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常寧歌舞劇團部分老同事與常歌《八百礦工上井岡》劇組演員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常寧歌舞劇團建團85周年。八十五年來常寧歌舞劇團在黨的領導下,以文藝為己任,薪火相傳,歷盡坎坷,在風雨中拼搏前行。</p><p class="ql-block"> 八十五年風和雨,八萬里云和路。一面飛揚在神州大地的紅色演藝大旗,在一個不忘國恥的日子1936.9.18在省會長沙創(chuàng)建成立了,她就是常寧歌舞劇團的前身一湖南省抗日演出第六分隊。在醒風血雨的日子中,在烽火連天的消煙里,為喚起民眾愛國抗敵,奔走三湘四水,在破碎的山河里搖旗吶喊。演出抗日劇《保衛(wèi)蘆溝橋》《放下你的鞭子》,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響徹三湘四水,激勵鼓舞湖湘人民的抗日斗爭。</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湖南省抗敵演出第六分隊改名為湖南省大眾歌舞劇團,1955年更名為國營湖南省常寧歌舞劇團。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喚發(fā)了生機,激情澎湃的參與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大高潮,為工農(nóng)兵而演出、創(chuàng)作,為湖湖廣大老百姓送上了出出好戲,上山下鄉(xiāng)深入部隊工礦城鄉(xiāng)。足跡踏遍湖湘大地,歌聲飄入三湘四水。八十五年來共演出歌劇、話劇、京劇、舞劇等三百多臺大型劇目,一百多臺小戲,受益觀眾達三千萬人次。</p><p class="ql-block"> 享譽藝壇的歌劇《江姐》《紅巖》《紅鷹》《紅珊瑚》《雷雨》《日出》《洪湖赤衛(wèi)隊》《白毛女》《水口山風暴》《豹子灣戰(zhàn)斗》《紅燈記》《霓虹燈下的哨兵》《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鵑山》《艷陽天》《楓樹灣》《小二黑結(jié)婚》《不準出生的人》《特別代號》《家庭公案》《夜半歌聲》《野鴨洲》《淚血櫻花》《女匪》《一雙繡花鞋》《蘭花豹》《那山那水那人》《孔繁森》《夏明翰》等劇目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縱情的歌頌了黨的領導,塑造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形象,謳歌了新中國建設成就。八十多年了,至今還在作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美談。其精神和價值觀整整影響了幾代人的思想。演繹著八十多年春秋戲劇的精髓,講述著八十多年來可歌可泣的故事。經(jīng)過八十多年的風雨兼程,藝術(shù)錘煉,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才華橫溢,表演高超、享譽三湘的藝術(shù)人才。朱元彬(朱胖子)陳迪云、朱水潤、羅達慧、龔紹慧、張唏昌、胡一森、李敬民(李戈)、張志坤、楊復珍、李月英、顏永仰、陳萬全、陳萍、周陽萍、于萍、鄒瓊?cè)A、馬玲、姜繼禮、石岳松、余光凡、胡全忠、徐南丹、周云輝、許佑生、陳靜凡、劉莉雄、黃昌富、李素姿、余茶花、陳詩英、蔣端華、李振華、尹經(jīng)學、劉文賓、王增英、易鳳娥、楊鳳芝、陳靜蓮、陳孟雄、吳賢良、黃小燕、李國芳、林芝、靳廣華等以及音樂杰出(作曲)人才:歐陽鐵民、宋淑炳、黃志剛、楊平、袁正仁、陳經(jīng)榮、吳文傳、唐生延等。</p><p class="ql-block"> 歲月悠悠,如煙往事。八十多年來經(jīng)過常歌幾代人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于拼搏,開拓創(chuàng)新,敬業(yè)愛崗為神圣的使命,成就了常歌人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成就了他們輝煌的藝術(shù)業(yè)績。</p><p class="ql-block"> 只有觸摸歷史經(jīng)緯的錚錚鐵骨,穿越時空感受那段真實清晰艱苦的演藝歲月,才會體會到常寧歌舞劇團為人民的演出的崇高形象,和他們流傳不息的經(jīng)典民族歌劇。</p><p class="ql-block"> 沉寂多年的常寧市歌舞劇團,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隆重推出了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八百礦工上井岡》,一經(jīng)上演,引起了觀眾強烈共鳴,政治內(nèi)容和藝術(shù)的完美呈現(xiàn),使我們倍受感動,挖掘紅色故色,傳承紅色基因,百年印跡,銘住歷史。才會使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勢不可擋!