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以色列/約旦 游記】(2015年10月24~11月3日)

向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色列,一個看似動亂,但比任何人都珍惜和捍衛(wèi)和平的國家;以色列,一個沙漠覆蓋三分之二,但創(chuàng)造了沙漠農(nóng)業(yè)奇跡的國家;以色列,一個被周邊國家制約,但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的國家;以色列,上帝應(yīng)許之地,猶太人的皈依地。以色列,一個想不到如此美麗,如此和平,如此神奇的國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天,2015年10月2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一行十余人搭乘以色列航空公司的航班,從香港飛抵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開啟了以色列/約旦十日游。</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九個多小時的飛行,凌晨抵達(dá)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轉(zhuǎn)乘大巴,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dá)瀕臨地中海的小城"內(nèi)塔尼亞"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位于亞洲西部,北與黎巴嫩交界,東北部與敘利亞接壤,東面是約旦,西瀕歐洲最主要也是最大的海-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2015年10月25日。</p><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后,乘車一個小時左右,我們抵達(dá)"凱撒利亞古城遺址"。</p><p class="ql-block">凱撒利亞古城遺址位于特拉維夫以北50公里處,這里曾是以色列在地中海的最大港口。 </p><p class="ql-block">湛藍(lán)色的地中海,明媚的陽光,古城風(fēng)光優(yōu)美而壯觀。凱撒利亞意為“羅馬皇帝之城”,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君主希律王于二千年前,花費(fèi)十二年建造起來的都城。</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建筑依照希律王的喜好,集合了羅馬和希臘的風(fēng)格,曾經(jīng)極盡奢華和宏偉。公元639年凱撒利亞被阿拉伯人占領(lǐng),1101年又落入十字軍之手,1254年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重新構(gòu)筑工事,修建十字軍城堡。其后幾經(jīng)戰(zhàn)亂和地震,凱撒利亞古城的建筑大都損毀和沉入海底。</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紀(jì)末,人們開始在凱撒利亞進(jìn)行考古發(fā)掘工作, 希律王的古城和十字軍堡壘得以重見天日,并辟為以色列國家公園。</p> <p class="ql-block">【巴哈伊空中花園】</p><p class="ql-block">離開"凱撒利亞古城遺址",我們來到"海法"。"海法"是位于地中海東岸美麗的山城,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涌入這座城市,而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沖著同一座建筑而來:巴哈伊空中花園。</p><p class="ql-block">耗資2.5億美元建造的"巴哈伊空中花園是"巴哈伊教"的圣地,花園依山而建,其世界大同的建筑風(fēng)格使這座花園體現(xiàn)了各大建筑學(xué)派的精髓。<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已經(jīng)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chǎn)名錄。</span></p><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我們乘坐的旅游車前往"空中花園"堵車時拍的。</p> <p class="ql-block">巴哈伊花園面向地中海,背靠群嶺逶迤的卡梅爾山,整座花園依山而建,自山腳至山頂綿延千米。巴哈伊花園可分為三個部分——最上方的花園 ,中間的陵墓 ,最下面的花園 。整個花園中心是巴孛陵寢,金色半球形穹頂位于40米高的乳白色圣殿之上,在陽光下宛如一顆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巴哈伊花園洋溢著濃郁的波斯風(fēng)情。