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遇見不止喀納斯》2021秋

flower

<p class="ql-block">為期8天的一趟說走就走的喀納斯之旅,于2021.9.16~9.24正式啟動。在北京大興機場乘坐首都航空飛機出發(fā),直飛新疆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這次穿插于新冠疫情間歇空擋的短平快穿插旅游,給我們事后回顧,平增了很大的幸運和滿足感。</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目的地就是旅游團(tuán)名稱所定的''遇見喀納斯'',在奔赴喀納斯沿途,我們在阿爾泰山地區(qū)玩了著名的攝影基地''禾木村'';享譽盛名的喀納斯景區(qū);祖國的西北之北的新疆建設(shè)兵團(tuán)185團(tuán);小家碧玉白沙湖;雅丹地貌五彩灘;天山地區(qū)美麗的天池,葡萄溝/坎兒井/火焰山;最后我們加玩了天山大峽谷。所以說這次應(yīng)該是''遇見不止喀納斯''之游。下圖中黃色標(biāo)識,是這次旅行的所到之處。雖然早行晚宿,長途坐大旅行車跋涉,駐留景點的時間遠(yuǎn)遠(yuǎn)少于途中奔波,但是,美麗的景色足矣平衡勞累的身體,心情愉快的享受著大自然呈現(xiàn)出的千姿百態(tài),往往是不舍離去。</p> <h3>?下飛機第一晚住在烏魯木齊,第二天就開始長途跋涉了。這張圖片是我們在烏爾禾下高速吃午飯之處,參餐館的后面竟然是這種景色。這屬于魔鬼城一帶的地質(zhì)狀況。因為行程沒有安排魔鬼城,在這里也算是感受一下大片的這種形狀的山石,沒有水沒有植物沒有人煙,還是有點魔鬼城感覺。途經(jīng)魔鬼城遠(yuǎn)遠(yuǎn)望去是一片光禿禿的寂寞之地。 </h3> <h3>烏爾禾胡楊/魔鬼城。我們進(jìn)入到烏爾禾,這里是一片不大的胡楊林,魔鬼城也在附近(行程中沒有)。胡楊林是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所以這次能有機會駐足40分鐘看看胡楊林。</h3> <h3>雖然還沒有到樹葉全部變黃的季節(jié)(大概還需要兩周),但黃綠相間樹葉,配以深咖色老筋脈脈的樹干型狀,也別有情調(diào)呢。</h3> <h3>它的不死不倒不朽的千姿百態(tài)和堅強不屈的剛勁兒,還是很動人。</h3> <h3>新疆在山谷中有大片的風(fēng)力發(fā)電機組群,解決清潔能源供電,同時為這片美麗的土地,平添了一道時代風(fēng)景線。</h3> <h3>從布爾津早晨5點半啟程,計劃用時9小時開往喀納斯。在盤山的路上,正趕上日出時分,一輪朝陽噴薄而出,山坡上的樹木被點燃了色彩,一副迷人的景色令人窒息,一下趕走了早起的懈怠。</h3> <h3>途中趕上多次車讓牲畜的情況,沿路看著肥肥碩碩的牛羊馬匹在吃草犯懶,真是一片祥和啊。</h3> <h3>這是哈薩克族人(伊斯蘭教)的氈房,與蒙古族人的蒙古包不一樣。</h3> <h3>漫山遍野的樹木 到了秋季爭鮮斗艷,有歐洲山羊樹呈火紅色;白樺樹呈金黃色;杉樹還是一如既往的呈綠色。</h3> <h3>這是車上看到的比比皆是的秋景</h3> <h3>這副景色是在旅游車上拍到的,坡起坡落,山巒迭代,白色的氈房,成片的牧場,五彩的世界。</h3> <h3>禾木村 一個圖佤族人居住地神仙灣</h3> <h3>烏爾禾胡楊/魔鬼城??{斯禾木距烏魯木齊700公里,有2000個圖瓦人(蒙古族的分支)。禾木村的“禾木”一詞本身就是圖瓦語,指的是熊腰身上的肥膘。傳說這里的熊居住地,圖瓦人和熊爭奪了領(lǐng)地,把最肥得肉分給眾人,禾木由此得名。