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紀念父親逝世二十周年

李佳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0日是父親逝世二十周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父親1938年5月參加八路軍。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幾十年革命征程、槍林彈雨中,從普通一兵成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員,離休前父親是武警部隊司令員。</span></p><p class="ql-block"> 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親的一生是忠誠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奮斗的一生。 他的命運與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戎馬一生親身經(jīng)歷并參與見證了我黨從發(fā)展、建設到壯大。</p> <p class="ql-block">  父親1922年10月10日生于陜西省三原縣,2001年9月20日卒于北京,享年79歲。</p><p class="ql-block"> 父親歷任編輯、指導員、宣教股長、營長、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總參軍訓部合同戰(zhàn)術處處長、北京衛(wèi)戍區(qū)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首任司令員、公安部黨組成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第一章: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b></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9團政治處干事,新四軍第3師10旅(戰(zhàn)旗報)編輯,蘇北軍區(qū)淮海軍分區(qū)4支隊漣水獨立團排長,新四軍3師10旅29團政治教導員。參加了淮上反頑和阜寧、清江、石塘、丁莊戰(zhàn)斗。</p><p class="ql-block">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東北民主聯(lián)軍2縱5師14團營長、團參謀長,東北野戰(zhàn)軍39軍116師347團參謀長,副團長。率部參加了遼沈、平津戰(zhàn)役。</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二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b></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22日,39軍作為志愿軍第一批參戰(zhàn)部隊開赴朝鮮,父親就在這支隊伍里,是先期入朝的志愿軍39軍主力團團長,先后參加了五次戰(zhàn)役和臨津江西岸陣地防役戰(zhàn)。</p><p class="ql-block"> 一、云山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31日39軍打響了云山之戰(zhàn)。云山之戰(zhàn)中,擔負主攻任務之一的116師347團,率先拿下了幾個至關重要的制高點,將敵軍死死圍住。</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是美國自獨立戰(zhàn)爭后第一次沒有勝利的戰(zhàn)爭,而最初使美國人體會到敗績的第一次戰(zhàn)役—“云山”之戰(zhàn),是志愿軍39軍116師的兩個團(其中有父親所率的主力團之一的347團) 。 </p><p class="ql-block"> 云山戰(zhàn)役的勝利,粉碎了美軍在“感恩節(jié)”前戰(zhàn)領全朝鮮的企圖,取得了同精良裝備的“聯(lián)合國軍”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穩(wěn)定了朝鮮戰(zhàn)局。</p> <p class="ql-block">  自珍珠港以來,云山之戰(zhàn)是美國軍事上最慘重的失敗。這一戰(zhàn),得到了彭德懷司令員的高度評價。此戰(zhàn)以其重大意義載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父親時年28歲。</p><p class="ql-block"> 二、“上草洞”之戰(zhàn),俘獲整建制黑人連</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戰(zhàn)役的上草洞戰(zhàn)斗中,父親率部以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相結合,迫使美軍一個黑人連(美國步兵第二十五師黑人步兵第二十四團C連)整建制投降。上草洞戰(zhàn)斗中俘敵115人,斃傷33人,俘獲輕重機槍、自動步槍80余支。這讓負責朝鮮戰(zhàn)場的美國高層十分震驚,在此之后美軍將黑人和白人混編來防止類似的情況再次發(fā)生。</p> <p class="ql-block">  父親晚年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三、卡住釜谷里</p><p class="ql-block"> “釜谷里戰(zhàn)斗本應該,也可以在上半夜打響,因為115師沒有趕到,116師347團下半夜才打響”(摘自吳信泉朝鮮戰(zhàn)場1000天 269頁)。父親面對突變的戰(zhàn)場形勢,果斷調整各營的作戰(zhàn)部署。向各營強調:首先強占這座洋灰橋!這是一次嚴峻的戰(zhàn)斗,公路上是能被我們切斷的,現(xiàn)在時間就是生命。</p><p class="ql-block"> 父親指揮前衛(wèi)一營二連三連插進釜谷里,搶占了附近的幾個制高點,消滅了敵人一個步兵連和部分輜重裝車輛,抓住了幾百名英軍俘虜。一天一夜的堅持,卡住了公路,堵住了敵人,贏得了時間。使主力部隊把英聯(lián)邦29旅的“皇家來復槍團”和“皇家重坦克營”的各一部,消滅在通往漢城的公路上。釜谷里戰(zhàn)斗中347團涌現(xiàn)出了鄭啟、李家福等英雄人物和英雄的集體。被選入志愿軍戰(zhàn)斗英雄國慶觀禮團,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領導的接見。