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微信上見到一帖子,介紹塗山石龍,但不詳細,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在重慶也幾十年了,大小景點也去了不少,咋沒 有聽說這事呢!(恕我寡聞),于是決定尋訪尋訪。</p><p class="ql-block"> 下兩圖:很遠就能看見的兩個大字:塗山。上圖為東水門大橋南橋頭所拍,下圖為內(nèi)環(huán)高架橋下所拍。</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懸"在半空中的塗山兩字,</p> <p class="ql-block"> 從上清街輕軌站岀站后,對著塗山有一條小路就上山了。小路走上去后,有一條老舊的街道。在街道處問了路人,說在"煤建"處轉(zhuǎn)彎可上去,于是順著路人所指,就到了這個地方,下圖。</p><p class="ql-block"> 瞧見圖左邊的盤龍石柱沒有?應是今后一段路程的路標吧!</p> <p class="ql-block"> 繞到側(cè)邊,有一條小路可上。走了一段石梯路后又見兩條小路,左邊小路是進入一叢林,只好選擇右邊小路了。其結(jié)果是…路難找。</p> <p class="ql-block"> 途中,又經(jīng)過一次大路、二次小路的選擇,來到一農(nóng)戶家,老伯伯很熱心的介紹:就從這上去。于是越過農(nóng)戶家,最后被一條土公路難在眼前,不知該向左或向右?看了一下山形,右邊的山頂已見天,估計絕壁不會在右邊出現(xiàn)。于是就向左邊的土路過去。不多遠,就是一條小路穿入?yún)擦?。穿出叢林后,就見到了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龍尾!頓時驚喜萬分。下圖、龍尾部分留影。</p> <p class="ql-block"> 找著了龍尾,自然興奮,于是順著龍身就順山而上。龍身還是比較完整,露岀地面的大概有二三十米。想想這龐大的身驅(qū)斜臥在這荒山野嶺中,這么多、這么大的石塊聚集而成并加工雕刻,想來也不容易吧!</p> <p class="ql-block"> 看見盤亙在山中的這一條巨龍,不由心生感慨:是何年何月所建?又是何時何地而被人遺忘了呢?</p><p class="ql-block"> 仔細看了一下龍的身驅(qū),都是由很巨大的石塊相嵌而成。也有龍鱗,龍脊,還是能完整地看出龍的走勢,臨近尾部有的坍塌了,但整條龍身形還在。下圖。尾部坍塌部份。</p> <p class="ql-block"> 再繼續(xù)順龍身爬坡而上,絕壁突然從樹林邊冒出,兩個金黃色的大字突兀眼前,不禁一喜:找到了??!這真是:遠望塗山字碩大,近藏身邊人不覺?。∠聢D。</p> <p class="ql-block"> 到了峭壁前,是要給它留影的。由于壁前地面不寬,只有一至兩米不等的寬度,只能斜著不完整的留下了這兩字。照片頂部還有一雕塑,大家注意看,后面就難拍全貌了。</p> <p class="ql-block"> 峭壁前有人工修建的石欄和立柱,都是盤龍式樣,有的也坍塌了。</p> <p class="ql-block"> 石欄及立柱圖片。</p> <p class="ql-block"> 順著石欄的左邊走去,就見左邊石壁上的巨大鱗片雕刻,逶迤而上。側(cè)邊還有祥云雕刻紋樣,如隨相伴,下圖。</p> <p class="ql-block"> 祥云圖案。</p> <p class="ql-block"> 從峭壁前所攝龍身隱入壁下,從左邊再現(xiàn)身而出。從整個設計看:就是一幅"龍騰塗山"圖,將塗山絕壁及這兩字緊緊摟入懷中。</p> <p class="ql-block"> 正面拍照懸崖絕壁。</p> <p class="ql-block"> 有一長溜人工所鑿梯步。</p> <p class="ql-block"> 梯步鑿得很規(guī)矩,內(nèi)空向下傾斜,兩行交錯,剛好適合手抓腳蹬。</p> <p class="ql-block"> "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乘著興致,爬在了半壁上,你會想起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這幾句詩來形容爬在半壁上的感受?;赝雿u主城,江南江北,風景如畫,一時多少豪情!</p><p class="ql-block"> 半壁上,恰好有一凹槽,適合轉(zhuǎn)身,觀賞風景和拍照等。所見塗山兩字的筆劃也觸手可及了。字體已經(jīng)被燈帶所裝飾,想夜晚來臨時,定是光彩奪目,輝映四方。</p><p class="ql-block"> 到達壁頂后,就在雕像的下面了。