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夢見父親一</p><p class="ql-block">寫在我的父親陳克誕辰一百周年之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又在夢里見到父親了!他沒有生病,還是那么精神抖擻地和我們在一起談笑風(fēng)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父親離開我們24年了。這些年,常在夢里與他相見。隱隱約約之中,聽見他操著略帶鄉(xiāng)音的普通話與我輕聲細語地對話;能聽見他輕輕地吹口琴的樂曲聲<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親于1922年12月出生于湖南郴縣良田鎮(zhèn)一個官宦家庭。當(dāng)年紅軍隊伍在家鄉(xiāng)的所作所為對父親的深刻影響因此奠定了他走上一條革命道路。1937年,不滿15歲的父親背井離鄉(xiāng),跟隨當(dāng)年湘南游擊隊大隊長李林隊伍,奔赴抗日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這張1941年照片,是家中相冊里難得的早年照片。那時他是一名新四軍政治宣傳隊?wèi)?zhàn)士。</p> <p class="ql-block">這張穿軍裝的老照片,應(yīng)該是隨部隊從膠東半島,在龍口渡海去大連之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春 旅大中蘇友好協(xié)會金果分會合影</p><p class="ql-block">父親陳克:后排右3</p> <p class="ql-block">今天,翻開相冊,再見到父親年輕時的照片,心境跟隨著這些老照片重新走入那條父親少年從軍的漫漫人生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家鄉(xiāng)湖南,到隨隊編入新四軍;從經(jīng)歷震驚中外的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fā)到九死一生存活下來。與父親一起從家鄉(xiāng)參軍的12名伙伴中,9人都犧牲在這場皖南事變中;從輾轉(zhuǎn)于贛、皖、浙、魯一帶與日寇和國民黨軍隊殊死搏殺到被派往抗日軍政大學(xué)學(xué)習(xí)… …轉(zhuǎn)戰(zhàn)南北,出生入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結(jié)束后,新四軍統(tǒng)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父親隨我軍往大連接收城市管理的部隊取道山東膠東半島,再從龍口渡海出發(fā)艱辛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在這一航程中,我軍派往大連的三艘小海輪在途中被國民黨軍隊攔截炸沉了第一、第三艘船,那兩艘沉船人員全部遇難!所幸父親乘坐了第二艘船,幸免于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大連海港登陸時,換下軍裝,穿著便裝,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遼寧省新中國成立前的經(jīng)濟建設(shè)工作。也因此與母親結(jié)識。他倆的相識結(jié)緣便成為一段永久的愛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從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父親與之共生存,同命運。伴隨著戰(zhàn)場成長,跟隨中國共產(chǎn)黨走進新中國。是那一代人的典范縮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于大連</p> <p class="ql-block">這些泛黃了的老照片,留住了歷史的印跡。對于我們后代,珍貴無比。照片上的鋼筆字跡,是父親病重期間自己吃力地做的記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以后,這些在戰(zhàn)場上浴血奮戰(zhàn)、歷經(jīng)生死考驗的將士,為了國家建設(shè)的百廢待興,<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們不忘初心,克己奉公,</span>在各個領(lǐng)域同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建國后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span>父親自1946年脫下軍裝后,便投身到祖國經(jīng)濟建設(shè)領(lǐng)域工作中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大連“遠東地區(qū)中蘇電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金縣電業(yè)管理局”到沈陽“東北人民政府財政經(jīng)濟委員會”;從新中國成立,1951年國家計劃委員會在北京的設(shè)立,到隨東北財委整體遷入北京,在國家計劃委員會(現(xiàn)國家發(fā)改委前身)親歷參與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工作。也曾作為赴朝鮮參戰(zhàn)后備軍待命隨時準(zhǔn)備上前線;從廣東省輕工業(yè)廳,到中國紡織工業(yè)部;從國家建設(shè)委員會,到下放湖南邵陽五七干校;從湖南省機械工業(yè)廳到離職休養(yǎng)。</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6年以后父親這一段履歷,雖然沒有了腥風(fēng)血雨的硝煙戰(zhàn)火,卻親歷并見證了建國各階段的成長歷程。同時也成就、歷練了他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小,我們的生活軌跡始終跟隨父母親的工作變動而遷徙。他不僅帶著我們走南闖北,還是引領(lǐng)我們?nèi)松铰飞系亩媸帧?lt;/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小學(xué)一年級的第一天,是他牽著我的手送我去學(xué)校;每一學(xué)期開學(xué)后,爸爸會親自為我包每一本教科書皮。后來,當(dāng)我的孩子上學(xué)后,我也會津津樂道地為兒子包書皮;自小學(xué)三年級開始,父親便教我練習(xí)書寫毛筆字。