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自駕長征路(60) 連過三座雪山 ? 穿越八十里彩林

劉衛(wèi)

<h5><font color="#9b9b9b">▲ 紅軍足跡與自駕路線圖(可點擊放大)</font></h5> <h5>出行日期:10月27日下午(第32天)<br>自駕路線:雅克夏山—昌德山—達(dá)古山—黑水<br>行車?yán)锍蹋杭s135公里<br></h5> ———————— <p class="ql-block">  到壤口后一路向東,先后過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三、第四、第五座雪山,穿越奶子溝畫廊,終點在黑水縣——張國燾代替周恩來出任紅軍總政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h1> <b>雅克夏雪山 ? 天路隧道</b></h1> 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三座雪山——雅克夏雪山,上一篇已經(jīng)提到。它是一道長長的山脈,大致南起鷓鴣山(馬塘東南),北至壤口鄉(xiāng),直線長約50公里。主峰位于北部,海拔4743米。這里也是梭磨河與白河(嗄曲)的分水嶺。 這是紅軍往返翻越次數(shù)最多的一座大雪山。1935年7月,中央紅軍主力與紅四方面軍一部北上,先后翻越雅克夏山。當(dāng)年9月,張國燾令紅四方面軍南下,次年再次北上,又兩過此山。無數(shù)紅軍戰(zhàn)士長眠在這里。 <h5>▲ 雅克夏山脈示意圖。圖左主峰(隧道)位置,是自駕行走路線。圖右紅軍烈士墓位置,是紅軍過雪山埡口(埡口山),不能走汽車,冬季徒步也過不去。</h5> 如今,在主峰之下,有一座隧道貫通雪山。<div>  雅克夏雪山隧道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援建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四川省內(nèi)最后完工的援建工程。全長3886米,其中隧洞長2302米;洞口海拔3857米,洞內(nèi)最高4300多米。它2012年6月貫通,曾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被譽為天路。建設(shè)期間,由于高寒缺氧、地質(zhì)復(fù)雜,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先后更換5000多人次,設(shè)備更換率為100%,可見難度之大。<br></div> <h5>▲ 從壤口向雅克夏雪山前進(jìn)。由于壤口海拔已經(jīng)很高了,所以上山并不顯得費力,大約20分鐘即達(dá)埡口。</h5> <h5>▲ 越上雪山埡口(進(jìn)隧道前)</h5> <h5>▲ 穿越雪山(進(jìn)隧道前,行車拍攝)</h5> <h5>▲ 雅克夏雪山隧道口(紅原縣壤口方向)</h5> 過隧道前后,兩邊雪峰連綿,都不顯得高。據(jù)說能看到主峰,但不知是哪一座。穿越隧道2分鐘。過了隧道,就進(jìn)入了黑水縣域。<div>  原先過山有一條12公里的盤山路,坡陡彎急、冰雪覆蓋,每年封山時間長達(dá)8個多月,現(xiàn)在老路已被封堵。這樣,隧道就成了翻越雅克夏雪山的唯一通道,并且全年暢通。<br></div> <h5>▲ 穿過隧道后,進(jìn)入黑水縣境。</h5> 過雪山隧道時,由副駕開車。以往超過海拔3500米,她就會有高反,超4000米時很嚴(yán)重,這次則很輕松地通過。幸在前些年跑了幾次高原,適應(yīng)了。 這是自駕長征路的必經(jīng)之地。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div><div><div><br></div><h1> <b>奶子溝畫廊 ? 八十里彩林</b></h1></div></div> 從亞克夏雪山隧道出來,沿盤山道陡降1000多米,很快滑入一條峽谷,這就是享譽世界的奶子溝畫廊,亞洲最大的八十里天然彩林。 <h5>▲ 奶子溝畫廊 ? 八十里天然彩林(之一)</h5> 從皚皚白雪的寒冬,突然掉進(jìn)了五彩斑斕的金秋,有點猝不及防,又無比驚喜。<br>  真的很美!任何畫筆都難繪其浩然博大、絢麗奪目,任何鏡頭都難窺其全貌,只能切割局部。她猶如一部氣勢磅礴的交響樂,高潮迭起,華章頻現(xiàn),你陶醉于其中,卻無法表達(dá)。<br> <h5>▲ 奶子溝畫廊 ? 八十里天然彩林(之二)</h5> 根據(jù)老紅軍蕭鋒的日記,紅軍曾進(jìn)抵奶子溝。紅軍到達(dá)的位置應(yīng)該在東段,靠近現(xiàn)在的沙石多鄉(xiāng)和昌德村一帶,那是7月上旬,夏季,還沒有滿山的紅葉。我們則是幸運的,正當(dāng)醉美時節(jié)。 