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課堂教學深度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10月26日至28日,濟寧市初中“課堂教學深度學習”推進周活動在金鄉(xiāng)縣育才學校舉行。</p> <p> 濟寧市教科院副院長關明春親臨會場指導工作。參加此次會議的有各縣市區(qū)初中政治教研員、歷史教研員、英語教研員,各縣市分管教學的業(yè)務領導和骨干教師。</p> <p> 上午八點,暖陽初照,一切井然有序。此次推進周活動,學校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做了充分準備!各學科組集體備課、多次磨課,每一堂課都是老師們集體智慧的凝成。</p> <p> 本次活動共分為兩項議程。第一項議程聚焦課堂,深入聽課。第一、二節(jié)課與會人員共同觀摩兩節(jié)課堂教學展示。第二項議程經驗分享,智慧碰撞。第三節(jié)課全體縣區(qū)領導和老師參加集中座談交流會。</p> <p> 10月26日觀摩道德與法治課。授課教師分別是來自我校的趙建紅老師和濟寧十五中的陳平老師。兩位老師有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扎實的基本功。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線索明確,目標達成度非常高。</p> <p> 趙建紅老師執(zhí)教七年級《走近老師》</p><p> 趙老師親切自然、循循善誘,課堂給人以美的享受。整節(jié)課分為三個板塊:我知我?guī)?、我尊我?guī)煛⑽覑畚規(guī)?。老師以情感人,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位師生。最后拓展訓練“寫下想對老師說的話”,表達對老師的理解,表現(xiàn)出對老師的親近,水到渠成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p> <p> 瞧,同學們凝神貫注,陶醉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課堂氛圍中。</p> <p> 陳平老師執(zhí)教九年級復習課《第二單元民主與法制》復習任務、目標明確;講練結合,做到了“三性”,準確性、典范性、綜合性;重點突出,課堂效率高,培養(yǎng)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參與度高。</p> <p> 新聞播報,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贏得陣陣掌聲。</p> <p> 關明春院長、育才總校長楊愛紅、初中部校長田中偉深入課堂教學一線,認真傾聽的同時還不忘記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怕錯過精彩的瞬間。</p> <p> 第三節(jié)課經驗分享,智慧碰撞。濟寧市教科院副院長關明春,各縣市區(qū)教研員及聽課老師評課。首先兩位執(zhí)教老師談教學思路與反思,教研員代表對這兩節(jié)課進行剖析、點評和建議。金鄉(xiāng)縣教研員趙麗提出提高課堂效率要做到八有:有標、有魂、有線、有生、有趣、有效、有練、有思。關院長指導老師分析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打造高效的、受學生歡迎的課堂助力:目標與主題要明確、框架與線索清晰、生活與情境緊密聯(lián)系、預設到生成水到渠成、合作與探究有聲有色、訓練與實踐真實有效。</p> <p> 老師們收獲頗豐,紛紛表示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落實領導們提出的建議。</p> <p> 10月27號觀摩歷史課 </p><p> 金鄉(xiāng)縣育才學校李金偉老師講授的內容是八年級歷史課《中國共產黨誕生》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準備充分,視頻選的貼合實際,代入性強;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課件中對鄧恩銘烈士進行了深挖,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yǎng)。整堂課圖文并茂,史料豐富,充滿著教育的智慧。</p> <p> 積極參與,每個同學都是課堂的主人。</p><p><br></p> <p> 濟寧學院附中孔超講授的內容是九年級復習課《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孔老師基本功扎實;精心備課,精選視頻,展示了新中國成立后做出的突出貢獻;精心設計討論,角度煥然一新,啟發(fā)學生思考。教師引導到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p> <p> 隨后,市歷史教研員焦廣敬和縣歷史教研員黃凱進行了精彩點評,聽課老師也積極參與評課研討,從不同角度暢談聽課感受,見解獨特。焦老師作了主題為《基于歷史學科本質的黨史教育教學建議》中考分析報告。講考點、教法、復習方向、及指導學生怎樣復習有利于中考等,對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觀和歷史意識,尤其是面對中考,現(xiàn)實而言的提高分數,是很有益處的。焦老師最后勉勵老師們力爭讓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成熟,向高效課堂發(fā)起挑戰(zhàn)。</p> <p> 28日英語觀摩課</p><p> 授課教師分別是來自金鄉(xiāng)縣育才學校的郝寧寧老師和汶上縣第一實驗中學的劉琳琳老師,兩位授課教師準備充分、設計巧妙、過程精彩,體現(xiàn)了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為大家展示了兩節(jié)有思想、有深度、有創(chuàng)新的公開課。</p><p> 郝寧寧老師所授課題為八年級新授課《Unit4 3a—3c Writing》。郝老師采取了逆向思維教學策略。視頻形式導入,引發(fā)學生對Which place do you like best?Why do you like it best?進行討論。后期運用Let’s talk.Let’s share.為孩子們奠定了寫作基礎。而后通過初寫、閱讀短文分析語篇、潤色、自評互評最后完成一篇美文。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以學生“學”為主體,以教師的“導”為主線的教學理念,引發(fā)了學生深度學習。</p> <p> 劉琳琳老師所教授的是九年級《Unit7語法復習課》。劉老師的課堂生動,幽默。用西游記中沙和尚的經典話語引出被動語態(tài),激發(fā)孩子們表達被動語態(tài)的欲望。而后基于學生的現(xiàn)有認知水平,以任務為驅動運用不同的文本形式,展開高效課堂。</p> <p> 第三節(jié)課研討,郝寧寧老師和劉琳琳老師首先進行了課后反思,兩位老師均對課堂深入學習進行了自我剖析,也讓參會的老師們感受到,一節(jié)優(yōu)秀的公開課背后的艱辛。</p> <p> 濟寧市英語教研員張莉老師指出深度學習的英語課堂,“深”指的不是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增量且出新,而是基于教材文本的深挖。要“因材施教”, 認真分析授課內容是否需要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的英語課堂,不是教師繼續(xù)發(fā)揚教的作用,而是基于學生的能力水平,旨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要“因人施教”,充分了解我們所教的學生,根據學生的能力來決定和設計課堂的。</p> <p> 老師們在交流中碰撞思維,在切磋中攜手共進,教育的智慧在分享中熠熠生輝。</p> <p>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p><p> 這次“推進周”活動,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加強了教育教學的經驗交流,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我們相信,在市教科院的領導下,老師們將乘著“課堂教學深度學習”推進周活動的東風,將理念轉化為行動,在教育這條花香滿徑的路上,與有趣的靈魂相遇,擁抱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