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歐洲藝術(shù)博物館系列的第一集中,我向大家介紹了位于英國倫敦的、名不見經(jīng)傳的科陶德美術(shù)館(Courtauld Gallery)。根據(jù)網(wǎng)絡(luò)信息,倫敦至少有六十幾家藝術(shù)博物館。除了大名鼎鼎的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英國國家肖像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和泰特美術(shù)館之外,另一座鮮為人知的、有特色的博物館在我倫敦行前的功課中浮現(xiàn)了出來。它就是華萊士收藏館(The Wallace Collection)。</p> <p><br></p><p>華萊士收藏館位于倫敦馬里波恩區(qū)(Marylebone)的曼徹斯特廣場(Manchester Square)。這里是豪宅云集的住宅區(qū)。曼徹斯特廣場是一個18世紀(jì)花園廣場,它雖小但保存了較好的喬治式風(fēng)格。廣場北側(cè)的中央部分是一座建于18世紀(jì)的、原名叫赫特福德宮(Hertford House)的建筑,這也就是華萊士收藏館的所在地。</p> <p><br></p><p>華萊士收藏館的藏品起源于理查德·西摩-康威(Richard Seymour-Conway,赫特福德侯爵四世(1800-1870年))的私人收藏。在他去世之前,他將所有的收藏以及他的豪宅留給他的私生子理查德·華萊士爵士(Sir Richard Wallace ,1818-1890年)。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里,華萊士爵士繼續(xù)擴(kuò)大收藏品的范圍和數(shù)量。在華萊士爵士去世后的1897年,他的遺孀朱莉·阿梅利·夏洛特·卡斯特爾瑙(Julie Amelie Charlotte Castelnau)將全部收藏與宅邸一并贈送給了國家,并于1900年在赫特福德宮向公眾開放。無論從質(zhì)量還是數(shù)量,這在當(dāng)時屬于一次罕見的珍貴捐贈。</p> <p><br></p><p>理查德?華萊士爵士在生前所做的大量而又杰出的努力使得整個館藏以15至19世紀(jì)的精美裝飾藝術(shù)為特色,其中法國18世紀(jì)的洛可可大師的繪畫(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讓-安東尼·華多(Jean-Antoine Watteau),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讓-馬克·納蒂埃(Jean-Marc Nattier)、家具、兵器和盔甲、瓷器等尤為出類拔萃。因此,博物館也是以理查德·華萊士爵士的名字命名的。如今的華萊士收藏館有25個展廳,更讓藝術(shù)愛好者開心的是來這里參觀不需要門票!</p> <p><br></p><p>與很多藝術(shù)愛好者一樣,我一早就乘地鐵到達(dá)了曼徹斯特廣場,等待華萊士收藏館在十點鐘準(zhǔn)時開門。</p> <p><br></p><p>一進(jìn)入收藏館,眼前的大廳中央便是鋪著精美紅地毯的大理石樓梯。樓梯的扶欄是由金色和黑色的組合,與白色的大理石以及玫瑰紅的天鵝絨般的地毯構(gòu)成了一幅富麗堂皇的畫面。華麗樓梯的三面則是被繪畫大師的作品包圍著。</p> <p><br></p><p>在這座三層的豪宅中,主要的展廳設(shè)在一樓和二樓。每一個展廳中,除了繪畫以外,還有精美的古典家具和裝飾藝術(shù)品。另外,一樓的展品還包括瓷器,陶器,雕塑以及盔甲和兵器等。</p> <p><br></p><p>在進(jìn)入一樓右側(cè)的主客廳之前,過道里的一幅畫抓住了我的視線。這不是英國著名動物畫家蘭德瑟的“阿拉伯帳篷”嗎!我曾經(jīng)在名為“古典動物繪畫回顧”的美篇文章里介紹過這幅畫。今天,終于近距離地欣賞他的這幅名畫了!</p> <p>??埃德溫·亨利·蘭德瑟(Edwin Henry Landseer) – 阿拉伯帳篷(The Arab Tent),1866年</p> <p><br></p><p>主客廳并不算太大,但墻上的肖像畫以及屋里的豪華陳設(shè)讓人立刻感受到過去主人的富有、奢侈和品味。展示的著名肖像畫眾多,在此分享幾件我喜歡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繪畫展品的畫框上都直接標(biāo)示畫家的姓名以及作品的標(biāo)題,在我的印象中這在其它博物館里是不常見的。