一條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的階梯位于花園的中軸線上,宛如一條玉帶穿梭在花園層層疊疊的綠毯之中,而沿線樹木、水池、花盆、雕塑等景觀則對稱地分布在兩側(cè)。</p> <p class="ql-block">離開海法"巴哈伊空中花園",我們前往"拿撒勒"。</p><p class="ql-block">天主報喜堂是拿撒勒最受矚目的建筑,是當(dāng)今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禮拜堂之一。教堂建于1966年,是在同一地點(diǎn)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教堂墻壁上鑲嵌著世界各國的教會捐獻(xiàn)的圣母像,富有不同國家的鄉(xiāng)土氣息,體現(xiàn)了各自對神學(xué)思想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的穹頂,據(jù)說,這是一朵倒置的百合花,象征圣母瑪利亞的純潔與無邪。</p> <p class="ql-block">為了紀(jì)念天使迦百利向瑪利亞報告懷孕的喜訊,人們很早就在報喜巖洞上建起了報喜堂,后來又經(jīng)過多次重建。</p> <p class="ql-block">耶穌也是在這里長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使報喜堂的繪畫圣母與圣子像和來自不同國家,別具特色,都帶有來自不同國家鮮明的本土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抵達(dá)以色列的第二天,夜宿"提比利亞"。</p><p class="ql-block">提比利亞位于加利利海西岸,景色優(yōu)美,揉合了二千年悠久歷史與現(xiàn)代度假勝地的樂趣。提比利亞是以色列最富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有著絢麗的自然美景以及古代和現(xiàn)代色彩繽紛的多種景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天,</span>2015年10月26日。</p><p class="ql-block">清晨,離開提比利亞,驅(qū)車大約4個小時,抵達(dá)"杰拉什遺跡"。杰拉什(Jerash)古城,坐落在約旦首都安曼市以北40公里處。公元前64年,羅馬軍隊占領(lǐng)了敘利亞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內(nèi)的一些城鎮(zhèn)之后,杰拉什逐漸按照羅馬建筑風(fēng)格發(fā)展,建起許多神殿、廟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3世紀(jì)初葉,由于羅馬帝國政治動亂,杰拉什一蹶不振。以后又隨著拜占庭帝國的興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又經(jīng)幾度盛衰。公元8世紀(jì)中葉,阿巴斯王朝興起定都巴格達(dá),杰拉什幾次強(qiáng)烈地震許多建筑毀于一旦。公元9世紀(jì),具有悠久歷史的杰拉什銷聲匿跡。直至1806年德國旅行家歐里赫發(fā)現(xiàn)了杰拉什。于是自1920年起,考古隊在該城不斷發(fā)掘出沉睡了幾千年的文明古跡,杰拉什才得以見天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杰拉什遺跡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最大規(guī)模之一的古羅馬城市遺址。城市內(nèi)的古跡分別屬于古希臘、羅馬和拜占庭、阿拉伯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等時期。整座城市巨石鋪地,巨石道路上留下深深的古戰(zhàn)車的輪印,讓人仿佛聽見"車轔轔、馬瀟瀟"的情景,依然隱約有殺氣撲面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經(jīng)歷了古希臘、羅馬和拜占庭、阿拉伯五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的杰拉什古城,靜靜站立在那里,高大的古石柱,寬闊的古羅馬廣場,散落的巨石……當(dāng)我流連在這幾度盛衰,幾經(jīng)更迭,銘刻著千年歷史印記的遺址中,不覺為當(dāng)時的宏偉輝煌而驚嘆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夜宿約旦首都安曼。</span></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2015年10月27日。</p><p class="ql-block">一早前往城堡山。安曼古城坐落在七座山頭上,城堡山為最高,故是俯瞰安曼市區(qū)最好的地點(diǎn)。登上山頂,整個安曼市區(qū)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筑展開在眼前,你會對安曼“白城”的美稱有更感性的認(rèn)識。從"城堡山"望去,有一桿巨大的約旦國旗飄揚(yáng)在安曼老城上,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國旗。