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劉基墓真假之謎

歷史記憶

<p class="ql-block">作者:劉定卿</p> <p class="ql-block"> 明開國文臣劉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基,字伯溫,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元至順年間中進士,任江西高安縣縣丞,后官至浙江儒學(xué)副提舉。劉基五十歲時受朱元璋邀請出山,為朱元璋制定平國打天下的戰(zhàn)略,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立下戰(zhàn)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朝建立后,官至御史中丞、資善大夫,封誠意伯爵。劉基不僅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軍師和開國功臣,還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xué)家。劉基才華橫益,在文學(xué)、軍事、天文、風水、預(yù)測等方面造詣很深,頗有建樹。一生留下大量的詩文,是元末明初最著名的詩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基一生,仕途曲折,經(jīng)歷坎坷,他23歲中進士,以喜劇開場,65歲“被害”至死,以悲劇落幕。他是明代著名的開國功臣,也是溫州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歷史名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黃坑山發(fā)現(xiàn)劉基的墓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基于1375年去世,享年65歲,墓葬于西陵夏山。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在西坑鎮(zhèn)的黃坑山劉基家族墓地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塊劉基的墓碑,正是這塊墓碑引起了人們對它的種種猜想。如果這里有劉基墓的話,那么,它與夏山的劉基墓,到底哪座是真,哪座是假?這塊墓碑的發(fā)現(xiàn),已引起劉基后裔和專家們的關(guān)注和重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0年,劉基后裔宗親聯(lián)誼會成立,宗親會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清明期間組織各地劉基后裔代表近百人去南田,為劉基上四代和下二代共九座古墓進行掃墓和考察。這些墓都是宋、元、明時期的古墓,有550年到858年的歷史,其中,被盜被毀時有發(fā)生,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劉基家族的古墓能得到當?shù)卣闹匾暫捅Wo。</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從劉基先祖輩份高的開始掃墓,劉基曾祖父劉濠的墓位于西坑鎮(zhèn)的黃坑山,與南田鎮(zhèn)不遠,只有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劉基家族墓地就在黃坑山的山腳坡上。這里是劉基曾祖劉濠的墓,往下六七米處,據(jù)說是劉基9世孫劉瑜的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瑜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正月二十二日襲封誠意伯,四月授僉事中軍都督府,十三年(1534)瑜領(lǐng)南京前府,官至提督操江,掌南京前軍都督府事,是一位武將,在劉基家族中官位還算顯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據(jù)家譜記載:劉瑜享年63歲,墓葬在黃坑山。過去,這里當?shù)厝朔Q之為石馬墳,據(jù)說當時神道兩旁有石馬、石猴等12生相對立,還有一座牌坊,規(guī)模相當壯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現(xiàn)在已被破壞殆盡,只留下石猴、石馬、石墩和帶有云騰浮雕的斷石散落一地。地上還有一座龜座和一塊碑頭,碑頭部分寬80公分,厚20公分,高50公分,兩邊各刻有一條龍的圖案,上面刻有 “瑜祭”兩個大字,可能是劉瑜祭太公的碑文,但碑體已不知去向,以至于它的建造年代和到底是為誰建造的也不得而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雖然說是劉瑜的墓,但墓前卻沒有劉瑜的墓碑。根據(jù)墓地殘留的神道、石像、石碑、龜趺、石柱,可以判定當初這里應(yīng)該是一座檔次很高、規(guī)模很豪華的墓地。但在與南田鎮(zhèn)相鄰的西坑鎮(zhèn)能有如此規(guī)模的墓地,還曾不多見。</b></p> <p class="ql-block">  組織各地宗親在黃坑墓地掃墓</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中央的是作者本人</p> <p class="ql-block"> 墓地毀掉的石猴、石馬等</p> <p class="ql-block">  碑上刻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瑜祭</span>兩個大字,兩邊各有一條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天,出了一個狀況,有人告訴我一位宗親在祖墳邊上小便,這是對先祖的不敬。