</p> <p>??托馬斯·勞倫斯(Thomas Lawrence) - 布萊辛頓伯爵夫人瑪格麗特,1822年</p> <p>??托馬斯·薩利(Thomas Sully) - 維多利亞女王,1838年</p> <p>出生于英國的美國藝術(shù)家托馬斯·薩利(Thomas Sully)于1837年訪問倫敦。由費城圣喬治之子協(xié)會的委托,薩利要為英國新女王維多利亞畫了一幅肖像畫。薩利被安排了五次進(jìn)入白金漢宮作畫,他繪制的肖像也成為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最著名的形象之一。</p> <p>??海因里?!ゑT·安吉利(Heinrich von Angeli) - 德國皇后弗雷德里克裝扮成普魯士公主,1882年</p> <p>??讓-馬克·納蒂埃(Jean-Marc Nattier) - 法國皇后瑪麗·萊辛斯卡,1700年代</p> <p>瑪麗·萊辛斯卡(Marie Leszczynska ,1703-1768年)是洛林公爵、波蘭前國王斯坦尼斯勞斯·萊辛斯基(Stanislaus Leszczynski)的女兒。她于1725年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結(jié)婚,后來一共生下10個孩子?,旣惢屎笠詼厝狎\、平易近人的天性而出名。肖像畫大師納蒂埃于1748年為她繪制的肖像畫(收藏在法國凡爾賽宮)就傳神地描繪了這一特點。華萊士收藏館的這幅畫是凡爾賽宮那幅著名畫作的十八世紀(jì)復(fù)制品。女王曾要求納蒂埃描繪她身著平日里的服飾而不要采用皇家肖像畫中通??吹降膫鹘y(tǒng)禮服。由此產(chǎn)生的畫面即高貴又簡練,預(yù)示著一種新的自然主義風(fēng)格的肖像畫派的誕生。納蒂埃繪制的肖像是女王最后的一幅、也是最具標(biāo)志性的肖像,并由雅克-尼科拉斯·塔迪厄(Jacques-Nicolas Tardieu)于1755年制成版畫。</p> <p><br></p><p>與主客廳相鄰的是16-17世紀(jì)繪畫精品,其中包括繪畫大師提香和普桑的作品。</p> <p>??意大利北部畫派(Northern Italian School)– 穿黑衣服的男人, 1550 年代</p> <p>??彼得·普爾布斯(Pieter Pourbus)- 真愛寓言,1547年</p> <p>??提香 – 維納斯和丘比特,1515年</p> <p>??尼古拉斯·普辛(Nicolas Poussin)–時間的音樂之舞,1636年</p> <p>法國畫家尼古拉斯·普辛(Nicholas Poussin)雖然在巴黎學(xué)得繪畫技藝,但他職業(yè)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意大利的羅馬度過的。這幅畫就是羅馬人朱利奧·羅斯皮格里奧西(他后來成了教皇克萊孟九世Pope Clement IX)出資的。畫中一群象征一年中四個季節(jié)的人物手拉手構(gòu)成一個環(huán)形并隨著時間之父演奏的里爾琴音樂而翩翩起舞。令人意外的是站在后側(cè)、代表秋天的是葡萄酒之神巴克斯Bacchus,而不是常見的女性人物。畫面左右下角的兩個天使,一個在吹泡泡,另一個則手拿著一個沙漏,暗指人類生命的短暫性。畫面左側(cè)的雙頭方柱形驅(qū)邪碑上是年輕和年長的巴克斯的頭像;年長的面向時間之舞,而年輕的則是目視畫面以外的未來世界。畫面上方的天空中,太陽神阿波羅騎著他的戰(zhàn)車穿過早晨的天空,黎明奧羅拉(Aurora)在前面引路,戰(zhàn)車的后面跟隨著象征時辰的一個個人物。</p> <p><br></p><p>原來的臺球房和弧形的餐廳里則展示了不少法國18世紀(jì)洛可可風(fēng)格的精品,其中包括洛可可先驅(qū)讓-安東尼?華多(Jean-Antoine Watteau)和洛可可肖像畫大師讓-馬克?納蒂埃(Jean-Marc Nattier)的繪畫。</p> <p>??讓-安東尼·華多(Jean-Antoine Watteau)- 林中華麗的派對,1718年</p> <p>??法國畫派(French School)- 德文塔杜夫人與路易十四和他的繼承人在一起,1720年</p> <p>這幅波旁王朝家族肖像畫制作于1715-1720年,是典型的法國畫風(fēng),但具體作者不詳。 肖像畫的中央是坐著的太陽王路易十四,他是波旁王朝中最杰出的國王。他的父親(路易十三)和祖父(亨利四世)的半身雕像被描繪在畫的背景里。