舉目四望,一城風景來眼底。下圖所拍全景照。</p> <p class="ql-block"> 從西向東看:珊瑚壩長江大橋、石板坡長江大橋及正在新建的大橋。</p> <p class="ql-block"> 渝中半島、東水門大橋。西部環(huán)球金融中心大廈。</p> <p class="ql-block"> 渝中區(qū)來福士大廈、朝天門廣場;江北區(qū)寰宇天下、紫御江山樓群;朝天門大橋、長嘉匯樓群。</p> <p class="ql-block"> 在雕塑下從西向東所攝景觀。</p> <p class="ql-block"> 從峭壁下向上所攝塗山景觀。</p> <p class="ql-block"> 從山下望見的就是這一尊巨大的龍頭塑像正面照,由無數(shù)大石嵌接而成??阢晫氈椋p目炯炯有神,望向蒼穹。</p> <p class="ql-block"> 龍嘴中空,從口中透視出的一幅圖景,就是渝中半島。可惜雕像已被鐵網(wǎng)所圍,限制游人攀登和進入。心中在想,再拍"龍嘴渝中"怕是難了。</p> <p class="ql-block"> 從龍首雕像后的公路而上,不到一百米,就是一庭院式的建筑,這時公路右轉(zhuǎn),有一簡易大門,再右邊是一個較大的觀景平臺和一個小的停車點。</p> <p class="ql-block"> 進了大門,問了"老師",說"是雕塑公園,可上南天門",于是就進公園了,也未收門票。</p><p class="ql-block"> 道路兩旁,果然有很多石刻雕塑,間隔矗立在幾百米路的兩邊。雕像高二三米、長寬二三米不等??戳说裣袼粑淖?,有刻舟求劍、鐵棒成針等成語內(nèi)容??倲?shù)大約有一二十尊吧!</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在網(wǎng)上搜索了這個公園,其中有文章也談到了公園的雕像雕刻,認為不怎么好。但我想,雕像雖未精雕細琢,但這粗獷豪邁還是有的;立體感、構(gòu)圖和制作還是花了功夫的。想想這一二十尊雕塑的石塊運輸和制作,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假以時日,風霜雨雪的洗禮,說不定就是老古董了也!</p><p class="ql-block"> 下圖:路上雕塑之一。</p> <p class="ql-block"> 路上所見雕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從大門處向上幾百米后,就到了"南天門"石牌坊處。石牌坊還是很莊重大氣,很完整,未見破損。</p> <p class="ql-block"> 穿過石牌坊后,有兩條路,左邊一條路估計是走后山的,一條路就是上山頂了。我就繼續(xù)上山,來到了這個有點類式亭子的建筑物下。</p><p class="ql-block">下圖</p> <p class="ql-block"> 越過"亭子",就是山頂了。山頂有一個十余平方米平壩,可環(huán)看四周。向東北看,青山巍巍。向東西看,就是黃桷埡那個方向的山脈;向西,就是渝中半島及更遠的地方了??戳税胩欤尤徽抑锁櫠鏖w等地方,你能找岀多少知道的地名呢?</p> <p class="ql-block"> 看了一下地理方位及海拔高度,海拔高度540米。</p> <p class="ql-block"> 一路看來,介紹了所看景觀,該說正題了。一個距重慶主城居高臨下的好地方,這么近距離的一個觀景平臺,這么大的一條巨龍和眾多雕塑,為何沒有得到當?shù)卣闹攸c開發(fā)和民眾的推祟及肯定呢?</p><p class="ql-block"> 此話差矣!</p><p class="ql-block"> 還得慢慢說來。</p><p class="ql-block">下圖是網(wǎng)上一個網(wǎng)友的解釋,說岀了"不盡的心酸"、滿滿的都是淚??!</p> <p class="ql-block"> 有關網(wǎng)友對這景區(qū)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 有關網(wǎng)友對這景區(qū)的介紹和愿望!</p> <p class="ql-block"> 下圖中這塊牌子照片是我下山后在路邊所拍,可見步道在修建中;又見一巨大塑鋼棚正被折除,結(jié)合這塊牌子內(nèi)容,一個觀覽項目和環(huán)境整治正在進行。所以路標路牌就沒見著多少,增加了這次尋路的難度。</p><p class="ql-block"> 以前輕軌不通,東水門大橋及步道不通,上塗山是很不方便的,要從南坪或彈子石過江轉(zhuǎn)車才行。以至于"一棵樹"得交通之便,搶了風頭。認為那就是一個俯瞰全城的風水寶地了。殊不知,"一橋飛架南北",塗山離主城才是真正近,主城景觀就在塗山的眼皮下,一覽無余,才是一個"一近二高三齊"的全景觀景點!