</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山,我們還參觀了"約旦考古博物館",博物館雖小,然而選取了人類定居發(fā)展史上各個時代的文物,從羅馬衰落時期文物到人類頭骨到死海古卷到古時的珠寶和瓦罐等,很多文物品質(zhì)極好,旁邊的說明牌講解詳細(xì),可幫助你很清楚的了解正看的文物的來龍去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博物館一大亮點(diǎn)在于,盡管很多文物可能是稀世之寶,但都放在外面,不會刻意放到玻璃后面讓人們觀賞,這樣可以在不破壞文物的前提下更立體地觀察歷史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離開安曼,驅(qū)車兩個多小時到"瓦地倫"。瓦地倫,是約旦西南部的一處山谷,其地勢特別,酷似月亮,又稱為“月亮谷”。月亮谷經(jīng)過長年被風(fēng)沙侵蝕,成無數(shù)斷崖和碎石沙漠,加上土壤發(fā)紅,紅沙浩瀚,蔚為奇觀。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紅色砂地在日落時顯示出如紅酒般顏色而得到</span>“酒紅色山谷”的名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進(jìn)入"瓦地倫沙漠"須換乘"皮卡車"或騎駱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瓦地倫"是一片渺無人煙的沙漠像月球一樣寧靜沉寂,地表的形態(tài)和月亮里的環(huán)形山脈又極相似。而且沙漠浩大,一望無際,似神殿般的廣闊。</p> <p class="ql-block">"瓦地倫沙漠"的地貌與我們常見的沙漠不同,不是一望無際的沙漠沙丘,而是有很多形態(tài)各異的大小山包聳立在沙漠中,參差地出現(xiàn)一些風(fēng)化的巖石,有的巨大宛如岡巒,其型千姿百態(tài)。尤其在時有時無的陽光照射下,光影的美更吸影人。因此,這被很多影視導(dǎo)演選為外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是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的主要外景地。</span></p> <p class="ql-block">離開"瓦特倫沙漠"前,我曾登上一座沙漠中的小山丘,當(dāng)我站立在被<span style="font-size: 18px;">風(fēng)沙侵蝕而成的斷崖碎石之上,環(huán)視俯看</span>在夕陽光影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被染成金黃、酒紅色</span>的沙漠、巖石、群山……天地間出現(xiàn)的大氣磅礴中,充滿著迷幻的絢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離開"瓦地倫"前往紅海之濱的港口城市"阿卡巴"(亦名:"亞喀巴"),將入住紅海酒店。</p> <p class="ql-block">"亞喀巴"是約旦最南端的海濱城市,是約旦的唯一海港。也是約旦南端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最負(fù)有盛名的潛水和旅游休假勝地。</p><p class="ql-block">我們抵達(dá)"亞喀巴"時,已近黃昏。于是,我們即直接到海濱去看紅海落日。黃昏的海濱浴場很熱鬧——有游泳戲水的青年男女;有嬉戲玩耍的孩子;有漫步海灘的情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時,紅海落日的晚霞也映紅了半邊天。與阿拉巴隔紅海相望即是以色列,遠(yuǎn)眺對岸黝黑的山影,似乎有咫尺天涯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2015年10月28日。</p><p class="ql-block">清晨,我們到紅海游泳,海水清澈,入水后感覺非常好、非常愜意。</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早餐后,我們便乘車前往有著"失落的古城"美譽(yù)的"佩特拉古城"。</p><p class="ql-block">通往"佩特拉古城"的必經(jīng)之路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峽谷通道。進(jìn)入峽谷,可以看到在巖壁上的許多空洞,這是一些鑿巖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根據(jù)埋葬者身份的不同而規(guī)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行進(jìn)中,通道越來越狹窄,兩側(cè)的萬丈峭壁如同刀斧劈出來的,抬頭只見"一線天",當(dāng)我們快接近通道峽口時,一輛馬車迎面奔馳而來,急促的馬蹄聲在深邃的峽谷中回蕩,讓人似乎感到一種遠(yuǎn)古時戰(zhàn)車轔轔,刀斧碰撞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戰(zhàn)車"馳過的感覺還未消失,我們已經(jīng)看通道盡頭呈現(xiàn)出一道光彩……當(dāng)我們踏出峽谷時,眼前一下豁然開朗,突然看到的是在陽光照射下的依山雕鑿的一個巨大的羅馬式殿堂。