不爭氣的是自己沒堅持下來;文革時期,不得已中斷學(xué)業(yè),跟隨父母親下放干校。他鼓勵我們繼續(xù)努力自學(xué),臨行前到西單二手貨市場花5塊錢為我買了一支英雄牌鋼筆;我參加工作以后有機會再去上學(xué)了,爸爸知道后顯得比我還高興,特意為我起了一個筆名“禮理”,意為:懂禮貌,講道理。這個筆名我一直沿用至今;<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還記得文革期間他和哥哥一起安裝調(diào)試半導(dǎo)體收音機、爺兒倆樂不思蜀地鼓搗海鷗膠片相機;姐姐從小愛好舞蹈和繪畫,文革時期會將樣板戲中的舞蹈動作人物繪畫并十字繡于窗紗之上。爸爸便教姐姐如何使用放大尺畫圖。畫出的圖那個栩栩如生??;</span>父親雖然離開部隊多年,但軍人情結(jié)依然很濃,平日里的生活習(xí)慣都會體現(xiàn)出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向我們逐條逐句地解讀“三大紀(jì)律八項注意”。每次搬家離開房子之前,他都要徹底把房間打掃干凈。這一良好習(xí)慣已延續(xù)到我們子女身上;</span>他常常會循循善誘地向我們講解如何做人的道理:實事求是、勇于擔(dān)當(dāng)、不卑不亢、敢于知錯認錯…… 并告誡我們:遠離愛慕虛榮、不思進取。這些智深智慧的教導(dǎo),現(xiàn)在仍然記憶猶新,終生受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一直教導(dǎo)我們要<b>努力學(xué)習(xí),誠實做人。</b>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刻苦學(xué)習(xí)自勵自勉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父親常用的一把計算尺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應(yīng)該是他應(yīng)用于工作中基建項目管理時的計算工具。參加工作以后我才知道那把計算尺包括有對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計算等復(fù)雜的計算功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與父親一起生活的那些年,揮之不去,印象最深的還當(dāng)屬他剛正不阿、堅持原則的性格,用現(xiàn)在的話形容就是很軸。因此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里,尤其是工作時,得罪人不少。即便這樣,他依舊任性一輩子堅決不改。遺憾的是在他病逝的前2年,由于病痛的折磨,生活質(zhì)量下降,“軸”不起來了。據(jù)父親自己做的病情記錄中記載,2年多時間里做了280次血液透析。不滿76歲</span>溘然長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我再次回到教室上課時,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他希望我能用“書山學(xué)??嘀凶鳂贰钡木駥Υ龑W(xué)習(xí)。為我書寫了“陳毅詩選”一文。</p> <p class="ql-block">今天,打開畫卷,再欣賞父親蒼勁有力的書法,許多往事便涌上心頭…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自1937年離開故鄉(xiāng),一直沒能回家探望。幾十年來,魂牽夢縈,回老家看看始終是他的向往。1978年,由組織部門安排,母親陪同,回到闊別多年的郴州良田鎮(zhèn)省親探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少年離家,雖然還略帶有鄉(xiāng)音,卻已被走南闖北的經(jīng)歷磨去郴州方言,普通話便成為他的母語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于郴州蘇仙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離休后到基層廠礦參觀考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簡單的家具 溫馨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親離休后在大連老虎灘留影</p><p class="ql-block">依然精神矍鑠</p> <p class="ql-block">父輩坦蕩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在我們兒女成長的道路上刻下深深的烙印。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終生受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親于1988年撰寫出自己從參加新四軍到新中國成立前的回憶錄。萬余字的篇幅,簡略記述他的成長軌跡和工作經(jīng)歷。也是一部真實、生動地描寫從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史書。《回憶錄》里沒有講述1949年以后和平年代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的這一生,有艱辛,有榮耀,也有挫折。不管是在順境還是身處逆境,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自從他于1939年1月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幾十年來,一直秉承著這個信念。他餞行了自己的入黨誓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記</b></p><p class="ql-block"> 父親離開我們后,姐姐多次要求用美篇的形式記述他的戎馬生涯。一直以來,卻始終沒有邁出抒寫記錄父親這一步。在我眼里,他不僅僅是親人,是讓我仰慕的長輩,他身上的不凡氣質(zhì),還讓我有一種總是夠不著的感覺。今天著手來整理書寫父親,依然心存敬畏,自覺力有不逮。</p><p class="ql-block"> 在落筆成文這一刻,我想借用這句清華校訓(xùn)來描述對父親陳克一生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爸爸 我又夢見你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2年6月30日完稿</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