在國王的右邊身著藍(lán)紫色禮服的是他的兒子,路易大道芬(Louis the Grand Dauphin),站在國王左邊身著紅色禮服的是他的長孫,勃根第公爵路易(Duke of Burgundy);不過這兩者的過世都早于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手指向他的曾孫、未來的路易十五,象征著國王對他的年輕繼承人的認(rèn)可。畫面最左側(cè)的是曾孫的家庭教師德文塔杜爾夫人(Madame de Ventadour),她也是畫中唯一的非皇室成員。因此,這幅畫被認(rèn)為是為她制作的。</p> <p>??讓-馬克·納蒂埃(Jean-Marc Nattier)- 瑪麗-夏洛特·德·查托雷諾的肖像,1755年</p> <p>??讓-馬克·納蒂埃(Jean-Marc Nattier)- 蒂利埃雷斯伯爵夫人的肖像,1750年</p> <p><br></p><p>一樓的次客廳是當(dāng)年華萊士爵士用來招待親密好友的地方。廳門的上方懸掛著一幅布歇的“吹笛的寧芙”油畫。廳里陳列著大量色彩鮮艷,琳瑯滿目的法國官窯賽佛爾瓷器(Sèvres porcelain)收藏品。與之相得益彰則是墻上的幾幅法國洛可可畫家讓-巴蒂斯特·奧德里(Jean-Baptiste Oudry)栩栩如生的動物繪畫。</p><p><br></p><p><br></p> <p>??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 吹笛的寧芙, 1750 年代</p> <p>????法國官窯賽佛爾瓷器(Sèvres porcelain)收藏品</p> <p>??讓-巴蒂斯特·奧德里(Jean-Baptiste Oudry)- 死去的小鹿,1721年</p> <p>??讓-巴蒂斯特·奧德里(Jean-Baptiste Oudry)- 狗與野雞,1748年</p> <p>??讓-巴蒂斯特·奧德里(Jean-Baptiste Oudry)- 死去的狼,1721年</p> <p>??簡·韋尼克斯(Jan Weenix)- 孔雀與噴泉上的鮮花</p> <p><br></p><p>接下來的是十六世紀(jì)的瓷器,陶器以及雕塑收藏品。</p> <p>??16世紀(jì)法國利摩日(Limoges)瓷磚繪畫 - 亞當(dāng)與夏娃,耶穌的故事。這套24塊瓷磚的組畫是根據(jù)德國繪畫大師丟勒的有關(guān)耶穌生平的木雕而創(chuàng)作的。</p> <p>??16世紀(jì)法國利摩日(Limoges)瓷磚繪畫 - 亞當(dāng)與夏娃 (偷吃禁果而被驅(qū)逐伊甸園的情節(jié))</p> <p><br></p><p>兩座與人一般高低、制作精美的19世紀(jì)中國景泰藍(lán)香爐非常引人注目。</p> <p>??19世紀(jì)中國寺廟里的景泰藍(lán)香爐</p> <p>??16世紀(jì)鉛釉陶器裝飾盤</p> <p>??16世紀(jì)意大利錫釉彩陶 - 冰酒罐</p> <p>??16世紀(jì)意大利錫釉彩陶 - 繪有浴女的裝飾盤</p> <p>??吉爾特·范·埃根(Geert van Egen)-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二世,1591年</p> <p><br></p><p>在一個壁櫥大小的空間里陳列著由華萊士爵士于1871年定制的丘比特雕塑“愛的勝利”。小房間的三面墻上都是花色瓷磚,而地面則是馬賽克的花樣圖案。</p> <p>??愛的勝利 - 讓-皮埃爾-安托萬·塔薩爾特(Jean-Pierre-Antoine Tassaert)的雕塑復(fù)制品 ,1871年</p> <p><br></p><p>看了藝術(shù)品之后,我來到了一樓的盔甲和兵器收藏品陳列室。眾多的收藏品占據(jù)了四個大房間,其中包括一間專門用來展示東方特色的兵器。</p> <p>??17世紀(jì)鑲有紅綠寶石的印度短刀</p> <p><br></p><p>欣賞了一樓琳瑯滿目的藝術(shù)精品之后,我登上華麗的樓梯走向二樓。樓梯的兩側(cè)是四幅洛可可大師布歇的色彩絢麗、有關(guān)希臘神話的油畫。</p> <p>二樓有幾個展廳可以稱得上是這家博物館洛可可繪畫的精華所在。</p> <p>緊挨著樓梯的展廳里弗朗索瓦?布歇和他曾經(jīng)的學(xué)生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的著名作品占據(jù)了整個展廳?;⌒蔚膲Ρ?,奢華的吊燈和壁燈,淺灰色的墻布與以粉紅和淺藍(lán)色為基調(diào)的洛可可風(fēng)格的繪畫達(dá)到了完美的和諧。