頓時,迎面而來的是一種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震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抬頭仰視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哈茲納赫殿堂,忍不住琢磨,幾千年前的古人,要有怎樣的智慧和毅力,才能造出這樣雄偉的鬼斧神工的建筑!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傳說里面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至今莫衷一是。</p> <p class="ql-block">哈茲納赫殿堂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梁和門檐雕有精細(xì)圖案,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后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這是一座隱沒于峽谷中的城市,懸崖絕壁環(huán)抱,城墻天然而成。當(dāng)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風(fēng)化瓦解所剩無幾了。</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只能探訪佩特拉古城最精彩、最核心的部分。帶著意猶未盡的心情折返時,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diǎn)半。此時,西斜的陽光在多彩的巖石上灑下一層暖色,由于這里的山體巖石主要是赤褐色砂巖,每當(dāng)夕陽西斜,光線交織渲染,整座古城仿佛披上一件玫瑰色的紗衣。<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變幻多彩的玫瑰色、酒紅色,美輪美奐,</span>"玫瑰之城"由此而來。</p><p class="ql-block">當(dāng)晚,入住佩特拉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2015年10月29日。</p><p class="ql-block">早餐后登車前往"死海"。途中,游覽了著名的馬賽克之城——"馬達(dá)巴"。馬達(dá)巴是約旦中部馬達(dá)巴省的首府,也是約旦一座很重要的旅游城市。讓這座城市名聲大噪的,是埋藏于城市各個角落的拜占庭時間的馬賽克拼圖地板。因此,馬達(dá)巴有一個響亮的別名——馬賽克之城。</p> <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馬賽克"我們并不陌生,現(xiàn)在所用的馬賽克,都是采用窖內(nèi)焙燒工藝制成的陶瓷制品,屬于工業(yè)產(chǎn)品。但是,我們眼前工匠們精心制作的馬賽克,是用純天然的石頭,顏色也是石頭本身的原色,由匠人手工切割成一厘米見方甚至更小的石片,再按照設(shè)計好的圖案鑲嵌成畫,工藝難度很高,<span style="font-size: 18px;">精美但不失古樸,</span>非常珍貴。</p> <p class="ql-block">在馬達(dá)巴的市中心,有一座外觀并不很起眼的希臘東正教堂,名叫“圣馬可教堂”。參觀這座教堂,是很多到訪馬達(dá)巴的游客的主要目的。是因為這里藏有馬達(dá)巴這座馬賽克之城的鎮(zhèn)城之寶——用馬賽克拼成的、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中東地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時就是那批來自卡拉克的阿拉伯基督徒,在拜占庭時期的古教堂遺址上興建這座東正教堂時,發(fā)現(xiàn)了這幅珍貴的地圖。</p> <p class="ql-block">據(jù)考證地圖制于公元六世紀(jì),由超過二百萬塊小馬賽克石片鑲嵌而成,上面標(biāo)出了圣經(jīng)上提到的幾乎所有城市的名稱、位置和中東地區(qū)的河流、海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離開"馬達(dá)巴",我們抵達(dá)死海,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diǎn)半左右,直接入住比鄰死海,位于"約旦大裂谷"上方,依山而建的五星級大酒店。</p><p class="ql-block">從酒店大堂平臺上可以遠(yuǎn)眺"佩特拉古城"所在的"約旦大裂谷"。此時,夕陽余暉下的"裂谷"非常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來到酒店頂層的平臺正值日落,一眼望去——"山巒疊嶂,殘陽如血"。</span></p> <p class="ql-block">死海,位于以色列、約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fù)422米,稱之為地球的肚臍。