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慶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由師市黨委組織部老干局,石河子紅山街道黨工委主辦,紅山街道離退休干部黨建指導委員會,紅山街道老黨員銀發(fā)誦讀工作室承辦,民革石河子委員會協(xié)辦,石河子市紅山銀發(fā)誦讀工作室、綠洲朗誦藝術團創(chuàng)作排演,魏謠編導的詩歌劇《黨旗映天山》首場演出在街道黨政服務中心禮堂舉行。謹以此劇向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厚禮。 該劇以創(chuàng)新的詩歌劇的藝術形式,講述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新疆80多年的歷史足跡,謳歌了黨的光輝偉大和事業(yè)的艱辛與輝煌。 該劇分為九場形式新穎、人物鮮活、劇情跌宕、感人至深。是一部生動的新疆黨史教育文藝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一場 壯志未酬 血灑邊疆。 上世紀三十年代,一大批中國共產黨員為新疆的經濟發(fā)展和各族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然而,他們卻倒在軍閥盛世才的屠刀下,鮮血染紅了天山大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二場 鐵流滾滾 凱歌進疆。 1949年9月25日,國民黨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岳,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棄暗投明,率領十萬官兵起義。王震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快速挺進天山南北,新疆各族人民迎來和平解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三場 和平解放 地方建政 。和平解放 地方建政解放后的新疆,民主改革、地方建政拉開了序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四場 當家做主 感謝黨恩。土地改革后,分的土地的庫爾班·吐魯木,過上了幸福生活,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激之情化作想親眼見見毛主席的強烈愿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五場 開發(fā)建設 兵團爭先。解放后的新疆,沒有工業(yè)的支撐,經濟如何發(fā)展?南泥灣出來的部隊選擇了節(jié)衣縮食,自力更生建起第一批工業(yè)和國營農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六場 知識青年 熱血支邊。兵團像博大的海洋,匯聚了全國五湖四海的熱血青年,他們西出陽關,匯成建設新疆,保衛(wèi)祖國的滾滾洪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七場 軍墾戰(zhàn)士 戍邊豐碑。上世紀六十年代,新疆成為邊境斗爭的前線,兵團農九師戰(zhàn)士孫龍珍為保衛(wèi)祖國英勇犧牲的故事,可歌可泣,氣貫長虹,成為兵團戍邊的典型和榜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八場 兵團兒女 抗疫之歌。在與新冠病毒斗爭緊要關頭,兵團人大義凌然,義無反顧地逆行而上。石河子人引以為豪的二醫(yī)院譜寫了一曲抗疫的戰(zhàn)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九場 脫貧攻堅 時代新貌。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十四五”規(guī)劃開局之年,新疆和全國一樣脫貧攻堅取得的全面勝利。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建設美麗家園大美新疆。</span></p> <p class="ql-block">總 策 劃:宋云鳴 魏 謠 </p><p class="ql-block">制 作 人:雷 鳴 張榮科</p><p class="ql-block">總 導 演:魏 謠 </p><p class="ql-block">總 協(xié) 調:李 軍 蔡桂萍 龔和理 </p><p class="ql-block">舞臺總監(jiān):譚世峰 </p><p class="ql-block">計劃統(tǒng)籌:喬 玲 吳寶君 </p><p class="ql-block"> 執(zhí)行導演:曹桂芝 歐陽曉平 合唱指導:吳英華 </p><p class="ql-block">編 劇:李 梓 </p><p class="ql-block">編 舞:牟新華 </p><p class="ql-block">特約撰稿:全憲章 徐麗萍</p><p class="ql-block">后臺主任:陳蘭英 </p><p class="ql-block">劇務主任:趙國卿</p><p class="ql-block">場 記:柳 陽 </p><p class="ql-block"> 道 具:耿守俊 李雨陽 畢新華 陳蘭英 </p><p class="ql-block"> 服 裝:肖國慶 廉 解 楊 政 趙新利 李雨陽</p><p class="ql-block">化 妝:肖國慶 楊 琳 李曉玲 敬愛蘭 任桂花 王義玲</p><p class="ql-block">音 響:張明敏 敬愛蘭 徐小焱 李 梅 </p><p class="ql-block">燈 光:王 芳 柳 陽 錢素芬 </p><p class="ql-block">音 頻:宋 敏 視 頻:劉潔紅 擬 音:嚴文新 </p><p class="ql-block">提 詞:楊 琳 高美芳 </p><p class="ql-block">劇 務:張紅燕 李冠軍 </p><p class="ql-block">領 誦:曹桂芝 張 平 李冠軍 李雨陽 李素萍 蒲國林 關 欣 施永學 趙新利 楊 琳 吳玉杲</p> <p class="ql-block">領 唱:崔鳳榮 錢素芬 </p><p class="ql-block"> 領 舞:安高中 吳玉杲 龔和理</p><p class="ql-block">史料講述:牛建庭 李冠軍 高美芳 錢素芬 施永學 李雨陽</p><p class="ql-block">詩劇表演:畢新華 于江凡 甘天露 龔和理 孫金梁 畢 銘 喬 玲 趙新利 柯曉毅 徐小焱 陳國平 李 梅 李雨陽 張紅燕 吳英華 王金芳 </p><p class="ql-block">女合誦一組:廉 解 敬愛蘭 張紅燕 王淑鳳 張紅葉 喻 琴 李 紅 舒繼渠 蘇 堅 蘇進慧 張志宏 劉麗敏 </p><p class="ql-block">女合誦二組:楊 政 劉麗珠 趙淑芬 肖國慶 萬新娥 王愛蘭 黃雯君 年彩霞 李曉玲 李俊霞 聶惠敏 陳建麗</p><p class="ql-block">男合誦組: 耿守俊 楊恒磊 劉金山 江敦敏 林永華 陳國平 甘天露 于江凡 </p><p class="ql-block">舞蹈表演: 安高中 耿文才 馮 霞 梁坤榮 王學芳 鄧祖菊 劉春玲 令翠萍 丁龍芳 顧秀鳳 尉 麗 李紅梅 張 紅 閆素梅 呂 芳 范嫦月 劉 惠 范孝茹 謝巧雁 杜麗君 龔和理 王金芳 吳玉杲</p><p class="ql-block">女聲合唱組:任桂花 王義玲 藏玉芝 楊紅云 涂 燕 孫成琴 徐秋麗 趙 輝 劉玉景 王桂花? 趙新平 李金霞男聲合唱組:柯曉毅 潘世文 崔風榮 陳國平 趙 巖 李承祥 李獻民 宋勝利 劉新民 許振元</p><p class="ql-block">鳴謝</p><p class="ql-block">師市黨委組織部老干局</p><p class="ql-block">民革石河子市委員會</p><p class="ql-block">石河子紅鑫影視公司</p><p class="ql-block">天藝星光演藝科</p>