據(jù)說華萊士收藏館總共收藏了17幅布歇的繪畫,這個數(shù)字在全世界所有博物館中是首屈一指的。</p> <p>??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 朱庇特和卡利斯托(Jupiter and Callisto),1769年</p> <p>在四幅以維納斯和丘比特為主題的組畫烘托之下,廳的中央是橢圓形畫框中的“朱庇特和卡利斯托(Jupiter and Callisto)”。這幅畫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故事。在希臘神話中,卡利斯托是一個寧芙仙女。她是獵神阿特米斯Artemis(羅馬人稱為狄安娜Diana)的追隨者之一,因此發(fā)誓終身守節(jié)。眾神之王宙斯(羅馬人稱為朱庇特Jupiter)為了接近和引誘卡利斯托將自己變成了阿特米斯的人形,隨后占有了卡利斯托??ɡ雇械膽言凶罱K被發(fā)現(xiàn)了,她因失去貞潔而被阿特米斯逐出。隨后,憤怒的赫拉Hera(宙斯的妻子)將卡利斯托變成了一只熊。朱庇特為了防止他與卡利斯托所生的兒子阿爾卡斯誤殺已變成母熊的母親,因而將母子都變成了天上的星座。</p> <p>??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 被囚的丘比特,1754年</p> <p>??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 維納斯和丈夫伏爾甘(Venus and Vulcan),1754年</p> <p><br></p><p>在布歇的神話組畫之間有一幅他繪制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帕杜爾的肖像畫。</p> <p>??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 龐帕杜爾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59年</p> <p><br></p><p>夾在布歇的組畫當(dāng)中的另一幅畫則是弗拉戈納爾舉世聞名的“秋千”。這幅畫是弗拉戈納爾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十八世紀(jì)藝術(shù)最具有象征意義的繪畫之一。華萊士收藏館在倫敦街頭的廣告牌就采用了這幅畫作為背景,由此可見它在這座博物館里舉足輕重的地位。</p> <p><br></p><p>關(guān)于這幅畫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據(jù)說在1767年末當(dāng)時有名的歷史畫畫家加布里埃爾-弗朗索瓦?多延(Gabriel-Fran?ois Doyen)收到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宮廷紳士的委托,要他在秋千上畫出委托人年輕的情婦由一位主教推著,而委托人自己從下面欣賞著她的美腿。此時的多延剛剛在巴黎沙龍因為他的宗教歷史畫取得了重大成功而拒絕了這種煽情的題材,并向委托人推薦了弗拉戈納爾。</p> <p>??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秋千,1768年</p> <p><br></p><p>當(dāng)時,弗拉戈納爾正由于對皇家宮廷報酬不滿意而想徹底改變他的職業(yè)生涯,從一位擁有皇家宮廷出資的歷史畫畫家,轉(zhuǎn)變?yōu)橐晃幻枥L時尚風(fēng)情的畫家。這幅畫標(biāo)志著弗拉戈納爾職業(yè)生涯的重新開始,這次畫風(fēng)的轉(zhuǎn)變?yōu)樗髞淼某删偷於嘶A(chǔ)。在弗拉戈納爾完成的畫作中,推秋千的老人已不再是一位牧師。有一種說法是畫中推秋千的男人是那位女子的丈夫,而坐在地上的男人則是她的情人。弗拉戈納爾將身著華麗而明亮的服裝、坐在秋千上的女子放在了這幅畫的中心位置,有效地抓住了觀賞者的視線。搖曳的秋千,飛向空中的一只鞋,以及畫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讓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和貴族的閑情逸致,令人一見難忘。</p> <p><br></p><p>另一幅值得一提的弗拉戈納爾的繪畫是“愛之泉”。弗拉戈納爾在1785年創(chuàng)作了兩幅幾乎相同的畫作,而且都命名為“愛之泉”。