</p><p class="ql-block">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深處380米,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三位的水體,鹽分為一般海水的8.6倍。</p><p class="ql-block">在死海中平躺漂浮是我及許多同齡人夢寐以求的夙愿,此次目睹死海美景及漂浮經(jīng)歷將終身難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死海水鹽分濃度極高,漂浮十分鐘后即上岸,然后將黑色的死海泥涂滿周身又再次下水,如此反復(fù)數(shù)次……盡興后,用淡水沖洗,身體從外及里特別舒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時,夕陽西下,在徐徐微風(fēng)中,靜靜地坐在死海邊看落日彩霞,流連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有“世界的肚臍”之稱的死海,在清晨柔和的陽光下,靜靜的海面像光潔的藍(lán)寶石,在夕陽火紅的余暉下又像一面古老的銅鏡。</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2015年10月30日。</p><p class="ql-block">早上,離開"死海",前往"艾倫比"邊境檢查站過境進(jìn)入以色列。</p><p class="ql-block">汽車沿著90號公路從死海西岸的猶地亞沙漠穿過,車窗外滿目所及都是沒有任何植被,寸草不生的灰褐色的山丘和風(fēng)化了的巖石和沙礫。這種光禿禿的山巒和沙<span style="font-size: 18px;">礫遍野的</span>荒漠讓人抑制不住困頓,昏昏欲睡……</p> <p class="ql-block">臨近中午,大巴轉(zhuǎn)上一條盤山的岔道,回頭望去,可以遠(yuǎn)遠(yuǎn)看到了死海。山路回轉(zhuǎn),前方灰褐色的山體中突然冒出一片生機(jī)勃勃的"綠島",頓時讓人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驚喜。導(dǎo)游指著前方一處綠樹和鮮花掩映的"村落",告訴我們:這就是我們要去的一個"基布茲農(nóng)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基布茲的目標(biāo)是混合共產(chǎn)主義和錫安主義的思想建立烏托邦社區(qū),社區(qū)里宿舍、食堂、圖書館……所有生活設(shè)施應(yīng)有盡有。但人沒有私有財產(chǎn),工作沒有工資,衣食住行教育醫(yī)療都是免費(fèi)的。</p><p class="ql-block">我們置身在這個"基布茲農(nóng)場"里,漫步在生機(jī)勃勃綠樹鮮花之中,看著遠(yuǎn)處毫無生機(jī)的荒山,才意識到自己其實(shí)身處于沙漠的環(huán)繞之中。當(dāng)我們注意到地面鋪設(shè)的滴灌管道,才恍然意識到這片沙漠中的綠洲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一代又一代以色列人為了戰(zhàn)勝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而創(chuàng)造的奇跡。</p><p class="ql-block">這里不但種滿了以色列極具特色的椰棗樹,更有一座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奇花異草的植物園。拼圖里的照片就有""植物園"里的奇花異草。</p> <p class="ql-block">離開"基布茲農(nóng)場",我們前往耶路撒冷。此次"以色列/約旦十日游"的第九天,我們終于到達(dá)了向往已久的圣城——耶路撒冷。</p><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前,我們?nèi)チ酥?quot;瑪哈米娜商業(yè)大街"。本想體驗一下圣城市民的生活,遺憾的是當(dāng)天正逢周五,是猶太人的"安息日",絕大多數(shù)的商鋪都關(guān)門大吉。商業(yè)大街上顯得冷冷清清,大街兩側(cè)各種形態(tài)的雕塑因此更加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好在商場大街的人行道、商店門口……幾乎遍及各個角落,有著形形色色、風(fēng)格迥異的藝術(shù)雕塑,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2015年11月1日。</p><p class="ql-block">早餐后,登上"橄欖山"。橄欖山是巴勒斯坦一條多山峰的石灰?guī)r山脊。行政上在大耶路撒冷區(qū)內(nèi)。在耶路撒冷舊城東面,之間隔汲倫溪谷。該山為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山,海拔820公尺。站在橄欖山高處遠(yuǎn)眺,耶路撒冷舊城的風(fēng)貌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據(jù)記載,耶穌在死前一周從這里進(jìn)入耶路撒冷。