于是我過去查看,撥開1米多高的草叢,卻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塊墓碑。墓碑雖經(jīng)歲月滄桑,但仍然看清上面刻著的字:</b></p> <p class="ql-block"> 明開國文臣劉公墓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塊墓碑的出現(xiàn)立即引起我們的重視,馬上清除雜草,給墓碑拍照。碑的后面是一座土堆,看似并不象是一座墓,但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座極普通的土墓。該墓正位于劉濠墓的下方。我立即問南田輩份高的劉一俠、劉化隅等宗長,過去南田宗親來掃墓有沒有發(fā)現(xiàn)過這塊墓碑?他們都說沒有注意,也沒有發(fā)現(xiàn)過這塊墓碑。大家覺得很是奇怪,想不到今天在這么多宗親的見證下,發(fā)現(xiàn)了先祖劉基的墓碑,這冥冥之中是不是太公的指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塊墓碑的出現(xiàn),說明劉基的墓應(yīng)該在這里,因為墓碑和墓是在一起的,人們不會無緣無故在這里立一塊劉基的墓碑。多少年來,在南田從未發(fā)現(xiàn)過明代的劉基墓碑,就連夏山劉基墓前的墓碑是民國十九年所立,過去的墓碑不知去向。這塊墓碑的發(fā)現(xiàn)其中必有緣故。從墓碑風化的程度來看,可以認定是明代的墓碑。有墓碑必定有墓,有墓事情就會變得撲朔迷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墓碑是真跡,碑后也確定是一座墓,那么,會不會就是劉基的墓呢?為什么長期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它與夏山的劉基墓到底那座是真,那座是假?那一座才是劉基真正的葬身之地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南田夏山的劉基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現(xiàn)在,劉基墓位于西陵村的夏山,這在南田劉氏族譜上有記載:“基,字伯溫,行永七,誠意伯,謚文成。夫人富氏、陳氏、章氏。享年六十五,敕葬本都七源,土名夏山崗,其墳今名為九龍掄珠?!?lt;/b></p> <p class="ql-block"> 夏山西陵村的劉基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洪武十六年(1383年),是劉基死后的第八年,劉基的次子劉璟和長孫劉廌,請同鄉(xiāng)好友,時任將仕郞、秦府紀善的黃伯生為劉基寫《故誠意伯劉公行狀》。黃伯生在文中對劉基下葬的時間和地點也有較詳細的記載:“公之子璉、仲璟,以是年六月某日葬公于其鄉(xiāng)夏山之原?!秉S伯生記載劉基墓葬的地點無疑是劉璟和劉廌提供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隆慶元年,是劉基死后192年,劉氏后人又請時任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為劉基寫《誠意伯劉公神道碑銘》,張時徹在文中也提到劉基墓葬的地點:“公生至大辛亥六月十五日,薨于洪武乙卯四月十六日,享年六十有五。以是年六月葬于夏山之原?!憋@然,劉基死后埋葬的地點,張時徹是根據(jù)黃伯生的《劉公行狀》而來。因此,劉基的墓地在夏山也應(yīng)該不成問題,因為有族譜和史料為證,令人信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在民國初期發(fā)生的一件事,使人們對在夏山的劉基墓產(chǎn)生了懷疑。劉基第二十世孫劉耀東,滿清末年留學(xué)日本,曾與汪精衛(wèi)、沈鈞儒是在日本的同學(xué)。民國初期他先后在松陽、鄞縣和江蘇宜興等縣任知事。1919年秋,因?qū)裾瘮〔粷M而辭官回鄉(xiā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耀東(1877—1951),字祝群,號疚庼居士,又號啟后亭長。文成南田人,明代誠意伯劉基第二十世裔孫,清廩貢生,近代著名藏書家、書法家,浙南宿儒。以其文學(xué)成就,被譽為“青田三才子”和“括蒼四皓”之一。</b></p> <p class="ql-block"> 劉基第二十世孫劉耀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耀東回鄉(xiāng)后根據(jù)族譜記載,在西陵村夏山的山坡上找到劉基墓地,發(fā)現(xiàn)已被徐姓人家占為耕地。劉耀東為了要回墓地,與徐家打官司,曾向青田法院上訴七次,二次對簿公堂,最后終于獲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要回墓地后,在劉耀東的帶領(lǐng)下重修劉基墓。由于找不到原先立在墓前的墓碑,只好為劉基墓重新立碑。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塊墓碑,就是從民國十九年(1930)立的,墓前那兩座石馬也是2002年由后人捐獻。至今在劉基墓地里,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一件能證實是明代的古物。