這兩個不同的版本分別被華萊士收藏館和美國洛杉磯的J.保羅蓋蒂博物館收藏,不過后者的尺寸大了幾厘米。</p> <p>??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愛之泉,1785年</p> <p>傳說中喝了愛的泉水能讓人充滿愛戀和快樂。在這幅畫中,一對戀人急切地向前沖,他們的腳剛剛抵達(dá)被愛的天使包圍著的噴泉的邊緣。三個小天使急忙地為他們獻(xiàn)上了一杯神奇的瓊液。弗拉戈納爾不僅傳神地描繪了這對戀人渴望從噴泉里喝水的神態(tài),他特意黯淡了背景,讓畫面的焦點聚集在前景的人物身上。這種強(qiáng)烈的明暗對比在洛可可風(fēng)格的繪畫中是不尋常的,弗拉戈納爾借鑒了巴洛克風(fēng)格的手法在此產(chǎn)生了戲劇性的效果。</p> <p>??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 音樂競賽,1754年</p> <p>??讓-巴蒂斯特·格勞茲(Jean-Baptiste Greuze)- 男孩的頭像,1782年</p> <p>??讓-巴蒂斯特·格勞茲(Jean-Baptiste Greuze)- 忠誠,1789年</p> <p>??讓-安東尼·華多(Jean-Antoine Watteau)- 吉爾斯和他的家人,1716年</p> <p>??尼古拉斯·蘭克雷特(Nicolas Lancret)- 美麗的希臘人,1743年</p> <p><br></p><p>當(dāng)我進(jìn)入二樓大展廳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或盧浮宮的大廳!這個展廳的大小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我的預(yù)期。原來它完整地占據(jù)了大樓的一面。</p><p><br></p><p>大展廳不僅非常有氣派,這里匯聚了意大利,法國,荷蘭,弗拉芒和西班牙繪畫大師從16世紀(jì)到18世紀(jì)的傳世之作!</p> <p><br></p><p>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委托繪畫大師提香根據(jù)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史詩“變形記”創(chuàng)作六幅大型神話系列繪畫,珀爾修斯和安德洛墨達(dá)(Perseus and Andromeda)就是其中的一幅畫。經(jīng)過多次的轉(zhuǎn)手,這幅名作被赫特福德家族于1815年買下,后來成為華萊士收藏館的精品之一。</p> <p>??提香– 珀爾修斯和安德洛墨達(dá)(Perseus and Andromeda),大約1554-1556年</p> <p>提香的這幅畫所講述的故事概括起來大概是這樣的:在希臘神話中,安德洛墨達(dá)是古代埃塞俄比亞王國的公主。她的母親卡西俄珀亞(Cassiopeia)曾驕傲地說安德洛墨達(dá)比所有的海仙女都美。一個凡人如此的傲慢行為是神所不能接受的。為了懲罰皇后的傲慢,海神波塞冬用洪水淹沒了埃塞俄比亞海岸,并派了一只名叫塞圖斯(Cetus)的海怪蹂躪王國的居民。在絕望中,國王塞菲斯(Cepheus)只能請求神諭(The Oracle of Ammon)。神靈告訴國王除非將他的女兒安德洛墨達(dá)獻(xiàn)給海怪,否則他的王國將不得安寧。因此,安德洛墨達(dá)被鏈條鎖在海邊的巖石上等待她的死亡。</p><p><br></p><p>眾神之王宙斯(Zeus)和情人達(dá)那厄(Danae)所生的兒子珀耳修斯在殺死了戈爾貢美杜莎(Gorgon Medusa)之后,帶著她的頭顱正在埃塞俄比亞海岸附近飛行。當(dāng)他看到被綁在巖石上的安德洛墨達(dá)時,珀耳修斯立刻愛上了她。國王塞菲斯保證如果珀耳修斯能救他的女兒,他將允許他們結(jié)婚。珀耳修斯用他曾經(jīng)對付美杜莎的魔劍殺死了海怪, 拯救了安德洛墨達(dá)。</p> <p><br></p><p>下面的這幅畫是法國18世紀(jì)上葉最偉大的歷史畫家弗朗索瓦·萊莫因(Fran?ois Lemoyne)一生中最后的一幅杰作。畫面上,時間老人一邊從地面上抱起和保護(hù)象征事實真相的女兒,一邊用他的鐮刀征服穿著華美服裝和手拿面具的,代表謊言的女子,而他身后的,代表嫉妒的惡意人物一邊退卻,一邊抗議。在這個戲劇性的場景中,萊莫因具有雕塑感的人物塑造給人強(qiáng)烈的震撼。</p> <p>??