</p> <p class="ql-block">  入朝作戰(zhàn)期間,父親先后任團長、師參謀長、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參加過突破三八線、臨津江保衛(wèi)戰(zhàn)、收復平壤、解放漢城等著名戰(zhàn)斗。</p> <p class="ql-block">  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勛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勛章。回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117師師長。</p> <p class="ql-block">  父親能文。幾十年的槍林彈雨為他積淀了常人無法具有的豐富戰(zhàn)斗素材。戰(zhàn)斗空閑時,他把戰(zhàn)斗的過程和對戰(zhàn)爭的思考以日記或小說形式再現(xiàn)出來,于是就有了“小說團長”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戰(zhàn)爭的殘酷經(jīng)歷和自身的筆耕不綴,父親在人民文學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過《臨津江邊》、《卡住釜谷里》,在朝鮮完成了《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等作品。在志愿軍英雄傳中刊登了一篇《在緊急關頭》作品參加了志愿軍一日的撰稿工作。使他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早期會員。</p><p class="ql-block"> 回國后及離休后又陸陸續(xù)續(xù)出版了《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朝跡夕覓》、《戰(zhàn)火》和《抗擊》等描寫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著作,均由解放軍文藝發(fā)表。</p> <p class="ql-block">  楊成武(原總參謀長)給父親《抗擊》一書中題詞</p> <p class="ql-block">  吳信泉軍長(抗美援朝時期任39軍軍長)在《朝鮮戰(zhàn)場1000天》著作里對父親的評價。</p> <p class="ql-block">  汪 洋(抗美援朝時期任39軍116師師長)他在《勿忘盧人家詩集》里對父親的評價</p> <p class="ql-block">  王如庸(抗美援朝時期任39軍116師347團參謀長)在2001年9月父親去世時對父親的回憶(摘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三章:留學蘇聯(lián)高等軍事學院</b></p> <p class="ql-block">  1955年至1959年11月父親被選送到蘇聯(lián)伏羅希洛夫高等軍事學院學習。留學奠定了他堅實的軍事理論功底。</p><p class="ql-block"> 伏羅希洛夫高等軍事學院是原蘇聯(lián)武裝力量培養(yǎng)諸兵種合成作戰(zhàn)的軍隊兵團以上指揮軍官的高等軍事學府,同時也是合同戰(zhàn)術和集團軍戰(zhàn)役問題的理論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  從50年代起,我軍擴大與俄軍的軍事交流,逐年向該院選派留學生。軍委從各大軍區(qū)的優(yōu)秀軍事指揮員中精選綜合素質全面的軍級干部,那一年沈陽軍區(qū)選派的是父親,其他軍區(qū)的有李光軍、王挺、尚坦。而父親是外派留學生中唯一的師職干部。</p> <p class="ql-block">  畢業(yè)于該學院的著名將領很多,前蘇聯(lián)元帥朱可夫等享譽世界的著名軍事家。我軍著名軍事家劉伯承元帥、左權將軍、劉亞樓上將等都曾到該院留學深造。</p> <p class="ql-block">  父親和他的同學們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日丹諾夫號巡洋艦上。(父親倒數(shù)第二排右一)</p> <p class="ql-block">  父親留學期間,不僅出色的完成了軍事科目的學業(yè),同時也深受蘇聯(lián)文化的熏陶。父親喜歡蘇聯(lián)時期的文學、音樂、電影。在那里還學會了滑雪、攝影、駕駛……</p> <p class="ql-block">  父親雖然是一位職業(yè)軍人,但他內心世界豐富多彩、情感細膩、柔軟。美麗的白樺樹下、整齊、潔白的臥具和床頭柜上媽媽的照片都體現(xiàn)了父親對生活和家庭的熱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四章:總參軍訓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58年12月11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jiān)部的基礎上整編為軍事訓練部,納入總參謀部建制。它的職責是負責全軍軍事訓練、全軍軍事院校的軍事教育和研究整理全軍各個歷史時期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span></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回國后,父親調到了北京。任總參軍訓部合同戰(zhàn)術訓練處處長。為培養(yǎng)優(yōu)秀軍事指揮人才、提高部隊現(xiàn)代作戰(zhàn)水平,做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親認真貫徹毛澤東軍事思想,連續(xù)多年率工作組深入各大軍事院校,在沈陽、武漢、南京、廣州軍區(qū)五個師蹲點、實踐,堅持了“理論學習、戰(zhàn)例研究、想定作業(yè)、實兵指揮”四個環(huán)節(jié)。提高了干部指揮能力和參謀人員的業(yè)務水平。</p> <p class="ql-block">  1962年11月,中印邊境反擊戰(zhàn)打響。父親以總參謀部代表身份隨總參謀部吳偉少將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過西安、蘭州、西寧、格爾木、當雄、拉薩、錯那、達旺、西山口、洛馬東、得讓宗到達拉洪以北巡視地形。</p>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十二月父親從拉薩到了達旺。