4世紀(jì)起相繼落成多座基督教教堂和圣徒紀(jì)念堂。根據(jù)古猶太傳說,彌賽亞時代將在此山開始。因此,數(shù)世紀(jì)以來,該山坡成為猶太人最神圣的墓地。</p><p class="ql-block">站在橄欖山高處遠(yuǎn)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風(fēng)貌盡收眼底。橄欖山雖遍布基督教圣跡,但是幾百年來埋葬猶太人的古老墓園也在山上,因此對猶太民族來說,此地亦是值得紀(jì)念的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東正教傳統(tǒng)上認(rèn)為,客西馬尼園是使徒安葬馬利亞 (耶穌的母親)的地方。在橄欖山上有俄羅斯東正教會的Maria Magdalene教堂 ——獨(dú)特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拜占庭/俄羅斯風(fēng)格),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紀(jì)念他的母親而興建。</p> <p class="ql-block">【客西馬尼園】</p><p class="ql-block">客西馬米園,榨橄欖油之地,在耶路撒冷東、汲淪溪旁、靠近橄欖山。據(jù)說是耶穌基督經(jīng)常禱告與默想之處。園中的八棵巨大的橄欖樹相傳在耶穌時期即存在,已有數(shù)千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客西馬尼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加略人猶大出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萬國教堂就位于客西馬尼園。614年,古教堂被薩珊王朝摧毀,十字軍重建了教堂,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后由16個國家捐助興建,故亦稱萬國教堂。</p> <p class="ql-block">【錫安山】</p><p class="ql-block">錫安山,位于耶路撒冷舊城之南。這里有猶太大衛(wèi)王的墓;耶穌最后晚餐室也在此地——指的是山上面的小室,該建筑原本是十字軍時代所建,在15世紀(jì)伊斯蘭教占領(lǐng)錫安山時將之改為清真寺。</p><p class="ql-block">照片是位于耶路撒冷錫安山上的馬可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錫安山"你會將體會到:為什么耶路撒冷是一個神的殿堂!為什么它是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錫安山上的馬可樓是耶穌享用最后晚餐的樓房,是任何一個基督徒來到耶路撒冷都不會錯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果說錫安山是基督徒的圣地,那么這大衛(wèi)墓的所在地就是猶太人的神圣之地,在一九六七年前這里一直是猶太人朝圣的地方。但錫安山的大衛(wèi)墓并不是大衛(wèi)王真正下葬的地方,據(jù)記載大衛(wèi)王是藏在大衛(wèi)城。</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錫安山城堡窗子上的“大衛(wèi)之星”。</p><p class="ql-block">"大衛(wèi)之星"是西元前十世紀(jì)以色列王國大衛(wèi)王在其盾牌上的標(biāo)志,代表猶太教與以色列傳統(tǒng)文化,也是以色列國旗上的標(biāo)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錫安”也常用于隱喻耶路撒冷全城或以色列全地。</p><p class="ql-block">以色列國歌:Hatikvah”(“希望之歌”)的歌詞就這樣寫到:&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只要我們心中,還藏著猶太人的靈魂,朝著東方的眼睛,還注視著錫安山頂,兩千年的希望,不會化為泡影,我們將成為自由的人民,立足在錫安和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錫安山城堡前面的一個小廣場,看見在大衛(wèi)王塑像下,一位少女正在彈豎琴。一串串美妙悅耳的音符從她的指尖流出,縈繞回響在圣殿高墻之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富于戲劇性的是,在彈琴少女不遠(yuǎn)處,有一群荷槍實(shí)彈的軍警在執(zhí)勤。少女撥弄琴弦纖細(xì)的手指與士兵緊握槍支的大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強(qiáng)烈的反差,音樂美妙舒緩的韻律與暗藏中的危機(jī)交織在一起,給人一種只有在以色列才能體會到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錫安山城門及附近的城墻,上面布滿了槍彈留下的彈孔,透出了當(dāng)年戰(zhàn)斗的激烈與悲壯!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的時候,城墻上就已經(jīng)留下了許多槍彈痕跡。