這里禾木是圖瓦人居住地方之一也是最大的地方,還有喀納斯和哈巴村等三個村子。居住在禾木村的人們,大都是圖瓦人。圖瓦人的來歷至今為止,仍沒有搞清楚。有說,他們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是成吉思汗帶過來的;有說,他們是俄羅斯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由西伯利亞遷移過來的;還有說,圖瓦人很可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如今在鄰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的圖瓦人分別有20萬和2萬人。</h3> <h3>跨過禾木河,登上大約280米高的一個叫做哈登的觀景臺,可以眺望這里的村寨和禾木河流經(jīng)這片土地的情形??{斯河和禾木河匯合形成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一條流向北冰洋的河流。這里也是攝影人捕捉晨曦渺渺炊煙夢幻之境的最佳拍攝地。</h3> <h3>禾木村的“禾木”一詞本身就是圖瓦語,指的是熊腰身上的肥膘。</h3> <h3>山坡上的大牛帶小牛吃草嬉戲</h3> <h3>濃密的白樺林排列在禾木河岸邊,這么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圖佤族人生息繁衍的家園,攝影人愿意來此,早早爬上山坡,把朝陽冉冉升起時的渺渺炊煙一同收錄鏡頭,要么就是白雪籠罩的冰雪世界。</h3> <h3>這一片有山有水有草原的避風(fēng)盆地,被譽為神仙居住的地方,真是名符其實啊。</h3> <h3>山坡上的一片高原放牧草原,牧羊人是騎著摩托,在廣闊的坡地草原上,照顧著他們的肥碩的大尾羊群。</h3> <h3>人們用樺木塊兒搭建些模型供游人拍照玩耍,當(dāng)然,木頭取材就是白樺樹枝干。</h3> <h3>從坡上沿臺階從后山下山,一路有片不太大的白樺林,但景色很美。在禾木河沿岸,也有大片白樺林,真是時間有限,熊和魚掌不能兼得,就在此拍張白樺林吧。</h3> <h3>我們姐仨在高高的白樺樹下。享受了這塊兒寶地帶給我們的清新,下個目標(biāo)是喀納斯。</h3> <h3>這是在山下小館里翻拍的一張圖片,因為對于古稀之年的一個老媼,可能是最后一次來這里了,留下圖片可以想象冬季的一個世外桃源情景。禾木—我到了這個神仙居住的地方。</h3> <h3>喀納斯風(fēng)景區(qū)由喀納斯湖,和駝頸灣/臥龍灣/月亮灣/觀魚臺/神仙灣/鴨澤湖等幾個景點組成,48平方公里,最深200米深,傳說湖里有水怪,目前認(rèn)定是哲羅鮭。</h3> <h3>游覽喀納斯一般是乘坐園內(nèi)游覽車,從最遠(yuǎn)端的喀納斯湖開始,然后一站一站下車觀覽幾個主要景點,當(dāng)然小年輕們更喜歡沿湖沿河走全程。</h3> <h3>到處是景 隨便咔嚓都會是大片, 真是令人陶醉哦,美篇篇幅所限,放入的圖片是隨機挑選的,入心的是一副長長的畫卷。</h3> <h3>月亮灣真是清澈無比,站在這里總是久久不愿離去,這個是喀納斯的標(biāo)志哦。</h3> <h3>月亮灣的確清澈明朗,如果是晚上,一定會呈現(xiàn)出彎彎的月亮狀。</h3> <h3>要是光線再好些,應(yīng)該是多么的色彩斑斕的景色啊。</h3> <h3>在這里人們駐足擁擠著不肯離去,似乎在等待著什么,如果再過兩周,這里應(yīng)該會是一片金黃吧。離開喀納斯的第二天,這里溫度驟降,國慶假期旅游的人們將會塞滿這個狹小的觀景臺。</h3> <h3>神仙灣 ,想象一下河中的那個石塊兒地,像一個躺臥的神仙。