奶子溝中有多個觀景臺,都在沿河的公路邊,既能看彩林,也能看雪山,還有風(fēng)情別樣的藏寨。 <h5>▲ 奶子溝畫廊 ? 羊茸村(羊茸哈德)。村的半山腰有觀景臺,村中有大量民宿。</h5> 途經(jīng)奶子溝村時,洗了一回車,這是自渡過金沙江后第一次洗車。旁邊,有藏民在家門口賣靈芝等山貨。<div><br></div><h1> <b>昌德山 ? 昌德村</b></h1> 昌德山(又稱倉德山、拖羅崗),是中央紅軍翻過的第四座雪山。主峰海拔4283米,埡口海拔4164米,目前沒有公路通過。 <h5>▲ 車行昌德山</h5> 與紅軍有關(guān)的遺址在昌德村,分新村和老村。<div>  新村在山腳的奶子溝公路旁,建有紅軍廣場,以紅軍翻越雪山為背景打造,游客較多,還看見從上海來的。</div> <h5>▲ 奶子溝公路旁,新昌德村的紅軍廣場。</h5> <h5>▲ 這塊石碑上,講述了紅軍費盡周折,找到三位藏族向?qū)У墓适隆?lt;/h5> <h5>▲ 雕塑:藏族群眾與紅軍一起熬鹽巴。</h5> 老村在昌德山腰部,海拔高度2768米,從山腳起,走盤山道上行6公里,路窄彎急。<div>  村寨處于一片天然形成的高臺上,是紅軍翻越昌德雪山時駐扎過的地方。一座座石頭壘砌的房子看上去很新,但居民都已搬遷到山下了。四周靜悄悄的。</div> <h5>▲ 前往昌德老村的盤山路,旁邊就是奶子溝峽谷。昌德山也是八十里天然彩林的一部分。</h5> <h5>▲ 進(jìn)入昌德老村,敲了幾家門,無人答應(yīng)。當(dāng)年紅軍來時,也敲過門嗎?</h5> <h5>▲ 整體搬遷下山后,人去樓空的昌德老村。</h5> 村寨一側(cè)有條上行的土路,通往埡口。不由得想象著:一隊隊紅軍從這里上路,翻山北去。后來,又有一支支隊伍下來,是四方面軍的,奉命南下;后來再次途經(jīng)這里北上時,很多人已經(jīng)不在了。歷史,有時是激越的,有時又很沉重。長征之路,與血同在,就像那面飄揚的軍旗。 <h5>▲ 昌德老村旁的上山道。當(dāng)年,紅軍沿著這條路翻越昌德雪山。</h5> <h5>▲ 昌德雪山峰頂<font color="#9b9b9b">(轉(zhuǎn)自驢友逆風(fēng)3379)</font></h5> 昌德村因為地勢高,看風(fēng)景絕佳。俯瞰山谷,是片片彩林;遠(yuǎn)眺群峰,白雪皚皚,云起云落。 在這里,兩次遇到上山的村民:一對年輕夫妻和兩位老者。<br> 年輕夫妻騎著摩托車,說是上山采靈芝去。從他們那兒確認(rèn)了兩個信息:一是山上的村莊確實不住人了,已停水停電;二是旁邊的土路汽車過不去,斷了我們開車翻山的念頭。<br> 兩位老者上來看他們養(yǎng)的牛。其中一位年齡大的普通話反而說得好,又健談。他叫才旺,78歲了,他說這個寨子住過好幾次紅軍。我們臨走時,他問能不能帶其下山,因為歲數(shù)大了,走起來有些吃力。我們欣然答應(yīng)。在車?yán)镉至模f年輕時當(dāng)過和尚,上課時學(xué)的普通話。我們問和尚就是喇嘛嗎?他說不是,喇嘛是喇嘛,和尚是和尚。他的進(jìn)一步解釋沒太聽懂。一直以為在藏區(qū),喇嘛就是和尚,后來在網(wǎng)上也沒查明白。 <h5>▲ 上山采藥的藏族青年</h5> <h5>▲ 與78歲的才旺老人交談</h5> 現(xiàn)在的昌德村,主業(yè)就是紅色旅游,種植和畜牧倒在其次。這兒地處奶子溝畫廊與達(dá)古冰山風(fēng)景區(qū)之間,是游客必經(jīng)之地,又是紅軍爬雪山時走過和住過的地方,資源豐富,客源不愁。<br> 對昌德村的印象非常好,無論是山上的老村,還是山下的新村。<br><br><h1>  <b>達(dá)古雪山</b><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 ? </b><b style="color: inherit;">紅軍谷</b></h1> 達(dá)古山(又稱打鼓山),是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五座雪山。主峰海拔4752米,埡口海拔4484米,也未通公路,不能走車。今已被圈入4A級的達(dá)古冰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門票+觀光車等合計338元。 景區(qū)大門在奶子溝公路北邊。我們到達(dá)時已經(jīng)下午4點半,只見欄桿高翹,便直接開了進(jìn)去,沒人阻攔和收費。 <h5>▲ 達(dá)古冰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標(biāo)志石</h5> 景區(qū)內(nèi)是條長達(dá)30公里的峽谷,時見彩林。因為紅軍走過,峽谷又稱“紅軍谷”,有紅軍湖、紅軍橋等。我們一直開到海拔3600多米的道路盡頭,峰回路轉(zhuǎn)中,達(dá)古雪峰歷歷在目,汽蒸煙騰,磅礴壯麗。 <h5>▲ 達(dá)古山,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五座雪山。