明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曾為劉基撰神道碑銘,雖有銘文傳留至今,卻不見神道碑傳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雖然夏山的墓沒有一件原始的古物作憑證,卻一直被子孫祭拜到現(xiàn)在。1985年文成縣政府撥款對劉基墓地劃出近千平方米的保護區(qū),并修建了圍墻;1989年12月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2001年6月,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仍有不少人對夏山的劉基墓持有懷疑,他們認為墓地被村民占為耕地,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說明在歷史上該墓曾經(jīng)多年無人掃墓而被遺棄過。否則是不會被人占為耕地的,它可能藏匿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三、給兩座墓一個合理的解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黃坑發(fā)現(xiàn)劉基的墓碑,給在夏山的劉基墓提出了挑戰(zhàn),也給人們帶來種種猜想,這塊墓碑將會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給兩座墓有一個合理的詮釋,我們不妨來一個假設(sh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假設(shè)現(xiàn)在的夏山墓是一座假墓,是劉基生前精心設(shè)計的。劉基精明一世,當過朱元璋的軍師,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他雖然幫朱元璋平國定天下,但也曾三次被朱元璋打發(fā)回家。“淡洋”一案后,劉基被朱元璋奪了俸祿,雖然保住了誠意伯的爵位,但已經(jīng)是半條命了。在朱元璋好疑的情況下,他必須提防朱元璋的秋后算賬,因為“淡洋地有王氣”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最令劉基擔心的是丞相胡惟庸,劉基曾對朱元璋說過胡惟庸不是當丞相的料,比喻他是犁地還會把犁轅弄壞的人。胡惟庸一直想要報劉基在朱元璋面前“論相”的一箭之仇。劉基還服過胡惟庸挾醫(yī)看病時的藥,從此病情越來越重。劉基擔心死后,胡惟庸決不會罷休,他會從中挑撥朱元璋,以鏟除“王氣”為由來掘墳掏墓,讓劉基尸骨無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為了死后不受打擾,于是,在他死前交待子孫一個瞞天過海的辦法,策劃了古墓謎案的真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夏山的墓是一座假墓,是應(yīng)付朝廷的,黃坑的墓才是廬山真面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子孫們按劉基的要求依計而行,在夏山和黃坑分別建了墳。劉基死后,發(fā)喪送往夏山墓的是劉基的衣冢棺,而把劉基的真身秘密送往黃坑安葬,并做了記號,一場假戲真做,天衣無縫。不過,劉基死前的擔心是多余的,劉基死后的第五年,胡惟庸就被朱元璋以謀害劉基為由所殺,直到朱元璋都去世了,墓還是平安無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明天順二年(1458年),劉基去世已經(jīng)83年,朝廷奉旨在南田敕建誠意伯廟。明正德九年(1514年),是劉基去世139年,武宗皇帝御賜他:“開國文臣第一,渡江策士無雙?!泵骷尉甘辏?531年),是劉基去世156年,世宗皇帝為劉基贈太師、謚文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從此,明朝皇帝們開始為劉基平反了,劉基也開始大紅大紫。于是,劉基的后人就壯膽在黃坑劉基墓前立碑、修建甬道光宗耀祖。盡管劉基生前主張以草為伴,以土當床的薄葬方式,子孫們遵照遺訓(xùn),保持了墓的原樣。但事過境遷,時代不同了,過去由劉基說了算,但一百多年后就由不得劉基了。于是,后人就依照劉基是開國功臣的規(guī)格,在墓地修建神道、牌坊、石猴、石馬和石俑等。這就是石馬墳建筑的真正來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過去,不少人認為:黃坑墓前的這些石建筑是為劉基九世孫劉瑜建造的,其實不然。劉基的墓與劉瑜的墓在一起,后人不會傻到那個地步,以身份和功績而論,劉瑜是沒有這個資格的。另外,墓碑上的“開國文臣劉公”,只有劉基才配得上,劉瑜是位武將,開國文臣四個字他不配。因此,可以推定這些建筑是為劉基建造的,也許就是9世孫劉瑜主持所建的,這是對劉基死后不公平對待的一種補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黃坑的墓是真的話,那么在夏山的劉基墓地被占的謎團也就迎刃而解:當人們知道那是座假墓,放棄也就順理成章,多少年后無人掃墓以至于荒廢,墓地被徐家占為耕地也就不足為奇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人們會問:既然石馬墳是劉基的真墓,為什么后來在夏山的墓又“死灰復(fù)燃”呢?這應(yīng)該是劉耀東好心而弄巧成拙,在他看來:夏山之墓,族譜上有記載,黃伯生的《劉公行狀》和張時徹的《劉公神道碑銘》上也講得很清楚,應(yīng)該是劉基的墓無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劉耀東認為劉基墓在夏山,是南田宗親近百年來的共識,原因是劉基墓的真相失傳多年,歷代修譜時也沒有作更正,使他誤認為黃坑的劉基墓沒有歷史記載,是一座假墓罷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耀東在他的《疚庼日記》中,對黃坑的劉基墓碑是這樣記載:“殊不解當時何以疏忽,若此又在墓門之旁有一豐碑倒扵地上,尚未刻字,想當日欲刻神道碑銘而未刻成,此今墓上所立公謹墓之碑,書曰:‘明開國文臣劉公墓’,固出扵無知此之手?!?