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br></br>有時候興致勃勃地帶著手機出門遇到美景時便不斷地狂拍最后等到想篩圖發(fā)朋友圈時<br></br>才發(fā)現(xiàn)自己拍了一堆“廢片”照片構圖不完整......主體不突出...... 然而面對這些“廢片”我們就只能打包刪除嗎<strong>不不不</strong>手機自帶的照片裁剪(修剪)功能<br></br> 它可是“廢片”的拯救者它的力量可是不可小覷的現(xiàn)在讓我們通過一組照片來看看“廢片”通過二次裁剪是怎樣成功逆襲的?!<strong>1/.</strong><strong>構圖優(yōu)化</strong><strong></strong>我們都知道,一張好看的照片都離不開好的構圖。構圖是最基本的拍攝技巧。<br></br>而現(xiàn)實是,一拿起手機拍照,構圖啥的全都拋在腦后......想起時,卻又因為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導致構圖不完善。這時候后期的<strong>二次裁剪</strong>就顯得尤為重要了。<br></br><strong>原圖</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分析:</strong>豎畫幅,建筑上空留白較多,且建筑邊緣有一角是不規(guī)則的,然而建筑整體看似具有三角形構造,可以借此進行裁剪,完善照片整體構圖性。取建筑的三角形造型,裁去照片里多余的部分,再利用<strong>對角線構圖法</strong>,裁去建筑上空多余的留白。<strong>剪裁中</strong> <h3>步驟一</h3></br> <h3>步驟二</h3></br>由于照片看起來亮度偏暗,畫面灰蒙蒙的,所以這里需要提高照片的亮度和曝光,同時可以適當?shù)靥岣邔Ρ榷龋档蜕珳?,這樣一張建筑局部照便成功輸出了!<strong>效果圖</strong><strong>▼</strong> 需要注意的是,在裁圖之前,我們要對準備裁剪的照片進行一番觀察,看看怎樣構圖畫面會看起來更加舒適,美觀,做好取舍。<strong>裁剪前</strong>▼ (<strong>裁剪原因:</strong>粗黑色線條下的區(qū)域看起來有些累贅~)<strong>裁剪后</strong>▼ (裁剪后,整體畫面的構圖看起來更加干凈簡潔)<br></br><strong>2/.</strong><strong>強化主體</strong><strong></strong><br></br>主體是一張照片的靈魂,如果畫面過于雜亂,主體的地位會被削弱,甚至是主次不分,這樣照片的拍攝主題不明顯,觀者便很難理解拍攝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亦或是傳遞的故事。<br></br>因此,當拍攝后發(fā)現(xiàn)照片的主體地位受干擾時,就要對照片進行適當?shù)夭眉?,從而強化主體。<strong>原圖</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分析:</strong>照片里的停車桶本是主角,但其后方較為雜亂,擾亂觀者的視覺關注點。因此,我們在進行二次構圖時,可將雜亂的部分裁剪掉,突顯照片的主體。如下圖:<strong>剪裁中</strong> 裁剪后,可以利用<strong>Snapseed</strong>適當?shù)靥岣弋嬅娴牧炼?降低色溫,這樣一張清新簡約的照片就誕生了,是不是覺得主體更加明確了呢? <strong>效果圖</strong>▼ 同樣的,在進行人像拍攝時,被拍攝者均為畫面的視覺點,我們要盡可能排除一些干擾元素,集中觀者的視線。<strong>裁剪前</strong>▼ <strong>裁剪后</strong>▼ 裁剪后,人物在畫面中的占比加大,自然而然便成為視覺焦點。不過,細心的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背景墻上的分割線有些傾斜,這時我們可以利用<strong>Snapseed里的透視功能</strong>進行矯正。(注明:左右亦或者上下拉動下圖的四角,即可調整。) <h3>① 矯正前</h3></br> <h3>② 矯正后</h3></br>此外,矯正后,人也會隨之變高哦,簡直是一舉兩得,完美 <br></br><h3><strong>3/.<br></br></strong></h3></br><h3><strong>改變畫面內涵</strong><br></br></h3></br>不同的畫面取景范圍,能帶來完全不同的畫面效果。通過后期裁剪,你可以完全改變畫面的內涵。<br></br>我們一起來看個例子吧~<strong>原圖</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分析:</strong>這一張照片,利用水洼地,拍攝虛實結合的倒影照,這是一種創(chuàng)意拍法。然而,畫面里的倒影有些繁雜,人物的走路姿態(tài)隨意,這讓原本的創(chuàng)意照變得平淡且缺乏美感。難道這注定就是一張廢片嗎?不,只要換個想法,廢片瞬間化身為創(chuàng)意大片。首先,通過觀察原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完整的倒影,所以可以以此作為照片的主體。緊接著,進入裁剪步驟,保留一個完整倒影,人物的腳以及建筑的局部即可。<strong>剪裁中</strong> 倒影照的雛形已展現(xiàn)出來。如果想讓照片變得更有夢幻性,則可以換個角度,利用手機自帶的圖片編輯器將照片<strong>旋轉180度</strong>,使得倒影在上,提高畫面的亮度,營造一個神秘而虛幻的水下世界。<strong>效果圖</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4/.<br></br></strong><strong>制造廣角視覺效果</strong><br></br>一般拍攝自然風光照時,為讓照片的整體視野效果變得廣闊,我們常會給手機加上外置的廣角鏡頭亦或是直接利用手機里的超廣角進行拍攝。<br></br>那如果你拍攝時,用的是1:1的畫幅,且沒有運用手機的超廣角,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怎樣才能獲得廣角視覺效果呢?<br></br>這就需要用到手機的裁剪功能。<br></br><strong>原圖</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分析:</strong>這張照片的整體構圖完整,前景的巧用增加畫面的層次感與縱深感。不足的是,前景的花卉占比過多,顯得整體畫面比例有些失衡。這個時候,可以利用手機裁剪出<strong>16:</strong><strong>9的畫幅</strong>,將一部分的前景裁掉。<br></br><strong>剪裁中</strong> 裁剪后,遠處的山正好落在畫面的<strong>三分之一處</strong>,成為照片的重點,而前景起到陪襯主體的作用,且不會喧賓奪主,畫面看起來也更加寬廣,具有廣角的視覺效果。<br></br><strong>效果圖</strong><strong>▼</strong> <p class="ql-block">好了,這就是今天的二次裁剪教程,方法你都學會了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信十一假期你一定拍了很多照片,趕緊將二次裁剪安排上,拯救你手機里的廢片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