</h3> <h3>神仙灣的姿態(tài)很美,而且可以比較近距離觀看,觀望的區(qū)域也很廣闊,所以有很不錯的視覺效果。</h3> <h3>這是河邊的步行道,一條清澈的河流,翻著浪花嘩嘩的的流淌著,藍(lán)天白云映照著碧水青山,處處是寫生即可出大作的場景啊。</h3> <h3>不同角度的神仙灣真是令人陶醉,特別趕上風(fēng)和日麗,光線很好,所以景色色彩,包括倒影,都是那么通透。</h3> <h3>沿途景色迷人 </h3> <h3>臥龍灣匆匆打卡,約定的時間到了,從這里做公園旅游車要35分鐘到大門口。</h3> <h3>青山綠水,和喀納斯告別。對了,今晚就住在喀納斯唯一可以住宿的山村旅館。值得記住的是,由于旅館修水路沒有完工,我們只好過了一晚無暖無水之夜,離開旅館之前,有水了。</h3> <h3>這是從車窗閃過的比比皆是的美麗牧場,成片的牛羊。白色的氈房。我們是去兵團(tuán)185團(tuán)的第一連。</h3> <h3>到建設(shè)兵團(tuán)的旅游線路不多,但是,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到祖國邊陲去看看疆界,去看看那里的守護(hù)者,真是非常值得,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會增加愛國情懷??吹綐?biāo)識的那個紅箭頭嗎?我們到了。還到了中間部位的抗洪守土紀(jì)念廣場。去到建設(shè)兵團(tuán)185師西北第一連,在哈巴河縣(中國哈薩克斯坦邊境河),需要辦邊境證。進(jìn)入邊境185領(lǐng)地86公頃面積,有11個連隊排列在邊界。1954年一/二/六野和地方部隊,1962年185團(tuán)成立,起于6萬戶伊塔叛逃事件。這里冬天極度寒冷(1974年領(lǐng)下50.6℃),夏天蚊蟲(四大蚊蟲,1000只/平米),大風(fēng)肆虐,地處古爾班通谷樂沙漠。</h3> <h3>去往建設(shè)兵團(tuán)185團(tuán)的路上,與哈薩克斯坦國以哈巴河一河之隔,我們更是心潮澎湃??吹奖苯瓯跒资甑钠D苦奮斗,被大片的改造成良田,因地制宜種植各種作物,栽種樹木,建設(shè)兵團(tuán)幾代人為祖國的邊疆建設(shè),獻(xiàn)了自身又獻(xiàn)子孫,無怨無悔的堅守邊疆,十分感動和敬佩。兵團(tuán)導(dǎo)游是二代兵團(tuán)人,視頻中他的歌聲嘹亮。</h3> <h3>這張拼圖中,第一張是兵團(tuán)人曾經(jīng)居住的地窩子;第二張我們和帶領(lǐng)參觀的兵團(tuán)二代留影表達(dá)致敬;第三四張是營房兩面標(biāo)語墻;第五張是營區(qū)全貌,一個我國三通一平的終點;第六張是象征著兵團(tuán)精神永垂不朽的胡楊根。</h3> <h3>我們沿著木棧道,走向''西北之北''的標(biāo)志牌,腳下白沙丘,頭上尉藍(lán)天,這是祖國的邊疆。雖然國界碑已經(jīng)在河道附近,被隔離帶封進(jìn)去而過不去了,但站在這里,就是祖國的大門。</h3> <h3>如同這塊兒標(biāo)志牌上所寫,西北之北是祖國最西北的一個標(biāo)識,它記錄著墾荒支邊幾代人的功績,我們得以平安,謝謝你們的無私奉獻(xiàn)!</h3> <h3>在這里的看到了無殼南瓜。我們出手買了兵團(tuán)生產(chǎn)的無花果,藍(lán)莓干,無殼南瓜籽,藜麥等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h3> <h3>我們在這里像兵團(tuán)戰(zhàn)士致敬,我們在這里為祖國祝福!</h3> <h3>白沙湖是5A級景區(qū),面積不大,它的自然環(huán)境非常特殊,四面是沙丘,中間一片面積不大的綠洲,關(guān)鍵是,至今沒有探明,水從何處來,水也不會流走和溢出。