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嗦長老 <h3> 油菜花邊的養(yǎng)蜂人走了,留下的幾只蜜蜂也漸漸的遠(yuǎn)去了,小小的油菜花瓣落了一地,卷曲著干枯的身體,一部分被風(fēng)吹走,一部分粘在土地上,還有幾瓣掛在油菜的枝桿上不時的擺動。 氣溫日漸攀升,麥田和油菜地爭相濃綠,幾個身穿花衣的農(nóng)婦在田地里鋤草,仿佛沖浪的運動員在綠浪中弄潮。 黃土高坡上的太陽異??釤?,老榆樹把根深深的扎進(jìn)幾十丈的黃土,極力的汲取著每一絲絲潮濕,樹葉卷曲著一動不動,樹上的麻雀半張著嘴,呼吸急促的顧不上鳴叫。整個山巒在烈日下靜的出神,偶能聽到有什么被曬裂發(fā)出的喳喳聲。 </h3> <h3> 七月中旬,是這里收麥子的時候,溝溝岔岔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金黃色麥田,是這里的希望,是這里的念想,也是這里的牽掛。春天的時候村民全體出動,老老少少齊上陣,把顆顆希望精心的播種在黃土里,幾十年來仿佛成了習(xí)慣,盡管有時候顆粒無收。然后青壯年起程,走出大山,踏上遙遙的打工之路。老人們開始扳指頭,一遍一遍的數(shù)著,反復(fù)的念叨著出苗的日子,鋤草的日子,孩子們回家的日子。出門人也一樣,一天的汗水后看著手上的老繭,想著家鄉(xiāng)的莊稼,念著家里的老人。終于,牽掛成了金黃色,老人們在村口張望,出門人在歸途中怱忙。</h3> <h3> 小時候經(jīng)常跟著媽媽到地里拔麥子,媽媽每次都背個背斗,拿上灌滿水的壺和幾塊鍋塊,天剛亮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到麥田了,媽媽哼著小調(diào)從地的這頭拔到那頭,也不伸個腰,轉(zhuǎn)身又從那頭到拔這頭,我也不敢偷懶,跟著媽媽一趟又一趟,手拔痛了也不啃聲。太陽升到正午的時候我們開始捆麥,看著滿臉汗水的媽媽,我不由的加緊步伐,盡快的收集麥捆,然后我們坐在麥垛旁開始喝水吃饃,緊接著又給豬拔草,每次背著豬草回家的時候都感到格外輕松,因為馬上就能躺在院中的樹下乘涼休息了。</h3> <h3> 后來媽媽漸漸的年歲大了,我也長高了,我們開始不讓她老人家去莊稼地了,但她還是扛鋤頭,拔豬草,經(jīng)營她的小菜地。橫的蔥,豎的韭菜,白蘿卜,紅蘿卜,大白菜,小香菜,還有幾顆百合,那火紅的百合花在淡淡的香菜氣息里綻放著——這就是媽媽的菜地,土質(zhì)松軟無雜草,種植整齊有層次。 <br> 如今又到了收麥子的日子,媽媽卻長眠在家鄉(xiāng)厚厚的黃土下了,也許她這陣正在天堂里繡織她的小菜地,那里沒有酷署,她也不再流汗,也許她這陣正在樹下哼著小調(diào),看著滿院的花開爭艷。 <br> 收麥子的日子,是酷熱的日子,是汗?jié)M臉面的日子,是手起老繭的日子,是人在路的這頭想路那頭的人的日子,是個永遠(yuǎn)銘記的日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