弗朗索瓦·萊莫因(Fran?ois Lemoyne)- 時間從謊言和嫉妒手中救出真相,1737年</p> <p>如果你仔細(xì)觀察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這幅畫的畫布由原來的尺寸向四個方向擴(kuò)展了。如果用電腦軟件切割擴(kuò)大的部分,原來的畫面上的人物幾乎頂天立地,戲劇效果甚至更強(qiáng)烈。</p> <p>由于他畫的凡爾賽宮大力神沙龍(Salon d'Hercule)天花板畫的杰出成就,萊莫因在1736年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第一宮廷畫家。可是,萊莫因在1737年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的時候患有嚴(yán)重的抑郁癥。這幅畫的主題可能對萊莫因的內(nèi)心深處觸動太大了,在他完成這個作品的第二天,他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但人們沒有找到有力的證據(jù)將萊莫因的自殺和他作為一個飽受嫉妒和謊言折磨的天才聯(lián)系在一起。據(jù)說,這幅畫是由金融家和偉大的收藏家弗朗索瓦·伯杰出資的。萊莫因自殺后,伯杰在他的畫室里拿到了這幅畫。伯杰從1722年起就成為勒莫因的贊助客戶,除了這幅畫他還擁有勒莫因的"珀爾修斯和安德洛墨達(dá)",后者如今也是華萊士收藏館的藏品之一(見下一幅畫)。</p> <p>??弗朗索瓦·萊莫因(Fran?ois Lemoyne)-珀爾修斯和安德洛墨達(dá),1723年</p> <p>??梅爾基奧·德洪德科特(Melchior d'Hondecoeter)- 孔雀和鴨子,1680年</p> <p>??安東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 牧羊人帕里斯(The Sheperd Paris),1628年</p> <p>??讓 · 勞克斯(Jean Raoux)- 照鏡子的女士,1720 年代</p> <p>??奧諾里奧 · 馬里納里(Onorio Marinari)- 亞歷山大的圣凱瑟琳在閱讀, 1670 年</p> <p>??伊麗莎白?路易絲·維基·勒布倫夫人(élisabeth Louise Vigée Le Brun)- 佩雷高夫人,1789年</p> <p>??安東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 菲利普·勒羅伊的肖像,1630年</p> <p>??安東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 瑪麗·德·雷特的肖像,1631年</p> <p>??倫勃朗(Rembrandt)- 蘇珊娜·范·科倫和她的女兒安娜的肖像,1633年</p> <p>??倫勃朗(Rembrandt)- 讓·佩利科恩和他的兒子卡斯珀的肖像,1633年</p> <p>??委拉斯貴茲(Velazquez)- 卡洛斯王子, 1600 年代</p> <p>??委拉斯貴茲(Velazquez)- 卡洛斯王子在騎術(shù)學(xué)校,1636年</p> <p>??弗朗斯·哈爾斯(Frans Hals)– 微笑的皇家騎士,1624年</p> <p>“微笑的皇家騎士”(1624年)是荷蘭黃金時代畫家弗朗斯·哈爾斯(Frans Hals)創(chuàng)作的一幅著名的肖像畫,被譽(yù)為巴洛克肖像畫中最輝煌的作品之一。</p> <p>畫中的人物至今未知,而此畫的名字則來自于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公眾和新聞界。除了神秘的微笑以外,畫中男士翹起的大胡子更令人印象深刻。</p> <p>??多梅尼希諾(Domenichino )- 波斯的西比爾(The Persian Sibyl,波斯算命女神),1600年代</p> <p>??委拉斯貴茲(Velazquez)- 拿著扇子的夫人,1635年</p> <p>??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穆里略(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 維拉努埃瓦的圣托馬斯慈善組織,1670年</p> <p><br></p><p>弗拉芒繪畫大師魯本斯以神話和宗教以及肖像畫著稱,而他的風(fēng)景畫則不多見。華萊士收藏館的一幅生活氣息濃厚、充滿田園風(fēng)光的大型油畫給人們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欣賞機(jī)會。