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延安,我們有太多的疑問、太多的向往、太多的敬仰。正如埃德加·斯諾所說:“我們都想知道,共產(chǎn)黨是什么樣的人?紅軍是不是都留著胡子?毛澤東價值二十五萬大洋的頭腦在想什么呢?六千多英里他們是怎么走下來的?共產(chǎn)黨怎樣穿衣、怎樣娛樂、怎樣戀愛?他們真的要抗日嗎?是的,這些都是我斯諾的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我要到那里去,到紅色中國去,到延安去”。今天,我們來了,韓城政法委全體黨員帶著跟斯諾一樣的疑問來到延安,在楊家?guī)X、在棗園、在寶塔山、在學習書院、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里尋找答案。</p> <p class="ql-block"> 低矮的窯洞,簡陋的家具,講解員口中我們所能感知卻無法親身體驗的艱難困苦......這一切,都無法阻擋他們帶領(lǐng)人民走向安寧、走向幸福的腳步。今天的我們,驚訝于那些窯洞里誕生的偉大思想、做出的偉大決策、開辟出的偉大天地;今天的我們站在這里緬懷他們,也愿這淳樸的作風,不屈的精神能一脈相承,光照萬年。</p> <p class="ql-block"> 在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道路上,總會迸發(fā)出一些影響深遠的精神力量,成為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并成為激勵這個國家和民族繼續(xù)前行的精神動力,延安精神就是這樣一個集體記憶,這樣一種精神動力。在延安書院,我們看到了這種精神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我們必將走的更遠。</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中共七大,我們所熟知的是它總結(jié)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制定了正確的路線、綱領(lǐng)和策略,克服了黨內(nèi)的錯誤思想,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對于中國民主革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chǔ)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jié);它作為一次“團結(jié)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被載入史冊。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那坐在禮堂里的700多名代表經(jīng)歷了怎樣的艱難曲折趕到了這里,怎樣的歷經(jīng)坎坷才會讓這一次團結(jié)的大會籌備了整整17年,怎樣的生死考驗才會將這段路被稱為“第二次長征”。在延安干部培訓學院副教授馮建霞溫柔的話語中,真摯的情感中,那段歲月里的一個個難忘瞬間再次在我們眼前浮現(xià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透過七大禮堂里飄揚的黨旗,透過一張張簡易的桌椅,透過被炸毀又按照記憶修復的屋頂,透過從四面八方奔赴延安、立誓救國救民的進步青年灑下的熱血,我們看到了革命軍人的清醒堅定,看到了知識青年的浪漫情懷,看到了延安一輩輩人的成長,看到了他們的青春、理想和使命。愿今天的我們,能在他們身上找到一種精神,汲取一種力量,雖不能親歷卻能感知,雖不能重復過去的光陰,卻也能以他們?yōu)榘駱樱恢毕蛏献摺?lt;/p> <p class="ql-block">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鋼領(lǐng),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議,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永不叛黨。</p> <p class="ql-block"> 兩天的時間很短暫,不足以讓我們徹徹底底的重溫這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最重要的13年,但這片紅色的土地,還有這里以延安為傲、不斷奮進的延安人民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未來,我們還會再來,愿那時,我們都比現(xiàn)在更好,你,因延安精神而更加耀眼,而我們,將在你的指引下砥礪前行,更加奮發(fā)有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