他說:“達旺是一個秀麗的小鎮(zhèn),居民多為門巴族。昨天在西山口(麥克馬洪線)還是零下二十度的嚴寒,這兒卻是春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五章:北京衛(wèi)戍區(qū)</b></p> <p class="ql-block">  1969年1月,父親調入北京衛(wèi)戍區(qū),任北京衛(wèi)戍區(qū)參謀長。</p><p class="ql-block"> 1971年5月任北京衛(wèi)戍區(qū)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主管作戰(zhàn)、訓練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69年“珍寶島事件”之后,毛主席發(fā)出了“軍隊要嚴格訓練、嚴格要求才能打仗”的指示。時任北京衛(wèi)戍區(qū)分管作戰(zhàn)、訓練副司令員的父親,考慮到部隊存在的問題。一是部隊自北京解放進城以來,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使部隊的思想、作風、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變化,難以適應戰(zhàn)備要求;二是部隊每天分散站崗、執(zhí)勤,軍事訓練時間難以保證,訓練內容難以落實;三是部隊大多借用警衛(wèi)單位住房,沒有訓練場地,很難進行集中、系統(tǒng)訓練。</p><p class="ql-block"> 鑒于此況,父親提出集中部隊、集中時間、采取到農村長途野營拉練的辦法,在艱苦環(huán)境下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提高部隊吃、住、走、打、藏的野戰(zhàn)本領和聯(lián)系群眾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自1969年7月至1970年8月,北京衛(wèi)戍區(qū)先后分4批組織部隊進行了千里、雙千里戰(zhàn)備野營拉練和駐地野營訓練。有效的促進了部隊革命化、戰(zhàn)斗化建設,增強了指戰(zhàn)員的戰(zhàn)備觀念,提高了干部組織指揮能力和部隊的戰(zhàn)斗力。</p><p class="ql-block"> 于1970年11月17日由父親主要執(zhí)筆給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及軍委寫了野營拉練的總結報告。</p><p class="ql-block"> 1970年11月24日,毛澤東在北京衛(wèi)戍區(qū)《關于部隊進行千里戰(zhàn)備野營拉練的總結報告》上批示:“此件可閱,我看很好?!薄叭娛欠窭枚緦嵭虚L途野營拉練一次,每個軍可分兩批(或不分批),每批兩個月,實行官兵團結、軍民團結。三支、兩軍者不在內”。毛澤東在最后一頁批示,“如不這樣訓練,就會變成老爺兵”。</p><p class="ql-block"> 同年12月6日,全軍轉發(fā)了毛澤東的批示和北京衛(wèi)戍區(qū)的報告。12月10日,全國轉發(fā)了毛澤東的批示和北京衛(wèi)戍區(qū)的報告,全國全軍積極貫徹毛澤東的指示,迅速掀起了冬季長途野營訓練的熱潮。</p> <p class="ql-block">  野營拉練成為和平時期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和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方式之一??梢哉f,這是父親對人民軍隊建設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六章:組建人民武裝警察部隊</b></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國家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根據(jù)新形勢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人民武裝警察部隊。1983年元月,父親受命出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首任司令員(黨委書記),公安部黨組成員。</p><p class="ql-block"> 作為武警部隊第一任司令員,父親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卓有成效地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賦予的組建工作。為武警部隊的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  一、 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p><p class="ql-block"> 1983年元月,父親調任武警部隊司令員。作為重新組建后的武警部隊第一任司令員,他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指示,團結帶領黨委“一班人”,領導組織了武警部隊的組建工作。他始終牢牢把握武警部隊建設的正確方向,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制度,積極探索武警部隊建設的特點和規(guī)律;武警部隊組建初期,在各省總隊沒有政治委員的情況下,特別提出各級設立專職政治委員,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及中央軍委的肯定,確保了武警部隊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一支武裝力量。重新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來根據(jù)形勢需要,將交通水電、黃金三支基建部隊一并編為武警系列)。</p> <p class="ql-block">  二、 為武警部隊長遠發(fā)展,重視部隊院校建設:</p><p class="ql-block"> 父親極為重視部隊院校建設,武裝警察部隊擔負著國家的內衛(wèi)、邊防、消防安全保衛(wèi)、維護社會治安、保衛(wèi)四化建設的任務。執(zhí)勤點多、面廣,專業(yè)性、政策性很強。