</p><p class="ql-block">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和延伸。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構(gòu)筑湖湘文化精神,讓中國力量,中國價值,中國氣派和風格的理念和思維深深地植入常寧人民的文化血脈里,常寧歌舞劇團的明天將會更加恢宏壯麗,前程似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由左至右:蔣端華、靳廣華、易明文、肖健、何文、唐典清、李國芳、康淑芳、陳靜凡、易鳳娥、黃小燕、萬澤席</p> <p class="ql-block">常寧歌舞劇團部分老同事故地重游,感慨萬千,與常歌新人親密接觸,以激動的心情觀摩了常歌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八百礦工上井岡》。</p> <p class="ql-block">八百礦工上井岡/木版/肖壹丹202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湖南常寧水口山鉛鋅礦的工人是井岡山時期的重要武裝力量之一,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p><p class="ql-block"> 1928年1月26日,為配合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暴動,宋喬生率領水口山800余名工人武裝起義,和農(nóng)軍會合組建了湘南游擊總隊。該部整編后由宋喬生任團長,組織訓練農(nóng)軍攻打安仁,策應朱德部上井岡山。水口山武裝起義是秋收暴動后我黨發(fā)動的比較有影響的武裝起義之一, </p><p class="ql-block"> 1928年4月,宋喬生率領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獨立第三團跟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與毛澤東部隊會師。</p><p class="ql-block"> 1928年5月紅四軍成立時,這支武裝被編為軍部直屬的特務營,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個特務營,也是后來中央警備團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水口山工人參加了井岡山多次知名的戰(zhàn)斗,身懷技術(shù)的水口山工人還組建了軍械所,修造武器,創(chuàng)辦了我軍最早的兵工廠,保衛(wèi)了井岡山。水口山礦工革命先驅(qū)們在毛澤東領導下,創(chuàng)下了湖南省工人革命運動多項第一:創(chuàng)建成立了第一個礦山黨支部,成立了第一個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nóng)工協(xié)會。</p><p class="ql-block"> 1928年11月,時任紅四軍前委書記的毛澤東在向中央的報告《井岡山的斗爭》中明確指出:“水口山工人是井岡山時期紅軍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紅軍的中堅力量。朱德同志贊揚了水口山工人,“在所有的革命隊伍中,鐵軍老戰(zhàn)士和水口山礦工是最敏捷、最有紀律、最有警惕性、政治上最堅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礦工怒火/木刻/王水山2021</p> <p class="ql-block">喚起工農(nóng)/版畫/吳國威1993</p> <p class="ql-block">云涌1922——水口山工人俱樂部成立/版畫/肖健202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了加強對水口山工人運動的領導,毛澤東和中共湘區(qū)委員會派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文書股長蔣先云、修理廠工人總代表,工人俱樂部交際股股長謝懷德、毛澤覃等共產(chǎn)黨員來水口山礦領導工人開展工人革命運動。</p><p class="ql-block"> “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經(jīng)過一星期的緊張籌備工作,幾天中,全礦三千多名工人踴躍報名加入工人俱樂部。1922年11月27日,“湖南水囗山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三干多名工人手舉著寫有“從前是牛馬,現(xiàn)在要做人”!“勞工神圣"等彩色紙旗,參加了在康家戲臺操坪舉行的成立大會??导覒蚺_布置的精致而喜慶,臺上臺下人頭攢動,高呼口號,喜氣洋洋,激情高昂。</p><p class="ql-block"> 黨代表蔣先云發(fā)表演講,暢說了水口山工人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根源;指出工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斗爭,組織起來,團結(jié)斗爭。