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晚年的生活秘書張玉風</p> <p class="ql-block"> 張玉鳳,出生在東北牡丹江的一個普通家庭。家里八個孩子,她排第四。正如那個年代多子卻難供養(yǎng)的其他家庭一樣,張玉鳳在14歲的時候就不得不因為家庭經濟的捉襟見肘,失去了繼續(xù)讀書的機會。這樣一個花季的迷茫少女,究竟是怎樣成為了主席的機要秘書呢?</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的快速升職是因為手段,而張玉鳳的經歷則像是一部開掛史,充滿了機遇。讓我們一起細看。</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專列</p> <p class="ql-block"> 十四歲的張玉鳳因家境艱辛輟學后,并不甘心從此呆在家里做家務,等到了適婚年紀再被父母安排著嫁人。這樣的一生一眼就能看到底,這很明顯不是一個受過知識教育、被新文化影響的女性愿意接受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于是張玉鳳四處找尋工作。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看到鐵路局正在招人,當即應聘報名,出乎意料地被選中了。這時候張玉鳳和機要秘書還差得遠,甚至可以說是毫無關聯(lián),且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專列上閱讀文件</p> <p class="ql-block"> 在成為列車員之后,張玉鳳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年輕的她勤勞能干,慢慢地,她忙碌的身影進入了她的上司眼中。兩年后,鐵道部要在她所在的單位選調人員前往北京,這是一個晉升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因為哪怕是做著同樣的工作,在北京和在東北還是不一樣的。不過這件事和張玉鳳沒有關系,因為她既沒有關系知道這些消息,也沒有門路走到負責人面前自薦。但是她被上司列車長點了出來,說“就你了,去那邊不要丟了我們牡丹江的臉?!?lt;/p> <p class="ql-block"> 在努力獲得回報之后,張玉鳳工作更加勤懇。這時她還是遇到伯樂,選擇了她進入毛主席專列工作。從此從一節(jié)車廂的服務員,成為了一個專門位國家領導人服務的服務員。</p> <p class="ql-block"> 可是列車上的服務員那么多,張玉鳳如何從中脫穎而出呢?</p><p class="ql-block"> 這還是因為張玉鳳的認真負責,以及她淳樸地對于主席的景仰。第一次考察,她緊張激動到說不出話。當毛主席問她,張玉鳳幾個字怎么寫時,這位二十未滿的少女因為害怕寫不好而出丑,急急答道:“弓長張,玉石的玉,鳳凰的鳳。”</p><p class="ql-block"> 在這之后,張玉鳳每年都要被考察一次。而每一次的考察,都讓這位懷著赤子之心的少女,離主席越來越近。</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巡視時在專列上聽取地方領導匯報</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70年7月,張玉鳳突然被列車長和副書記通知,要求她立刻趕去中南海。這一趟,讓張玉鳳成功成為了毛主席身邊的服務員。或許我們應該稱她為生活秘書。</p><p class="ql-block"> 可是生活秘書和機要秘書完全不一樣。生活秘書只要在生活上照顧好主席就好,而機要秘書還要輔助政治工作,這很明顯不是一個只有幾年學歷的人可以擔任的。</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接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p> <p class="ql-block"> 機遇再次出現(xiàn)在了張玉鳳面前。1972年,毛主席的機要秘書徐業(yè)夫患上了不治之癥,不得不住院治療。重新招聘一個機要秘書顯然來不及了,于是一直堅持學習的張玉鳳被看中,頂上了這個位置。</p><p class="ql-block"> 就這么,張玉鳳憑借著自己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將每一次機遇都把握在了手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人生道路。</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與身邊的工作人員</p> <p class="ql-block"> 張玉鳳,1944年生,黑龍江牡丹江人。1960年代曾任職于牡丹江鐵路局的餐車服務員,廣播員,此后被調任鐵道部專運處,出任毛澤東專列的服務員,后來曾為毛澤東出巡全國時私人專列車廂上的服務員,1970年7月以后長期擔任其機要秘書兼生活秘書。</p><p class="ql-block"> 張玉鳳育有兩女,無子,大女兒在北京讀完大學之后去了美國,獲博士學位;小女兒學醫(yī),是北京一家醫(yī)院的婦產科大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