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撰文 ? 攝影 / 開心就好</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包頭出發(fā)的四輛車,正式拉開了我們今年助學西藏萬里之行的帷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出了包頭市區(qū),沿著黃河堤岸行駛了一百多公里才跨過黃河大橋駛?cè)敫咚佟?lt;/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隊友拍攝)</b></p><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看過“天下黃河貴德清”的黃河上游清澈而湍急的河水,也領略過劉家峽水庫洮河注入后清濁分明的水面景觀,更見過黃河下游東營寬廣的河道中翻滾著透著逐漸干涸跡象的泥水。</p><p class="ql-block"> 要不是車中本地隊友的介紹和路上見到的標牌,初次經(jīng)過此地的我根本不會知道這條高出兩邊許多的平坦柏油路會是黃河的堤岸,而左邊種滿瓜果和莊稼的廣闊農(nóng)田,其實是黃河原有的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了保證車隊的安全,經(jīng)過領隊的協(xié)調(diào),每輛車保證兩到三位有經(jīng)驗的司機交替駕駛,其他成員負責用對講機與其他車輛的聯(lián)絡工作。</p><p class="ql-block"> 陽光是燦爛的,心情是雀躍的,領隊是熟悉的,成員是陌生的,目標是一致的。不出半天,成員之間就相熟了起來。接下來的日子,大家都要在一起相伴,包容是最重要的粘合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為主駕,作為車隊唯一的女性主駕,作為大多數(shù)時候開車不暈坐車暈的唯一女性主駕,此次行程,我的車上備了不少暈車貼和開車提神的一些物品,以保證開車或乘車的不時之需。??????(慶幸的是,正是有了出行時“有備無患”的意識習慣,才使我在后面的行程中避免了吃更多的苦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藍天白云與我們相伴,了解與默契也在交流中逐漸建立,車外的溫度也在時間中隨著地域逐漸攀升。沿著京藏高速前行,傍晚抵達寧夏境內(nèi)的小洪溝服務區(qū)時,手機顯示當?shù)亟裉彀滋斓臏囟仁?7℃。</p><p class="ql-block"> 今晚,我們會在這里露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度娘說:“小洪溝服務區(qū),是寧夏境內(nèi)高速公路接待量最大的服務區(qū),每天有超過100輛50座以上的大客車進入,加上各種大型貨車以及小客車司乘人員,每天有上萬人次的客流量?!币苍S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在此并沒見到任何大客車,小客車也不多,但大貨車的確是川流不息。哪怕是夜間,也不斷聽到大貨車發(fā)出的各種聲音。</p><p class="ql-block"> 可見,即使在疫情期間,隨著疫情控制情況的好轉(zhuǎn),人們生產(chǎn)生活物資的供應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還有愈來愈好的跡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號車的媽媽是個能干的人,按天津人的說法,屬于“闖實”類型的。行程中的許多問題都是她在幫忙解決,比如說住宿。在小洪溝服務區(qū)的露營,就是她提前進行溝通才順利駐扎的。</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能干闖實的媽媽、靦腆懂事的兒子、內(nèi)斂好脾氣的爸爸,是車隊一道溫馨的幸福風景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生以來第一次露營,感覺是興奮的。隨著找不到搭帳篷的頭緒,這股興奮愈來愈被挫敗感取代。眼見別人的帳篷都可以睡人了,我還只在車旁跟大大小小的幾個袋子大眼瞪小眼——只知道它們拼起來是帳篷,卻不知要怎么拼。無奈之下,只好視頻連線它們的主人。通過正在視頻那頭大快朵頤的博士的指導,勉強搭好了帳篷。</p><p class="ql-block"> 只是,第二天早上,拆完帳篷卻怎么也裝不進袋子了。同車的副駕劉大哥見我實在是笨得要死,幫我將它們分別裝進了相應的袋子,并塞進了滿滿的車廂。還好,之后的露營,再沒麻煩任何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當中第一個露營的夜晚,完全沒有預想當中的寧靜與溫馨,只有來來往往車輛的喧鬧,以及地面被太陽暴曬一天后透過睡墊傳來的燥熱。正應驗了領隊薛大哥的那句話:“只有睡過了不舒服的帳篷,你才會感受到每天睡床的幸福?!?lt;/p><p class="ql-block"> 幸好,儲備的驅(qū)蚊環(huán)使我免去了被蚊蟲叮咬的苦楚——也算是苦中作樂的一種阿Q式安慰吧!謝謝發(fā)明這個玩意兒的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