如用“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不易折斷"來說明工人團結(jié)就是力量。</p><p class="ql-block"> 黨組織派人來到水口山,猶如在干柴上點了一點火種,革命的火種一定會熊熊燃燒起來。并于1922年12月5日,震驚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罷工爆發(fā)了,經(jīng)過23天的罷工斗爭,迫使礦當局承認俱樂部提出的十八項條件,取得了罷工斗爭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作品用版畫的形式刻畫了黨代表蔣先云的光輝形象以及礦工們興高采烈的心情。歌頌了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初期發(fā)動中國革命工人運動們可歌可泣的篇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歷史的精彩畫面永留史冊。</p> <p class="ql-block">水口山工人大罷工1922/木刻/肖健 肖壹丹20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2年4月22日毛澤東在夏曦、彭明志的陪同下,從衡陽湘江乘船秘密來到水口山,深入礦區(qū)與工人們促膝長談,在康家戲臺康柳飯店進行革命宣傳,播下革命火種,到會的有謝懷德,劉東軒,宋喬生等,耿彪當時已有十三歲了,他的舅舅宋喬生安排他站崗放哨,從小就接受了共產(chǎn)黨思想的熏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在毛澤東的策劃發(fā)動下,派共產(chǎn)黨人、工運領袖蔣先云、劉東軒、謝懷德黨代表,從安源來到水口山,于1922年11月成立了湖南省水口山工人俱樂部,同年12月初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罷工,三千名礦工浩浩蕩蕩、旌旗飛舞,“從前是牛馬,現(xiàn)在要做人”的口號聲劃破天空,罷工直續(xù)25天,沉重的打擊了敵人的氣焰,礦局被迫答應工人提出的全部條件,水口山大罷工取得了偉大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下,水口山工人革命運動一直堅持與反動派的斗爭,毛澤東于1923年后陸續(xù)派了毛澤覃,夏明翰、毛澤健等共產(chǎn)黨人繼續(xù)指導水口山的工人運功。水口山礦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個礦山黨支部,第一個農(nóng)民協(xié)會,秘密奪搶,發(fā)動了武裝起義,沉重打擊了反動派的囂張氣勢,在桐梓山一帶展開了一年多的游擊戰(zhàn)爭,于1928年1月宋喬生率領一千二百名礦工和農(nóng)民自衛(wèi)軍(其中有八百礦工),奔赴耒陽與朱德、陳毅部隊會合,被命名為工農(nóng)紅軍第一師獨立第三團,宋喬生任團長。碾轉(zhuǎn)湘南一帶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了迂回戰(zhàn)斗,1928年4月28日奔上井岡山與毛澤東在井岡山勝利會師。</p><p class="ql-block"> 水口山八百礦工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奉獻,1935年紅軍到達陜北延安時,耿彪說,水口山八百礦工只剩下了5人,其他人都壯烈犧牲了,有不少人連尸骨都沒找著。毛主席、朱德、鄧中夏等黨的領袖對水口山工運和水口山工人加入紅軍作出了高度評價。</p><p class="ql-block"> 水口山是中國工人革命運動的先驅(qū),是工人革命運動的搖籃,開創(chuàng)了偉大的典范??筛杩善膽?zhàn)斗精神永遠被鐫刻在時代的豐碑上,不忘初心,永遠銘記水口山工人運動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征程上,牢記使命,振興中華!</p> <p class="ql-block">火種一水口山工人大罷工/版畫/肖健 肖壹丹2012</p> <p class="ql-block">水口山工人大罷工(木刻/吳國威1977</p> <p class="ql-block">水口山工運組畫之三/木版/肖健1990</p> <p class="ql-block">衡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霞等各級領導,各屆人士蒞臨常寧觀摩指導。</p> <p class="ql-block">原中共衡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陽新麗率衡陽市人大老領導一行赴常寧大劇院觀看歌劇《八百礦工上井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