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黎里,名黎川、梨花里,又名禊湖?,F(xiàn)今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地處江浙滬交匯的金三角腹地,東臨上海,南依浙江, 是一座保存較好的典型江南古鎮(zhèn)。</p><p class="ql-block"> “吳江三十里,地號梨花村。我似捕魚翁,來問桃花津”清代著名詩人袁枚的《黎里行》就道出了黎里低調靜宜的氣質。</p><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2018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2019年被評為“中國最具魅力研學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在古鎮(zhèn)的鎮(zhèn)口,豎立著一座高大雄偉,古樸、莊重的石牌坊,上書《黎里》二字,字體蒼勁渾厚,透露出古鎮(zhèn)的歷史滄桑和文化積淀。</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6日,我們一行退休的旅友,在俞團長的帶領下游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進入黎里古鎮(zhèn)走的第一座橋—青龍橋。了解黎里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我們就從橋開始。</p> <p class="ql-block"> 青龍橋,位于黎里鎮(zhèn)平樓街,為拱形單孔石橋,舊名際恩橋,俗稱楊家橋。南北走向,橫跨在黎里市河上。初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現(xiàn)存之橋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p><p class="ql-block"> 青龍橋橋匾、龍頭、拱圈為武康石,橋身主要是青石,橋面為金山石,有輪回紋飾。</p> <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有12座古橋,其中8座保存了原汁原味的風貌,最早建于明代,最晚于清代。它是橋梁建筑史上的活化石,充分體現(xiàn)了古人的建橋智慧和歲月滄桑。</p> <p class="ql-block"> “進登橋”,單孔梁式石橋,花崗巖砌置,明嘉靖修建。</p> <p class="ql-block"> “迎祥橋”,清嘉慶四年修建。</p> <p class="ql-block"> “清風橋”,梁式三孔,初建無考,明嘉靖十六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秋禊橋”,清初修建,清雍正十三年重建。 黎里古橋真多,每座橋都是一座建筑豐碑。</p> <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水系發(fā)達,猶如東方的“威尼斯”,河水清澈,樹影婆娑,遮蔭蔽日,兩岸明清古宅綿延不絕,疏影倒映,居民臨水而居,好一副詩情畫意景致。</p> <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河道縱橫,水路十分便捷。河岸邊的游船是為游客準備的,坐上游船便可暢漾在古鎮(zhèn)的水域中。聽艄公講述古鎮(zhèn)的歷史和傳說故事,看河兩岸美景的感覺真好。</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市河兩岸,真可謂一步一回頭,步步都是景。</p> <p class="ql-block"> 黎里天主堂,產(chǎn)生于中西文明激烈碰撞的年代,不僅有建筑的中西合璧,更有文化的中西交融。 </p><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兩邊有白墻黑瓦作為點綴,襯托著教堂的宏偉。</p> <p class="ql-block"> 南宋以來,黎里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有狀元1人,進士26名,舉人61名,貢生43人。有明代建筑鴻壽堂和進士第,還有紀念名人的圣堂。</p><p class="ql-block"> 古鎮(zhèn)“迎恩坊”牌坊,為紀念宋代特奏名狀元魏汝賢而建,魏汝賢是黎里歷史上誕生的唯一一名狀元,意義非凡。</p> <p class="ql-block"> “樂善好施”牌坊,當年為表彰周氏義莊功德,道光皇帝御筆賜建,北面中間兩柱鐫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名句,流傳千古。</p> <p class="ql-block"> 黎里,自古人才輩出燦若星辰,雅事掌故盛傳里巷。近代的名人柳亞子先生(1887—1958),清末秀才,同盟會會員,南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任孫 中山 臨時大總統(tǒng)秘書,新 中國 建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柳亞子紀念館,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間的優(yōu)秀建筑,又是一處近現(xiàn)代的重要史跡,原為清乾隆直隸總督、工部尚書周元理私邸,落成于1780年之前,宅名“賜福堂”,高大氣派、栩栩如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 黎里的廊棚建造形式多樣,由主體建筑延伸出來,依河道而變化,走向逶迤。廊棚寬闊開朗,綿延數(shù)里??蓳躏L、遮陽、避雨。廊棚里可開店鋪,可休息,可觀景,是居民日常生活、鄰里交往、娛樂休閑的好場所。</p> <p class="ql-block"> 從廊棚里望前看,風景真美,這位6歲小同學,正在用手機拍照呢!</p> <p class="ql-block"> 旅友群中的這位先生,對黎里古鎮(zhèn)的人情風俗很熟悉,邊走邊給我們介紹古鎮(zhèn)人文景觀。</p> <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至今仍保留明、清遺留下來的弄堂115條,形式多樣,有雙弄、字母弄、三岔弄、明弄、暗弄等,無論數(shù)量和形式,堪稱全國罕見。 </p><p class="ql-block"> 悠長深邃的弄堂小巷,古老靜默的青磚石瓦,曲折迂回的潺潺流水,悠閑愜意的純樸生活。