</p> <p>??魯本斯 - 彩虹景觀,1638年</p> <p>????“彩虹景觀”的局部放大</p> <p>??梅爾基奧 · 德洪德科特(Melchior d'Hondecoeter)- 公雞和鳥, 1695 年</p> <p>??卡納萊托(Canaletto)- 威尼斯,1730年</p> <p>??卡納萊托(Canaletto)- 威尼斯,1740年</p> <p>??威廉 · 范德維爾德二世(Willem van de Velde the Younger)- 向荷蘭士兵致敬, 1665 年</p> <p><br></p><p>二樓的英國展廳集中了18世紀(jì)英國肖像畫大師的作品,其中包括喬舒亞?雷諾茲(Joshua Reynolds),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 ),喬治?羅姆尼(George Romney)等等。</p> <p>??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 )- 瑪麗·羅賓遜夫人,1781年</p> <p>??喬治·羅姆尼(George Romney)- 瑪麗·羅賓遜夫人,1781年</p> <p><br></p><p>二樓還有幾間荷蘭和弗拉芒巴洛克繪畫展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倫勃朗的作品。</p> <p>??倫勃朗畫派 - 百夫長哥尼流(The Centurion Cornelius,新約圣經(jīng)中的一個人物),1660年</p> <p><br></p><p>在一組肖像畫的中央是倫勃朗在31歲時的自畫像。墻壁的另一側(cè)懸掛著一幅倫勃朗繪制的、他的16歲的兒子提圖斯的肖像畫。提圖斯(1641-68年)是倫勃朗第一任妻子薩斯基亞所生的四個孩子中唯一在嬰兒期存活下來的一個。1657年對倫勃朗和他的家人來說是個非常艱難的一年。在這前一年,倫勃朗宣布破產(chǎn)。因為繪畫協(xié)會對倫勃朗施加了法律限制,年幼的提圖斯和他的繼母亨德里克耶·斯托費爾斯被迫管理倫勃朗畫作和蝕刻作品的銷售。在這幅畫中,倫勃朗同情地捕捉到了兒子嚴(yán)肅和憂郁的目光,與他以前繪制的提圖斯的肖像大相徑庭。提圖斯繼續(xù)跟著父親一起學(xué)習(xí)繪畫,但不幸的是在1668年,也就是他結(jié)婚的那一年,提圖斯在他自己的女兒提提亞出生之前去世了。倫勃朗本人于次年去世,享年63歲。</p> <p>??倫勃朗 – 戴黑帽子的自畫像,1637年</p> <p>??倫勃朗 – 提圖斯(倫勃朗的兒子)的肖像,1657年</p> <p>??倫勃朗 - 穿著奇裝異服的男孩,1633年</p> <p>??威廉·德羅斯特(Willem Drost)- 穿錦緞的年輕女子,1654年</p> <p>??安東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 伊莎貝拉·瓦爾貝克的肖像,1628年</p> <p>??巴塞洛繆斯·范德赫斯特(Bartholomeus van der Helst)- 喬切姆·范·阿拉斯的家庭肖像,1654年</p> <p><br></p><p>二樓有一個展廳匯集了不少法國19世紀(jì)浪漫主義風(fēng)格的繪畫作品。當(dāng)我走進(jìn)這間展廳時,位于正中也是尺寸最大的一幅畫立刻抓住了我的視線。去過巴黎盧浮宮的藝術(shù)愛好者可能也有同樣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它就是阿里·謝弗(Ary Scheffer)的“保羅和弗朗切斯卡的幽靈顯現(xiàn)在但丁和維吉爾的面前”(The Ghosts of Paolo and Francesca Appear to Dante and Virgil)。</p> <p><br></p><p>這幅畫是根據(jù)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的長詩“神曲”(Divine Comedy)第一部“地獄篇”中的故事創(chuàng)作的,而故事中的人物還確實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弗朗切斯卡的父親為了與家族的世仇講和而強(qiáng)迫她與敵家的跛腳長子喬瓦尼結(jié)婚,但婚后弗朗切斯卡卻愛上了喬瓦尼的弟弟保羅。這對各自都是已婚的情人保持了長達(dá)十年的婚外情。