</h3> <h3>白沙湖位于185團(tuán)三連營地區(qū)。</h3> <h3>白沙湖,位于一八五團(tuán)東北部的三連境內(nèi),距離團(tuán)部25公里。白沙湖位于沙漠之中,海拔650米,南北長約2100米,東西寬1300米,被稱為“沙漠奇景”,水面約10公頃。無論春秋冬夏,湖水始終不增不減,不凝不濁,此水來自何處,又為何能常年保持常態(tài)?這是纏繞在人們心中的一個疑問,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這也正是白沙湖充分魅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據(jù)史書記載,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親率蒙古鐵騎大舉西征,蒙古軍隊從貝爾加湖南面的蒙古國都喀拉和林出發(fā),沿蒙古大草原經(jīng)烏里雅蘇臺,在阿爾泰山脈東面的科布多翻越秦萊克烏兒莫該臺山峽到達(dá)克蘭河源。然后順流而下,于1219年6月駐蹕也爾的石河畔(現(xiàn)稱為額爾齊斯河)。沿北而行到此安營扎寨,停歇飲馬,故被譽為“成吉思汗”的飲馬池。2018年列為國家5A景點。</h3> <h3>白沙湖景色四季各異,我們這次慶幸能來到這個遙遠(yuǎn)的5A景區(qū),一睹秋景,小家碧玉實則玉啊。</h3> <h3>一池清水,一飄睡蓮,一丘白沙。誰能知道沙漠中有這一方福地。</h3> <h3>五彩灘也是國家5A級景點,雅丹地貌。</h3> <h3>我們緊趕慢趕,在夕陽西下的當(dāng)兒,來到行程表里沒有的這個幾乎忽略的4A級景點—五彩灘。由于逗留的時間限定,真是使足渾身解數(shù),奔馳在灘涂,撲捉夕陽西下之際的五彩灘涂。這個牌子上額爾濟(jì)斯河,是我國唯一一條從阿爾泰山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它是由喀納斯河和禾木河兩條河流匯合,形成額爾齊斯河,然后流經(jīng)可可托海(是一個有86種稀有老礦產(chǎn),被譽為中國的功勛坑),最后就一路向北流入北冰洋。五彩灘是這段河流域一側(cè)的一片雅丹地貌灘涂,河的對岸則是一片綠林草場,在夕陽西下時刻,沿河的整個景色非常美麗。</h3> <h3>在不同時間下,陽光照射下,地貌呈現(xiàn)出來不同的色彩,我們是下午6點半相當(dāng)于當(dāng)?shù)?點半到達(dá)五彩灘,這片就顯出火紅色。</h3> <h3>這片顯示出黃色棕色系列</h3> <h3>看到河對面的草地和綠樹吧 ,在這里眼見石灘河流牧場樹林并存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h3> <h3>這里為了更多角度觀賞五彩灘之美,修建有不同地勢的觀賞點,從哪個地方觀看,都有無限的取景選擇,都會出大片。</h3> <h3>木質(zhì)通道盡可能的把人們引向美麗的盡頭,從而落日/石灘/游人/河流/綠洲,渾然融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副令人陶醉的畫面。</h3> <h3>落日的余暉照紅天邊晚霞,映射在額濟(jì)納斯河里的顏色,配上同時被籠罩的五彩灘石,真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h3> <h3>在烏魯木齊周邊,我們來到劃分南北疆的天山山脈中的天池景區(qū)。雖然N多次來過天池,但是每次欣賞的視角都會不同,這次是沿著池邊路,看到秋天下的碧水藍(lán)天博格達(dá)峰雪山,多了秋色點綴,分外妖嬈。