黎里,有著“小橋流水旁,深巷幽弄中”的典型 江南 水鄉(xiāng)古鎮(zhèn)風貌。</p> <p class="ql-block"> 旅友群中的錢老師,對黎里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了如指掌。原來黎里是錢老師的外婆家,這里的故事她從小就耳聞目染。錢老師成了義務導游,她的介紹勝過專職導游,我們真是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的巷子藝術文化也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巷子里的壁畫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端本園為清朝乾隆時期的官員陳鶴鳴所建,被當?shù)匕傩辗Q為“郡馬府”。 </p><p class="ql-block"> 端本園曾為邑中名園,《黎里續(xù)志》中對園中美景有這樣的描寫:黎花明白“柳朦朧,綠水朱欄宛轉通?!睔q月荏苒,此園歷經(jīng)滄桑多有毀損。</p><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端本園成為黎里古鎮(zhèn)第一批保護性開發(fā)景點。鎮(zhèn)上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復原了這一古建筑。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黎里南社通訊舊址原為周元理任直隸總督時所建,名“壽恩堂”。 </p><p class="ql-block"> 南社是柳亞子先生創(chuàng)辦,南社是中國近代規(guī)模最大、人數(shù)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文化團體。</p><p class="ql-block"> 南社活動就在東側一落及前面小花園內(nèi)。從1898到1922年,柳亞子一住就是24年,《南社叢刻》編輯也在這里,它成為社友聚會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南社,是一個曾經(jīng)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文化團體。</p><p class="ql-block"> 南社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的影響,支持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氣節(jié),反對滿清王朝的腐朽統(tǒng)治,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輿論準備。</p> <p class="ql-block"> 到南社參觀,當回民國小姐和民國先生。</p> <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并不是徐悲鴻先生的家鄉(xiāng),為什么這里會有他的紀念館?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徐悲鴻先生與柳亞子先生是摯友,他經(jīng)常來黎里游玩,并多次帶著學生到黎里寫生,與黎里緣分很深,因此藝術館選址在黎里。</p> <p class="ql-block"> 蘇州徐悲鴻藝術館位于黎里古鎮(zhèn)南新街,與柳亞子紀念館隔岸相望,可謂再續(xù)友情。 </p><p class="ql-block"> 藝術館現(xiàn)收藏了徐悲鴻大師國畫、素描、信札等精品作品。藝術館展覽活動以傳承為主題,既有徐悲鴻的傳奇人生故事與藝術作品展,也有北京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悲鴻之子徐慶平,傳人吳歡、齊慧娟、舒乃仁、劉明才等人的藝術作品特展,是黎里古鎮(zhèn)上值得一游的文化景點。</p> <p class="ql-block"> 徐悲鴻先生的作品都浸透著他不屈的精神。他勇往直前,不為苦難而沉淪;他桀驁不馴,不為權貴而折腰,他豪情滿懷,揮毫潑墨,用畫筆救國救民……</p><p class="ql-block"> 徐悲鴻先生博采眾長,不仿先古,為美術事業(yè)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先河并貢獻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 黎里小鎮(zhèn)寧靜古樸,自然清新,游人不多,商業(yè)氣息不濃,走在青石板路上靜靜地欣賞沿河美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很愜意。</span></p><p class="ql-block"> 聽風聲鳥鳴,看古屋老物……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座千年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黎里古鎮(zhèn)不大,這里的房子,大多都是古建筑,房子的屋頂構建別致,給人一種小鳥依人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踩在黎里古鎮(zhèn)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迎面吹來的和風讓人倍感舒適,疲倦、煩惱都會煙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 在黎里,每座橋旁邊幾乎都有幾棵古樹。 人們喜歡在小橋上靜靜的站著,閉上眼睛,輕輕聽著腳下的水流聲,感受微風輕輕吹過耳邊,這種感覺真是美妙。</p> <p class="ql-block"> 唐朝詩人王維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的詩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漫步在這美景如畫的黎里小鎮(zhèn),你是否也同樣有這種感受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黎里、迷你,愛你!</p> <p class="ql-block"> 感謝各位旅友提供的影像資料。 感謝本次活動的精心組織者。</p><p class="ql-block"> 擁抱自然,分享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