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以色列國防軍進(jìn)攻耶路撒冷舊城,激烈的槍戰(zhàn)給城門及城墻留下點(diǎn)彈孔才是最密集、最深刻、最清晰的。</span></p><p class="ql-block">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以色列方面稱之為"六日戰(zhàn)爭",戰(zhàn)爭從6月5日開始,共進(jìn)行了6天。結(jié)果埃及、約旦和敘利亞聯(lián)軍被以色列國防軍徹底打敗。6月5日晚,以軍對約旦控制的耶路撒冷舊城發(fā)起了進(jìn)攻,6日晨攻入,7日戰(zhàn)領(lǐng)了整個舊城。</p> <p class="ql-block">【圣殿山】</p><p class="ql-block">圣殿山,坐落于耶路撒冷老城內(nèi),東面是橄欖山,圣殿山山面積不到14公頃(約210畝),用“彈丸之地”來形容最為合適。曾經(jīng),在這座小山上憧立著猶太教的著名圣殿,而今這里有猶太人的哭墻和會堂、基督教的復(fù)活教堂、天主教的苦路,而在"哭墻"上方又矗立著穆斯林的金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同時被穆斯林視為三大圣地之一。三種宗教在如此狹小的彈丸之地交織、更替、沖突……</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這座寓意為“和平之城”的歷史文化名城,總言之,即"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然而,耶路撒冷是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大宗教的圣地”而</span>更為世人所知。</p><p class="ql-block">在浸透著歷史滄桑感的老城區(qū),阿克薩清真寺和金頂清真寺使耶路撒冷成為全球穆斯林心中的圣城。</p><p class="ql-block">照片中:金色圓頂?shù)臑榻痦斍逭嫠隆?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照片中,銀灰頂?shù)臑榘⒖怂_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哭墻】</p><p class="ql-block">哭墻,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圣殿護(hù)墻僅存的一段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筑成。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墻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因此被稱之為“哭墻”。</p><p class="ql-block">猶太教把該墻看作是第一圣地,不準(zhǔn)在近距離拍照。</p> <p class="ql-block">到"哭墻"禱告的地方分隔成男女兩部分,男左女右。男士進(jìn)入哭墻,必須戴帽,沒有帽的旅客可以在入口處自行取紙制圓形小帽戴上。</p><p class="ql-block">我和另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團(tuán)友一起,在入口處取了紙制圓形小帽戴上,走近墻身,我摸著墻石為當(dāng)時身患絕癥的哥哥小聲禱告,并將寫了禱文定小紙條卷起來,塞進(jìn)石縫中……</p> <p class="ql-block">【苦路】</p><p class="ql-block">苦路,位于耶路撒冷的老城?,F(xiàn)如今是穆斯林的聚集區(qū),狹窄的石板路兩側(cè)幾乎全是賣旅游產(chǎn)品的商鋪小店。但在兩千年前,這條路是耶路撒冷的中心路線,死囚犯們也是沿著這條路背著十字架走向刑場。主基督耶穌當(dāng)年就是扛著沉重的十架,走過這一條路,一路上他停留了十四次,因此這十四個地方就是如今的"苦路十四站"!</p> <p class="ql-block">"苦路"上的阿拉伯少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苦路"上游人如織,熙熙攘攘,加之是阿拉伯穆斯林聚居的地方,一路上都有荷槍實(shí)彈的軍警在巡邏警戒。</span></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老城是一座名副其實(shí)的石頭城。每一塊石頭都浸透著波折與苦難;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穿透著思想與靈魂……當(dāng)你用手觸摸著這些粗糙斑駁的石頭時,你觸摸的不僅是苦難,而且是幾千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離開"老城",來到耶路撒冷"新區(qū)"。從沉淀著厚重歷史的"石頭城",來到現(xiàn)代化的"新區(qū)",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時間隧道。