終于有一天他們的婚外情被喬瓦尼發(fā)現(xiàn),他一氣之下用劍殺了他們。</p> <p>??阿里·謝弗(Ary Scheffer)- 保羅和弗朗切斯卡的幽靈出現(xiàn)在但丁和維吉爾面前,1835年</p> <p>在舍弗的這幅畫中,保羅胸部和弗朗切斯卡背部的傷口被清晰地描繪出來了。他們的激情使得他們被困在永恒的旋風(fēng)中。他們的愛情悲劇激起了但丁內(nèi)心的同情和創(chuàng)作的靈感。</p> <p>保羅和弗朗切斯卡的愛情悲劇是19世紀(jì)藝術(shù)家們非常喜歡的題材。舍弗于1822年在巴黎沙龍首次展出了保羅和弗朗切斯卡的畫作而受到好評。在1822年至1855年間,阿里·舍弗創(chuàng)作了至少六個非常相似的版本(其中包括1855年的盧浮宮版本)。華萊士收藏館的版本創(chuàng)作于1835年,是現(xiàn)存所有版本中最早的一個(1822年的版本至今不知去向)。</p> <p>??卡米爾·羅克普蘭(Camille Roqueplan)- 戀愛中的獅子,1836年</p> <p>??多米尼克-路易·帕佩蒂(Dominique-Louis Papety)- 圣希拉里翁的誘惑,1844年</p> <p>??霍勒斯·韋爾內(nèi)(Horace Vernet)- 猶大和塔瑪,1840年</p> <p>??阿里·謝弗(Ary Scheffer)- 噴泉邊的瑪格麗特,1858年</p> <p>??康斯坦特·特洛伊(Constant Troyon)- 飲水的牛群, 1850 年</p> <p><br></p><p>最后參觀的是風(fēng)景畫展廳。這里的焦點是意大利威尼斯著名風(fēng)景畫大師卡納萊托(Canaletto)的作品。他是 18 世紀(jì)威尼斯畫派的重要成員,并以威尼斯、羅馬和倫敦的城市風(fēng)景畫著稱。華萊士收藏館一共收藏了8幅卡納萊托的威尼斯風(fēng)景畫作品(包括大展廳里的兩幅),這在中等規(guī)模的美術(shù)館之中是不常見的。由此可見華萊士爵士對卡納萊托風(fēng)景畫的欣賞和喜愛。</p> <p>??卡納萊托(Canaletto)- 威尼斯, 1745 年</p> <p><br></p><p>在華萊士收藏館的參觀就要結(jié)束了。行前的功課讓我果斷地選擇來這家以前從未聽說過的藝術(shù)博物館,而參觀之后的總體印象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我的預(yù)期。除了出類拔萃的法國洛可可大師之作以外,這里包攬了歐洲諸國跨越幾個世紀(jì)的精品佳作。此外,精美絕倫的古典家具和裝飾品以及陶瓷和兵器收藏都令人目不暇接。從這一點上來說,華萊士收藏館可謂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生活在信息發(fā)達(dá)時代的我們太幸運了,能夠在旅游之前查閱各種資料以便最大限度地享受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寶貴時間。</p> <p>??俯視華萊士收藏館餐廳</p> <p><br></p><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mq5ff9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歐洲藝術(shù)博物館巡禮(一)- 倫敦科陶德美術(shù)館</a></p><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j2l9oqg?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新奧爾良巡禮(七)- 陶醉于藝術(shù)博物館</a></p><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bks2nc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維也納藝術(shù)之旅(一)— 藝術(shù)史博物館(上)</a></p><p><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3cpei67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維也納藝術(shù)之旅(四)- 美景宮美術(shù)館(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