</h3> <h3>這牌子上寫著是新疆天山博格達(dá)世界自然遺產(chǎn)界牌,標(biāo)明這里是掛了號的世界級好山好水。</h3> <h3>在湖的對面半山腰上有一座毀后重建的王母廟,據(jù)說丘處機就在此下天山。不知何故,很多臺灣人過來專為拜此廟,據(jù)說可以使人被附體。</h3> <h3>烏魯木齊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它橫跨了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天山全長約2500千米,南北平均寬250—350千米,最寬處達(dá)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yuǎn)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區(qū)最大的山系。</h3> <h3>這里看到被蒙古語譽為''神山''的博格達(dá)峰,成年冰雪覆蓋,海拔5445米,是天山山脈東段的最高峰。博格達(dá)山脈是天山山脈東段的一條支脈,從烏魯木齊斷裂帶起,向東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內(nèi),全長300多公里。</h3> <h3>天池的水是天山冰雪融化流入天池,海拔達(dá)1900米的高原湖泊。</h3> <h3>從不同的角度看天池,都會有不同的景色,由于時間關(guān)系,定海神針也就匆匆走過,王母廟根本沒有時間走去。所看到的博格達(dá)峰僅是它的一個側(cè)峰。</h3> <h3>我們這次進(jìn)了兩個玉器商店,新疆的和田玉產(chǎn)自喀拉昆侖山脈,且不同商家有不同的玉礦場地。經(jīng)過N多年的風(fēng)化,被揉搓洗禮后的籽玉基本挖掘光了,大塊兒的玉石礦還在不斷發(fā)現(xiàn)和開挖中。玉石基本上是在圖中有藍(lán)色標(biāo)牌那處。</h3> <h3>今年的中秋節(jié)在昌吉度過。這次我們從北京帶了月餅,一部分原來想留給在抗洪紀(jì)念廣場居住的那一對守疆的夫婦,發(fā)現(xiàn)他們家門緊閉,最后就給了陪我們訪問的185團(tuán)那個不離開邊疆的,唱歌非常棒的兵團(tuán)二代小伙,祝他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h3> <h3>吐魯番參觀有幾處:在葡萄架下和果農(nóng)一起交流和品嘗葡萄;參觀坎兒井工程;游覽火焰山。</h3> <h3>馬??是新疆人的圖騰,在這里人們搭建了這個馬頭骨架。在這個園子我們也趕上看到一對兒年輕人結(jié)婚拍婚紗照。</h3> <h3>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當(dāng)被一串串熟透的葡萄包圍著時,一種豐收的喜悅油然而生。這時候甚至忘記摘吃了呢。</h3> <h3>在葡萄園里,我們席地而坐,在葡萄的包圍中,邊品嘗葡萄邊看新疆舞,好不自在。</h3> <h3>吐魯番的坎兒井,被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另外兩個就是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F(xiàn)在這里的坎兒井有1000多條,非常之多。始于西漢時期至今2000多年,是吐魯番人民的智慧??矁壕褪抢靡环N水平集水建筑,把地下水一節(jié)一節(jié)引到地面來,解決居民用水和農(nóng)田的灌溉。坎兒井是新疆這個特有的地理形式的一個取水工程,坎兒井的設(shè)計是非常巧妙的,這里的水量是不會蒸發(fā)的。