</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的"新城區(qū)"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繁華。道路寬敞整潔,兩旁并沒有我們在國內(nèi),或者在世界上其他許多大都市里看見的那種"高樓大廈"。</p> <p class="ql-block">新區(qū)大馬路上的行人并不多,也看不見行色匆匆的身影……總之,新城區(qū)樸質(zhì)平淡的景象和行人的從容與淡定,完全體現(xiàn)出以色列人的自信和自尊,與猶太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素養(yǎng)有著高度的吻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以色列這樣無限珍惜和堅決捍衛(wèi)自身的和平和安寧!世界上也沒有任何國家像以色列那樣居安思危,隨時警惕著暗藏的殺機(jī)。你在耶路撒冷的街頭巷尾,墻邊轉(zhuǎn)角處都可能看到荷槍實(shí)彈的軍警,你就明白可以在巴黎、倫敦及其他國家城市張狂進(jìn)行恐怖活動的恐怖分子為什么在以色列會無所作為!</span></p> <p class="ql-block">我在耶路撒冷恰好見證了這一刻:我們在新城區(qū)草草逛了一圈,回到旅游大巴上剛坐定,透過車窗玻璃,看見不遠(yuǎn)處停著的小轎車旁突然出現(xiàn)四個荷槍實(shí)彈的軍警。隨后,他們又呼叫來兩個同伴,其中一個看來是軍官(拿手機(jī)拍照者),六個軍警圍住一輛小轎車,如臨大敵。</p> <p class="ql-block">頓時,讓人感到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小轎車?yán)镒贻p的一男一女,被叫下車來接受盤查。男的被一個軍警帶到車尾打開后備箱……</p><p class="ql-block">此時,以色列導(dǎo)游發(fā)現(xiàn)我在拍照,馬上沖過來制止我,他告訴大家,以色列軍警在執(zhí)行任務(wù)時是嚴(yán)禁拍攝的,如果被發(fā)現(xiàn),會惹出大麻煩。他一邊告誡我們,一邊叫司機(jī)趕快開車離開。</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2015年11月2日。</p><p class="ql-block">昨天,我們?nèi)胱〕沁吀叩厣系暮廊A酒店時已經(jīng)很晚,只覺得酒店地處偏僻,周邊四處一片漆黑。因此,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走出酒店,去看個究竟。</p><p class="ql-block">走出酒店不遠(yuǎn)就看見一個正在整理修葺的考古場地。耶路撒冷是一座圍繞著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圣殿而建立起來的城市,其本身就是一件精致的,規(guī)模巨大的藝術(shù)品。所以,無論你走在耶路撒冷任何角落,都有可能正踩在千年寶藏的遺址上。</p> <p class="ql-block">在高地陡坡懸崖之上,可以俯看遠(yuǎn)眺耶路撒冷城區(qū)。白色的耶路撒冷在朝陽中顯得那么祥和、寧靜、圣潔!</p> <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有人說:“世上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這個城市之所以當(dāng)之無愧,并不是因其外表,而在于它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作為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圣城,這里是文化,帝國歷史和宗教碰撞糅合的結(jié)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耶路撒冷充滿了詩意的美,是因為它的美貫穿文明與歷史,超越了時間與空間,它的美穿透思想與靈魂。當(dāng)你走近耶路撒冷,你會感受到猶太人曾經(jīng)遭受過的波折與苦難,你就會理解以色列人現(xiàn)在的自信和強(qiáng)悍;當(dāng)你走近耶路撒冷,觸摸的不僅是浩瀚且蓬勃的歷史,更能感受到以色列人對耶路撒冷那份不可割舍的深沉的愛。</span></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們將乘坐大巴離開耶路撒冷去特拉維夫。在特拉維夫一日游,晚上乘深夜航班飛離以色列,于11月3日返抵香港,結(jié)束了這次短暫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再見了以色列,再見了約旦,特別是帶著無限的眷念和遺憾告別耶路撒冷!此行,在耶路撒冷才逗留了不到兩天。說真話,連圣城的毛皮都沒有領(lǐng)略到,就不得不匆匆離開,這就是跟團(tuán)旅游的悲哀!當(dāng)時,我曾對自己許愿:有機(jī)會再來耶路撒冷一定要住上十天半個月。然世事難料,如今看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如愿以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