</p><p class="ql-block"> 未了解上述背景時,我還在揣測:塗山不開發(fā),是不是封山育林喲?是不是南山植物園植被保護喲?(下山途中有餐旅館折除殘余建筑)。所以就"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了!當然,生態(tài)保護也是塗山保護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有必要。但現(xiàn)在看,想多了!</p><p class="ql-block"> 路雖不好找!景區(qū)也沒有完全恢復活力。但我相信,隨著步道的開建和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加上公路便利的配套,今后的塗山景區(qū)一定是重慶主城最佳觀景點!沒有之一!哦!之一還是有的,就是南濱路面向市區(qū)的那些高樓,近水樓臺也可能先得月,但高度可能差了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塗山所見夜景。</p><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渝中半島,燈火闌珊。點擊放大看。</p> <p class="ql-block"> 內(nèi)環(huán)高速公路、長江江流、濱江路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 不夜城燈火輝煌。</p> <p class="ql-block"> 來福士大廈風格迥異,格外酲目。</p> <p class="ql-block"> 朝天門大橋彩虹臥波!</p> <p class="ql-block"> 最后摘錄崇麗閣一幅半聯(lián)概括:</p><p class="ql-block"> 幾層樓獨撐東西峰,統(tǒng)近水遙山,供張畫譜。聚蔥嶺雪,散白河煙,烘丹景霞,染青衣霧。時而詩人吊古,時而猛士籌邊,最可憐花蕊飄零,早埋了春閨寶鏡…對此茫茫,百感交集。…試從絕頂高呼:問問問,這半江月,誰家之物?</p><p class="ql-block"> 謝謝瀏覽!</p><p class="ql-block"> 注:此文對大家重游該地有幫助就是我的榮幸!塗為凃的繁體字,是同一字。謝謝!</p> <p class="ql-block"> 尋找塗山寺</p><p class="ql-block"> 前面說了塗山絕璧處有個龍首雕塑像,從此處沿著公路向下走,拐一個很大的彎,就見山凹處有一未拆除完的破損樓房,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 就順著公路又上坡拐彎,大約二百米左右,就到了這個上塗山寺公路與小路的路口。以前我找這個路口是沒有找到的。幾次聽說有個塗山寺,曾經(jīng)也在下南山途中見到去塗山寺的路標,但就是不知如何去?這次也是用高德地圖搜索從黃桷椏去的。因此,如果能從塗山處直接去塗山寺,就可一併參觀了。</p><p class="ql-block"> 找著了這個路口,就順著一溜石板路上坡,也不很遠,拐兩三個彎,大約三四百米吧!</p> <p class="ql-block"> 全是上坡,也全是石板路,路面二米多寬,有些地方有點坍塌、破損了,落葉很多,現(xiàn)路上行人很少。可以想象,當年的這條路,也曾經(jīng)人來人往,歲月的流失和公路的便利也使石板路有點被廢棄了,見下圖。</p> <p class="ql-block"> 塗山寺很快出現(xiàn)在眼前。本來大門是正對市中區(qū)的,但由于公路是從黃桷椏過來的,為便于車輛人員進寺和門票管理,就從這處側(cè)門進入了,大門未開。門票5元,老年人免費,見下圖。塗山勝境。</p> <p class="ql-block"> 塗山寺整個寺廟還是很壯觀,幾重大殿,供奉如來佛祖、千手觀音、財神爺、彌勒佛等。可參與燒香、點心燈等祭祀活動。側(cè)面殿堂還供有一個紀念館,用以感恩一個高僧在塗山寺所作的功德,令人敬仰。但有的殿堂還在整修中。</p> <p class="ql-block"> 塗山寺正對市區(qū),可看見渝中區(qū)的風景,一覽無余。在臨坎處,設有兩處長亭可喝茶,這樣5元一杯的蓋碗茶在寺廟還是景區(qū)中已少見了。</p><p class="ql-block"> 在寺廟的下山處,有很多民宿點,若喜歡,在哪里消費一下,聽聽風月無邊的故事,觀賞燈火闌珊的山城美景還是很有意義的。</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尋找塗山寺補充于2023年10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