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甘南游記之三“紅色旅游篇”

曉東

<p class="ql-block">  7月13日和7月15日游歷了紅軍長征路上幾個重要的紀念地,是我們本次甘南行的一段紅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  7月13日離開迭部縣向東走345國道,沿白龍江經(jīng)卡垻鄉(xiāng)前往俄界。一路山巒疊嶂,路曲盤桓,行駛60多公里到達俄界。</p> <p class="ql-block">  “俄界”是達拉鄉(xiāng)的一個藏族村寨,背依岷山,面對達拉河,是當(dāng)年紅軍長征走出草地,于1935年9月11日進入甘南的一個重要駐地。中央軍委在此召開了緊急政治局擴大會議。</p> <p class="ql-block">  村前的達拉河</p> <p class="ql-block">  這是通向毛主席舊居和俄界會議舊址的村中小路。圖右側(cè)即是舊居的院門。</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dāng)年毛主席住宿和召開會議的院落。片中右側(cè)二層木閣樓是毛主席的居室,片中左側(cè)的土圍建筑是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  小院內(nèi)的“土圍墻,木閣樓”的建筑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  這是二層閣樓上毛主席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居室的床鋪。</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土屋內(nèi)的狀況,約有30平方米,旁側(cè)有一小灶間和通往后山的小門。</p> <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12日在這里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由張聞天主持,聽取了毛澤東“關(guān)于與紅四方面軍領(lǐng)導(dǎo)人張國燾的斗爭與目前行動方針的報告”,通過了《關(guān)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對于克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保證黨中央北上方針的貫徹執(zhí)行,具有重大意義。</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張國燾錯誤的決定</p> <p class="ql-block">  “俄界會議”決定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組成的“五人團”作為全軍最高領(lǐng)導(dǎo)核心,並將原紅一軍團、紅二軍團縮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由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  “俄界會議紀念碑”及其周圍的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的紀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這是“俄界會議”紀念廣場。</p> <p class="ql-block">  在“俄界會議”和毛澤東居住舊址留影紀念,緬懷先驅(qū)。</p> <p class="ql-block">  集體合影,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  從俄界返回345國道再前行十幾公里就到“茨日那村”了。這個村子位于旺藏鄉(xiāng),現(xiàn)被授予“全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p> <p class="ql-block">  “茨日那”,藏語“河對面”之意。即村寨對面就是白龍江。當(dāng)年中央紅軍從俄界出發(fā)經(jīng)過一天的行軍,于9月13日到達這里,毛主席就住在這個藏族村寨。</p><p class="ql-block"> 恰好,我們一行也是13日來到這里,只不過我們是86年后的7月13日到的,相差約31330天,這3萬多天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呀!</p> <p class="ql-block">  這塊紀念碑石背后的小院就是當(dāng)年毛主席在茨日那村借住的藏民家。</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舊居小院的門樓。上世紀70年代未,參加過長征的蕭華將軍重回茨日那村,認出了當(dāng)年毛主席曾借住過的這棟藏式民居,從此正式確定了此處為長征時期毛主席在茨日那的舊居,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進入小院拍個照,有幸重走了一段長征路。</p> <p class="ql-block">  這個藏民小院的主人名叫桑杰,其祖父格讓、父親阿倉,一家三代不管在戰(zhàn)亂年代還是困難時期都矢志不渝地守護著此屋,以此感念毛主席,感謝黨的恩情,傳承紅軍的長征精神。</p> <p class="ql-block">  二層的木質(zhì)閣樓就是毛主席當(dāng)年的居室。毛主席在這里居留了三天。並在此作出了攻打臘子口的決定。命令先遣部隊紅四團(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在三天內(nèi)奪取臘子囗為紅軍北上打開通道。</p> <p class="ql-block">  這是二層閣樓上毛主席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層小院,正面是桑杰家的住屋,左側(cè)是當(dāng)年周恩來、劉少奇曾住過的房間,右側(cè)是當(dāng)年警衛(wèi)班住過的房間。</p> <p class="ql-block">  這是村口處的“紅軍驛站”。當(dāng)年毛主席曾在村囗向紅四團的指戰(zhàn)員講話,強調(diào)奪取臘子囗確保紅軍順利北上的重要性,要求部隊克服困難戰(zhàn)勝守敵盡快拿下臘子囗。</p> <p class="ql-block">  “臘子囗戰(zhàn)役紀念館”內(nèi)的展板介紹:“毛主席在村囗的講話”。</p> <p class="ql-block">  這是毛主席舊居二層木制閣樓的錄相。</p> <p class="ql-block">  7月13日下午離開茨日那村來到臘子口鎮(zhèn)。這是鎮(zhèn)里的街道,再繼續(xù)前行就是紅軍長征通過的最后一個險關(guān)隘囗——“天險臘子囗”。</p> <p class="ql-block">  這是“臘子口紀念館”中一幅當(dāng)年臘子囗的照片。“臘子口”是川、甘邊界的重要隘口,通往甘南的咽喉要沖,地勢險峻,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東、西兩山對峙,中間溝底僅有30余米寬,還被水深流急的臘子河占了一大半。河上一座木橋是兩山間唯一通道。當(dāng)年,由國民黨魯大昌的部隊在此設(shè)防。</p> <p class="ql-block">  照片為今天的臘子囗(從南向北看,即紅軍進攻方向)。