</h5> <h5>▲ 在金猴海看達(dá)古雪山</h5> 峽谷里有三座藏寨,依海拔高度,分別是下達(dá)古、中達(dá)古、上達(dá)古。老紅軍賴傳珠、伍云甫和童小鵬等人的日記里,都記述了在打鼓(即達(dá)古)宿營。其中,軍委三局政委伍云甫寫明從蘆花(黑水)附近出發(fā)后,翻過昌德山至下打鼓,兩天后移駐中打鼓,再經(jīng)上打鼓翻雪山“至沙窩宿營”。童小鵬記述爬達(dá)古山時下了幾十分鐘雪,盡管是夏季,但天很冷,“儼然如江西12月的光景”。 <h5>▲ 途經(jīng)中達(dá)古藏寨</h5> <h5>▲ 位于上達(dá)古藏寨的紅軍橋。紅軍從此橋經(jīng)過翻越達(dá)古(打鼓)雪山。</h5> <h5>▲ 紅軍橋一側(cè)橋頭</h5> 達(dá)古雪山是中央紅軍翻過的最后一座雪山。如果有公路可走,從這里去沙窩和毛爾蓋最近,現(xiàn)在得向東繞兩倍遠(yuǎn)的路程——不過,那也是紅一、紅四方面軍各一部走過的,他們沒有翻越達(dá)古雪山。 ———————— <h5>  【友情提醒】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上均標(biāo)注達(dá)古冰山景區(qū)(含達(dá)古雪山)位于昌德山(昌德村)以南,這是錯誤的。這一錯誤,曾給很多重走長征路者帶來困擾。經(jīng)我們實地尋訪,確認(rèn)達(dá)古山在昌德山之北,今達(dá)古冰山景區(qū)內(nèi)的路線圖也是這樣標(biāo)注的(見附圖)。</h5> <h5>▲ 紅軍長征在景區(qū)路線圖</h5><div><br></div><h1> <b>黑水 ? 蘆花會議會址</b></h1> 從達(dá)古冰山景區(qū)山門算起,到黑水縣(蘆花鎮(zhèn))約8公里,這是奶子溝彩林的最后一段??h城海拔2350米。<br>  當(dāng)年紅軍在翻過雅克夏雪山(第三座雪山)后,先來到這里。前衛(wèi)部隊抵達(dá)蘆花鎮(zhèn)時,曾與反動頭人武裝發(fā)生兩次戰(zhàn)斗,紅軍先后犧牲20多人。<br> <h5>▲ 奔騰不息的黑水河</h5> 在長征史上,黑水因中共中央召開“蘆花會議”而著名,開了兩次。 兩河口會議后,張國燾借口“組織問題”沒有解決,按兵不動,既不執(zhí)行《松潘戰(zhàn)役計劃》,又故意延宕紅四方面軍北上,以致錯失戰(zhàn)機(jī)。 193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在蘆花召開政治局常委擴(kuò)大會議,討論組織問題。過程略去。會議的結(jié)果是:由張國燾代替周恩來任紅軍總政委,周恩來調(diào)中央常委會工作;中革軍委主席朱德仍兼紅軍總司令。增補(bǔ)陳昌浩為中革軍委常委,博古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br> 次日,中革軍委制定了《松潘戰(zhàn)役第二步計劃》。隨后,設(shè)立前敵總指揮部,徐向前兼總指揮,陳昌浩兼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9軍團(tuán),依次改稱第1、第3、第5、第32軍;紅四方面軍各部番號不變。中央紅軍抽調(diào)張宗遜、陳伯鈞、李天佑、李聚奎等一批干部到紅四方面軍各軍任參謀長等職務(wù),紅四方面軍抽調(diào)3個建制團(tuán)3700余人補(bǔ)充中央紅軍。<br>  7月21日至22日,又召開政治局?jǐn)U大會議,集中討論紅四方面軍的問題,有肯定有批評,批評主要指其輕易放棄川陜根據(jù)地。<br> <h5>▲ 蘆花會議會址(正面)</h5> <h5>▲ 蘆花會議會址(側(cè)面)</h5> <h5>▲ 會址旁的街道,都是上下坡。</h5> 蘆花會議會址,位于黑水老街,房子已有上百年的歷史,200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當(dāng)年這里是小頭人澤旺家,現(xiàn)由其曾孫蘇朗彭初守護(hù)。老街道路較窄,車可以開到遺址前,但無專門停車場。 蘆花會議后,毛澤東等即離開黑水,隨軍委縱隊翻越昌德雪山和達(dá)古雪山,前往沙窩、毛爾蓋地區(qū)。另一部紅軍從蘆花過黑水河后,翻越谷汝山(現(xiàn)地圖上找不到),經(jīng)扎窩、晴朗、俄多,沿毛爾蓋河一線北上。這一路,與我們的行車路線基本吻合。 <h5>▲ 黑水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縣城河?xùn)|吉林大道,合葬著1935年至1936年紅軍在黑水犧牲的近萬名先烈的部分遺骨。紅軍墓兩側(cè)還安葬著另外兩個時期的烈士:一是1952年解放黑水時犧牲的解放軍指戰(zhàn)員;二是1956年至1962年在平叛剿匪中的犧牲者。