣分!</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九江市中心的“麗程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拉開窗簾,甘棠湖水映入眼簾。九江古城,秀在一湖。甘棠湖古稱景星湖,由廬山泉水注入而成,位于九江市市中心,后人為感念唐江洲刺史李渤德政,改名甘棠。湖周十余里,面積千余畝。 甘棠湖碧波蕩漾,朝輝夕陽,匡廬倒影,景色優(yōu)美。又有煙水亭、思賢橋等名勝古跡相互輝映,令人流連忘返。堤的南側是南門湖,也是當地的風景名湖。</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和旅伴兒一塊兒去游覽甘棠湖。</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6日上午,早餐后驅車前往廬山景區(qū),再換乘景區(qū)觀光旅游車上山,到達廬山風景區(qū)。這里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風景名勝區(qū),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p> <p class="ql-block">廬山住宅區(qū)風光。白云藍天,青山秀樓。</p> <p class="ql-block">入住廬山牯嶺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游覽廬山含鄱口,背景是含鄱口牌樓。在這里能看到“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四季美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廬山含鄱口的望鄱亭,若天氣晴朗,清晨在這里可以看到鄱陽湖上晨光熹微。</p> <p class="ql-block">登上含鄱口的犁頭尖,遠眺中國領袖峰~五老峰。今天五老峰羞答答的,總不愿揭開自己神秘的面紗。</p> <p class="ql-block">在犁頭尖俯瞰含鄱口景區(qū)全貌。</p> <p class="ql-block">和老朋友去游覽三疊泉。前幾年,我倆曾一塊兒用一個半小時,去攀爬貴州梵凈山的老云頂和紅云金頂。</p> <p class="ql-block">從最佳角度拍攝,中國四大名瀑,廬山第一瀑~三疊泉全貌。</p> <p class="ql-block">去游覽三疊泉,上上下下共3000多個臺階,需要考驗人的體力和毅力。有人下到谷底上不來,需乘坐滑桿,你知道多少錢嗎?按體重計價,一斤8元,我體重150斤,就要1200元。所以上上下下都是年輕人,像我們六、七十歲的老人很少。</p> <p class="ql-block">三疊泉谷底風光。</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6日下午,參觀廬山蘆林一號別墅和廬山會議舊址。</p> <p class="ql-block">蘆林一號別墅,也稱毛澤東同志舊居,1985年改為廬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蘆林一號別墅外景。</p> <p class="ql-block">蘆林一號別墅內景~會客廳。</p> <p class="ql-block">蘆林一號別墅內景~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參觀廬山會議會址,該會址位于牯嶺河西路504號。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chuàng)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后改名“廬山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曾在這里召開過三次重要會議。</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廬山會議是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8月2日至16日召開的中共八屆八中全會的合稱。</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廬山會議是指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會議主要討論工業(yè)、糧食、財貿及教育等問題。</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廬山會議是指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會議原定議程是討論修改憲法、國民經濟計劃和戰(zhàn)備等問題,為即將召開的四屆全國人大作準備。</p> <p class="ql-block">廬山會議會場。</p> <p class="ql-block">1970年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席位圖。</p> <p class="ql-block">黨的光輝歷程,從一大到十九大。</p> <p class="ql-block">原廬山圖書館,現為抗戰(zhàn)博物館。門匾上“廬山抗戰(zhàn)”四字,是由開國上將呂正操題詞。</p>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國民黨曾在這里召開“廬山談話”,討論抗戰(zhàn)大事。</p> <p class="ql-block">“廬山會談”簡介。</p> <p class="ql-block">參觀廬山宋美齡私人別墅~美廬,被譽為廬山“小故宮”。</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為“美廬”題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廬山牯嶺的廬山戀影院,這里每天循環(huán)播放八十代年初的愛情電影《廬山戀》。影片中男女主角深情相擁,影幕第一吻??,曾轟動全國,一舉成名。</p> <p class="ql-block">10月27日上午,今天起的早,早飯前去欣賞廬山晨光。</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去游覽廬山終年繁華似錦的~錦繡谷。經過廬山人工湖~如琴湖,因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漫步“白居易詠桃花地”的花徑。</p> <p class="ql-block">在花徑內小憩。</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草堂。</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雕塑。</p> <p class="ql-block">石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p><p class="ql-block">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p><p class="ql-block">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p> <p class="ql-block">游覽廬山終年繁華似錦的~錦繡谷。</p> <p class="ql-block">錦繡谷的秀麗風光。</p> <p class="ql-block">“無限風光在險峰”~毛主席曾在這里坐在一只藤椅拍照?,F在人們把背景中的山峰,習慣稱為“險峰”。</p> <p class="ql-block">觀妙亭。據說當年蔣介石、宋美齡曾在這里喝茶觀看夕陽余暉。</p> <p class="ql-block">1946年7~9月,美國總統特使,五星上將馬歇爾曾八次上廬山為“調處”國共談判,曾在這里面見蔣介石。</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談判臺舊址。</p> <p class="ql-block">“天生一個仙人洞”,這里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道場。</p> <p class="ql-block">“暮色蒼??磩潘伞薄@顆迎客松,因江青拍攝,毛主席題詞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也在這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門外的御碑亭,全石古建,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電影《廬山戀》,男女主角躲雨邂逅的場景,就在這里拍攝。</p><p class="ql-block">上篇到此結束,謝謝閱覽,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