當(dāng)年,楊成武率二營從正面佯攻,王開湘率突擊隊攀崖登壁迂回包剿,經(jīng)過兩天的浴血奮戰(zhàn),出奇制勝,于9月17日凌晨攻占了天險臘子口,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紅軍,包圍阻當(dāng)紅軍北上抗日的陰謀。</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臘子口,從北向南看??梢娖涞貏葜U要,易守難攻之勢。</p> <p class="ql-block">  臘子河上的木橋(從北向南看,即當(dāng)年國民黨守敵封鎖的地點)。</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敵軍的碉堡,被紅四團前后夾擊強行攻占。</p> <p class="ql-block">  木橋?qū)γ婕磭顸h軍的防守陣地。</p> <p class="ql-block">  臘子口的一段錄相。</p> <p class="ql-block">“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留影紀念。</p> <p class="ql-block">  豎立在臘子口前的“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碑文由楊成武將軍題寫。我們在此合影,回憶紅軍長征史,贊頌紅軍智勇雙全、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這是“哈達鋪鎮(zhèn)”的“紅軍長征哈達鋪紀念館”和紀念館廣場。</p><p class="ql-block"> 我們于7月15日從隴南市的宕昌縣前往甘南的卓尼縣冶力關(guān)的路上經(jīng)過這里,前往參觀。</p> <p class="ql-block">  這是哈達鋪鎮(zhèn)的“紅軍門”。1935年9月一10月,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先后到達這里。中央紅軍陜甘支隊先遣團于9月18日智取哈達鋪鎮(zhèn),20日中央軍委及毛主席等到達,在此補充給養(yǎng)、休整部隊,駐留7天后離開這里繼續(xù)北上。</p> <p class="ql-block">  這是紅軍長征途中走過的最長,保留當(dāng)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條鎮(zhèn)街。在1200多米長的街道兩側(cè)座落著382家店鋪,中央軍委的領(lǐng)導(dǎo)同志和紅軍的主要將領(lǐng)都先后住在這條街上的店鋪中?,F(xiàn)在,在他們住過的人家門前都有“某某某同志住室”的標志牌,如下面幾幅照片。</p> <p class="ql-block">王稼祥住室</p> <p class="ql-block">葉劍英住室</p> <p class="ql-block">李富春住室</p> <p class="ql-block">李克農(nóng)住室</p> <p class="ql-block">楊成武住室</p> <p class="ql-block">  這是哈達鋪鎮(zhèn)的“義和昌”藥鋪。毛澤東和張聞天同志當(dāng)年就住在這里。1935年9月20日下午,張聞天在這里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主要討論了部隊整編工作、組織部工作和干部問題。</p> <p class="ql-block">  這是“義和昌”藥鋪院內(nèi)的張聞天和毛澤東的住房(右側(cè)為毛澤東居室,左側(cè)為張聞天居室)。</p> <p class="ql-block">  在“義和昌”院內(nèi)的錄相。</p> <p class="ql-block">  這是鎮(zhèn)上的“郵政代辦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后,張聞天、毛澤東和博古等同志看到了紅一軍團直屬偵察連連長梁興初、指導(dǎo)員曹德連送來的從郵政代辦所找到的七、八月份的《大公報》、《中央日報》、《晉陽日報》等報刋,獲知陜北還有劉志丹、徐海東等領(lǐng)導(dǎo)的蘇區(qū)和紅軍隊伍的消息,喜出望外,于9月22日上午召開中央領(lǐng)導(dǎo)人會議,作出了把“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陜北”的重大決策。會議為紅軍長征的最后勝利和全民抗戰(zhàn)的開始奠定了思想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  “哈達鋪鎮(zhèn)郵政代辦所”所在的街面照片。</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dāng)年“關(guān)帝廟”的遺址。1935年9月22日下午,中央領(lǐng)導(dǎo)人會議后在這里召開了團以上干部會議,宣佈了中央作出的“落腳陜北”的重大決定。9月26日,經(jīng)過7天的休整、補給,中央紅軍離開哈達鋪繼續(xù)北上向陜北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  紀念館廣場上的“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碑”,碑文為毛主席的字體《到陜北去》。</p> <p class="ql-block">  紀念廣場上的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領(lǐng)導(dǎo)同志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紀念館中,當(dāng)年到達哈達鋪的中央領(lǐng)導(dǎo)人的群雕像。</p><p class="ql-block"> 哈達鋪及“哈達鋪會議”成為決定紅軍長征命運的決策地,名副其實的紅軍長征“加油站”、“歇腳點”和“轉(zhuǎn)折點”,在紅軍長征史中具有重大意義。據(jù)說,毛主席的《七律 長征》就作于此地。</p> <p class="ql-block">  這是蕭華將軍重返哈達鋪時題寫的“回憶長征詩”碑刻。</p> <p class="ql-block">  來此地旅游的群眾,身穿紅軍服裝在此留影,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共產(chǎn)黨、毛主席的熱愛和感念之情,對紅軍長征精神的崇敬和將其世代相傳的決心和意志。</p> <p class="ql-block">我們集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我也在紀念館前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下午,我們離開哈達鋪前往冶力關(guān)。</p><p class="ql-block"> 7月13日和7月15日的紅色之旅,重溫了紅軍長征路上這一段意義重大的史實,即,兩個決定紅軍長征正確方向的會議,一個決定紅軍沖過最后一道險關(guān)的關(guān)鍵戰(zhàn)役。真是感知良多,受益匪淺,千里跋涉,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結(jié)束了這段“紅色之旅”,進入了素有“九色甘南,五彩卓尼”的卓尼縣境內(nèi)繼續(xù)甘南“綠色之旅”的最后一天旅程——萬畝油菜花海和冶力關(guān)景區(qū)(在之前的第二篇已記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