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彈指一揮間,恍如一夢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夢里夢外,我們寧德師范畢業(yè)30年。從1991年到2021年,從寧德東湖之畔五里亭到閩東城鄉(xiāng)教學第一線,從一頭青絲到如今的兩鬢斑白,從生活的三原色到人生的色彩斑斕,從走出校門的一泓清冽到步入社會的五味雜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周年事件,逢五逢十重要。中師畢業(yè)五年、十年皆為聚會節(jié)點,于是我們寧德師范88級2班同學,2001年十年首聚寧德,2006年十五年相約霞浦,2008年逢入學20年而走進屏南,2011年畢業(yè)20年又定在寧德,2016年則把畢業(yè)25年聚會之旗飄揚在古田。盤點這幾次聚會,每回參加人數(shù)都沒有逾越30,達不到全班45人的三分之二。未能參會同學,總有林林總總、無可厚非之不能前行的原因,但他們身雖不能至心已向往矣。</b></p> <p class="ql-block">2001首聚寧德</p> <p class="ql-block">2006于霞浦</p> <p class="ql-block">2008于屏南</p> <p class="ql-block">2011于寧德</p> <p class="ql-block">2016于古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畢業(yè)三十年注定是一個拐點。當三十載聚會集結號吹響,同學們情緒激昂,班群里參會接龍一個都沒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7月16日,翹首企盼,如約而至。這天,寧德晴天,映照同學們心空晴朗;是日,蕉城高溫,卻高不過大家相聚的熱度。按照預定方案,下午四點集中母校(現(xiàn)高級中學)拍照,于是乎,同學們或早著、或踩著、或趕著這個時間點,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十年滄海桑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復辦于1972年的母校寧德師范,2000年12月轉(zhuǎn)制為寧德市高級中學。校牌變了,師范沒了,似有“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的失落感涌上心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然走進校園,LED屏顯示迎?!皩幍聨煼?1屆(1)(2)班同學30年聚會”的話語多么令人暖心,看到公開欄上張貼的其中幾位主要行政領導還是當年我們科任老師,現(xiàn)今高級中學掌門人薛超群校長那時就教我們普一的數(shù)學,同學們內(nèi)心頗為激動與親切。這方位于東湖之濱、翠屏山麓的校園,無論是前世作為培養(yǎng)閩東小學教師搖籃的寧德師范,還是今生為國家輸送大學生源的一所市屬高中,都是造就人才的一塊沃地。學校變身了,但不變的是優(yōu)良品質(zhì),寧德師范是福建省首批復辦的師范學校之一,其辦學30年為社會輸送合格小學教師25000多名,承擔職務培訓7600多名。校友的足跡遍及閩東老少邊島,為閩東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寧德高級中學于2009年4月被評定為福建省三級達標高中,2014年3月被評定為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2021年被評定為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 ,歷年高考成績斐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同學們,這邊來,我們看看教室去!”循聲而望,站立教學樓道路東側的幾個同學揮手招呼,我大步流星趕去匯合。又有同學提醒暑假教室上鎖,大家放棄逐一對號入座,再現(xiàn)往日聽課場景的想法。其實,三十年河東河西,現(xiàn)在校園新顏煥發(fā),大相徑庭了。陪伴我們?nèi)昵笾娜龑邮瘔虒W樓早已被眼前的高大上教學樓代替,就連樓前路旁一長排的樹木也易了品種,那白玉蘭的香味,木麻黃的挺拔,還有夏日樹上的蟬鳴存留在記憶里而揮之不去。環(huán)視嶄新的塑膠田徑場,看著訓練正酣的足球隊員,我眼前仿佛浮現(xiàn)三十年前一樣青春的我們,在沒有硬化的操場上平日揮汗如雨,強身健體,運動會上馳騁賽場,振臂歡呼的畫面。曾記得寧師三年,籃球是我和鄭德國、張啟存、林則炬、湯寶強五人共同愛好,常常是我和“德國佬”一邊,與他們仨比賽半場。一日傍晚,雙方約定先達到百分者為勝,當我們率先實現(xiàn)目標時,他們?nèi)齻€不服輸,球賽繼續(xù),直至掌燈時分。此番我們談及此事,五人相視而笑,回憶滿滿。 是啊,寧師三年,青春作伴,從不缺乏激情與綻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同學們?nèi)私Y伴,三五成群徜徉校園。那新建的禮堂、教學樓、行政樓、新教工樓、男生宿舍樓、圖書館,保留下來的女生宿舍樓和那棟如今依然住著當年大名鼎鼎的葉專家夫婦的15號樓,以及夷為平地成就操場地盤的舊辦公樓等,一起述說著一個中師的華麗轉(zhuǎn)身和時代變遷。建筑設施、校園景觀得以嬗變,整個布局、路網(wǎng)大同小異。大家一路走來,并不覺得有違和感,倒是親切之情??M心田。斜陽脈脈,同學們沿著校園熟悉的道路,抖落仆仆風塵,談笑風生,共同撿拾三十年前五彩繽紛的校園諸多回憶。他們不時駐足拍照,擺出各式pose,一個個激動難抑,臉上溢滿孩子般笑容,此番此景,我們對“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這話有了新的解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真心感謝娘家人寧德市高級中學,盡心盡力為我們?nèi)晗嗑厶峁椭P7浇o我們安排的座談會,地點是設在素有“布達拉宮”之稱、頗有星級檔次的圖書樓三層會議室。場地寬敞舒適,電子屏上大紅的會題,擺放齊整的礦泉水,令人倍感溫馨。同學們魚貫而入,自由落座,不存客套,沒有儀式,圍著圓桌,侃侃而談,把座談會開成了漫談會。闊別卅年,離情別緒,總有聊不完的話題,無奈已到拍集體照的最佳時刻,在擅長攝影的“蘇老頭”聲聲催促下,同學們離座一路攀談前往操場集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時,陽光威力漸漸攏合,落日余暉為校園抹上金光。負責給我們拍照的是葉昌明老師,他當初是寧德師范攝影高手,是學校攝影興趣小組的指導老師,我們班的“蘇老頭”就是其得意門生。大家在葉老師和蘇同學組織下,分成三排,錯落有致,讓鏡頭留下永恒的瞬間,永久的收藏。這次三十年集體照,有三名同學因事不能歸隊,其余人悉數(shù)入列。然痛憾的是卻有兩個同學,成為永遠不可抵達的缺席者,或許人世間永無完美,我們只奔波于追求路上,還是且行且珍惜吧。</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集體照后,是自由拍照時間。嘆往昔總難聚首,喜今朝同學重逢,于是乎,同學們大拍特拍,在為霞尚滿天下的背景下,以各種名義留住芳華。</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華燈初上,拉開魅力寧德帷幕,我們整裝而發(fā),前往晚宴地點艷陽金弘宴,繼續(xù)開啟來之不易的三十年聚會模式。</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晚上八點半過后,此次聚會活動圓滿結束,同學們互相道別,各自回程,到家報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同學們感謝兩位班長的精心組織和傾情奉獻,同時也應該感謝自己不忘初心,在追夢路上,給心靈放個假,身臨其境,共同譜寫“青春不散場”的相聚樂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聚散兩依依,此聚,短暫然珍貴,如水晶般晶瑩透亮,如花的芳香、酒的醇厚,回味無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