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沉痛悼念敏久兄弟</p><p class="ql-block">在知青戰(zhàn)友王敏久的追悼會上,在那混亂的場面上,我隨著、陪著每一個悲傷的人哭泣,聽著他們所講的敏久兄弟在這世間的最后一刻的經(jīng)歷,那短暫的幾分鐘在我的記憶里不斷地被拉長再拉長……</p><p class="ql-block">敏久兄弟1954年7月23日出生于上海,1970年在上海普育中學畢業(yè)后,上山下鄉(xiāng)赴江西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七團,1972年——1977年光榮入伍,退役后又重返七團。1979年頂替回滬到上海床罩廠工作了20年。期間1984年入黨,1999年——2014年在靜安區(qū)從事城市建設(shè)監(jiān)理,直至退休。踏進知青圈后,他積極參加并組織多次知青活動。2012年在東方藝術(shù)中心舉行的首屆“知青春晚”上擔任藝術(shù)總監(jiān)。他曾多次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和贊助知青活動,他還組織知青回訪第二故鄉(xiāng),開展井岡山紅色旅游,為老區(qū)脫貧致富作貢獻。每當?shù)弥渌嗷疾』蛴欣щy,他總是第一時間慷慨解囊獻愛心。曾記否?我倆曾多次相聚在一起商討如何進一步搞好知青文化活動,那杯盞交錯、促膝長談的情景恍如昨日,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在寶興殯儀館的寧國廳里擺滿了花圈、花籃。大部分都是知青朋友祭奠的。前來參加追悼會的知青代表有原江西七團的俞家清和陳國敏等、市郊農(nóng)場的張琦和蔡超英等、云南知青羅志云和周道鑫等、新疆知青溫文斾和王耀芳等、黑龍江知青張閏堯和陳健等,還有上海知青廣場藝術(shù)團的范芷玲和呂春玲、東方知青文化促進會的張國弟、歆美知青文化沙龍的洪建榮和甘建民以及敏久兄弟的親朋好友近百人。</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當我得知敏久兄弟患皮膚癌時,他已做完了手術(shù)后曾去醫(yī)院看望過他。期間,也有很多知青都自告奮勇地前去探望,給他送上了溫暖。待病情穩(wěn)定后兩月,他知恩圖報設(shè)宴專門答謝,讓大家甚為感動企盼他早日康復。在他與疾病抗爭的兩年中,曾與他有過視頻,他剃著光頭,以他招牌式的微笑和我聊天。誰知這個病實在兇險異常,始終折磨著他,后因皮膚癌的擴散,他不得不再次住院。住院期間,他仍然念念不忘給他許多幫助的知青朋友,關(guān)心著朋友圈的知青活動……</p><p class="ql-block">噩耗傳來,大家都倍感難受,尤其是江西七團曾一起戰(zhàn)天斗地的知青戰(zhàn)友更為悲痛。在追悼會上,哀樂低回,哭聲四起。嘉興知青俱樂部的張秋榮、陳玉瑩和周秀寶特意自駕車從嘉興風塵仆仆趕來上海為他送行,祭奠花圈,寄托他們的哀思。新疆知青郭解念著悼詞,疚心疾首,情真意切,集中表達了大家的哀思,惜其英年早逝,祝愿他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當敏久兄弟離開我們時,哭,也許只是代表懷念的一種形式,是一種直接的情感表達,是我們心里情感的宣泄。我們今天追憶逝去的敏久兄弟,希望他在那個世界里依然能過的快樂!</p><p class="ql-block">唉!生命是脆弱的,我們都要保重身體!回顧和敏久兄的交往,很是難受,心里有很多話,先匆匆?guī)坠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