是一支特種部隊,不僅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頑強的戰(zhàn)斗意志和良好的紀律作風,而且需要掌握比較全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比較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掌握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手段,有一定的軍事素養(yǎng),具有較熟練的應付各種復雜情況的能力,也關系到武警部隊今后的長遠發(fā)展和能否更好的與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干部訓練經(jīng)?;?、正規(guī)化、制度化的要求相適應。</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組建初期父親就明確提出,武警部隊的建設離不開大量的人才,沒有各級干部的培養(yǎng)和儲備就不可能有長遠的發(fā)展。今天的武警部隊已成為一支有效維護國家穩(wěn)定,在國家遇到災害、人民受到危險時可以沖得上、打得勝的堅強力量。實踐證明了部隊院校建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三、認真嚴謹雷厲風行是父親一貫的工作作風</p><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組建是基于國家武裝力量的戰(zhàn)略布局更加合理、整體功能更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的需要而組建的。但是武警部隊點多、線長高度分散,整個部隊擔負著對監(jiān)獄鐵路橋梁重要倉庫、國家首腦機關等值勤目標的保衛(wèi)任務。配合完成各級公安、司法機關所賦予的逮捕追捕押解處決及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暴處突、自然災害的救援等任務。</p><p class="ql-block"> 面對武警在初創(chuàng)時期繁雜且艱苦的工作,父親始終以認真嚴謹、雷厲風行的飽滿精神狀態(tài)投入工作。帶工作組在邊防、在基層、在連隊,經(jīng)常是一待就是一個月;吃飯和戰(zhàn)士一樣的飯,乘車是普通的212吉普。父親在基層,常常是在現(xiàn)場第一時間解決問題。</p> <p class="ql-block">1983年率工作組在黑龍江總隊</p> <p class="ql-block">  1984年建國35周年大慶。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次閱兵,也是建國以來最隆重的首都慶典。武警方隊是武警成立后首次受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七章:豐富多彩的離休生活</b></p> <p class="ql-block">  父親出生在陜西省三原縣。出身貧苦,自小離家參加了革命,父母親早亡,家中僅剩一個哥哥。離休后第一件事便是回老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 1991年10月,在武警第三秘書處的安排陪同下與武警陜西總隊的領導一同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三原。</p><p class="ql-block"> 父親和大伯在舊宅門口。這里是父親出生的地方,現(xiàn)在已破敗不堪,無人居住了。但是對父親來說還是那樣的親切。身后的那塊石磨曾是父親小時經(jīng)常玩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圖片上留著山羊胡子的老漢是父親的發(fā)小。他們年輕時曾爭論“去延安還是去西安”。父親義無反顧的選擇去延安,投奔了革命。</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就是學習。離休后的父親,有了充足時間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做過去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了。活到老、學到老,是父親一生的宗旨。他參加了海淀區(qū)老年書法、繪畫學習班,學習國畫。父親像小學生一樣,又開始家到學校、學校到家兩點一線的學生生活。</p><p class="ql-block"> 父親天分聰慧,加上愛學習且認真,在繪畫上很快掌握了要領并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我們都認為父親如果不行武,應該是位畫家了。</p> <p class="ql-block">  父親為紀念共和國衛(wèi)士而創(chuàng)作——出污泥而不染,迎風暴而挺立!</p> <p class="ql-block">  父親的學習開花結果了!父親的離休生活確實是豐富多彩,碩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八章:我們心中的父親</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50年抗美援朝前夕爸爸、媽媽在遼寧海城相識。志同道合的戰(zhàn)斗情誼使他們在同年中秋節(jié)結成伴侶。</p> <p class="ql-block">  老年的爸媽相濡以沫,幸福的度過了金婚。為了慶祝這個不同尋常的日子(爸爸那時病重住院),媽媽寫了一首詩:</p> <p class="ql-block">  父親去世十周年時兒女們對他的紀念</p> <p class="ql-block">  當春花凋零的時候 </p><p class="ql-block"> 那片片綠葉已覆蓋了大地 </p><p class="ql-block"> 當父親遠去的時候 </p><p class="ql-block"> 他堅實的腳步已走近了我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父輩——老紅軍老八路陸陸續(xù)續(xù)都走了,留下的是綿綿不絕的念想;今年父親走了二十年了,想把點點滴滴的記憶訴諸成文字,于是有了這部美篇。</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父輩無論是指揮員還是戰(zhàn)斗員,他們上過戰(zhàn)場,為新中國流血犧牲,是這個國家的基石,即使千秋萬代,百姓會記著他們。</p><p class="ql-block"> 作于父親逝世二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李佳、三元</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