</h5> 據(jù)統(tǒng)計,紅軍在整個黑水境內(nèi),共與敵人進(jìn)行大小戰(zhàn)斗80多次,加之疾病、饑餓,行軍和爬雪山之勞累,有近萬人犧牲,其中紅四方面軍由于三次往返,犧牲最多。 黑水也是大陸最后解放的一塊土地,時間是1952年7月。此時,距四川大部分地區(qū)解放已有兩年。<div><br></div><div>————————</div><div><br></div><h3><font color="#39b54a">《自駕長征路》已發(fā)部分篇目:</font></h3> <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oyf6ycs?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3)通道轉(zhuǎn)兵 ? 遍訪爭議會址</a></h5><h5><font color="#39b54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p6pxn96?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6)隆里古城 ? 瑤光毛澤東宿營地</a></font><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pg49h0t?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30)突破烏江 ? 從猴場到三大渡口</a><br></h5><h5><font color="#39b54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pjxz4ov?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32)雄關(guān)如鐵 ? 從婁山關(guān)到桐梓</a></font><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po4pp0x?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34)橫穿黔北 ? 從黃陂洞到丙安古鎮(zhèn)</a><br></h5><h5><font color="#39b54a"><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px7ir6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39)南渡烏江 ? 錢壯飛殉難處</a></font><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q0vhza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40)佯攻貴陽 ? 從開陽到龍里</a><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qdk4ytr?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46)威逼昆明 ? 丹桂總部 / 木克壁畫</a><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r0fzxo1?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5)磽磧藏鄉(xiāng) ? 過雪山前集結(jié)地</a><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r2om5k7?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6)翻越第一座雪山:夾金山</a><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r4eobqm?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7)懋功會師 ? 從小金到兩河口</a><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r68jdkm?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8)二過雪山 ? 夜宿卓克基</a><br></h5><h5><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r6wkkdu?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59)梭磨河谷 ? 英靈會聚的天堂</a><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