</h3> <h3>現(xiàn)在當(dāng)?shù)乩习傩辗Q為鄭公井,是因為鄭成功被貶職到吐魯番,和當(dāng)?shù)乩习傩找黄鸾鉀Q用水問題,大家的紀(jì)念,鄧公井是小平同志高度贊揚古代人民智慧。</h3> <h3>吐魯番的坎兒井,是在非常干早的地區(qū),高山雪水的潛流處尋找水源,古人使用暗渠引取地下潛流,進(jìn)行自流灌溉的一種特殊水利工程,在暗渠開挖定位定向中,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在艱難的地下施工中,付出了極大的辛勞??粗F(xiàn)在還在使用的古代工程成果,感慨萬千,頓生敬佩。</h3> <h3>小平同志曾來到坎兒井,看著郁郁蔥蔥的防沙林帶、坎兒井水溝里川流不息的水流,十分高興地對大家說: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坎兒井就是一個創(chuàng)舉,設(shè)計巧妙,簡單實用,既灌溉了農(nóng)田樹木,又方便群眾日常用水。你們要維護(hù)好坎兒井,要帶領(lǐng)群眾多種樹,改善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h3> <h3>吐魯番的火焰山是必須的打卡點。詳細(xì)介紹見圖片。<br></h3> <h3>火焰山也是雅丹地貌,有記錄表明夏季溫度高達(dá)70℃,剛好它又橫在天山下,天山融化的部分雪水在火焰山被雅丹地貌吸收,阻擋,并蒸發(fā)。</h3> <h3>在遠(yuǎn)處的紅旗處,是0海拔點哦!</h3> <h3>這種煙熏火燎的山體,真讓人覺得是火燒的痕跡呢。其實,特別在夏季,遠(yuǎn)遠(yuǎn)看過去,火焰山??蒸騰著一片煙氣,被稱為火焰山。</h3> <h3>芭蕉扇冰棍很應(yīng)景 大中小隨你挑</h3> <h3>烏魯木齊周邊值得推薦的一處好景區(qū)—天山大峽谷</h3> <h3>進(jìn)入峽谷的通道</h3> <h3>景區(qū)旅游車一直把我們帶到這片''天鵝湖''。</h3> <h3>這片在峽谷底部竟然存有一池湖水和蔓延伸展進(jìn)山林的草坡,真是天山南北好風(fēng)光哦。遠(yuǎn)遠(yuǎn)的牛啊羊啊的在靜靜的吃草,愿這種平靜祥和的情景源遠(yuǎn)流長。</h3> <h3>這里有個養(yǎng)馬場</h3> <h3>在天山峽谷里有片叫天鵝湖的水面,這里春季天鵝成群,草場延伸至樹林,遼闊的牧場是馬兒的家園。</h3> <h3>馬兒是在近處的草坪上自由自在的吃草。</h3> <h3>很少見到一匹馬兒在山頭吃草</h3> <h3>天山大峽谷一般不列入旅游項目,有朋友路過可以去看看,真的很震撼。</h3> <h3>這種景色只在這里那看到!</h3> <h3>峽谷中的一片開闊地</h3> <h3>在這個大草原中 我們是多么渺小</h3> <h3>峽谷中有幾個人造階梯瀑布</h3> <h3>這是樹璧山,直挺挺的杉樹,如玉璧一樣。</h3> <h3>天山大峽谷留個影</h3> <h3>我們還參觀了新疆博物館。再見!</h3> <h3>這次一次團(tuán)餐的九碗三行,一路團(tuán)餐都是一般般。</h3> <h3>最好吃的馕不是飯店里的,就是路邊現(xiàn)烤的純樸的馕。這是在葡萄溝午餐時看到的現(xiàn)場制作。</h3> <h3>有一次在店里,想著嘗嘗馕,要了一個馕,廚師精心的制作,還特意灑滿了調(diào)味品,搞的吃不出馕味道。</h3> <h3>烤羊腿</h3> <h3>烤羊肉串都是很正宗!這次的北疆游真是令人流連忘返,期待下次再去南疆看看風(fēng)土人情,看看最大的胡楊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