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意思是這塊碑是為公謹立碑時弄錯了,公謹是劉基九世孫劉瑜,刻碑時錯刻成劉基的墓碑,所以認為此碑“出于無知此之手”。劉耀東出于對先祖的負責,于是就有了要回夏山墓地的那樁官司,并在夏山重修劉基墓,其原因就在于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劉耀東可能沒有想到,按照常理如果墓碑刻錯了,早就把它丟棄了。劉基的后裔文人輩出,不會無知和愚蠢到這個地步,也絕不會把劉基的墓碑安置在劉瑜的墓前。更不會讓這塊刻錯了的墓碑歷經(jīng)幾個朝代而一直保存了500多年。劉基的用心良苦,結(jié)果到現(xiàn)在還真沒有人能看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近百年來,由于重新認定劉基墓在夏山,黃坑這座墓又受到了冷落,甚至還遭到人為的破壞。但是,墓碑卻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為我們今天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四、黃坑墓地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10月間,南田文管會決定對黃坑劉濠和劉瑜的墓進行維修,並得到縣文化部門的認可。他們也認為這里不是劉基的墓地,是劉瑜的墓。我對他們的做法有不同意見,但沒有人支持,最后我只好表示如果一定要重修劉瑜墓,我提出無論如何必須要保存好那塊劉基的墓碑,不得丟棄,以供后人研究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就在清理劉瑜這座古墓時,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當清理了這座土墓表面的泥土之后,露出一座很大的石頭墓,由于年代久遠,石條下陷,一時看不出當時墓的形狀。后經(jīng)仔細清理,逐步恢復(fù)原狀,發(fā)現(xiàn)這是一座大墓,它位于劉濠的墓下,使劉濠的墓與下面的墓上下連在了一起。據(jù)浙南墓葬的習(xí)俗,祖上與下輩可以做成臺階式墓,上輩在上,按輩份依次往下安葬。從目前挖掘發(fā)現(xiàn)來看,這座墓從劉濠到下面一共有四級(壇),從曾祖劉濠到劉基也正好四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墓與以往南田古墓造型不一樣,有左右兩邊各有環(huán)形石梯至二級祭臺,每塊石條約1.3米寬,每一壇都用長石條做沿石護欄……。他們清理時,在墓前空地上發(fā)現(xiàn)有兩尊近2米高、頭部被毀的文官石俑持笏倒在地上,扶正后仍然對立位于墓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說此墓是劉瑜的,劉瑜是武將,他墓前的石俑應(yīng)該是武將,而不是文臣,這不符武將墓葬的規(guī)定。從墓有神道來看,此墓很是壯觀,估計當初建墓時應(yīng)該不會只有一對石俑,很可能后來被人盜走或損壞。先前發(fā)現(xiàn)劉基墓碑的位置,正好在此墓的墓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沒有找到劉瑜墓碑的情況下,會讓人更相信這里就是劉基的墓。但是,族里多數(shù)人還是認為是劉瑜的墓,并在墓前重新立了一塊劉濠和劉瑜的合併墓碑。如果這里真的是劉基墓的話,這次破壞和損失是巨大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現(xiàn)在被清理出來的大墓,實際上是過去山體滑坡下來的黃土蓋住了整座墓。據(jù)說解放后,族人祭拜時一直是這個樣,估計被黃土蓋住的時間起碼有上百年。劉濠的墓在上面只看到墓碑,墓體上還留下兩個大的盜洞,據(jù)說一個是老洞,一個是新洞,至于盜走什么古董,我們不得而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清理期間,縣文化局曾有派員到墓地指導(dǎo)和考察。夏山的劉基墓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應(yīng)該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對黃坑劉基墓碑的研究并不影響它現(xiàn)在的地位,我們只想弄清黃坑這座劉基的墓碑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劉基的墓碑會安放在劉瑜的墓地上幾百年?希望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認為劉基不同于一般人,他是個足智多謀的偉人,他在朝得罪過很多人,他一定會對自己的后事有所安排,過去說劉基有36座墓,也許不是空穴來風。因此,我們不要輕易否決,得細細地琢磨,研究歷史必須大膽假設(shè),小心求證,也許就能揭開其中的秘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對學(xué)術(shù)研究有爭辯是件好事,應(yīng)該有不同的意見,也應(yīng)該尊重不同的意見,真理不一定都是掌握在多數(shù)人一邊,有時可能會在少數(shù)人一邊。為了解開劉基墓碑的謎團,我們?yōu)槭裁床淮竽懙丶僭O(shè)一下呢?也許它正是打開劉基墓真相的一把鑰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